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德勒斯登來,在《CHINA》裡追尋瓷器的秘密,魏瀚的東方之旅

2020-12-11 王畿鬱兮千裡

德國東南,易北河畔。

1697年至1706年及1709年至1733年,薩克森選侯腓特烈·奧古斯特一世當選為波蘭國王奧古斯特二世(強力王),他計劃讓德勒斯登成為最重要的皇家住處,因此薩克森的都城德勒斯登又有了一個波蘭名稱Drezno,國王他開始發現中國製造瓷器的秘密;在德勒斯登和邁森發明了歐洲的瓷器;他從歐洲各地招攬了許多建築師和畫家來到這裡,間接地促進了當地文化藝術的繁榮發展,使得德勒斯登成為了璀璨的文化之都。這段歷史一定程度上將這座德國古都與中國以及中國瓷器聯繫起來;多年以後,在這附近仍有一座被稱為德國的景德鎮的小鎮。

近年來劉若英主演的電影《徵婚啟事》原作者、旅歐作家陳玉慧以此作為線索,寫了這部講述西方學者東方之旅的《CHINA》。故事從1763年11月德勒斯登開始,一位德國礦物學者愛上有夫之婦,以槍戰決鬥斷定愛情結果,學者後來死裡逃生,在傷心之餘,他接受邀請坐船來到中國,為男爵尋找制瓷秘密。這裡是一場馬可·波羅式的東方之旅,漸漸地他融入這片廣闊的土地,他學習中文、取中文名字魏瀚、成為寵臣,到達廣州、澳門、景德鎮等地,在中國大地上從珠江三角洲到鄱陽湖畔再到北京,他沉溺於瓷器與愛情的找尋過程,到後來他已愛上中國,認為中國已是他的第二故鄉。

《CHINA》是將中國瓷器文化與東西方之戀巧妙結合的歷史小說,文中有愛情、藝術以及沿途風情等方面的精彩描寫,可以說本身也是一部精彩的遊記;小說的主線是瓷器,瓷器與中國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兩位一體的,據作者分享,本來取了許多名字:瓷淚、薩克森血碗、德列斯登來的男子、昌南;後來在朋友的建議下直接叫China;因為China一詞源於昌南,制瓷之地也,中國也。這部以《CHINA》為名的小說文風流暢,情節曲折,心理刻畫入木三分,情節張弛有度,算得上是一部難得的好小說。格非、陳凱歌、劉震雲、李敬澤等知名人士都曾作過推薦。

作家蘇童曾這樣評價:在歷史的夾縫中,敷衍生出縱貫中西的藝術交流史詩,讀完《CHINA》,你無法不拍案叫絕,無法不為玉慧的想像力所折服。

作家莫言有評價:這是一本典雅而溫潤的書,其質地正如書中所描繪的瓷器。通過文字之美展示出瓷器之美,並將這種美定義為文化與愛情,由此可見作者的野心和才華。

著名作家徐小斌曾有評價,莊子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玉慧的《CHINA》亦有大美。千百年來,瓷器成為中國古文化的象徵,而玉慧的《CHINA》,故事曲折離奇,縱橫捭闔,高低起伏,迴旋律動,正如中國古代千峰翠色的瓷,蜿蜒至今。玉慧的《CHINA》將會創造華文寫作的奇蹟。

德勒斯登是德國東南部重要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作為薩克森自由州的首府以及第一大城市,她是德國十大主要城市之一。德勒斯登的德語是Dresden;索布語Drjedany,意為河邊森林的人們,她在德國是文化的代言詞;這裡曾是薩克森王國的首都,在一段時期曾兼任波蘭首都的角色,擁有數百年的繁榮史和燦爛的文化藝術;由於氣候溫和以及城市建設的位置,河畔那些精美的巴洛克建築,使之有易北河畔的佛羅倫斯的美稱。

