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將領,長期以來都被國人視為民族英雄,備受推崇。他「精忠報國」的事跡,通過「說嶽全傳」等文藝作品的傳播,婦孺皆知。當年他帶領嶽家軍所向披靡,打得金兵節節敗退,收復了不少中原失地。
可是正當他打算一鼓作氣直搗黃龍之時,卻被朝廷一連12道金牌召回臨安。《宋史·嶽飛傳》稱:「(秦)檜言(嶽)飛孤軍不可久留,乞令班師。一日奉十二金字牌。……(嶽)飛憤惋泣下,東向再拜,曰:十年之功,廢於一旦!」
嶽飛回臨安後,因奸臣秦檜等人的陷害,以及宋高宗趙構對他的猜忌,被扣上罪名,冤死獄中。
紹興十一年(公元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檜以「其事莫須有」的罪名將嶽飛治罪。嶽飛在臨安大理寺獄中被獄卒拉肋(猛擊胸肋)而死,還有兩種說法為「賜毒酒」而死和被吊死。正史中對嶽飛之死沒有詳細記載。
紹興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十月,金人撕毀和議再度侵宋,南宋朝臣紛紛上書譴責已死六年的秦檜。宋高宗趙構迫於壓力,不得不做出姿態,下詔對被羈管的嶽飛等人家屬「放令逐便」。
宋孝宗繼位之後,立志收復失地。繼位之初,他就在七月十三日下詔:「追復嶽飛元官,以禮改葬。」
嶽飛終於被洗清了罪名,杭州因此修建了嶽飛墓,供人憑弔。殘害嶽飛的奸臣,被鑄作了跪像,放在了西子湖畔的嶽飛墓前。讓人奇怪的是,嶽飛墓前最多的時候有五座跪像,但如今卻只剩下了四座。
那麼,曾經出現的第五座跪像是誰呢?又因為什麼原因不見了呢?
1
嶽飛墓前最早的跪像出現在明朝,而且當時僅僅只有兩個。
宋孝宗趙眘平反嶽飛的冤假錯案後,派人四處尋找嶽飛遺骨。嶽飛死於獄中,屍體本應由朝廷處理,但是嶽飛的遺骨卻在獄中失蹤。人們根據《朝野遺紀》記載:「獄卒隗順負其屍出,逾城,至九曲叢祠中。故至今九曲王顯廟尚靈。順葬之北山之誑。」得出,嶽飛的遺體是被一個叫隗順的獄卒偷偷運出來埋葬在九曲叢祠旁,隗順還在嶽飛墓前作了標記,以便日後嶽飛平反後,能夠找到其屍骨遷葬。
嶽飛死後21年得到平反,官府通過隗順的後人找到了嶽飛的遺骨,改遷至杭州西子湖畔棲霞。
不過雖然當時建起了嶽飛墓,但並沒有鑄造奸臣的跪像。一直到明朝的明憲宗時期,奸臣的跪像才第一次出現。
公元1475年,明朝乙未科進士常熟名士周木在杭州任浙江布政使,為表達對嶽飛的敬仰之情及對權奸秦檜的憎恨之意,在重修嶽飛墓時,首次用鐵鑄造了秦檜夫婦跪像。
秦檜是高宗時宰相,專權跋扈,暗通外敵,力主「議和」,預謀迫害嶽飛,是殺害嶽飛等人的罪魁禍首。
王氏是秦檜老婆,這個婦人陰狠險毒,助紂為虐。當秦檜因弄不到為嶽飛定案的證詞而焦急不安時,她提醒秦檜「捉虎易,放虎難也」,是個蛇蠍心腸的毒婦。
秦檜與王氏的跪像反剪雙手,赤裸著上身,低著罪惡的頭,面墓長跪,香客遊人見了,無不拍手稱快。
這是嶽飛墓前最早出現的跪像。在秦檜夫婦跪像出現之後,很多前來拜訪嶽飛墓的民眾,因為痛恨秦檜夫婦,紛紛拳打腳踢,棍棒唾沫伺候。僅僅過了38年,跪像就已經損毀得不成樣子了。
2
1513年,正德年間,時任浙江指揮使李隆拜謁嶽飛墓,看到嶽飛墓前破損的跪像決定重修。思來想去,李隆命人打造了秦檜夫婦和万俟卨三人的跪像,令他們跪在墓前懺悔。這三座跪像的出現,又給憑弔嶽王爺的百姓帶來了一洩心頭之恨的機會。
工匠增加的這座跪像之人万俟卨,是秦檜的幫兇,也是謀害嶽飛等人主要的奸臣之一。万俟卨充當鷹犬,心狠手辣,明知嶽飛是冤案,卻用極殘忍的手段搞刑訊逼供,是直接殺害嶽飛等人的劊子手。
三座跪像皆是反剪雙手,跪在地上,形象十分狼狽。看了讓人十分解氣。
又過了幾十年,跪像又破損不堪了。這也難怪,風吹雨打,而且人人都哥毫不客氣地動手動腳,再堅固的跪像也難以倖免於難。
萬曆二十二年,範淶就任浙江按察司副使,提典刑獄。他再次對跪像進行了修復。修復過程中,範淶認為陷害嶽飛的不僅僅只是這三個人,對於嶽飛父子的冤死,張俊難辭其咎。
張俊原是南宋主戰派,位列中興四將,他在前期的抗金戰爭中,也立下了不少的功勞。
但到了中後期,也許是羨慕嫉妒恨,出於自身利益考慮,張俊開始無原則地附和宋高宗趙構,在秦檜和趙構共同謀害嶽飛之時,同為中興四將的韓世忠力保嶽飛,而張俊卻為虎作倀,幫秦檜等人促成了冤案。雖然他算不上陷害嶽飛的主謀,但是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張俊嫉賢妒能,依附權勢,秉承秦檜旨意,極力陷害嶽飛,是殺害嶽飛等人的幫兇。也因此,張俊也被鑄成了跪像,跪在了嶽飛墓前。
萬曆三十年,範沫升任浙江布政使,重返杭州,又見王氏和張俊鐵像被擊碎。範淶再次捐資重鑄了這些跪像。
3
嶽飛墓前出現第五個跪像是在清代初年。明朝萬曆之後,跪在嶽飛墓前的跪像一直是四個。到了清朝,百姓們覺得秦檜的手下羅汝輯,和秦檜一起收羅材料構陷嶽飛,也不應該放過他,於是有人集資在嶽飛墓前又鑄成了羅汝輯的跪像。
羅汝輯是何許人也?
