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雲南咖啡
是怎麼來的嗎
大家都知道
我們雲南咖啡
是從國外引進過來的
到底是誰
把咖啡帶過來的呢?
下面
請搬好小板凳
一起來嘮嘮
雲南咖啡的
前世今生
1892年,法國傳教土田徳能來到了雲南賓川縣一個叫朱苦拉的村寨,在教堂門外種下了第一棵咖啡樹,朱苦拉從此和咖啡結下了不解之緣,雲南也成為中國大陸最早種植咖啡的地方。
據說老田後來因為人品問題,為中國人民所不容,狼狽不堪地走了,但他種下的咖啡樹倒是相當硬朗地活了100多歲,當年那一小片咖啡樹林也發展壯大了,如今雲南共有2萬多頃的咖啡種植地,這全是他種的那一小片咖啡樹林的後代。
雲南的很多地方剛好處於咖啡種植帶上,光照時間長,土壤肥沃,有利於植物的光合作用;晝夜溫差大,晚上溫度低,有利於咖啡養分的積累,因此雲南小粒咖啡的有效營養成分高於國外的其他小粒咖啡品種。
但是雲南也有不利條件,它士壤偏酸性,又缺少鋅和銅。
如果說非洲根正、南美苗紅,雲南咖啡的種植基礎確實薄弱,但也正因為如此,這幾年喝到的雲南都覺得是在大幅進步,經常刷新我們對它的味覺記憶。
通過幾代雲南咖農的努力和付出,國內外的專家教授,點對點的幫扶,以及這兩年很流行的特殊處理法,擴寬了我們對咖啡風味的認識。加工處理也給雲南豆加分,彌補了一些豆種和自然條件上的天然缺陷。
價格也一步一步的提高到國際優質咖啡的標準,不再給人當嫁衣的雲南咖啡,成為中國咖啡一張漂亮的名片。
#課外趣聞
大家都知道,雲南不止有咖啡還有普洱茶
如果種咖啡和種普洱茶的地理條件一樣,農民更願意種什麼?
答案是:咖啡
有調査報告顯示,一些咖啡供應商,一直在尋找咖啡生產基地,雲南就在他們的視野之中。從1989年開始,派專家免費指導農民種咖啡,收購咖啡豆時付現款這極大鼓舞了當地農民種植咖啡的熱情。在一些同時種植咖啡樹和茶樹的村子裡,要想分辨哪家種咖啡、哪家種茶樹非常容易,只要看看誰家的房子是新的就知道了,住新房子的一定是種咖啡的。
感慨一下,我的家鄉山東雖然也是好地方,可就是不如人家雲南物產豐富練武功吧,有一陽指、六脈神劍等絕世神功,我們只有潭腿、螳螂拳 這些稍微猥瑣的武功;
比武受傷就抹雲南白藥,消瘀止血,療效顯著,我們好像只有「山藥」
比武比得口渴了,就喝普洱茶,當真老有老的好,新有新的妙,這個我們的有日照綠茶嶗山綠茶
比武比得肚子餓了,有米線、汽鍋雞萬一在荒郊野嶺,那就就地取材蠍子、螞蚱都能當下酒菜,反正不愁沒好吃的,我們有煎餅卷大蔥哈。
最後,我們說和平年代了,不興打打殺殺的,要和諧,要與時俱進,要與世界接軌,人家雲南立刻捧出小粒咖啡,直接和藍山叫板!
各種羨慕嫉妒恨!
HAPPY CLASS PHASE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