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太空取樣,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

2020-12-25 寵物奇觀

同是太空取樣,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

近段時間,除了疫情和美國大選之外,全球最關心的兩件事肯定就是中國的嫦娥5號奔月取樣返程地球,以及日本的隼鳥2號取樣返程地球了。

不知什麼時候,網友們總喜歡拿中國和日本來做對比,這次兩國的太空取樣"撞車",更是引發了網友們激烈的討論。

我國的嫦娥5號登月取樣行動是在11月24日凌晨4:30開啟的,長徵4號推動嫦娥5號飛向月球飛向月球,並在月球成功著陸。之後,嫦娥5號就在月球上開始"挖土"預計在12月中旬返回地球。而日本的隼鳥2號則是在早在2014年12月3日就開始飛離地球,預計是在12月初返程地球。

那麼,同樣是太空取樣,咱們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呢?

首先,來看距離:

隼鳥2號的目標是一個距離地球約3億公裡的小行星龍宮,而嫦娥5號的目標是距離地球40多萬公裡的月球。就距離而言,隼鳥2號的飛行距離是嫦娥5號的750倍,可以說,兩者有著天壤之別!

其次,再來看技術:

就技術方面,日本擁有著全球最頂尖的航天技術,而中國也不差,它們國家有的,我們國家一樣的有。像大型電望遠鏡,發射塔以及推動火箭等等,中國的技術是完全不落後日本的!

最後,再來看操作難度:

雖然隼鳥2號的航程很長,比嫦娥5號要長太多了。但是隼鳥2號的目標小行星龍宮的體積和質量和月球相差甚遠,這顆小行星的直徑只有900米,比起3476公裡至今的月球,想必大家能夠看出差距吧。

大家學過萬有引力,肯定知道天體的質量越大,萬有引力也就越大。由此可見,月球的萬有引力也是龍宮的數千倍!所以,嫦娥5號的操作難度也要遠遠的大於隼鳥2號!隼鳥2號難就難在往返的長時間路途,但是宇宙之中天體的運動都是比較有規則的,日本天文臺不需要太操心隼鳥2號撞到其它天體,只需要為隼鳥2號提供足夠的燃料就行了。

但是嫦娥5號不一樣,在月球著陸和起航都是非常考驗操作員技術的。嫦娥5號需要用鏟子將月球上兩公斤重的物質帶回地球,其開採過程都是無人設備進行操作的。而隼鳥2號只是用金屬球來撞擊小行星表面,從而鑷取一些物質帶回去研究,所以,它們獲得的物質遠不如嫦娥5號。

嫦娥5號在月球的降落和起飛過程都非常複雜,月球的萬有引力1/6。大家可別以為這樣我們就會比在陸地上難度小。要知道,月球是沒有發射站的,月面上升、交會對接、環月等待、月地轉移、軌道分離,整個操作都是在無人駕駛的情況下完成的,可見難度之大!

綜合的來看,在航程上,隼鳥2號明顯是更麻煩一點,但是在難度上,嫦娥5號肯定是難度更大一些!

