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一鳴:香港名店歧視 港人與內地人需平等對待

2020-12-25 鳳凰衛視

核心提示:剛剛過去的星期天,香港尖沙咀的街頭也非常的熱鬧,有大批的市民聚集在位於尖沙咀義大利服裝品牌D&G的門口,他們當然不是在排隊進店買東西,他們是在拍照,以行動表示對於這家商鋪的抗議。

鳳凰衛視1月9日《時事開講》,以下為文字實錄:

安東:同樣是在剛剛過去的星期天,香港尖沙咀的街頭也非常的熱鬧,有大批的市民聚集在位於尖沙咀義大利服裝品牌N&G的門口,他們當然不是在排隊進店買東西,他們是在牌照,以行動表示對於這家商鋪的抗議。

郭先生其實事情的起因我們這兩天也有所了解,就是這家商鋪日前表示說出於保護智慧財產權,防止抄襲,禁止路人在他的店外的櫥窗拍攝,但是禁止的對象好像似乎是只限於香港市民。這使得當地的很多港人非常的憤怒,有香港媒體評論說,這是公共領域霸權,而且現在似乎已經上升到了歧視港人的這種問題上面了,這個您怎麼看?

名店歧視和港人看內地人

郭一鳴:事情是這樣的,不一定說他禁止的就是非得看你的身份證,認定你是港人你就不能拍,但問題是這樣,這個事情其實背後就牽涉到一個對人與人之間必須要平等,因為我認為有的人能拍,而且進裡面拍,我在外面不能拍,這裡面剛好在被禁止的人是香港的市民。

香港的市民他有一個很好的,就是對一些不滿、不平的、不公平的現象敢於出來,敢於站出來,這次一呼百應,很多人就站出來,覺得你這是不公平、歧視,為什麼有的人就可以做,有的人就不能做,這種我覺得對社會的推動、社會的公平是個好的現象。

但事實上這個事情又牽涉到內地人和香港人,大家知道回歸以後,內地香港交流已經越來越頻繁了,我舉兩個數字看看內地人和香港的關係。剛剛公布的一個數字就是2011年香港的遊客總人次3421萬,當中內地的遊客佔了67%,還有在2010年的遊客消費是2421億,這個消費金額,當中內地的遊客佔到63%,這個數字就可以看出來,內地遊客在對香港的旅遊業、零售業它的影響有多大。

所以我們確實也看到,尤其在剛才你講的尖沙咀這一帶,那些名店都是說普通話的多,排隊的、買物的也都是內地的遊客多。但是這就牽涉到有時候我們也聽到一些聲音,有時候網上、有時候新聞也報導,就是店員對內地的豪客很客氣,但是對本省市香港的遊客、香港的人就不搭理,這就是店家的一種勢利眼。

他們沒有一種平等的態度來對待每一個顧客,進店都是客,他沒有這麼做,但是這次的抗議事件其實不僅僅是因為這樣,不僅僅是因為店裡的勢利眼的問題,這裡面有包括香港人如何看內地人,最近因為關於內地人的一些問題在香港還炒的沸沸揚揚,比如說內地的孕婦該不該到香港來生產的問題,這個事情已經上升到香港政府要說話,香港的兩位特首參選人,熱門參選人唐英年和梁振英都就這個問題表了態,梁振英還非常明確的說,如果他當特首的話,他會禁止內地孕婦到香港來生小孩。

這是個問題,前一陣很多內地人紛紛到香港來買牛奶、奶粉,很多香港人覺得你們這些人來把我們本地的奶粉給買貴了。還有前一段樓市很熱的時候,香港炒樓團也有人覺得你們這些內地的豪客把我們的樓給炒貴了,這就牽涉到內地和香港之間的一些關係。

確實內地在香港這些遊客也好、消費者也好,他們在香港人的心目中,其實不斷的在變化,大家不久前還記得有一個叫做阿珍事件,導遊阿珍事件,他們辱罵內地遊客,過去是內地人投訴到香港被歧視的多,像惡阿珍這樣的,這些現象比較多。

