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語小達人們來了!「品味南昌路——領略環復滬語互動」

2020-12-19 澎湃新聞

滬語小達人們來了!「品味南昌路——領略環復滬語互動」

2020-10-18 18: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隨清晨第一縷陽光穿過斑駁的樹葉折射於路面,寧靜的南昌路也漸漸熱鬧起來,當時間一點點靠近時,南昌路44號迎來了一個又一個活潑的小朋友,他們領著自己的爸爸媽媽,眼裡帶著好奇,心裡懷著期盼,一起準備加入「環復遊,儂來走」這場「品味」盛宴。

走進會場,充滿快樂氣息的屏幕便出現在大家眼前,而富有童趣的音樂更是迫不及待地躍進耳朵……

呀~竟然是「環復走,儂來走」第一彈的VCR,參與過活動的小朋友們頓時手舞足蹈,向周圍的小夥伴們介紹起自己的趣遊之旅。

當《新聞坊》著名滬語主持人黃浩蒞臨舞臺時,整個會場瞬間沸騰,同時也宣布「品味南昌路——領略環復滬語互動」活動正式開宴啦~~~

環復文化專家劉雪芹博士,再一次帶來了精彩的環復小故事,增添了更多關於南昌路的歷史人文回憶。

主持人黃浩哥哥與小朋友和爸爸媽媽們的滬語互動,樂趣頻發,平時說的普通話,在轉化為滬語的過程中,就連土生土長的上海人也猶豫了好半天,比如「不許說話」,轉化成滬語竟然是「關特」;描述一個人很厲害,是「辣手」;暗示,是「豁領子」;做事亂七八槽,是「爛糊三鮮湯」……

「記憶南昌路—影像環復公益競賽」頒獎儀式終於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中上宴啦!屏幕上發布的參賽獲獎視頻,哎呦呦呦~除了用星星眼來表達內心的崇拜和感動,真伐曉得要組啥了~~~

隨著頒獎儀式的落幕,活動也漸漸邁向尾聲,但這並不是環復遊的結束~~

「走讀瑞金---趣遊環復」的活動拉開序幕,讓我們對瑞金二路街道的趣遊環復藝術季有了更多的好奇和期待……

「趣味愛無限,魅力瑞金遊;

