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人類社會平衡發展國際「京都獎」頒獎

2020-12-18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駐日本特約記者 孫秀萍】今日京都充滿國際化熱情。11月10日,一個被稱為諾貝爾獎風向標的國際大獎—京都獎舉行了頒獎典禮,讓來自世界的嘉賓領會了稻盛和夫及其財團的國際情懷,和貢獻社會的成果。本次京都獎獲獎者為如下三個知名科學家和藝術家。京都獎分兩個部門。本年度尖端技術部門獎得主兩名。一個是三村高志,他是富士通富士研究所名譽研究員,信息通信研究機構、未來ICT研究所統括特別研究員。由於他發明了高電子遷移電晶體,並在此基礎上對信息通信技術發展做出的巨大貢獻而獲獎。基礎科學部門的獲獎者為格雷厄姆•法誇爾。他是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特別教授、植物生理學家。他在光合作用功能模型的開發和全球環境變化科學領域貢獻卓越。思想和藝術部門獲獎者是一個音樂評論家,他叫理察•塔魯斯金,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名譽教授,音樂學家。他通過對音樂歷史的研究和評論徹底改變了音樂的基本概念,以及大眾對作曲家的認知,是促進音樂觀變革的知識巨人。頒獎典禮,在京都國際會館舉行,盛大而隆重。日本皇族高円宮妃久子殿下、稻盛財團名譽總裁親臨會場。安倍總理大臣、川普美國總統等要人發來了賀詞。

獎項的名稱雖然叫京都獎,然而獲獎者的多樣化,評獎理念等,讓頒獎典禮充滿了正能量,體現了通過京都獎造福於世界的和平理念。京都獎是京瓷株式會社創始人稻盛和夫創立的財團設立的。財團全稱為稻盛財團。設立一個這樣為社會做貢獻的財團,和稻盛和夫的經歷,做人的理念密不可分。稻盛雖然在1959年設立了京瓷公司,但是作為經營者,他經歷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和磨練。在苦惱中,他仍然不斷思考人間應該走的道路。經過風雨大浪,和曲折,他終於建立了一個信念,那就是「為他人為社會做出有益的事情,才是人最高的行為」。在這樣的理念之下,稻盛和夫不僅讓京瓷公司取得了巨大發展,他自己也獲得了豐厚的財富。抱著回報社會的信念,和強烈的感恩之心,他決定將財富還原於社會。於是為了實現自己為他人為社會的理念,他拿出相當於200億日元的個人財產,在1984年設立了稻盛財團。作為稻盛財團主要表彰事業的京都獎,今年已經是第33屆了。每年評選一次的京都獎設立的目的是一個放眼於世界的國際獎。目的是表彰為科學或者文明的發展、以及發揚和深化人類的精神做出顯著貢獻的人們。國籍不限。共設三個獎項,每個獎項獎金為5千萬日元。目前共有105人、一個團體獲得了嘉獎。正如稻盛老先生在當日慶祝晚宴上發表的致辭所說:「京都獎的獲得者當然業績是偉大的,而且也是謙虛的,付出了超過常人一倍以上努力的人;他們也是對偉大懷有虔誠和尊敬之心的人,而且通過努力和成果真心期望人類幸福的人們」。

第33屆京都獎授獎儀式後,三位獲獎者還舉行了記者會見。他們幾乎都表示,今日的成功離不開失敗,也不要懼怕失敗。因為有了失敗和挫折,才讓人不斷向前,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這無論是對科學技術,還是對藝術都無一例外。讓記者印象深刻的是,授獎儀式的樸素與和諧。大型樂隊通過現場演奏,揭開了序幕。然後是傳統能樂舞者簡短的賀舞蹈,體現了濃鬱的京都特色。重頭戲全在講述獲獎的理由,讓標誌科學進步的研究成果,人類思想的新發現得到廣泛傳播和讚頌,進一步突出了京都獎的理念。最後,一群身穿和服的兒童走上臺,唱起了獲獎讚歌。此後,獲獎者家屬也陸續登臺,和獲獎者擁抱,表達祝賀。一瞬間,臺上看不到了國界,只有人和人溫暖的擁抱。