這裡是德國重要的科研中心,擁有德國主要大城市中比例最高的高等教育機構,有德勒斯登工業大學、德勒斯登工程和經濟應用技術大學、德勒斯登藝術學院(德勒斯登造型藝術學院)、德勒斯登舞蹈學院、德勒斯登音樂學院、德勒斯登國際大學等院校,其中德勒斯登工業大學是德國乃至歐洲歷史最悠久和最有名望的大學之一;有國際機場,可以通往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希臘、英國等地級國內城市。

這裡有全世界最古老的交響樂團德勒斯登國立交響樂團(薩克森州立交響樂團);這裡有歐洲現存規模最大、收藏價值最高的皇家珍寶館綠穹珍寶館;這裡有德國最怪異的電影院:水晶UFA綜合電影院,有是德國最著名的城區節日之一多彩新城節,有被視為德國最美的集市大廳的新城集市大廳;這裡有眾多的博物館,其中由11個博物館組成的州立藝術博物館在世界上擁有重要地位,德國軍隊歷史博物館是歐洲最重要的歷史博物館,德意志衛生博物館是德國最重要、也是最具創意的文化場所;十二月份到訪,可迎接是德國最古老的聖誕市場:Striezelmarkt聖誕市場這項文化盛事。

她是德國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城市之一,2002年列為歐洲綠化最好的大城市,歷史上是知名的建築、文化藝術中心,綠地和森林覆蓋率63%,吸引了大批遊客前往觀光。城北有面積達到50平方千米德勒斯登草原,2004年德勒斯登易北河谷附近地區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構成獨特的文化風景線;聖母大教堂、森帕歌劇院、茨溫格宮、布呂爾平臺、藍色奇蹟大橋、國都王宮、大眾輝騰賓利玻璃工廠等著名景點;其中阿爾布萊希茨貝格宮、林納爾宮和艾克宮並稱易北三城堡;布呂爾臺階俯瞰易北河,有歐洲的陽臺之稱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博特格:從鍊金術士到中國瓷器的解密者
    在英文中,這些瓷器被稱為「中國-瓷器」(china-ware),此後這個詞的含義進一步變化,任何地方出產的瓷器都被稱為「china」。雖然歐洲人迅速燃起了仿製瓷器的熱情,但卻深受瓷器之謎的困擾。因為瓷器的半透明特性,當時歐洲人就嘗試將玻璃粉摻入到黏土中,以期能夠造出精美的瓷器。事實上,早在《馬可波羅遊記》中就有關於瓷器配方的記述,但實際上都是異想天開的東西,並無法仿製。
  • 從薩克森看德國︱「強力王」奧古斯特與德勒斯登
    瑞典是一個新興的大國,在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裡形成了一個波羅的海帝國,也佔有了德意志許多土地,甚至在三十年戰爭當中和之後還經常欺負薩克森。對於這樣一個霸主,當時中東歐沒有哪個王侯能夠與之爭鋒。因此,奧古斯特想要佔據波蘭和繼續東擴的目標困難重重。然而,這時候在東方出現了一個有很大潛力的盟友,這就是與他年齡相仿的彼得大帝,想為自己統治下的俄羅斯爭取波羅的海出海口。
  • 《頂級廚師》昨收官 魏瀚爆冷成為中國頂級廚師
    在自由發揮的最後一輪中,年輕的魏瀚走了一步「險棋」,他沒有做自己的看家本領西餐,而是選擇挑戰自己都認為水平不行的中餐,這讓前來觀戰的15強都大吃一驚。要麼一敗塗地,要麼一鳴驚人,擺在魏瀚前面的路也許只有這麼兩條。三個小時的做菜時間,魏瀚一直專注於自己的烹飪,甚至顯得有點緊張,尤其是在做最後一道甜點酥的時候。
  • 中國的瓷器為什麼叫china
  • 奧古斯特大帝的新宮還在修,他就去世了,瓷器宮殿變成博物館