環復遊,儂來走」

環復人文之旅

悠遊、記憶、品味

讓我們發現了一條

不一樣的南昌路

但這不是結束,

而是探索南昌路的另一個開始

來源 / 瑞金二路街道

原標題:《滬語小達人們來了!「品味南昌路——領略環復滬語互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上海都市頻道《滬語人氣王》助力滬語傳承點燃城市之光
    上海都市頻道全新方言選秀節目《滬語人氣王》將於今晚7點開播。這檔方言選秀節目由周瑾主持,並邀請到滬劇表演藝術家馬莉莉、越劇王子趙志剛、上海人熟悉的「阿慶爺叔」、知名演員餘婭、知名藝人孫鳴潔與新上海人劉倩組成強大的評委陣容。節目主創團隊希望通過優秀原創滬語作品的廣泛傳播,點燃更多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一起來說滬語的熱情,以及保護和傳承滬語文化的意識。
  • 公交車下月起全部增滬語報站 地鐵暫不加入"滬語"計劃
    東方網9月12日消息:據《新聞晚報》報導,上海公交車推滬語報站試點至今,已有7條線路採用了漢、英、滬三語輪番報站。而記者今天上午從市運管處獲悉,下月起本市公交線路將全面推廣滬語報站。不過,地鐵運營方表示,地鐵目前尚不跟進滬語報站。  「乘客儂好,請拉好扶手,小心摜跤。
  • 《滬語人氣王》:「年輕化」潮玩上海話
    該節目以上海方言為切入點,通過選手們精彩紛呈的滬語原創才藝節目,努力挖掘承載著上海城市記憶的滬語所蘊含的內涵,帶觀眾感受滬語之美,讓更多生活在上海的人擁有說滬語的熱情,從而使滬語文化被保護和傳承下去。參加《滬語人氣王》的選手來自各行各業,其中不乏有在網絡上已經擁有不少粉絲的紅人,他們曾在抖音、微博等網絡平臺發布自己的原創滬語作品,用當下最潮流的形式吸引了眾多年輕人,讓他們對滬語產生興趣。「人氣王」之一的徐祥生活中是一名滬劇演員,在網絡上又是擁有20萬粉絲的「滬語網絡紅人」。
  • 公交69路增加滬語報站
    東方網11月4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近日,公交69路的34輛營運車內響起了上海乘客熟悉親切的滬語報站聲,「海派」文化融入到公交營運服務的舉措,受到了乘客的歡迎。至此,上海公交行業已有7條線路增加了滬語報站的特色服務。
  • 上海青少年滬語傳承活動啟動 「滬語小達人」展開海選
    昨天,「上海小囡話上海」——2014年「美麗中華,魅力上海」上海青少年滬語傳承系列活動啟動。   在中國福利會、市教委、團市委、市精神文明辦指導下,中國福利會少年宮和上海市科技藝術教育中心主辦的該活動,將在2月至6月展開。
  • 上海航空滬語廣播入客艙
    上海航空滬語廣播入客艙時間:2017-08-29  來源:中國交通新聞網  作者:記者 王赤風 特約記者 毛雯卿   本網訊 「我飾演過那麼多人物,但還是第一次嘗試『乘務長』的角色。」
  • 上海電臺滬語播音員標準滬語讀「哪吒」
    現在,不要爭了,有請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的專業滬語播音員葉進老師,為您帶來最標準的上海話「哪吒鬧海」。▼葉進老師說了,「哪吒」這個詞,滬語播音時從來沒有爭議,就是讀/no tso/,他的老師顧超、老師的老師萬仰祖……一代又一代滬語播音員都是這麼讀的,至於依據,就是約定俗成。
  • 到「上海故事匯」聽滬語
    主持人葛明銘戴著他那副標誌性眼鏡笑嘻嘻上了臺,用一口標準且儒雅的滬語帶著觀眾吟起了「上海故事匯」的口號,為時兩小時的故事講演算是正式開場了。昨日,上海市群眾藝術館三樓報告廳十分「鬧猛」,這個平日僅用窗簾做遮擋的環形劇場坐滿了遠道而來的觀眾。
  • 晨讀|滬語引發的美麗誤會
    筆者在親身所歷中發現,某些話用普通話來說容易引起誤解(如「荷蘭」容易誤聽成「河南」),而另一些話用上海話去說也會產生誤會(如「牙科」易誤解為「外科」,「曼谷」的滬語發音酷似「美國」),有時甚而是美麗的誤會。
  • 上海公交車試行滬語報站 學者表贊同
    這是滬上首條試行滬語電子報站的公交線路。12月8日下午,記者坐上了一輛試行滬語報站的785路公交車。  (滬語報站現場)這是滬上首條試行滬語電子報站的公交線路。12月8日下午,記者坐上了一輛試行滬語報站的785路公交車。  (滬語報站現場)  記者注意到,車輛在進出站時均採用「三語」報站,順序依次為普通話、滬語以及英語,兩段報站聲時間相加大約25秒左右。  在記者所乘坐的這輛785路公交車上,多是本地乘客,對於滬語報站,他們中的多數都予以支持。
