冰壺比賽的冰面原來是用蒸餾水製作的

2020-12-16 三湘都市報

    2017年北京世界女子冰壺錦標賽本月18日將在北京首都體育館開幕,賽事籌備工作正在緊張進行。那麼,首體是如何「變身」為冰壺賽場的呢?昨天,正在現場忙碌的助理製冰師馬永俊講解了這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18℃溫差:

    腳下-6℃,身邊12℃】

    馬永俊介紹,與多數冰上項目相比,冰壺比賽對場地要求十分苛刻,賽道冰面必須由專業技術人員鋪設製作。「對冰壺來講,好的冰場比好教練還重要。」

    走進首體館內,4條長45米、寬4.75米的賽道呈現眼前。環繞賽場一周的送風管道正在持續工作,這主要起到除溼作用。只見製冰人員不時進場測量冰溫、噴水,一旁的電腦在實時監控冰面溫度和溼度。「冰壺比賽要求場館溼度在50%以下,冰面溫度在零下6攝氏度左右,而館內的溫度應該在12攝氏度以內。」馬永俊說,這些數據會直接影響冰壺與冰的摩擦係數。「冰壺比賽對場地要求非常高,好的賽道對運動員的發揮極為重要。」

    【製冰要用不含雜質的蒸餾水】

    完成世錦賽場地的製冰需要8至10天,幾乎與比賽時長一樣。馬永俊說:「首先要在賽道上凍一層底冰,要用細水管把水一點點均勻地澆上去。然後補水,噴白漆,大家看到冰壺賽道的乳白色實際是漆色,不是冰的顏色。噴完底漆再經過精準測量,用色漆畫上大本營、標誌線等。然後繼續補水,找平。平整度達到要求後,用刮冰車修出弧線。實際上冰壺賽道不是平的,而是略向下凹的U形場地,這樣運動員才能投出弧線球。製冰結束後,還要在賽道表面撒上一層微小的冰粒,以保證運動員通過刷冰改變賽道的摩擦力。最終形成的冰面厚度為5至6釐米。」

    冰壺賽道的製冰十分講究,製冰要用不含一點雜質的蒸餾水,否則不僅影響滑度,還容易開裂。本次世錦賽製冰用水約120噸,造價40萬元左右。各種顏色的冰漆完全不含油脂,能夠與水充分相融。「場地質量越高,越有助於運動員的發揮。打個比方,冰面就像撞球案子,微小的起伏就會影響冰壺走線。」馬永俊說,有的運動員試冰時甚至會用秒表、紅外線測速儀等工具,測試壺在冰面上滑行的速度。

    【頂級製冰師全球只有十幾個】

    馬永俊10年前開始學習製冰,目前是國內水平最高的製冰師之一。此次賽事的主製冰師,則是由國際冰壺聯合會委派的世界頂級製冰師漢斯,來自加拿大。「近幾屆的世錦賽、冬奧會冰壺賽道製冰基本都由漢斯負責。除了技術好,他幹活還特別細緻,每做完一步都反覆校驗。」馬永俊說,「我跟他學到了很多東西。希望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我也能儘自己的一份力。」

    據了解,製冰師共分四個級別,最高級為四級。只有拿到專業協會頒發的資格證明,才能為國際大賽製冰。全世界只有十幾個四級製冰師。像冬奧會、世錦賽這樣頂級的冰壺大賽,全面負責的都是四級製冰師。「從初級到四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不斷的考試和工作經驗,還需要四級製冰師的推薦,這就是為什麼全世界只有十幾個四級製冰師的原因。據說,製冰師從3級升入4級需要12年時間,就是為了使製冰師積累足夠的經驗。

    物以稀為貴,專業製冰師的收入不菲,一名高級的製冰師,比如為冬奧會這樣級別的賽事製冰,一次收入就高達100萬元人民幣。道理很簡單,能勝任這項工作的人太少了。

    【世錦賽賽道保留4天】

    按計劃,本次世錦賽的籌備工作將於16日全部結束,17日各隊將進場訓練。在18日至26日的比賽期間,製冰師在每場比賽前要對冰面進行修整,「冰面要颳得像鏡子一樣平整,然後再補水。」馬永俊說。