羅汝輯在嶽飛受冤之時任殿中侍御史。此人依附秦檜,劾黜嶽飛等人,曾得意洋洋的說「舌尖殺人不用刀」。
這樣,嶽飛墓前,擺放五個奸臣跪像的格局正式形成,但這種情形只維持到了雍正時期。很快,嶽飛墓前的跪像又變回了只有四個座。而被移除的,正是最後出現的羅汝輯跪像。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雍正時期擔任浙江總督的李衛,在重新翻新跪像的時候,注意到了這個羅汝輯。但在李衛看來,羅汝輯只是秦檜的一個跟屁蟲。官卑職低,根本上不了臺面。而且在製造嶽飛冤案的過程中,他只是一個小角色,並不能左右嶽飛的生死,和另外四人完全不在同一個級別。
因此,李衛覺得,羅汝輯完全沒有資格被做成跪像。於是在翻新跪像的同時,他把羅汝輯去掉了。
從此之後,杭州西湖的嶽飛墓前,五個跪像又變回了四個。這種安排,一直到今天也沒有再發生變化。
不過在其他地方的一些嶽飛廟裡,還是經常能看到五個跪像的,有的是羅汝輯,有的是嶽飛的手下王俊。不管第五個跪像如何變動,四個主謀都是相同的。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迫害嶽飛的主謀,其實應該是宋高宗趙構。如果沒有宋高宗的猜忌,沒有他的聽之任之,甚至沒有他的授意,嶽飛就不會死,秦檜也沒有機會和膽量去陷害忠良。為什麼不鑄造宋高宗趙構的跪像呢?
其實,這裡有個重要問題,那就是高宗的皇帝身份。在古代,本朝的皇帝絕對不敢對自己的祖先指三道四,否則就是大不孝,是逆天。嶽飛的冤案雖然在南宋就得到平反。但朝廷只能把製造嶽飛冤案的責任全部推給秦檜,而不可能追究趙構的責任。
比如孝宗下旨「今可仰承聖意,與追復原官,以禮改葬;訪求其後,特予錄用。」意思是給嶽飛平反一事,太上皇趙構也是贊同的,這就給足了趙構面子。
改朝換代之後,對前朝皇帝的詆毀和攻擊,仍然是一件風險很大的事情,一般人根本不敢冒險,怕被懷疑為指桑罵槐,「影射」本朝帝王。加上民間口口相傳,秦檜是歷史上最大的奸臣,是害死嶽飛的主謀,因此,鑄造趙構跪像的事情,明清兩朝的官員和百姓想都不敢想。
4
歷史是無法逆轉和改變的,歷史也是公正的,嶽飛被害雖然令人感到惋惜,但他的英名卻百世流芳。秦檜等一眾奸臣,生前風光無比,卻被後世之人唾罵,戳著脊梁骨,遺臭萬年。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自從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秦檜夫婦跪在了嶽飛墓前,這幾座跪像也發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明神宗萬曆二十二年,範淶重新鑄秦檜夫妻、万俟卨、張俊的跪像。第二年,巡撫浙江的右副都御史王汝訓,出於秦檜妻王氏與自己同宗,為照顧王氏家族的顏面,竟暗中派人在深夜將秦檜之妻王氏的跪像盜走,隨之將其沉入了西湖!誰知此事激起民憤,杭城百姓強烈要求官府追查元兇。王汝訓嚇得連夜逃出杭州城。後來鹽商馬偉順應民意,又出資重鑄了王氏跪像。
比如,嶽飛墓前羅汝楫的跪像雖然被搬離,但他的兒子羅願卻在鄂州嶽飛廟中拜祭嶽飛時,剛剛下拜就死在了嶽飛的神像前面。此事宋史中有記載,並非道聽途說。
又比如,雍正初年,杭州棲霞嶺的百姓們結伴來到了嶽王廟王氏跪像前,一陣棍棒相交,將王氏的頭顱硬生生砸了下來。
清朝中後期,江浙一帶的海盜團夥歸順朝廷。出降的時候,他們一共獻出了撓鉤、刀、矛等兵刃5600多件。這些土匪、海盜的兵器向來被視為「罪鐵」,是不祥之物。當時的浙江巡撫阮元別出心裁,將這些「罪鐵」鑄造為秦檜等人的跪像,時人認為,以罪鐵鑄罪臣實在是相得益彰。
然而,用罪鐵鑄造的跪像,也沒能存在多久就再次損毀。這之後跪像又多次修復重鑄。
上世紀60年代,嶽飛墓被毀後,墓前的四座跪像也不翼而飛了。我們現在看到的鑄鐵跪像,是1979年重鑄的,而這已經是第12次重鑄秦檜等人的跪像了。
我是笑談古和今,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別忘了關注和點讚哦,會有更多精彩內容源源不斷推送給你。(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