稻盛和夫因為創立了京瓷公司,獲得了財富,他又通過創立稻盛財團頒發京都獎,把財富回饋於社會。這也許才是創業的真正意義所在,也是人活著應該為之努力奮鬥的目標。

相關焦點

  • 迪慶將舉辦國際民俗攝影「人類貢獻獎」年賽頒獎活動
    人民網昆明9月11日電 記者從9月10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獲悉,9月15日至20日,迪慶州將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NGO聯絡委員會、中國民俗攝影協會在迪慶共同舉辦第9屆國際民俗攝影「人類貢獻獎」年賽頒獎活動。
  • 科學網—2018年度京都獎頒發
    據新華社電 2018年度京都獎11月10日在日本京都舉行頒獎典禮,日本和美國的3位科學家和藝術家分別領取了1億日元(約合
  • 盤點全球才智偉業的第34屆「京都獎」頒獎儀式盛大開幕
    2018年11月8日至11月17日,盤點全球才智偉業的慶典、由京瓷公司舉辦的第34屆「京都獎」頒獎儀式在日本國立京都國際會館附近盛大開幕。京都獎是一個頒發給在科學、技術、文化等領域有重大貢獻的國際獎項,從1984年開始頒發,包含尖端科技部門、基礎科學部門、思想藝術部門等三個領域,各領域下再各細分為四種,每年輪流頒發一種獎項。2018年的京都獎是第34屆,獲獎的分別為:數理科學——柏原正樹(日本);生物科技、醫藥科技——卡爾·代塞爾羅思(美國);美術——霍安·霍納斯(美國)。
  • 美日三學者分享2018年度京都獎
    新華社東京6月15日電(記者華義)2018年度的日本知名國際大獎京都獎獲獎名單15日揭曉,美國神經學家卡爾·戴塞羅思、日本數學家柏原正樹和美國美術家瓊·喬納斯因各自取得的成就而獲獎。  日本稻盛財團當天宣布,第34屆京都獎的先進技術獎項頒發給現年47歲的史丹福大學神經學家卡爾·戴塞羅思教授,以表彰他開創了光遺傳學這一研究領域以及在證明腦神經活動與大腦功能因果關係的系統神經科學領域的貢獻,他也是京都獎歷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
  • 華人科學家鄧青雲等3人榮獲2019年京都獎
    新華社東京6月14日電(記者華義)日本知名的科技和文藝成就獎——京都獎14日揭曉2019年度獲獎名單,美籍華人科學家鄧青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名譽教授詹姆斯·岡恩和法國太陽劇團創始人阿麗亞娜·姆努什金因各自成就而獲獎。
  • 日美3位京都獎得主各領取1億日元獎金
    新華社東京11月11日電(記者華義)2018年度京都獎10日在日本京都舉行頒獎典禮,日本和美國的3位科學家和藝術家分別領取了1億日元(約合611萬元人民幣)的獎金。  有「日本諾貝爾獎」之稱的京都獎由日本京瓷公司創始人稻盛和夫捐資設立,是一個表彰對人類科學和文明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國際獎項。
  • 江澤民出席2002國際數學家大會 為菲爾茲獎頒獎
    菲爾茲獎今日在北京揭曉 江澤民頒獎   中新網北京8月20日消息 今天下午,法國數學家洛朗·拉佛閣和俄羅斯數學家弗拉基米爾·沃沃斯基在此間舉行的第24屆國際數學家大會開幕式上榮獲2002年度菲爾茲獎。  本屆國際數學家大會為該會歷史上首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辦,也是新世紀第一次國際數學家大會,共有四千多位海內外數學家與會。  每次國際數學家大會開幕式都同時舉行數學學科中最有名的國際獎--有「數學中的諾貝爾獎」之譽的菲爾茲獎頒獎儀式。據悉,江澤民主席稍後將親自為獲獎者頒獎。  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和支持本次大會。
  • 福壽園國際集團榮獲2019中國企業精英頒獎禮「最佳企業品牌獎」
    香港2019年9月16日 /美通社/ -- 9月6日,為表彰中國企業精英為中國邁向國際所作出的貢獻及傑出成就,推動中國企業的創新及國際化進程,博達浩華國際財經傳訊集團、AMO集團、香港國際投資總會聯合舉辦了「2019中國企業精英頒獎禮」。
  • 2016年度日本京都獎揭曉
    新華社日本京都11月10日電(記者馬崢)2016年度日本知名的科技和文藝成就獎——京都獎10日揭曉,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教授金出武雄、日本京都大學教授本庶佑和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瑪莎·努斯鮑姆因各自取得的成就而獲獎。
  • 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首次在武漢頒獎,13位國內外科學家獲獎
    2020(第五屆)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頒獎典禮暨高峰論壇12月20日在武漢光谷舉行從「一鳴驚人」到「享譽國際」在推動生命醫學創新發展的道路上中源協和生命醫學獎一直在砥礪奮進被譽為「中國版」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13位中外科學家獲獎由50位青年科學家共同發起的
  • 第十七屆(2019)國際設計傳媒獎頒獎典禮成功舉行