    在世錦賽結束後,27日至30日組委會將保留賽道4天,開展群眾性冰壺推廣體驗活動,讓市民在世界頂級製冰師打造的專業賽道上感受冰壺運動的魅力。

    此外,為了能夠在青少年中普及冰壺運動,比賽期間組委會將組織數萬名大中小學學生到現場觀看比賽。

    連結

    冰壺比賽規則

    冰壺所用場地是一個保持得非常平整的長44.5米、寬4.7米的冰道。冰道的一端畫有一個直徑為1.83米的圓圈作為球員的發球區,被稱作本壘。冰道的另一端也畫有一圓圈,被稱為營壘。冰壺場地兩端各裝有一個斜面橡膠起踏器。場地前後兩端各有一條藍色的實線稱為前擲線和後衛線。冰壺擲出後,如果未進前擲線或越過後衛線都視作無效,將被清出場外。

    比賽雙方各有4人,雙方隊員輪流投擲,每名隊員投擲兩次,投擲的目的是使冰壺儘可能地接近營壘中心點。哪隊投擲的冰壺比對手更接近圓心,哪隊就得分。營壘區就是冰壺比賽的得分區域。當16次投擲全部完畢後為一局。一局結束後,下一局從場地的反方向繼續比賽,由上局比賽得分的隊伍先投擲。冰壺比賽共10局,10局總分最高者為獲勝隊。

    比賽技巧靠「刷」

    「掃刷」:適當的「掃刷」應該能夠溶化冰表面,使冰能夠轉化成薄薄的一層水,這樣做能夠減小「砥石」與冰面的摩擦,冰壺可以走得又遠又直。冰面:冰面儘可能平整之後,將水滴均勻地噴灑在冰面上。冰壺的底面就在這「冰層」上滑行。

