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薩克森看德國︱「強力王」奧古斯特與德勒斯登

2020-12-13 澎湃新聞

1945年2月的一個晚上,德國東部城市德勒斯登的上空雲集了大量飛機,它們進行了數個小時的轟炸,使這座巴洛克城市淪為一片廢墟。德勒斯登是德國東部非常漂亮的一座小城,被譽為「易北河畔的佛羅倫斯」,卻在二戰中遭此厄運,令人們不勝唏噓。

二戰後,這座城市按照以前的樣子重新建造,許多地標性的建築重建後與之前相比絲毫不差。城市中的人們按照記憶使這座有著悠久歷史和文化的城市獲得了新生。德勒斯登的重建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奇蹟。

這幅很有名的照片展現了德勒斯登大轟炸之後全城的滿目瘡痍。立於市政廳塔樓上的天使朝下望去,讓人感受到悲憫情懷。由德國新聞攝影師理察·彼得攝於1945年。

德勒斯登。1750年時的地圖。北邊為新城區,南邊是老城。

近代的薩克森選侯國

統治薩克森的韋廷家族分裂後,薩克森也分成了兩半。阿爾布雷希特系的阿爾布雷希特三世(1486-1500)獲得薩克森公爵頭銜,選擇以小城德勒斯登開始對他新獲得的薩克森公國的統治。當然,這個薩克森公國與以前的同名公國相比,已經大大縮小了,它的範圍相當於以前的薩克森公國的邁森邊區,即韋廷家族的龍興祖地。薩克森的另一半歸恩斯特系。阿爾布雷希特三世定都德勒斯登,但也重視邁森城,在邁森周圍還建了一座能夠俯瞰邁森城的城堡,並以自己的名字為其命名——阿爾布雷希特堡。他開創的領地也可以被稱作薩克森-邁森公國。

阿爾布雷希特系恪守天主教信仰,這與韋廷家族的另一支系、轉向新教的恩斯特系不同,故而得到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支持。在阿爾布雷希特的孫子莫裡茨時,於1547年獲得了薩克森選侯的頭銜,從而成為韋廷家族的正統。而恩斯特系則進一步分裂,形成以魏瑪、科堡、哥達、愛森納赫、耶拿等為中心的小諸侯國,即今圖林根州的主體部分。

17世紀的三十年戰爭中,薩克森選侯首鼠兩端,本想既不得罪哈布斯堡皇室,也不招惹北方新興大國瑞典,但是最終還是被迫捲入戰爭。這個新教之地遭受了嚴重的打擊,由於它是新教和天主教兩大勢力的對抗前線,因此,薩克森地區發生的戰爭也非常多,無論是哪一方勝利都會從這片土地上踐踏而過。在1648年締結的《威斯特法利亞條約》中,薩克森獲得了斯拉夫人居住的盧薩蒂亞地區,但它朝向東邊和沿著易北河擴張領土的可能性也大大減少。東邊的普魯士日益壯大起來,成為德意志的新的霸主。此後,薩克森的選侯只能在有限的範圍內進行發展,而德勒斯登就成為這個領地的華麗中心。

「強力王」奧古斯特

薩克森選侯奧古斯特二世(1670-1733)之所以被稱作「強力王」(der Starke),是因為他的體格健壯,魁梧高大,力大無比,也被稱為「薩克森的赫拉克勒斯」。據說他有365名情婦,私生子無數,故而這個綽號也用於暗示他的性能力。此外,他非常憧憬路易十四,希望能在薩克森建立路易十四那樣的輝煌成就。

薩克森從中世紀中葉起就對東方孜孜以求,到奧古斯特時期終於結成了果實。1697年,他當選為波蘭國王,兼領立陶宛。為此,他還放棄了新教信仰,皈依了天主教,曾在當時歐洲的新教勢力中引起軒然大波,唯恐引起歐洲宗教勢力的失衡。但是對於奧古斯特來說,為了獲得波蘭,這場彌撒值得。同他的祖先莫裡茨一樣,宗教的選擇只是一種策略,利益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他還是保持了薩克森的新教現狀。為什麼呢?因為這意味著薩克森仍然要做德意志新教力量的領袖。周圍的普魯士對這個地位覬覦已久,但薩克森依然穩坐釣魚臺,不肯退讓,此後的薩克森選侯雖然都是天主教徒,但是作為新教勢力領袖的地位卻一直保持住了。