今天發生這個,就是香港人投訴說我自己在香港本地被歧視,這種現象確實比較少,這也反映了兩地交流頻繁,而內地的經濟發展以後,到香港他們這些遊客在香港,他的地位、影響力在產生一些變化。我覺得這種事情,我們要小心來處理,不要把這種問題鬧成好像兩個內地人和香港人不要去分化,故意的把他分成兩個人。

我敢肯定,這個店家不一定說看你的身份證,是你是香港人,才不讓你拍照,但是他們確實有這種對內地的覺得你來作為買的機會比較多,香港人一般的客人你去他覺得你買不起,這種勢利眼確實有的,這種事情鬧的沸沸揚揚,我覺得大家都小心來看,雙方都要用一種平常心,內地人到香港來要平常心,有很多傳媒也說過,一些內地人到這裡來有些不文明的,不禮貌的舉止,高聲喧譁、隨地大小便這種有,這是應該要改進的。

但是到香港來,也要有一種平常心,香港的也要對內地的這些遊客也好、消費者也好,也應該有一種平常心。你有平常心的話,大家就有些誤會、有些個別的現象就不會把它激化,一激化就變成了兩個,好像兩個社群的這種矛盾,這樣對雙方都不好,像這樣一個方向,這樣一個民眾示威事件,應該如何來解決,最好的辦法,向香港平機會,就平等機構委員會,向他們去投訴,香港這個地方講法制,平機會出面,你們有沒有歧視,在香港很多人說男的歧視女的,老闆歧視員工,有錢人歧視窮人等等,這都可以去投訴,我覺得可以通過這樣一些有效的渠道來投訴、來解決,而避免把這種問題、個別的問題,最後上升到好像兩類的人,香港人、內地人,這樣一種分化和對立,這樣子對大家都不好。

《時事開講》節目在鳳凰衛視中文臺播出 [節目專區]