    12月6日晚,第十七屆(2019)國際設計傳媒獎頒獎典禮於深圳瑞吉酒店圓滿落幕!本屆傳媒獎以「設計的反省」為主題,藉此主題,希望能發起關於設計反省的新探討,在建築/室內設計領域,我們該如何闡釋形式與內容的關係、衡量設計的標準、思考設計的消費與社會價值……我們希望通過國際設計傳媒獎的平臺匯聚設計力量,反思當下設計,探討未來設計的演變,給設計行業注入更多理性的正能量,通過反省接近更加真實的設計。
  • 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儀式10日在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
    新華網斯德哥爾摩12月10日電(記者吳平)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10日在首都奧斯陸舉行頒獎儀式,把2001年諾貝爾和平獎頒發給聯合國和聯合國秘書長安南。  挪威國王哈拉爾五世、挪威首相邦德維克等出席了在奧斯陸市政廳舉行的頒獎儀式。安南以及代表聯合國領獎的第56屆聯大主席、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韓升洙接受了諾貝爾委員會頒發的證書和金質獎章。
  • 四位國際知名人士榮獲 Entrepreneur for the World 獎
    Fazle Hasan Abed 榮獲了 Entrepreneur for the World 社會企業家類別獎。該獎項授予顯著改善大眾生活的知名人士。 Fazle Hasan Abed 發起了全球較大的非政府發展組織 BRAC(孟加拉國農村發展委員會)。他還是小額信貸的主要促進者之一,而小額信貸則是幫助貧困人民擺脫窮困和依賴性的途徑之一。
  • 2015年度日本京都獎揭曉
    新華網日本京都11月10日電(記者馬興華)日本知名的科技和文藝成就獎京都獎10日揭曉,日本化學家國武豐喜、瑞士天體物理學家米歇爾·梅厄和出生於美國、長年在德國工作的編舞家約翰·紐邁耶分享了2015年度這一獎項。  10日下午,京都獎頒獎儀式在日本國立京都國際會館舉行。
  • 2020美國好萊塢國際電影節金影獎GFA線上頒獎典禮12月16號圓滿落幕
    2020年美國好萊塢國際電影節金影獎GFA線上頒獎典禮12月16號圓滿落幕。美國好萊塢國際電影節金影獎主席Michael T.表示,「2020年極其嚴峻的新冠疫情給好萊塢電影人及全球電影人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美國好萊塢國際電影節金影獎電影節與各國電影人共同面對這個艱難的時刻,攜手成功舉辦2020美國好萊塢國際電影節金影獎,並以線上頒獎典禮方式圓滿落下帷幕。」今年的美國好萊塢國際電影節有來自全球範圍內38個國家和地區的258部影片報名,58部影片入圍。
  • 益軒獎-2016中國汽車企業社會責任獎獲獎名單
    通過寶馬愛心基金,寶馬帶動各方力量,貢獻於中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2016年9月啟動的「BMW未來出行青年實踐營」就是利用寶馬在出行方面的優勢與資源引導青年關注交通出行,展現未來城市可持續出行的願景。以「捷豹路虎中國青少年夢想基金」為平臺,捷豹路虎中國三年投入5000萬元,立足快樂體育、道路安全、人才培養、社會關愛四大領域,專注青少年兒童的成長與發展,樹立了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榜樣。
  • 「第一屆漢城國際詩歌獎、小說獎」頒獎儀式舉辦,王長徵等獲獎
    9月8日,「第一屆漢城國際詩歌獎」、「第一屆漢城國際小說獎」頒獎儀式及文學、藝術活動在首爾隆重開啟。中國詩人王長徵、王桂林兩位詩人獲得「首屆漢城國際詩歌獎」。本次文學盛會由在韓朝鮮族文學創作委員會主辦,在韓同胞作家協會、在韓同胞文學論壇、韓國孔子文化中心、法務法人安民、韓中愛心等單位主辦,首爾全球支援中心提供贊助。
  • 駐沙特大使楊洪林就第四屆阿卜杜拉國王世界翻譯獎頒獎活動在京...
    阿卜杜拉國王世界翻譯獎設立於2006年,致力於推動阿語和其他語種在人文、科技等領域的互譯,表彰和鼓勵該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機構,促進不同文明、宗教間的對話。2007年以來,該獎項頒獎活動先後在沙特利雅得、摩洛哥卡薩布蘭卡、法國巴黎舉行。
  • 三名學者獲2012年度日本京都獎 —新聞—科學網
    美國州立波特蘭大學客座研究員伊萬·愛德華·薩瑟蘭、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特聘教授大隅良典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印度籍教授賈亞特裡·查克拉沃蒂·斯皮瓦克,11月10日因各自取得的重要成就獲2012年度京都獎
  • 1月8日,2021(第三屆)中國汽車金椰獎頒獎典禮相約海口
    2019年,首屆中國汽車金椰獎頒獎典禮在海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而與該展會配套,在中國汽車媒介界具有領先地位的汽車情報新媒體也將觸角由中原伸向了海南,於2019、2020年成功舉辦了兩屆中國汽車金椰獎的評選及頒獎活動,同步還舉辦了兩屆專業的汽車論壇,得到了業界的廣泛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