奧古斯特成為波蘭國王后,想要好好經營波蘭,將這裡作為自己的土地和財富一直傳承下去。這與中世紀薩克森的東進方針是一脈相承的。除此以外,奧古斯特還想將立陶宛以東的利沃尼亞(今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併入勢力範圍。這就與當時崛起的大國瑞典發生了矛盾。瑞典是一個新興的大國,在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裡形成了一個波羅的海帝國,也佔有了德意志許多土地,甚至在三十年戰爭當中和之後還經常欺負薩克森。對於這樣一個霸主,當時中東歐沒有哪個王侯能夠與之爭鋒。因此,奧古斯特想要佔據波蘭和繼續東擴的目標困難重重。然而,這時候在東方出現了一個有很大潛力的盟友,這就是與他年齡相仿的彼得大帝,想為自己統治下的俄羅斯爭取波羅的海出海口。於是,薩克森選侯與彼得大帝一拍即合,雙方決定結盟共同對抗瑞典。1700年,一場被稱作「大北方戰爭」的戰事開始了。

瑞典國王卡爾十二是一個很有能力的將領,很快就擊退了俄羅斯,打垮了薩克森。不僅將薩克森選侯的軍隊從利沃尼亞趕走,還侵入波蘭,攻克華沙,佔領了大量土地,並培植了新的代理人。奧古斯特想要求和,但又想反擊,瑞典沒有給他任何機會,出兵薩克森,迫使他讓出了波蘭的王位。此時,被打敗的彼得埋頭致力於改革軍隊,勵精圖治、臥薪嘗膽多年,終於在1709年決定性地擊敗了瑞典,為俄羅斯帝國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奧古斯特也搭了這趟順風車。他跟著彼得大帝重又加入戰爭,並且從此在彼得大帝的支持下統治著波蘭。但是,他在波蘭的建樹少得可憐。嚮往路易十四的他一直想要像法國那樣,在波蘭建立絕對主義統治,然而,波蘭由來已久的大貴族傳統卻讓他處處掣肘,奧古斯特走投無路的時候就不斷向俄羅斯搬救兵。同時,還得求助於奧地利。這兩個強鄰名義上是為了幫助奧古斯特統治波蘭,但早就垂涎三尺。這在幾十年後的瓜分波蘭事件中體現出來。

奧古斯特的鄰居普魯士,雖然此時國力還比不上薩克森。對於鄰國普魯士積極發展軍事,窮兵黷武,奧古斯特一向不以為然,充滿鄙夷。他認為自己治下的薩克森繁榮昌盛、文治武功,首府德勒斯登堪比德意志的雅典,而粗鄙的普魯士也就是德意志的斯巴達,普魯士的君主腓特烈·威廉一世被他貶為「士兵王」。然而,不到半個世紀,普魯士新任君主腓特烈大帝就打敗了薩克森,成為德意志北部的霸主。

「強力王」奧古斯特二世與普魯士的「士兵王」腓特烈·威廉

德勒斯登的崛起

奧古斯特在政治和軍事上沒有什麼建樹,在他統治波蘭的三十多年中,王權幾乎形同虛設,處處依賴俄羅斯的幫助。薩克森公國的實力長期沒有增長,相對於普魯士等諸侯國,差不多算是停滯。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看似無能的選侯,卻將大量精力轉向資助藝術,建設城市。

奧古斯特年輕時,到法國和義大利旅行,所見所聞對這個來自中東歐相對落後地區的青年震撼很大。尤其是法國的凡爾賽宮,令他如痴如醉,一心想要仿效路易十四建造一個類似的都城。他繼位後,便以德勒斯登作為夢想實現之地,竭盡全力地建設,傾注了全部心血。

德勒斯登位於易北河的南岸。這座城市靠近河岸的最中心處是一座擴建於16世紀的文藝復興風格的宮殿,佔地很大,被用作薩克森選侯的住處。奧古斯特在18世紀初進行了改建,使其成為光芒四射的巴洛克風格。奧古斯特將辛苦經營搜集來的珍寶都藏在宮中,專門闢為珍寶館。由於其上有綠色外層的穹頂,故被稱作綠穹頂博物館,是德勒斯登最為著名的參觀之處。

20世紀初的德勒斯登,從北向南往老城看去。

奧古斯特二世在德勒斯登的宮殿。作於1896年。

在宮殿的西邊,是奧古斯特新建的一座宮殿,稱作茨溫格宮(Zwinger)。這裡緊靠著老的內城城牆的西端,原本是用於防禦的城堡。奧古斯特想將這裡仿照凡爾賽宮進行改造,於是有了現在的宮殿,建築風格和立面都模仿了凡爾賽宮。奧古斯特還在宮殿周圍建了一片花園式庭院,一直延伸到易北河邊。宮殿中設有大型圖書館,還藏有大量名畫和瓷器,是奧古斯特用來裝飾其新宮殿的。今天也分別有收藏這兩種藝術品的博物館設在宮殿中。尤其是畫廊,掛滿了拉斐爾、提香、丁託列託、喬爾喬內、魯本斯、倫勃朗、維梅爾等大師的畫作。奧古斯特搜集繪畫,邀請全歐洲的藝術家到宮廷為他服務,從而收集到大量的藝術珍品,以此彰顯他的權力和地位。