首播時間:周一至周五 23:00-23:25

重播時間:周二至周六 05:10-05:30   周二至周六 10:55-11:20

聲明:凡註明「鳳凰網」來源之作品(文字、音頻、視頻),未經鳳凰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它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書面授權的,在使用時必須註明「來源:鳳凰網」。違反上述聲明的,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香港人為何只對內地人生氣?
    雙非孕婦曾讓香港病房告急,本土人看病受到影響,遊客的不文明表現被港人詬病。「驅蝗」行動看得人心寒,到了外地,大家都是黃面孔,他們會把任何黃面孔視作蝗,被人看扁的還不是自己?  香港人適應能力強,很能適應環境,何以會爆發廣東道「驅蝗」行動,驅趕自由行?  排外?卻沒大罵英、美、歐、日、韓、泰等地旅客,怎麼專挑自由行?  歧視?
  • 香港的「歧視」嚇跑內地客?
    全世界不僅香港是國際都市、購物天堂,也不僅香港擠滿遊客,巴黎、羅馬、紐約,遊客也是把地鐵、景點道路擠得水洩不通,但沒聽說過這些國際都市「趕客」。更何況,一個文明理性的社會,如果真的出現遊客承載力的問題,完全可以靠政策調節或改善旅遊設施來解決問題。但這個問題在香港不純粹是旅遊的問題,有著更深更複雜的因素。    「香港社會為什麼那麼歧視內地人?」
  • 梁文道:真正歧視內地人的是香港中產
    目前香港人和內地人之間的緊張關係是人們最關心的。歧視內地新移民的香港人主要來自中產階級還是低層?是否已經步入香港中上階層的新移民就可以免於壓力?梁文道從一個資深媒體人和一個香港人的角度,講述了香港人怎樣看待內地新移民,歧視和敵對因何而起。
  • 內地遊客在香港地鐵內進食與港人罵戰引發爭議
    內地遊客在香港地鐵內進食與港人罵戰引發爭議   內地遊客在香港地鐵進食引發爭執  入鄉需隨俗
  • 港人養老,徘徊在內地與香港之間
    物價飛漲有人回流   根據媒體報導,現在到廣東養老的香港老人越來越多。但同時,也出現了一股回流潮。   不少香港人當初選擇到內地養老時,都帶著相對豐厚的積蓄,懷揣著「內地物價低、港幣值錢、空氣好、住房寬敞」的頤養天年夢。
  • 香港同胞購內地手機卡需持證登記
    原標題:香港同胞購內地手機卡需持證登記   據香港大公網報導,日前工信部出臺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手機號碼實名制,規定從9月1日起新增電話用戶需實名登記,並在內地全面實施,同時亦覆蓋已持有內地號碼或新開戶的港人。
  • 香港名店街新年迎大批內地客 入店需排隊(圖)
    尖沙咀廣東道「名店街」從早到晚人頭湧動,名店「魅力」驚人,大批遊客須在店外輪候。記者彭子文 攝中新網2月6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兔年農曆新年假期,大批內地客湧到香港觀光購物,尖沙咀廣東道「名店街」5日從早到晚擠滿掃貨遊客。
  • 內地與香港交通規則差異大 港人需耐心適應
    內地與香港交通規則差異大 港人需耐心適應 獲批自駕遊者可駕駛登記車輛在廣東省內逗留7天,名額每天50個。  不過,有數年內地駕駛經驗的港人表示,內地的交通規例及駕駛習慣與香港存有極大分別,呼籲自駕遊人士要特別留心及適應。  港人孔繁偉在內地有逾10年駕駛經驗,近年更在深圳買車,有空便到內地自駕遊,最遠試過駕車到敦煌。他指出,最初在內地駕車,感十分不適應,「香港轉彎是順時針,內地卻是逆時針,每當去到迴避處,不少香港駕駛者都會搞錯」。
  • 內地實施手機實名制 港人購內地卡需持證登記
    據香港大公網報導,日前工信部出臺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手機號碼實名制,規定從9月1日起新增電話用戶需實名登記,並在內地全面實施,同時亦覆蓋已持有內地號碼或新開戶的港人。三大通信運營商工作人員表示,港人今後在內地購買手機卡,需持身份證或回鄉證進行實名登記,至於已持內地號碼的老用戶,現時雖無強制要求實名,但未來在辦理新套餐業務時將重新補辦登記。
  • 內地名店開到香港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近年香港經濟復甦,市民消費意欲大增。同時,內地名店紛紛來港開設分公司,調派一兩名管理人員來港。可以說,他們一人來港,已為香港創造了百個就業職位,香港就業情況也得以改善。  香港入境處助理處長(籤證及政策)陳詠梅表示,由於商機所在,不少內地大企業銳意開拓香港市場,故在港設立分公司,在香港聘請的員工數以百計。
