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隼鳥2號比嫦娥五號技術更先進?錯也

2020-12-24 小白科評

12月17日凌晨1點59分,嫦娥五號返回艙攜帶2千克月巖/月壤樣本順利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降落場著陸並完成回收,為嫦娥五號本次探月計劃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而就在不久前的12月6日,日本的隼鳥2號返回艙也攜帶大約1克的小行星龍宮樣本返回地球,在澳大利亞由澳大利亞協助回收。

這兩個巧合的太空活動,都是外出地球,取得樣本返回。很多人覺得日本隼鳥2號目標小行星龍宮離地球3億公裡,而嫦娥五號去的月球離地球才38萬公裡,應該是日本的技術更先進,這個理解就片面了。

嫦娥五號任務實現了我國首次月面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攜帶樣品半彈道跳躍式再入(俗稱打水漂)返回等多項重大突破,其成功實施標誌著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

顯然,從整體上看我國嫦娥五號任務複雜度、難度要比日本隼鳥2號任務大很多,嫦娥五號任務涉及的技術整體上要比日本隼鳥2號更複雜、更先進。當然日本隼鳥2號任務也有其獨特優勢,下面咱們就來看看詳細對比情況。

嫦娥五號的領先技術

1、二個任務最大難度差別在於,月球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而日本隼鳥2號取樣的小衛星龍宮直徑大約900米,就是一大塊巖石,其萬有引力影響幾乎可忽略不計。所以嫦娥五號的軟著陸、月面上升難度都要大得多。而日本隼鳥2號在龍宮取樣時則幾乎沒有需要克服引力的難度。

2、嫦娥五號在月球軟著陸、月球上升、繞月軌道的自動對接都是高難度,日本隼鳥2號任務不存在這幾個難度。

3、嫦娥五號月球取樣,是以2米深度鑽孔取樣、挖掘機表取二種方式分別單獨取樣共計2千克。

日本的隼鳥2號也是二種取樣方式,主要是在龍宮小行星上引爆一顆小炸彈,然後收集爆炸時彈出的行星碎片及塵埃或可能的氣體。

二者難度差別很大。嫦娥五號本次完成取樣2千克,隼鳥2號取樣最多約1克。明顯是嫦娥五號難度大很多。

4、返回地球方式。嫦娥五號返回器比隼鳥2號大得多,採用俗稱「打水漂」的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難度很大。嫦娥五號採用的辦法是「兩次進入」,先以一個設計好的角度斜著插入大氣層,由於下方的大氣越來越稠密,它會像水面一樣在飛船底部形成升力和阻力,升力讓飛船彈出大氣層飛行一段再重新落回大氣層。經過一次彈跳,飛船的速度大幅下降,再進入大氣層時速度、過載、溫度等都可實現大幅度降低。

隼鳥2號探測器在地球上空幾百公裡掠過,在釋放樣品返回艙後繼續執行深空延長任務,可能在2026年、2031年訪問另外兩顆小行星。隼鳥2號的返回艙就是個小不點,直徑不到40釐米。再入地球大氣層的過程中採用「硬著陸」方式,在大約3000攝氏度的高溫中,1分鐘內從接近11.6公裡每秒的第二宇宙速度降到3公裡每秒。

5、發射。嫦娥五號是個複雜的組合體,嫦娥五號探測器由四部分組成,從上到下依次是上升器、著陸器、返回器和軌道器,有點像糖葫蘆串在一起,總重量達8噸多。而隼鳥2號重量僅600多公斤,要小的多。發射難度嫦娥五號要大很多,所以中國才要使用新研發的長徵五號(胖五)發射。

6、嫦娥五號在月面還有很多探測活動,特別是展示了紅旗,這也是有科技含量的。隼鳥2號則根本沒有更多複雜的操作任務,任務就是拍照和取樣。

7、整體任務複雜度。嫦娥五號任務共計11個階段、23天,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

隼鳥2號任務涉及的深空測控技術很強大

日本隼鳥2號任務屬於深空探測,需要對探測器進行精準的定位與跟蹤。日本隼鳥2號因為距離遠、任務周期很長(6年左右),所以其深空測控難度應該更大。從飛行距離來看,隼鳥2號的目的地是一顆距離地球約三億公裡的小行星龍宮,而嫦娥五號的目標月球距地球大概38萬公裡。距離遠,則信號傳輸衰退大,信號延遲也更大。

