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好事,有點難做
一年一度的雙十一馬上要來了,每到這個時期,物流從業者都會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忙碌的人群。
隨著雙十一零點的鐘聲敲響,數以億計的訂單將湧向各大快遞公司,未來一周內各個倉庫、中轉站、快遞點都會處於爆滿狀態。
巨量的訂單,意味著巨量的包裝。以去年天貓雙十一12.92億訂單量估算,怎麼也得用7、8億個紙箱,放到整個行業就更多了。對於快遞公司來說,紙箱是一種剛需。
的確,紙箱用來包裝是很便利,但同時也產生了諸多環境問題。比如上遊企業製造紙漿產生的工業廢水、印刷過程中清洗油墨造成的水汙染、難以降解的封箱膠帶等等……
為了減少汙染,不少電商、物流公司大力研發,推出了各種綠色環保的「改良版」紙箱。
比如,「一撕得」公司率先推出了一種「拉鏈紙箱」,通體沒有膠帶,頂部有一條類似拉鏈的紙質封條,一撕就開。他們還研發了一款粘性大且無毒易分解的雙面膠,以此保證包裝強度。
類似的有蘇寧的「零膠帶紙箱」,採用一種摺疊式的封箱扣,讓箱面牢牢地扣在一起。此外還有「箱姑娘」公司的「自鎖紙箱」,用紙質鎖扣給箱子上鎖,環保的同時還能防止運輸途中有人拆箱替換掉裡面的商品。
當然,也有人從根本上下手,嘗試用其他材質代替紙箱。比如菜鳥網絡2016年曾推出一款安全塑料材質的環保箱,可重複使用多次,承重能力也比普通紙箱更強。
然而,即使有眾多企業和平臺力推,環保紙箱的普及度依然不高,甚至顯得「不受歡迎」。相信最近收到的快遞,也大多是用膠帶封纏的傳統紙箱。
環保紙箱推廣的阻力從何而來?它究竟碰了誰的蛋糕?
誰在為環保紙箱投「反對票」?
首先,作為直接的使用者,廣大中小商家這一關就很難過。
絕大多數的中小賣家採用的是包郵的營銷策略,為了儘可能降低物流成本,必然會選擇更為經濟的包裝方式。而環保紙箱的成本普遍較高,且沒有相應的回收渠道,很多走量的商家一單可能只賺幾塊錢,很難願意為了環保增加成本。
其次,和商家利益一致的紙箱廠商,也是不情願做環保紙箱的。
雖然環保紙箱的單價要高出許多,但由於它比較耐用,將大大增加紙箱的更換周期,整體上對於廠商來說是不划算的。更何況製造新型紙箱意味著需要新的設備、新的技術、新的生產線,在市場不容樂觀的情況下,他們就更不願意冒這個險加大投入了。
此外,可回收的環保紙箱,觸碰了下遊產業從業者的根本利益。
傳統的紙箱基本是一次性的,用完就被當垃圾扔掉,最後被垃圾處理廠降解。這個過程,其實養活了一大批收廢品的人。而環保紙箱基本會由代收點的工作人員統一回收,這無異於是搶了他們的生意,自然會遭到牴觸。
最後,負責買單的消費者本身,也不願意出讓自己的利益。
由於多數消費者對於用金錢所換來的物權佔有欲較強,往往會選擇最經濟的方式處理紙箱。質量好一點的,就放在家裡盛放雜物,質量差一點的,就放垃圾或者賣給回收站。因為害怕吃虧,有的人寧可扔掉也不願無償捐出。
以此來看,環保紙箱動了四方的蛋糕,也難怪推廣起來困難重重了。
另一方面,環保紙箱雖然對環境有益,但在若干年後才能顯現,看不見摸不著,不如省錢那樣立竿見影。更何況,人都是自私的,為了全人類的利益犧牲自己,其實並不符合人性。
好處不起眼,壞處顯而易見,誰還要用環保紙箱呢?
推廣環保紙箱,還得慢慢來
就目前的趨勢來看,短期內大範圍推廣環保紙箱幾乎是不可能了。畢竟快遞行業的興起不到二十年,能有如今的「數量」已是不易,更別提「質量」了。
不過,這不意味著環保紙箱就不推了,至少兩方面的努力是要做的。
第一:做好環保科普工作,讓民眾建立環保意識。
正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只有消費者願意負擔一部分環保的成本,整個鏈條才能推動起來。要讓大家都明白,我們現在便捷、低成本的物流,其實是建立在給環境負擔、給後代人隱患的基礎上的。這不是道德綁架,而是喚起人們的良知。
曾經,垃圾分類在國內也推廣不開,但經過多年的「垃圾教育」,至少大部分居民有了垃圾分類的意識。雖然在執行上還差得遠,但好歹邁出了第一步。不知環保紙箱上面時候能邁出第一步?
第二:降低環保成本,加大行業補貼。
正所謂無利不早起,商家都是逐利的,如果環保紙箱賺不了錢,就無法從根本上普及。當然,由於技術所限,環保紙箱的成本短時間內降不下來,但至少前期可以以補貼的方式鼓勵他們,就像新能源汽車的優惠政策那樣。
總之,飯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推廣環保紙箱,還得慢慢來。
作者:趙雲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