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價值最高的,往往都是免費開放的。這句話對於圖書館、博物館這類非營利性機構尤為適用。但即使是非營利機構,也需要思考如何維繫生存的問題。做電商是博物館在商業化上的一種新嘗試,故宮博物院早已證明了這條道路,如今,大英博物館也悄然進駐天貓。
國內頭號「網紅博物館」
作為國內頭號「網紅博物館」,故宮博物院此前憑藉各路「萌萌噠」文創產品,吸足了市場眼光,2017年其文創產品銷售額超過10億元。從知名度、銷售量、影響力上看,故宮博物院是國內博物館文創界不折不扣的「老大」。
2013年8月,北京故宮第一次面向公眾徵集文化產品創意,舉辦以「把故宮文化帶回家」為主題的文創設計大賽。此後,「奉旨旅行」行李牌、「朕就是這樣漢子」摺扇等各路萌系路線產品使600歲的故宮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姿態變得年輕。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呆萌」是一種網絡語言,我們追求把故宮的文化藏品所蘊含的文化信息儘可能的挖掘出來,融入到人們的社會生活中。這樣就會有很多非常有趣的創意,這使我們跟人們的生活貼得更近,也使故宮的文化更接地氣。
皇上隨便比個剪刀手賣個萌,就讓我們難以招架了。
雍正御批系列的摺扇,「朕亦甚想你」、「朕實在不知怎麼疼你」,根本是情話 boy 一個。
你以為和紙膠帶只是手帳圈專屬嗎?那你就錯啦。
故宮的和紙膠帶的用途上寫著:無所不能的裝飾。到底有多無所不能?心靈手巧的妹子們拿來貼口紅。
分分鐘就完爆那些大牌限量款,透露出一股皇家貴氣範。
這款單肩包,用的是仿真絲的材質,看起來文藝慵懶又百搭。
冰箱貼,大氣皇家範。湯圓之前就看到有網友在貓籠子外面貼了一個「冷宮」,就覺得太好玩了。
大英博物館開網店
大英博物館成立於1753年,是世界上最悠久、規模最宏偉的綜合性博物館。藏品達800多萬件,希臘的石雕、印度的寶石戒指、巴比倫的銀器還有十幾具古埃及的木乃伊,嘖嘖嘖!種類之繁多,藏品之珍貴,全世界博物館所罕見!
7月1日,大英博物館天貓旗艦店低調開張,上線了20餘件文創周邊產品,涵蓋文具、日用、家居、數碼周邊等品類。這家漂洋過海而來的博物館旗艦店迅速受到追捧,吸引到超過13萬粉絲。
開張不到一個月,大英博物館的商品多被一掃而空。7月26日,店鋪中只有四款產品有售,且其中三款為預售;其餘產品則顯示「補貨中,敬請期待」。
有木乃伊和石棺款冰箱貼
也有日本的神奈川沖浪裏團扇
還有這款埃及元素摺疊傘
IP的力量,博物館經濟學
IP是個好東西,關鍵在於怎麼用。比如起步最早的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大英博物館已經形成了一套從設計到營銷的完整產業鏈。他們走的是深度發掘的路線,選取明星藏品作為IP,進行全方位地開發,生產出不同價位、用途的產品吸引顧客。
以大英博物館的羅塞塔石碑為例,以其為IP開發了60餘種文化衍生品,包括書籍、杯子、U盤、雨傘、首飾、巧克力、玩偶等不同種類。
另外,隨著「網際網路+」模式滲入越來越多的行業,博物館也開始為此模式所影響,逐漸變得「接地氣」起來。就像故宮,早在2013年,就上線了首款App《胤禛美人圖》,不到兩周下載量超過20萬。之後,故宮與阿里和騰訊合作,推出遊戲、表情包以及各類周邊。
2016年5月11日,文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文物局《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出臺,成為博物館文創的助推器。在此之後,國內各大博物館都開始探索自己的文創產品之路。
2017年文創產品銷售額達到1400多萬元的蘇州博物館,就通過「500年紫藤樹種子」等特色產品的宣傳,走出了一條江南「婉約派」路線。擁有四家線下專賣店的上海博物館,在2017年實現了3862萬元文創收入,佔上海市所有博物館文創收入的近八成。不過,目前國內大部分博物館沒有設立網購平臺,文創工作也在摸索之中。截止2018年上半年,國內已有超過2500家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圍繞自己的館藏產品進行IP開發。藉助這些文創產品,遙不可及的「高冷「文物和其背後厚重的歷史文化,也終於「飛入尋常百姓家」,並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追捧和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