  • 香港工聯會:港人可在內地補辦和換取回鄉證
    中新社香港9月4日電 香港工會聯合會(工聯會)4日發布消息指,工聯會內地諮詢服務中心已向內地公安部門核實,港人即日起可在內地補辦和換取回鄉證。據悉,香港居民過往在內地遇到回鄉證過期或丟失的情況時,只能在回港前先到內地公安機關或者深圳中旅社辦理臨時證件,回港後再到中旅社辦理正式回鄉證。工聯會認為,對於長期在內地居住的港人,尤其是行動不便的長者,上述做法帶來不便。
  • 今年兩會,香港民建聯將提「港人參軍」、在內地建「香港村」
    對於便利港人於內地生活措施,新任政協委員李慧瓊表示,他們將促請中央考慮將183日的港人在內地薪俸稅豁免期放寬,包括剔除即日來回及周末、節假日非工作日的日數;又建議參考二代臺胞證的做法,將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調整成在內地的身份證明文件,方便於內地以電子平臺購買車票;更希望探討內地與香港金融部門合作,令香港居民可用香港的電子支付工具在內地消費。
  • 香港將收緊自由行政策,港人反中情緒的根源到底是什麼?
    2月15日,香港群眾在沙田發起反水貨客行動,抗議內地自由行旅客過多,影響居民生活,示威者一度與內地旅客口角,情況一度混亂,警方曾施放胡椒噴霧,並帶走多人。香港特首梁振英24日在舉行行政會議前主動澄清,中國內地居民赴港旅遊的「自由行」政策沒有放寬,現時仍然維持內地49個城市。他表示,來港旅客人數增加對市民生活造成壓力,會繼續向中央政府及內地、香港部門商討是否有收緊目前自由行政策的空間,限制、減少內地居民來港人數。
  • 香港迪士尼漲價 被指歧視內地客
    ●2月9日起統一票價為350港元,價格上漲近兩成   ●自由行遊客馬上實施,而港人延後半年  香港迪士尼樂園昨天(3日)公布,新規定對內地及外國遊客從9日起即時實施,但對港人在半年後才執行新高票價。香港旅遊業議會總幹事董耀中對迪士尼票價實施內外有別的做法,提出嚴厲斥責和反對,內地遊客聞訊後表示驚愕和反感。昨天晚些時候,迪士尼發言人又給記者打來電話,稱內地遊客只要是在6月30日之前參團旅遊,也可享受舊票價。但對於自由行遊客,9日起就要實施新票價。
  • 內地女生在港遇車禍身亡遭部分港人謾罵 南華早報稱醜陋的香港人
    女死者劉涵,今年25歲,年輕富有活力,生前在香港從事金融行業工作,前途一片光明。此次交通事故發生在鰂魚湧,有幾家報紙報導此事。出人意料的是,此事卻引發港人在網上攻擊內地人。例如有網友評論稱,卡車司機做得好。還有網友稱,內地人在香港的所作所為令所有港人都很生氣。又有人表示港人不同情劉涵,而這種心態是內地人造成的。
  • 「香港人,謝謝你」
    ——「香港人,謝謝你」海報內容「香港人,忍夠了」 暗指內地人像蝗蟲赴港爭資源2月1日,香港某論壇網友集資在香港一家報紙刊登了「香港人,忍夠了」的整版廣告,以表達香港市民對待內地孕婦赴港生子的反對態度,並在整版的廣告文字中暗指內地人像蝗蟲一樣赴港,與港人爭搶各種資源,希望香港當局儘快出臺政策阻止內地人赴港。
  • 港人赴內地工作無需申請許可 融入大灣區更便利
    新華社香港8月4日電(記者戰豔)港人赴內地就業再添利好。國務院3日公布取消11項行政許可等事項,其中包括取消「臺港澳人員在內地就業許可」。香港社會對此表示歡迎,認為這將便利港人赴內地尋找發展機會,也將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 如何招聘香港人來內地工作?
    隨著內地經濟的發展,人才競爭的日俱激烈,不少企業將目光著眼於招聘香港地區的人才,因為企業薪資給的到,而香港人才更具多元的國際背景,那究竟如何才能招聘到優秀的香港人?招聘香港人困不困難? 香港人才能給公司帶來什麼?
  • 香港人愛到內地買房子
    最近有統計表明,香港廣告額最高的商品是內地的房地產。  到內地買豪宅  從香港到深圳的火車上貼滿了深圳的房地產廣告;進了深圳的羅湖橋頭,醒目的戶外廣告介紹的還是深圳的房地產。其實,打港人主意的不僅是深圳,從香港的幾大中文報紙到兩家主要電視臺,珠江三角洲的房地產廣告鋪天蓋地。
  • 香江漫話:香港美食名店紛紛跨河深圳開分店
    中新社香港五月二十六日電 題:香港美食名店紛紛跨過深圳河  中新社記者 關向東  本周,香港的飲食業「大佬」們,分乘兩部深港通大巴,冒著小雨齊赴深圳友誼城「開香檳炮」,祝賀又一家香港飲食名店深圳分店開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