相關焦點

  • 日本隼鳥2號比嫦娥五號技術更先進?錯也
    這兩個巧合的太空活動,都是外出地球,取得樣本返回。很多人覺得日本隼鳥2號目標小行星龍宮離地球3億公裡,而嫦娥五號去的月球離地球才38萬公裡,應該是日本的技術更先進,這個理解就片面了。顯然,從整體上看我國嫦娥五號任務複雜度、難度要比日本隼鳥2號任務大很多,嫦娥五號任務涉及的技術整體上要比日本隼鳥2號更複雜、更先進。當然日本隼鳥2號任務也有其獨特優勢,下面咱們就來看看詳細對比情況。
  • 同是星外取樣,嫦娥5號,隼鳥2號,阿波羅11號,誰技術更先進?
    同是星外取樣,嫦娥5號,隼鳥2號,阿波羅11號,誰技術更先進?最近關於中國的嫦娥5號探月,網上議論得如火如荼。這也是中國在2020年科學界的頭等大事了。嫦娥5號執行的任務是到月球取2kg的月壤,然後回到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
  • 同樣是去太空挖土,我國嫦娥五號和日本隼鳥二號誰更厲害?
    就在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從月球上返回地球的同時,日本的隼鳥二號探測器從太空中返回,並在前兩天著陸地球。 和我國嫦娥五號相同的是,日本隼鳥二號也是去其他星球挖土,不過隼鳥二號挖的是小行星1999JU3,又稱為「龍宮」的小行星,嫦娥五號採集的則是月球土壤和巖石。
  • 中國航天VS日本航天:嫦娥5號和隼鳥2號將在本月返回地球
    近半個多世紀以來,隨著科學理論的發展和製造技術的進步,我們對太空展開了頻繁的探索。而在最近的航天探索領域,就有兩件舉世矚目的事件。第一是我國的嫦娥5號探測器將在本月執行完月球採樣任務後返回地球,而另一件就是日本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也將會攜帶小行星樣本返回地球。
  • 隼鳥2號展示了日本不可小覷的航天實力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李會超】2月22日,由日本研製發射的隼鳥2號探測器在龍宮小行星表面成功完成了首次著陸,並按照計劃在著陸後飛離了小行星表面。3月5日,日本宇宙航空開發機構(JAXA)在youtube上發布了這次著陸過程的視頻畫面。
  • 都是12月攜樣本回地球,嫦娥五號、隼鳥2號誰的技術難度更高?
    作者:文/虞子期 自從嫦娥五號發射之後,不少人都在關於太空的新聞,所以無論任何國家的探測器進入到太空之中,總會想一些誰的探測器更加厲害,技術要求更高。 而在我國嫦娥五號被大家所關注的時候,日本的探測器消息又來了,那就是日本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
  • 中國嫦娥五號,日本隼鳥二號,誰才是科技大牛?
    而日本的網友反應就有意思了:我們日本隼鳥二號攜帶者小行星土壤樣本早就返回地球了。國內也有一部分網友會問:是日本的隼鳥二號完成難度大?還是我們的嫦娥五號更充滿挑戰?今天咱們就簡單分析一下這兩個天外來客誰更科技難度大。聊之前咱們先說說日本的這個小行星探測器隼鳥二號。
  • 日本公布「隼鳥2號」帶回的稀有樣本,是在向中國炫耀?
    圖為日本隼鳥二號小行星探測器最近中國嫦娥5號成功從月球取回了土壤樣本,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而在這個關鍵時刻,菅義偉終於憋不住了,亮出了最後法寶,日本宣布公開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帶回的稀有樣本對此中國卻一笑而過,因為無論是從技術難度還是從意義上來說,嫦娥5號任務都比隼鳥二號要複雜的多,日本就算想炫耀也炫耀不出什麼來。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和隼鳥二號小行星採樣,哪個技術更強、難度大?
    中國「嫦娥五號」奔月挖土和日本「隼鳥2號」採樣返回,是2020年尾聲、世界上備受關注的重大航天任務。其中日本隼鳥2號已完成6年任務並且於12月6日凌晨降落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而嫦娥五號也早已挖土成功,並按原計劃將2公斤月球土特產帶回地球。
  • 日本「隼鳥2號」成功將小行星樣品帶回地球
    「隼鳥2號」情況簡介 「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是日本發射的「隼鳥」的後繼探測器,於2014年12月由H-2A運載火箭搭載從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其任務是探測小行星「龍宮」。 2018年6月,「隼鳥2號」抵達「龍宮」預定軌道。
  •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返回地球
