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冰壺比賽場地,國家遊泳中心日前(21日)完成第二次「水冰轉換」,再次變身「冰立方」。冰壺場地首次面向公眾開放。
開放當天,記者在現場看到,完成了第二次「水冰轉換」的國家遊泳中心,迎來了首批前來體驗冰壺的遊客。場地內4條標準賽道被一分為二,來自北京的800名初中學生分批進入場地,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有序體驗冰壺投放。
據了解,這片冰場是由原來的泳池轉換而來的,而這個轉換是雙向的。具體來說,在冰場的下面,通過搭建安裝可轉換結構和可拆裝製冰系統,實現隨時可進行的泳池變冰場,或者冰場再變回泳池。而相比去年年底進行的第一次水冰轉換,從結構搭建到具備製冰條件的45天工期,這次僅用了20天就完成了,技術運用更加純熟。
據北京市國資公司國家遊泳中心總經理楊奇勇介紹,這塊冰還有一個任務就是繼續做科學研究和前期的設備調試,把後臺的機器設備、冰的表面、光感以及冰的內在性能,把這些參數整合起來做一套研究,最後會把去年的一些瑕疵徹底解決掉。未來三個月會形成一個水立方的指導手冊,物業工人可以按照手冊來操作機器,可以保證冰面上不開裂、不結霜、不吃冰。(總臺央視記者 何暢 陳寶善)
(編輯 萬宣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