德勒斯登茨溫格宮

就這樣,奧古斯特將德勒斯登建設成為薩克森充滿光環的首府城市。此外,在德勒斯登的東邊近郊,還建有奧古斯特的夏宮——皮爾尼茨宮,這是一座充滿東方情調的巴洛克風格建築。在德勒斯登西北十餘公裡處,還有一處巴洛克風格的莫裡茨堡,城堡主體周圍有四座對稱分布的圓形塔樓,均有紅色的屋頂和黃色的牆身。城堡還對稱地坐落於一處矩形的草坪上,孤懸於湖水之中,深處森林腹地。這座精美如藝術品般的城堡也是奧古斯特狩獵的地方,他專門派高超的建築師來對這座建築進行改造和修飾。

1800年的莫裡茨堡

莫裡茨堡空中俯瞰圖

此外,奧古斯特對東方的瓷器也充滿好奇,經常一擲千金購買從中國進口的瓷器。為了求得製作瓷器的秘方,他不惜重金,甚至將鍊金術師關在城堡中逼迫其研究製作瓷器的方法。經過反覆實驗和燒制,終於發現了瓷器製作的關鍵配方——高嶺土,破解了中國瓷器的秘密。在掌握這項技術後,1710年,奧古斯特在邁森建起了生產瓷器的工場。這算得上是開了歐洲瓷器製造業的先河。從此,邁森設計和製造的裝飾性瓷器行銷整個歐洲,成為宮廷和貴族家族的奢侈品。當然,這種瓷器與東方的瓷器還是有很大差異的,卻從此成為西方上流社會餐桌上的重要器具和室內擺設。有意思的是,近千年來薩克森一直嚮往著東方,最終卻是通過瓷器這種充滿東方色彩的器具得到了實現。

1733年,薩克森選侯奧古斯特死於華沙。在他身後,波蘭國王的頭銜導致新一輪的爭奪。奧古斯特的兒子最終獲得華沙的王位,並將他父親開啟的德勒斯登都城營造事業繼續開展下去。

邁森的阿爾布雷希特堡。邁森的陶瓷製作方法就是由被關在城堡中的鍊金術士發明的。

這樣一些中西合璧的邁森瓷器,體現了西方的技術和東方的審美的結合。也表達了薩克森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對東方的嚮往。