    新華社東京12月6日電(記者 華義)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後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經過約6年的太空飛行,隼鳥2號探測器於5日在地球附近和回收艙分離。
  • 日本隼鳥2號帶100毫克小行星土返回地球,同樣採土差別這麼大?
    落到的隼鳥二號返回艙 我們都知道,嫦娥五號剛剛從月球獲取了2公斤月壤,正在回家的路上。相比之下,日本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太空取土這件事上又得到了充分的體現:100毫克啊,比中國少了足足兩萬倍!請問還能再少一點嗎?
  • 「嫦娥」2000克月壤剛攬件,日本官宣帶回太空樣品
    而與此同時,據中國青年網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12月6日當天宣布,日本成功回收「隼鳥2號」樣本艙,內裝小行星碎石。另據早前報導,日本的隼鳥2號探測器已經經歷了大約6年的太空飛行,2014年12月,隼鳥2號從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2018年6月飛抵距離地球約3億千米的目標小行星「龍宮」附近,先後兩次短暫著陸在小行星「龍宮」表面。
  • 「嫦娥五號」2000克月壤剛攬件,日本官宣帶回太空樣品
    近來,國際太空領域可以說是捷報頻傳,「嫦娥五號」在落月挖土任務行雲流水般完成後,已經踏上「回家」歷程,如果一切順利,嫦娥五號將把約2000克的月球土特產「打包」帶回地球。而與此同時,據中國青年網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12月6日當天宣布,日本成功回收「隼鳥2號」樣本艙,內裝小行星碎石。
  • 用「打水漂」返回月球樣品,為何嫦娥五號舍易求難?而日本卻不用
    公元2020年12月17日,它將被載入人類史冊,因為重300多公斤的中國嫦娥5號返回艙帶著月球樣品安全返回預定著陸點,中國首次月球取樣成功了,標誌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3個獲得月球樣品的國家,值得國人慶祝。
  • 「隼鳥2號」即將著陸,並攜帶了貴重寶貝
    從日本宇航局官網獲悉,2014年發射並在龍宮小行星登陸的隼鳥2號太空艙已獲準在澳大利亞著陸。有數據顯示,該太空艙載有從近地小行星「龍宮」表面捕獲的珍貴塵埃,也將一道登陸地球。對於「隼鳥號」的壯舉,有不少國家宇航局對其發出了祝賀,面對「龍宮」表面的貴重寶貝,也有人對其「眼紅」,畢竟這些貴重寶貝對人類研究近地小行星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說起「隼鳥號」太空艙,可能很多人並不十分熟悉。今天筆者就對「隼鳥號」的基本資料做一個簡單介紹。
  • 日本航天實力雄厚,為何不赴月球取月土,而發射隼鳥2到小行星?
    長久以來,網絡上一直一種說日本航天水平被低估的聲音,這一次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從3.5億公裡之外取回小行星「龍宮」的塵土樣本,並且還搶先嫦娥五號回到地球。這波操作怕是又要引起精日分子和日吹的一大波高潮了,日本政府又可以省下一大筆經費了。
  • 日本「隼鳥2號」踏上歸途
    「隼鳥2號」項目經理津田裕一說,「我們希望它能為我們提供新的科學知識」。該探測器將把「碳和有機物質」帶回地球,這些物質將提供有關它們在太陽系周圍如何分布、為什麼會在小行星上出現、與地球有何關係的數據。鑽石形狀的「龍宮」直徑約900米,距地球約3億公裡。
  • ...龍宮|月球|地球|隼鳥2號|探測器|日本|奧西裡斯-rex|jaxa|小行星
    北京時間12月6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於東京時間6日3時(北京時間2時)左右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著陸。該回收艙攜帶有在小行星「龍宮」採集的微量塵埃和巖石樣本,JAXA將對其展開後續研究。
  • 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捕捉到了近地小行星Ryugu的近照
    日本隼鳥 2 號探測器,剛剛拍攝到了迄今為止最詳細的近地小行星 Ryugu(龍宮)的圖像。 在登陸之後,它將部署一個著陸器和三個漫遊車。在返回地球之前,它們會在小行星表面形成一個人造隕坑(鑽孔取樣)。隼鳥 2 號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繼隼鳥 1 號之後的拓展任務,後者仍是當前唯一帶著太陽系小行星表面樣本返回地球的太空飛行器。隼鳥 2 號抵近想像圖從設計和外觀上,隼鳥 2 號都很好地借鑑了它的前輩。不過為了提升飛行任務的可靠性,它的科學儀器也經過了大量的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