    1725年奧古斯都大力王定製的邁森仿中國五彩餐具1708年1月15日 約翰波特哥向奧古斯都大力王呈送的成功研製白瓷樣本清單及配方 德勒斯登邁森瓷器廠藏奧古斯都是邁森皇家瓷器收藏創始人。茨溫格爾宮的邁森瓷器走廊1727年,奧古斯都將他的部分瓷器精品移至日本宮,用於裝飾富麗堂皇的瓷器塔。
  • china Made in CHINA-歐洲人山寨中國瓷器,從毫無頭緒、五花八門的材料試驗開始 |壯遊者NO.31|
    它的創始人大維德爵士是20世紀英國最重要的中國陶瓷收藏家、鑑定家,畢生收藏了1400餘件中國瓷器,絕大多數為歷代官窯精品,及帶重要款識的標準器。最著名的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一對大維德瓶,是陶瓷界公認的「至正型」元青花斷代標準器。宋代五大名窯之首的汝窯,全球傳世器僅存67件,有12件就屬於大維德;這12件中還包含極罕見的奩式爐、葵口盞託等,每種在全世界僅存兩件。
  • 來|讓參加了GTM的小夥伴告訴你!德勒斯登到底有多美?
    沒錯,很多著名畫家就是以這裡為靈感來作畫的,例如卡斯帕·大衛·弗裡德裡希的名畫《雲端的旅行者》。訂票地址:https://www.saechsische-dampfschiffahrt.de/fahrtenangebot/abendfahrt/除此之外,德勒斯登還有許多遊船項目等你來體驗,比如:麵包遊船之旅,城堡遊船之旅,薩克森州葡萄酒之路遊船之旅,或是薩克森州小瑞士遊船之旅。
  • 陳麗華贈德國德勒斯登博物館紫檀珍品(圖)
    (人民法治網9月27日 孫江 電)9月25日,德國的德勒斯登市晴空萬裡。中國紫檀博物館館長陳麗華將館內的心血收藏的紫檀「山西飛雲樓」,捐贈給德勒斯登市國立藝術收藏博物館,並永久地存放在其下屬全球最大的瓷器珍藏館內最有價值的鐘琴閣入口當眼處,這標誌著中德兩國文化的歷史性交流。
  • 蔓延歐洲的「瓷器病」,以及艱難的療愈之路
    數百年間,西方人也一直在探尋瓷器的秘方和製作工藝。瓷器究竟是什麼東西,怎樣才能將它製作出來?「由一種在地下凝結的汁液製成,有人從遙遠的東方把它帶回。」十六世紀中葉一位義大利佔星家寫道。另一位作家則聲稱:「把蛋殼和臍魚殼搗成粉末,加水調和,做成花瓶形狀。然後把它們埋在地下。一百年後挖出來,這時才算做好,可以擺出來叫賣。」
  • 話說「China」:中國瓷器文化的美
    瓷器,是一種由瓷石、高嶺土、石英石、莫來石等組成,外表施有玻璃質釉或彩繪的物器。中國是瓷器的故鄉,瓷器是漢族勞動人民的一個重要的創造。瓷器我們不陌生,「China」我們也不陌生。但你可知,在英文中,「瓷器」與「中國」同為一詞,均寫為c-h-i-n-a。
  • 中歐行(一)--德國柏林和德勒斯登(Dresdon)
    據說因為他是喝獅子奶長大,所以力氣特別大,能空手把馬蹄鐵折斷。另外他很受女人青睞,有360個子女.新郎是他的兒子,新娘是哈布斯堡的瑪麗亞·約瑟法。他聘請了建築大師珀佩曼和雕塑家莫澤爾,建起了畫廊、亭閣、王冠門,在護城河修起小橋。
  • 用騎兵換瓷器的國王收藏的中國瓷器
    攝影/丁佳榮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於7月26日至11月3日舉辦的「白色金子 東西瓷都——從景德鎮到梅森瓷器大展」中,奧古斯都二世用騎兵換瓷器的故事引起了觀眾的濃厚興趣,觀眾在驚嘆於國王的「壯舉」的同時,也在發問:這個國王為何如此痴迷瓷器?他收藏有什麼樣的中國瓷器?德國德勒斯登國家藝術收藏館的陶瓷藏品就是建立在奧古斯都二世所收藏瓷器的基礎之上的。