相關焦點

  • 從薩克森看德國︱「強力王」奧古斯特與德勒斯登
    1945年2月的一個晚上,德國東部城市德勒斯登的上空雲集了大量飛機,它們進行了數個小時的轟炸,使這座巴洛克城市淪為一片廢墟。德勒斯登是德國東部非常漂亮的一座小城,被譽為「易北河畔的佛羅倫斯」,卻在二戰中遭此厄運,令人們不勝唏噓。
  • 中歐行(一)--德國柏林和德勒斯登(Dresdon)
    1710 至 1719 年間,在「強力王」奧古斯特選帝侯統治時期,馬特烏斯丹尼爾珀佩爾曼 用砂巖修建了茨溫格宮。宮殿的正門形如王冠,故成為王冠門。。薩克森選帝侯腓特烈·奧古斯特一世(1670-1733年)被稱為奧古斯特國王或者強力王。
  • 【德國雙城記】德勒斯登皇宮和綠穹珍寶館,數不勝數的薩克森王國...
    德勒斯登皇宮曾一度是薩克森選帝侯和國王的權力中心。直到1918年,德勒斯登皇宮還是王侯居住、辦公之地,是歐洲最豪華的文藝復興宮殿之一。這座宮殿,早在14世紀就是一座繁複的城堡,15世紀發展為四翼結構,起源於羅馬式風格,因其建築裝飾使用了大量各式各樣的綠孔雀石,而得名「綠色穹隆」。
  • 【德國雙城記】德勒斯登皇宮和綠穹珍寶館,數不勝數的薩克森王國...
    德勒斯登皇宮曾一度是薩克森選帝侯和國王的權力中心。直到1918年,德勒斯登皇宮還是王侯居住、辦公之地,是歐洲最豪華的文藝復興宮殿之一。這座宮殿,早在14世紀就是一座繁複的城堡,15世紀發展為四翼結構,起源於羅馬式風格,因其建築裝飾使用了大量各式各樣的綠孔雀石,而得名「綠色穹隆」。
  • 【德國雙城記】德勒斯登各具特色的三大教堂:聖母教堂、十字教堂和...
    德勒斯登雖然不算大,但是教堂卻不少,其中不乏浴火重生的聖母教堂,以德勒斯登聖十字合唱團為驕傲的聖十字教堂,和為了成為波蘭國王而建造的宮廷教堂,又名聖三一教堂。德勒斯登聖母教堂在新集市廣場上,所有的建築都眾星捧月的圍繞著聖母教堂(Frauenkirche)。
  • 一起雲旅遊:德國德勒斯登,易北河畔的佛羅倫斯,文化的代言詞!
    位於德國東部易北河谷地的德勒斯登,城市人口超過56萬,南面離捷克邊界僅30公裡,距布拉格150公裡,北面距離柏林200公裡。在德國德勒斯登是文化的代言詞,德國薩克森州首府和第一大城市,德國十大主要城市之一,德國東部僅次於首都柏林的第二大城市。
  • 他從德勒斯登來,在《CHINA》尋瓷器的秘密,魏瀚的東方之旅
    1697年至1706年及1709年至1733年,薩克森選侯腓特烈·奧古斯特一世當選為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二世(強力王),他計劃讓德勒斯登成為最重要的皇家住處,因此薩克森的都城德勒斯登又有了一個波蘭名稱Drezno,國王他開始發現中國製造瓷器的秘密;在德勒斯登和邁森發明了歐洲的瓷器;他從歐洲各地招攬了許多建築師和畫家來到這裡
  • 他從德勒斯登來,在《CHINA》裡追尋瓷器的秘密,魏瀚的東方之旅
    1697年至1706年及1709年至1733年,薩克森選侯腓特烈·奧古斯特一世當選為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二世(強力王),他計劃讓德勒斯登成為最重要的皇家住處,因此薩克森的都城德勒斯登又有了一個波蘭名稱Drezno,國王他開始發現中國製造瓷器的秘密;在德勒斯登和邁森發明了歐洲的瓷器;他從歐洲各地招攬了許多建築師和畫家來到這裡,間接地促進了當地文化藝術的繁榮發展,使得德勒斯登成為了璀璨的文化之都
  • 10個德國旅遊你必須去的推薦目的地排名第六位 德勒斯登
    德勒斯登德勒斯登(德語:Dresden;捷克語:Dráany;上索布語:Drjedany,意為「河邊森林的人們」)是德國薩克森自由州的首府,德國東部重要的文化它位於德國的東南部,易北河谷地,南面離捷克邊界僅30公裡,距捷克首都布拉格150公裡,北面距離德國首都柏林200公裡,離西北部薩克森州另一個大城市萊比錫100公裡。由於地處狹窄的河谷,德勒斯登的氣候類似於德國南部,比德國東部大部分地方溫暖。2002年德勒斯登列為歐洲綠化最好的大城市:三分之一地區被森林覆蓋。「大花園」(Groer Garten)是該市最大的城市公園。
  • 10個德國旅遊你必須去的推薦目的地排名第六位 德勒斯登
    ;捷克語:Dráany;上索布語:Drjedany,意為「河邊森林的人們」)是德國薩克森自由州的首府,德國東部重要的文化、政治和經濟中心。它位於德國的東南部,易北河谷地,南面離捷克邊界僅30公裡,距捷克首都布拉格150公裡,北面距離德國首都柏林200公裡,離西北部薩克森州另一個大城市萊比錫100公裡。由於地處狹窄的河谷,德勒斯登的氣候類似於德國南部,比德國東部大部分地方溫暖。2002年德勒斯登列為歐洲綠化最好的大城市:三分之一地區被森林覆蓋。「大花園」(Groer Garten)是該市最大的城市公園。
