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機場增長迅猛 香港亞洲第3大機場地位難保

2020-12-15 民航新聞

  民航資源網2017年3月21日消息:據CAPA報導,以年旅客吞吐量來看,香港機場目前是亞洲的第三大機場。但上海浦東機場最近幾年增長迅猛,可能很快就會超越香港機場。

  浦東機場逼近香港機場,亞洲第三大機場或易主

  目前,香港機場是亞洲地區繼北京首都機場和東京羽田機場之後的第三大機場,但這一排名很可能不會持續太久。上海浦東機場正在快速增長。2008年,浦東機場還是亞洲地區一個較小的樞紐機場之一,當時的年旅客吞吐量為2800萬人次。在接下來的七年裡,它相繼超越了首爾仁川機場、曼谷素萬那普機場、新加坡樟宜機場、雅加達國際機場和廣州機場。

  浦東機場的上升在最近幾年尤其明顯:2008-2013年的五年內,浦東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增加了1900萬人次,而在2013-2016年的僅僅三年裡,其旅客吞吐量又增加了1900萬人次。自2015年以來,在一個新的跑道啟用之後,浦東機場的增長更是快速。2015年,浦東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增長了800萬人次,2016年又增長了630萬人次。這表明,在新的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之後,中國主要門戶城市受到壓制的需求就立刻得到了釋放。

  從2004年開始,香港機場與浦東機場在旅客吞吐量上的差距大約在1200萬人次(2010年,浦東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後出現回升,兩個機場的差距縮小到只有1030萬人次)。2015年,這一差距縮小到880萬人次,到2016年,差距再次急劇縮小到450萬人次。

  圖:2004-2016年香港機場與上海浦東機場的年旅客吞吐量情況(單位:百萬人次)

  如果2017年浦東機場能夠重複其在2015年和2016年的增長,它可能會超越香港機場成為亞洲第三大機場。在機場的起降時刻資源上,浦東機場一直在刻意放慢發放速度,不過,目前還不清楚浦東機場在2017年能夠實現怎樣的增長速度。

  此外,2016年香港機場的表現不是太好,因為受一項空中交通管理技術切換影響,香港機場去年的飛機起降架次出現下降。這項技術切換應該能夠帶來新的起降時刻資源,但具體能夠帶來多少,目前也不清楚。如果浦東機場能夠維持增長,而香港機場在創造新的起降時刻方面無法有大的突破,那麼,浦東機場可能會超越香港機場。即便是在五年前,許多人都會認為這一想法令人難以置信,要知道當時,廣州機場、曼谷機場、新加坡機場和雅加達機場的旅客吞吐量都要大於浦東機場。