    ■來源:體育沒有圈、煙臺日報等

相關焦點

  • 冬奧會冰壺場館全新冰面亮相,800孩子上冰賽一場冰壺
    北京冬奧會冰壺場館——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順利完成第二次「水冰轉換」變身「冰立方」,昨天,全新冰面正式亮相,第二期「全民冬奧冰壺體驗項目」同時啟動。來自北京市第二中學分校的800餘名初中生成為第一批冰壺運動體驗者。
  • 全新「國產」冰面亮相 「冰立方」邀市民體驗冰壺運動
    原標題:全新「國產」冰面亮相 「冰立方」邀市民體驗冰壺運動12月21日,在國家遊泳中心,中學生們體驗冰壺運動。當天,國家遊泳中心冬奧會冰壺場館「冰立方」順利完成第二次「水冰轉換」,並啟動第二期「全民冬奧冰壺體驗項目」。
  • 「冰立方」全新冰面亮相,面向市民和遊客開放冰壺體驗
    12月21日,北京冬奧會冰壺場館——國家遊泳中心順利完成第二次「水冰轉換」變身「冰立方」,全新冰面正式亮相,第二期「全民冬奧冰壺體驗項目」同時啟動。來自北京市第二中學分校的800餘名初中生成為第一批體驗冰壺運動的遊客。
  • 冰壺世錦賽開賽在即 先來了解一下這些「冷知識」
    上面布滿冰粒可以加速壺體滑行「在所有冬季運動的冰面製作中,冰壺場地可能是最難的,因為影響冰壺運行的因素很多,從水質到環境氣溫、從環境溼度到空氣流動情況等等。」被稱為國際頂級製冰大師的漢斯烏瑟裡希說。但這個誤差若是放在冰壺比賽的冰面上,就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據介紹,一條高質量的冰壺賽道冰面,至少要保證壺從出手滑行到賽道末端,這段大約4到5英尺的距離用時在24—26秒。「如果冰壺只滑行兩英尺,就說明冰面沒有達到要求。」漢斯說。
  • 韓國旅行:韓國江陵冰壺中心,體驗冰上西洋棋
    當然不能錯過冰壺體驗了,而在江陵冰壺中心就可以體驗到冰壺運動。江陵冰壺中心於韓國江原道江陵市,是2018年平昌冬奧會男子、女子、混合雙人三個冰壺小項的比賽場館,所以基本保留著原來的場景。這次我們是來體驗如何打冰壺,這也是我第一次接觸冰壺,畢竟是冰壺場館,裡面還是很冷的,工作人員都穿著大棉襖,只有我們衣衫單薄,快被凍死了。
  • 水立方完成第二次「水冰轉換」並開啟冰壺體驗
    在體驗項目中,市民和遊客可以到國家遊泳中心奧林匹克比賽大廳的冰壺冰面學習冰壺項目技巧,體驗冰壺項目的魅力。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這是12月21日拍攝的國家遊泳中心奧林匹克比賽大廳的冰壺冰面。當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冰壺、輪椅冰壺比賽場地國家遊泳中心完成第二次「水冰轉換」並啟動第二期全民冬奧冰壺體驗項目。
  • 水立方二次「變身」 冰壺場開放試運營
    冰壺場地昨日起面向公眾開放試運營,市民和遊客可購票預約進入體驗冰壺項目。明年1月1日起正式對外開放。  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期間,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將變身「冰立方」,承接冰壺和輪椅冰壺比賽項目。賽後,該館將在遊泳季和冰上季之間不斷切換,成為奧運場館可持續利用的典範。
  • 水立方二次「變身」冰壺場開放試運營
    國家遊泳中心比賽大廳中部形成具有4條標準賽道的冰壺場地;市民可購買門票和場地體驗票冰壺場地具有4條標準賽道。昨日,冰立方冰壺比賽場,北京市第二中學分校的學生在體驗冰壺。冰壺場地昨日起面向公眾開放試運營,市民和遊客可購票預約進入體驗冰壺項目。明年1月1日起正式對外開放。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期間,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將變身「冰立方」,承接冰壺和輪椅冰壺比賽項目。賽後,該館將在遊泳季和冰上季之間不斷切換,成為奧運場館可持續利用的典範。
  • 國家遊泳中心完成第二次「水冰轉換」並開啟冰壺體驗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張驍)記者21日獲悉,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冰壺、輪椅冰壺比賽場地國家遊泳中心已完成第二次「水冰轉換」,並啟動第二期全民冬奧冰壺體驗項目。這是12月21日拍攝的國家遊泳中心奧林匹克比賽大廳的冰壺冰面。
  • 國家遊泳中心完成第二次「水冰轉換」,今起冰壺場地面向公眾開放