  • 從薩克森看德國︱宗教改革500年:路德背後的薩克森公爵
    這個城堡叫作瓦特堡,位於今德國圖林根州的愛森納赫城的西邊。在這裡,接待他的是薩克森選侯弗裡德裡希三世派來的使者。路德這才放下心來,弗裡德裡希是支持新教的。從最初,弗裡德裡希就反對教皇在薩克森地區兜售贖罪券,並且在三年前教皇命令路德到羅馬接受審判時從中運作,將審判改在了德意志境內,避免了路德遭受厄運。
  • 【德國雙城記】茨溫格宮:德勒斯登最有資格被冠以「無與倫比」美稱...
    作為建築和藝術的集大成者,德勒斯登擁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凝聚了眾多精美的巴洛克建築精髓。易北河像一條藍絲帶,蜿蜒著穿城而過。兩岸金碧輝煌的宮殿和建築,讓德勒斯登享有了「易北河畔的佛羅倫斯」的美譽。如今,二戰中被毀的老城區已恢復往昔的美麗,人們得以再次欣賞到德勒斯登璀璨奪目的建築和散發魅力的藝術。
  • 從薩克森看德國︱柏林的興起與普魯士超越薩克森
    東德時期成為民主德國的國會大樓,2006年又被毀,目前正在仿照巴洛克風格重建中,建成以後將作為民族學與亞洲藝術博物館,與博物館島(即中世紀的柏林雙子城之一科隆城,因後來建有五大博物館而有此名)上的眾多博物館和柏林大教堂一道再現當時的王宮建築群的盛況。2008年11月28日,「洪堡論壇」競賽的設計方案對外展示。
  • 【德國雙城記】茨溫格宮:德勒斯登最有資格被冠以「無與倫比」美稱...
    作為建築和藝術的集大成者,德勒斯登擁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凝聚了眾多精美的巴洛克建築精髓。易北河像一條藍絲帶,蜿蜒著穿城而過。兩岸金碧輝煌的宮殿和建築,讓德勒斯登享有了「易北河畔的佛羅倫斯」的美譽。如今,二戰中被毀的老城區已恢復往昔的美麗,人們得以再次欣賞到德勒斯登璀璨奪目的建築和散發魅力的藝術。
  • 波蘭「強力王」奧古斯都二世與他的德國景德鎮
    在他那本風靡歐洲的著作中,他不惜使用最美好的詞語來讚美中國:「(濟寧府城中的)河中的船舶往來如織,僅看這些運載著價值連城的商品的船舶的噸位與數量,就會令人驚訝不已。」「這條河(黃河)離大海一英裡的地方有一個碼頭,可停泊船隻一萬五千艘。」「(寶應縣居民)以工商業為主,盛產絲,並可製造各種金線織物。」
  • 從薩克森看德國︱柏林的興起與普魯士超越薩克森
    東德時期成為民主德國的國會大樓,2006年又被毀,目前正在仿照巴洛克風格重建中,建成以後將作為民族學與亞洲藝術博物館,與博物館島(即中世紀的柏林雙子城之一科隆城,因後來建有五大博物館而有此名)上的眾多博物館和柏林大教堂一道再現當時的王宮建築群的盛況。2008年11月28日,「洪堡論壇」競賽的設計方案對外展示。
  • ...德勒斯登各具特色的三大教堂:聖母教堂、十字教堂和聖三一教堂
    德勒斯登雖然不算大,但是教堂卻不少,其中不乏浴火重生的聖母教堂,以德勒斯登聖十字合唱團為驕傲的聖十字教堂,和為了成為波蘭國王而建造的宮廷教堂,又名聖三一教堂。德勒斯登聖母教堂在新集市廣場上,所有的建築都眾星捧月的圍繞著聖母教堂(Frauenkirche)。這座差不多可以說是從城市廢墟中站立起來的教堂,在1945年的盟軍轟炸中轟然倒塌。
  • ...德勒斯登各具特色的三大教堂:聖母教堂、十字教堂和聖三一教堂
    德勒斯登雖然不算大,但是教堂卻不少,其中不乏浴火重生的聖母教堂,以德勒斯登聖十字合唱團為驕傲的聖十字教堂,和為了成為波蘭國王而建造的宮廷教堂,又名聖三一教堂。德勒斯登聖母教堂在新集市廣場上,所有的建築都眾星捧月的圍繞著聖母教堂(Frauenkirche)。
  • 易北河畔的佛羅倫斯 德勒斯登(下)
    德勒斯登擁有許多珍貴的藝術藏品、各個時期各種風格的重要建築、世界聞名的交響樂團和音樂合唱團。成立於1548年的德勒斯登國家交響樂團起源於薩克森選帝侯的合唱團,是全世界最古老的交響樂團。其演奏水平與同州的萊比錫格萬特豪斯交響樂團一樣,均屬於世界最高水平。
  • 德國最美的城市-德勒斯登(圖)
    國家旅遊地理德國德勒斯登10月15日訊(通訊員 梁鳳英)德勒斯登是德國薩克森州的首府,距離柏林198公裡,離捷克的邊境僅有40多公裡。在歷史上,德勒斯登曾長期是薩克森王國的都城,擁有數百年的繁榮史、燦爛的文化藝術和無數精美的巴洛克建築,被譽為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作為重要的文化中心,德勒斯登又被稱為「易北河上的佛羅倫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