18薦聞榜

相關焦點

  • 上海浦東機場貨運距離稱霸全球有多遠?
    □本報記者 柏蓓  根據國際機場協會(ACI)最新發布的全球機場排名,上海浦東國際機場2013年貨運吞吐量居全球第3位,排名前兩位的分別是香港赤臘角機場和美國孟菲斯機場。浦東機場在前幾年就放話出來要趕超他們,成就霸業。但如今已經連續6年排名世界第3。
  • 2016年亞洲主要機場客流量及發展格局分析
    亞洲第二大機場東京羽田機場在起降時刻尚未出現增長的情況下航班量穩步上升,其目的是能夠在2020東京奧運會期間輸送更多的國際乘客。亞洲第三大機場香港國際機場可能很快將被上海浦東機場趕超。後者有著極為快速的增長,尤以過去兩年為甚。首爾仁川機場也有快速的增長,並由於基礎設施的發展而獲益匪淺。曼谷素萬那普機場則在部分航班已於幾年前遷至曼谷廊曼機場的情況下仍實現了破紀錄的客流量。
  • 新加坡樟宜機場和香港國際機場的國際連通性在亞太居於領先地位
    全球前50大機場中的18家和前25大廉價航空樞紐中的11家位於亞洲報告發現: ? 新加坡樟宜機場(SIN)在全球排名第九,連續第二年成為亞太地區與國際聯繫最緊密的機場。 ? 吉隆坡機場(KUL)是全世界與國際連接最廣泛的廉價航空樞紐。 ?
  • 國內機場及免稅龍頭:上海機場
    3.2 機場擁有交運基礎設施行業最好的賽道,護城河明顯(區位優勢、自然壟斷),且抗風險能力強。目前國內疫情控制較為得力,高頻數據顯示國內客流已恢復同比正增長,改善趨勢明顯。內循環政策下上海機場依然受益於海外免稅回流,衛星廳投產後公司將進入流量變現期,且公司仍具備國內機場最佳的口岸價值,其商業模式成熟度、流量變現能力均在業務處於龍頭地位。
  • 浦東機場國際貨郵同比增長近四成 入境貨物至少消毒兩輪
    ,國際貨郵運輸增勢尤其迅猛;機場出入境貨運量同比增長近四成,日均保障全貨機、客改貨、臨時貨包機起降284架次。浦東機場全力落實「客貨分離、人物同防」的疫情防控要求,並要求所有入境貨物至少進行2輪全面消毒;機場已快速啟動各區域的臨時集中消毒大棚建設,以集中力量消毒入境貨物,縮小高風險作業區域,最大限度提升入境貨物處理效率,總面積1.2萬平方米的兩處臨時集中消毒大棚已經建成投入使用,還有另兩處、總面積1.3萬平方米的消毒大棚也即將竣工啟用。
  • 香港機場2018年吞吐量創紀錄 客運7470萬人次 貨運仍世界第一
    我們亦很榮幸在去年獲得多項殊榮,進一步鞏固香港國際機場的區域及國際航空樞紐領先地位。」香港國際機場在 2018 年榮獲《Air Transport World》的「年度最佳機場」、《Asia Cargo News》亞洲貨運、物流及供應鏈獎的「全球最佳機場」,以及 2018 年 TTG 旅遊大獎的旅遊名人堂等。
  • 全球機場客流量前十排名,中國增量明顯,美國霸主地位恐將難保
    雖以「國際」為名,但因與成田國際機場分工,實際上以運營國內航線為主,短程與少量長程的國際航線為輔。根據日本《空港法》,該機場被分類為據點機場。其佔地約1,522公頃[1],擁有3座航站樓、4條跑道,無論在面積、起降航班或旅客流量上,均為日本民航機場之最;截至2018年,也是世界客運流量第5高的機場。
  • 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華東機場群成員,華東區域第一大樞紐機場、門戶機場。2016年,機場旅客吞吐量6598.21萬人次,同比增長9.8%;貨郵吞吐量342.53萬噸,同比增長5%;起降架次47.99萬次,同比增長6.8%;分別位居中國第2位、第1位、第2位,機位數量218個。
  • 最新國際貨運機場排名:香港排第一,總體需求下降
    2019年二十大貨運機場香港國際機場(HKIA)去年保持了全球最繁忙貨運機場的地位,但嚴峻的市場環境導致前20大航空樞紐的整體需求下降。國際機場協會(ACI)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前20大貨運機場的貨運量同比下降3.9%,貨運量合計4800萬公噸。
  • 歐洲飛往香港航班首次備降上海浦東國際機場
    受颱風「派比安」影響,香港機場昨天(3日)上午開始關閉,數架自歐美飛往香港的國際航班備降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這是上海虹橋、浦東機場開埠以來首次發生的香港機場飛機備降上海。浦東出入境邊檢站及時調整勤務,合理安排警力,在機場各相關單位的協調配合下,圓滿完成了此次突發備降任務,受到了外航公司和旅客們的一致好評。
  • 國內客流量最大的5個機場,浦東機場排第3,第一沒讓人失望
    並且飛機也是如今最高效的方法,一些有錢人在出門遊玩的時候都會選擇乘坐飛機,而如今國內的機場數量也發展到了很多,那在國內有哪些機場的客流量最多呢?接下來一起去了解一下國內客流量最多的5個機場,浦東機場排第3,第一沒讓人失望。