  • 歐洲最大的瓷器藝術博物館所藏青花瓷是用精兵團換來的?
    奧古斯都大力王的收藏清單第一卷 德勒斯登茨溫格爾宮博物館授權出版收藏和展示東方瓷器,是17至18世紀歐洲上層貴族奢華生活的重要形式之一。我們無法確切的證實奧古斯都大帝從何年開始收藏中國瓷器。奧古斯都大力王在德勒斯登易北河畔修建的「日本宮「最遲1709年之前,他開始收藏中國瓷器。奧古斯都大力王開始系統收藏中國瓷器的時間應該在1715年前後。
  • 除了顏值,這座宮殿有德國最牛畫廊、最多的中國瓷器和最古老的表
    當時奧古斯特二世喜歡瓷器,收集了大量的中國、日本及本地邁森生產的瓷器,據說他個人藏品超過3萬件。而被交換來的康熙年造的瓷器,也在館中可以看到一小部分。(sorry我的圖片裡沒有涉及)沒轍啊,西方最早只有陶器,瓷器的燒制比起東方晚了百千年。
  • 東方衛視《頂級廚師》圓滿收官 80後魏瀚「爆冷」成為中國首位...
    東方衛視《頂級廚師》圓滿收官 80後魏瀚「爆冷」成為中國首位「頂級廚師」   東方衛視本季大型美食真人秀《頂級廚師》於10月14日晚結束終極對決,來自四川的80後大男孩魏瀚最終憑藉三道中國菜俘獲蔡瀾坐鎮的美食評審團,「爆冷」戰勝之前的奪冠大熱門顧曉光成為中國首位「頂級廚師」,加入全球「
  • 一個china道出了中國和瓷器的同源:歐洲飲食文明受到東方影響
    在英語裡,中國和瓷器兩種意思共用一個單詞。可以看出中國作為瓷器大國的標籤在西方人眼裡印象極其深刻。在15世紀歐洲引入了中國的陶瓷以後,歐洲人的生活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他們的餐桌上,瓷器成為了離不開的角色。
  • 奧古斯特大帝熱衷於瓷器收藏,一朝大臣都在給他買中國瓷器
    德勒斯登茨溫格爾宮是歐洲最大的瓷器藝術博物館,前身是著名的奧古斯都大力王收藏的茨溫格爾宮瓷器走廊。奧古斯都是邁森皇家瓷器收藏創始人。現通過珍貴文獻解讀,還原17~18世紀中西文化交流盛況歷史上的重要一環。
  • 偶然發現會「唱歌」的排水管,德勒斯登最好的秘密
    去年,在我為德國德勒斯登之行制定計劃的時候,我偶然發現了一張有著大長頸鹿的有趣建築的照片,這是Kunsthofpassage,我試圖找到更多有關這個有趣的景點的信息,但手邊的信息太少了。Kunsthofpassage位於德勒斯登新城(Dresden Neustadt),也被稱為「學生區」,這是您在Alaun和Grlitzer街道之間的主流旅遊書籍中找不到的區域。從市中心到達它並不容易,所以還是建議你乘坐計程車。它也很難找到,因為你無法從街上看到它,我們幾乎錯過了它。Kunsthofpassage無疑是德勒斯登最好的秘密。
  • 德勒斯登12大旅遊勝地和一日遊
    1723年,他開始將以前的私人藏寶室變成一個公共博物館。除綠色避難所的寶藏外,建於1614年的土耳其商會還收藏著世界上最大的奧斯曼帝國文物收藏之一。除了其令人印象深刻的建築,茨溫格宮還擁有德勒斯登國家藝術收藏館的更多作品。其中包括德勒斯登瓷器收藏,在科學儀器數學的皇家內閣和物理儀器,和古代大師畫廊。
  • 中國英文china的由來
    此時所制瓷器已負盛名,特供御用。       十八世紀以前,歐洲人還不會製造瓷器,因此中國特別是昌南鎮的精美瓷器很受歡迎。在歐洲,昌南鎮瓷器是十分受人珍愛的貴重物品,人們以能獲得一件昌南鎮瓷器為榮。就這樣歐洲人就以「昌南」作為代稱。說法二:       西方瓷器原本是從中國輸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