    國家遊泳中心冰壺比賽場地亮相。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場地內分區控溫,製冰過程需重複四五十次 冰壺比賽是所有冰上競技項目對表層冰要求最高的,要做到「不開裂、不結霜、不升華」。孫德遠說,「冰立方」的冰壺場地冰層厚度80毫米,製冰過程需40-50次,每次製冰厚度控制在2毫米以內,間隔時間4小時,需持續施工7天,製冰期間要保證冰場的溼度在30%,待冰面平整、基礎冰形成後再進行冰漆噴塗作業。記者今日在場地內看到,與其他冰上項目的光滑冰面不同,冰壺賽道冰面覆蓋著一層略顯粗糙的冰粒。
  • 夏天「不罷冰」泳池「玩冰壺」 北京冬奧場館「黑科技」了解下
    而9個區域的冰面劃分則高度體現了科技的神奇,由於各個項目對冰面溫度、硬度要求不同,因此如何同時滿足不同冰面的需求,就要靠製冷管道中看不見摸不著的二氧化碳不同密度的分布來實現了。 水冰轉換 水立方遊泳池裡「玩冰壺」 在國家遊泳中心舉辦冰壺比賽,是奧運歷史上首次在夏奧水上項目場館舉辦冰上項目比賽。
  • 仿真冰冰壺賽道將亮相冬博會
    仿真冰賽道、特製冰壺,這些難得一見的賽事專用品,將首次在本屆冬博會上亮相。12月28日,記者從第十二屆冬博會組委會與新疆天山雪蓮冰雪運動有限公司了解到,本屆冬博會上仿真冰冰壺賽道將首次被搬進現場,不僅能參觀感受仿真冰冰壺賽道,觀眾還可以體驗。
  • 巴伐利亞冰壺 風靡全球的冰上運動
    ,又稱巴伐利亞冰盤,這項風靡世界的冰上運動和娛樂項目,有著悠久的歷史,據梵蒂岡圖書館珍藏的古書記載,近1000年前的1192年,奧地利公爵在當年的聖誕節裡曾在首都維也納旁的多瑙河冰面上投擲巴伐利亞冰壺,16世紀以來很多的歐洲古典名畫裡也多次描繪了人們在冬季開展這項運動的生動畫面。
  • 京劇碰冰壺 這個開幕式很美
    昨日下午,首都體育館進行一次京劇秀彩排(下圖),為本周六開始的女子冰壺世錦賽做最後的準備。這是北京首次承辦女子冰壺世錦賽,本次比賽也事關平昌冬奧會參賽資格。世界冰壺聯合會主席凱特·凱斯內斯昨日飛抵北京,並第一時間視察場地。
  • (體育)國家遊泳中心完成第二次「水冰轉換」並開啟冰壺體驗
    新華社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張驍)記者21日獲悉,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冰壺、輪椅冰壺比賽場地國家遊泳中心已完成第二次「水冰轉換」,並啟動第二期全民冬奧冰壺體驗項目。施工方中建一局建設發展公司項目經理劉軍介紹,國家遊泳中心改造工程11月27日通過完工驗收並進行第二次「水冰轉換」,僅用20天時間即完成結構轉換並具備製冰條件。由於外方技術人員因疫情無法來華,此次場地製冰由國家遊泳中心團隊與施工團隊配合完成。
  • 國家遊泳中心完成第二次「水冰轉換」 冰壺場地向公眾開放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冰壺比賽場地,國家遊泳中心日前(21日)完成第二次「水冰轉換」,再次變身「冰立方」。冰壺場地首次面向公眾開放。開放當天,記者在現場看到,完成了第二次「水冰轉換」的國家遊泳中心,迎來了首批前來體驗冰壺的遊客。場地內4條標準賽道被一分為二,來自北京的800名初中學生分批進入場地,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有序體驗冰壺投放。據了解,這片冰場是由原來的泳池轉換而來的,而這個轉換是雙向的。
  • 冬奧會的冰面是用什麼做的?製作原理竟然和冰箱一樣
    北京冬奧會的腳步漸行漸近,截至目前,北京賽區15塊冰面已全部完成場地建設。據了解,首都體育館已成功制出北京冬奧會首塊由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技術制出的冰面。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製冰技術是當前冬季運動場館最先進的製冰技術之一,將在北京冬奧會進行大規模應用。
  • 國家遊泳中心再次變身「冰立方」,並開啟冰壺體驗
    「冰立方」效果圖   2019年底,國家遊泳中心首次完成泳池到冰場的轉換,實現了「水立方」變為「冰立方」的華麗轉身,並成功舉辦了中國青少年冰壺公開賽,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冰上項目場館中首個完成「奧運標準
  • 如何在家製作蒸餾水
    通過簡單的方法你就可以在家裡製備蒸餾水。當你去除水中的礦物質和化學物質,你就得到了蒸餾水。 人們製造蒸餾水的用途多種多樣,包括飲用、澆灌植物、填充加溼器、蒸汽熨鬥,甚至魚缸、水族箱(記得加點鹽,防止魚缺少必須的礦物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