  • 上海香港廣州免稅大比拼:為什麼我們看好白雲機場免稅店
    作為機場板塊龍頭企業,上海機場華東地區唯一國際樞紐地位穩固,競爭格局最佳,是支撐其利潤長期增長的重要因素。   風險提示:上海市內免稅店開業衝擊、上海機場衛星廳投產帶來的成本增加不確定性、時刻增速持續放緩、白雲機場免稅增速不及預期等。
  • 上海浦東機場與虹橋機場航空運輸市場分析
    浦東與虹橋航空運輸規模及增長速度如下圖所示。2013-2017年,受硬體基礎條件與空域條件等因素的制約,浦東機場的平均增速(10.4%)與虹橋機場平均增速(4.1%)都低於全國11.1%的平均水平。浦東機場的平均增速自2012年後總體高於虹橋機場。
  • 虹橋火車站到浦東機場
    很多人需要出門出差,因為很多城市是沒有機場的,所以很多人會選擇乘坐火車去有機場的城市,可是不知道火車站離機場有多遠,今天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虹橋火車站到浦東機場。簡要回答從虹橋火車站到浦東機場分別有三種路線,一機場大巴直達、二乘坐地鐵、三地鐵2號線坐到龍陽路站換乘磁懸浮。
  • 2016全球最大機場排名TOP10 上海浦東入榜
    根據CADAS整理的2016國際機場初步數據,亞特蘭大國際機場再度蟬聯全球最繁忙機場的桂冠。  亞特蘭大、北京首都、杜拜國際機場繼續領跑前三甲。  憑藉其主要的中轉樞紐地位以及北美地區入境口岸的「戰略位置」,2016年亞特蘭大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到1.04億人次,同比增長2.64%。北京首都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9000萬人次,達到了9439.3萬人次,同比增長約5%。
  • CADAS:四月浦東、仁川機場國際航線淺析
    浦東機場與仁川機場是天合聯盟在東北亞區域最主要的兩個樞紐,兩機場吞吐量相當、赴歐美等全球主要航空市場的繞航率相近,在北京新機場投入使用前,互為彼此最大的競爭對手。過去十年憑藉對航權的有效利用,仁川機場將自身打造為亞洲-北美航線上的重要樞紐。近年隨國際航線不斷增長,浦東機場正在對仁川機場的中轉市場施加壓力,對其東北亞樞紐地位進行衝擊。
  • 香港國際機場貨運量再居全球第一
    新華網香港4月5日電 據國際機場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2011年全球第一大貨運機場仍由香港國際機場蟬聯桂冠,以近397萬噸運量超過排名第二的美國田納西州孟菲斯機場。這是香港國際機場連續第二年位居首位。
  • 首都機場、浦東機場分別穩居全球客運第二、貨運第三
    新華社北京6月24日電(記者 錢春弦)中國民航局24日發布《2013年民航行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北京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連續四年穩居世界第二,上海浦東機場貨郵吞吐量連續六年位居世界第三。在世界經濟復甦艱難,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2013年我國民航主要運輸指標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截至年底,民航業運輸飛機在冊2145架,比上年增加204架;全國有頒證運輸機場193個,比上年增加10個。全國運輸機場完成起降731.54萬架次,比上年增長10.8%。
  • 最新機場吞吐量排名:廣州第一,成都超浦東,香港不及鄭州西安
    文|陳一朵 來源:城市戰爭根據民航資源網的信息,今年前9月的機場吞吐量排名出爐,廣州白雲機場前三季度累計吞吐量為2893萬人次,排名全國第一,反超北京首都機場、上海浦東機場、香港國際機場三大勁旅。兩座機場的吞吐量分別同比下降70.3%和61.7%,下降幅度之所以如此之大,是因為兩大機場的國際旅客佔比較高。而今年受疫情影響,國際航線一度接近停擺,直到今天也只是恢復了極小部分,數據之差可以理解。
  • 上海浦東機場開闢上海-馬德裡直達航線(圖)
    作為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西班牙既是歐盟和北約成員國,也是歐元區第四大經濟體,2015年其國內生產總值(GDP)居歐洲國家第6名,世界排名第13。2014年到2015年,西班牙的經濟增長勢頭強勁,2015年更是達到2007年以來的最大增幅,同比增長3.2%,成為歐元區經濟增長最快速的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