  • 七夕會·雅玩|滬語歌曲中的城市鄉愁
    最近那首《上海謠》的滬語民歌,帶著濃濃的城市氣息和對以往的記憶,優美的旋律久久縈繞在我耳邊……伴隨著旁白「梔子花,白蘭花」「我家在上海,一代又一代」的琵琶樂曲聲起,一股濃濃的帶有上海特色的曲調瞬間把我帶回了風情萬種的老上海十裡洋場,繼而又帶入了如今瞬息萬變的城市現代生活,上海多姿多彩的生活場景、鮮活的畫面把我的思維情緒推向了不同的視角。
  • 「滬語小達人」海選 50個小囡僅5人敢「開口」
    昨天,由中福會少年宮和市科技藝術教育中心聯合主辦的上海青少年滬語傳承系列活動啟動,今年上半年,本市將通過「滬語小達人」海選活動等讓孩子感受上海話的魅力。上海小囡為啥開口「洋涇浜」昨天,50多名江寧學校四年級的學生代表參加活動啟動儀式。
  • 創新服務舉措 東航試推登機口特色滬語廣播
    民航資源網2013年5月29日消息:為讓廣大旅客感受到上海特有的海派文化,彰顯本土化的服務特色,自5月下旬起,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oration Limited,簡稱「東航」)聯手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試推登機口特色滬語廣播服務。
  • 上海航空再現滬語廣播 乘客聽了說很親切
    原標題:上海航空再現滬語廣播,乘客聽了說很親切  「各位旅客,歡迎您乘坐上海航空公司航班,我是本次航班的乘務長,我們全體機組人員非常高興能為您提供服務……」對經常乘坐上航航班的人來講,這段廣播再熟悉不過,但你想過有一天會在飛往上海的航班上聽到乘務長軟糯的上海話廣播嗎?
  • 上海將實現公交滬語報站 下月起新語音系統陸續上線
    下個月起,新的語音報站系統將陸續上線,上海公交車將全部實現滬語報站。  【滬語報站實況】下一站,洪山路昌裡路,請準備從後門下車……乘客們,老北門到了,請配合從後門下車,開門請當心。  親切的滬語報站,受到不少市民乘客歡迎。
  • 7條公交線路已有滬語報站 網友:是否來得及報
    葛明銘在接受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強調滬語報站是出於文化傳承的考慮,而滬語報站的前提是「三語報站」,即普通話、上海話和英語,其中普通話肯定還是放在第一的位置。報站次序:普通話-上海話-英語滬語報站在公交線路中其實早已出現。
  • 拼樂高積木,學滬語童謠……普陀這些孩子的周末快樂又充實!
    近日,上海樂高探索中心舉行了「我和我的家鄉,尋味滬語童謠」活動,孩子們在沉浸式的樂高互動場景之下,結合積木拼搭的模型,學唱了滬語童謠《啥物事》,用稚嫩的童聲歌唱對上海的情感。滬語童謠教學在樂高創意工作室,上海童謠創作人王淵超彈著吉他,將原創童謠《啥物事》一句一句地教給現場的小朋友們。小朋友們專心地看著老師學唱,有時還會跟著旋律擺動腦袋。
  • 巴士69路公交新增滬語報站 相關線路增至7條
    東方網記者王銘澤、通訊員賀昉10月30日報導:去年底,經過試點-暫停-再啟用的一番波折後,滬語報站率先落戶浦東785路公交。截至目前,巴士公交已有6條線路採用漢、英、滬三語報站。而為了進一步方便老年乘客,10月31日起,69路公交上也將響起熟悉而親切的滬語報站聲。  「乘客儂好,請拉好扶手,小心摜跤。
  • 聲音哈嗲|「燕子姐姐朗讀」滬語版《狐假虎威》周到小夥伴現場錄製...
    《往事》節目也是「燕子姐姐」較早用滬語主持的電視節目之一。特邀主持人燕子醫生表示:「作為一位八零後,我相信很多年輕人和我一樣,從小就聽過燕子姐姐講故事的磁帶。我覺的,沒聽過『燕子姐姐講故事』的童年是不完整個。」有在清華大學工作的網友表示:「小時候生病躺家睡覺,陪伴我的就是一盤「燕子姐姐」的磁帶,A面放完翻B面,B面放完再翻A面,可以放一天。」
  • 滬公交下月全推滬語報站 地鐵縮短報站時長或留伏筆
    東方網記者王銘澤9月12日報導:2011年底開始,上海陸續在公交車上推出滬語報站試點,至今已有7條線路採用漢、英、滬三語輪番報站。經過近2年的試點,本市將於下月起,在全市公交線路上全面推廣滬語報站。而地鐵方面,運營方表示,目前並無明確計劃,若要推廣,將率先從部分站點開始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