從測控難度上說,隼鳥2號最大困難在於圍繞小行星進行複雜運動,這需要對姿態控制和位置定位有非常深的掌控。

不過日本並沒有這樣獨立的高測控能力,日本是藉助美國NASA的深空測控網絡進行的。美國NASA的深空測控技術當然是領先的,美國的深空測控站點很多,遍布全球各地。

我國的超遠深空測控技術也在發展中,目前離地球超過1億公裡、接近火星的天問一號正在驗證我們的深空測控技術,一直順利有效,相信我們的經驗積累也會越來越多。

動力系統及其它技術各有所長

隼鳥2號動力系統也很先進,其上安裝的推進器數量也有16個,包括12個化學推進器和4個離子推進器。這四個離子推進器可長期持續穩定運行,同時噴發時每秒產生的最大推力37毫牛。12個化學推進器推力更大,但其能源早已消耗一空。如今隼鳥2號主要靠3個離子推進器產生動力,可給隼鳥2號帶來28毫牛推力,所以現在隼鳥2號操作的反應是相當遲緩的。

從總體上看,嫦娥五號發動機類型、動力都要比隼鳥2號多得多、強的多。嫦娥五號共安裝有77臺各種型號、大小的發動機,7500牛、3000牛、150牛、25牛等各型發動機分工合作,確保了嫦娥五號任務順利完成。特別是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全球領先,是嫦娥五號在月球降落及軟著陸的第一功臣。在以7500牛全推力狀態工作時,追求性能最優;在變推力工作時,要確保任意推力精確可調。

另外,隼鳥2號上採用的其它先進技術也相當多,比如相機、電池以及返回艙材料等,都可以說是當今的先進航天技術。這都沒有疑問,日本在CCD、電池、材料技術等方面本就是世界頂級水平。日本隼鳥2號在技術、部件上有一部分是美歐提供的,而中國嫦娥五號則是完全的獨立自主。

相關焦點

  • 中國嫦娥五號,日本隼鳥二號,誰才是科技大牛?
    而日本的網友反應就有意思了:我們日本隼鳥二號攜帶者小行星土壤樣本早就返回地球了。國內也有一部分網友會問:是日本的隼鳥二號完成難度大?還是我們的嫦娥五號更充滿挑戰?今天咱們就簡單分析一下這兩個天外來客誰更科技難度大。聊之前咱們先說說日本的這個小行星探測器隼鳥二號。
  • 都是12月攜樣本回地球,嫦娥五號、隼鳥2號誰的技術難度更高?
    作者:文/虞子期 自從嫦娥五號發射之後,不少人都在關於太空的新聞,所以無論任何國家的探測器進入到太空之中,總會想一些誰的探測器更加厲害,技術要求更高。 而在我國嫦娥五號被大家所關注的時候,日本的探測器消息又來了,那就是日本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
  • 同樣是去太空挖土,我國嫦娥五號和日本隼鳥二號誰更厲害?
    就在我國嫦娥五號探測器從月球上返回地球的同時,日本的隼鳥二號探測器從太空中返回,並在前兩天著陸地球。 和我國嫦娥五號相同的是,日本隼鳥二號也是去其他星球挖土,不過隼鳥二號挖的是小行星1999JU3,又稱為「龍宮」的小行星,嫦娥五號採集的則是月球土壤和巖石。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和隼鳥二號小行星採樣,哪個技術更強、難度大?
    中國「嫦娥五號」奔月挖土和日本「隼鳥2號」採樣返回,是2020年尾聲、世界上備受關注的重大航天任務。其中日本隼鳥2號已完成6年任務並且於12月6日凌晨降落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而嫦娥五號也早已挖土成功,並按原計劃將2公斤月球土特產帶回地球。
  • 同是星外取樣,嫦娥5號,隼鳥2號,阿波羅11號,誰技術更先進?
    同是星外取樣,嫦娥5號,隼鳥2號,阿波羅11號,誰技術更先進?最近關於中國的嫦娥5號探月,網上議論得如火如荼。這也是中國在2020年科學界的頭等大事了。嫦娥5號執行的任務是到月球取2kg的月壤,然後回到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
  • 日本公布「隼鳥2號」帶回的稀有樣本,是在向中國炫耀?
    圖為日本隼鳥二號小行星探測器最近中國嫦娥5號成功從月球取回了土壤樣本,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而在這個關鍵時刻,菅義偉終於憋不住了,亮出了最後法寶,日本宣布公開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帶回的稀有樣本對此中國卻一笑而過,因為無論是從技術難度還是從意義上來說,嫦娥5號任務都比隼鳥二號要複雜的多,日本就算想炫耀也炫耀不出什麼來。
  • 同是太空取樣,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
    同是太空取樣,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近段時間,除了疫情和美國大選之外,全球最關心的兩件事肯定就是中國的嫦娥5號奔月取樣返程地球,以及日本的隼鳥2號取樣返程地球了。而日本的隼鳥2號則是在早在2014年12月3日就開始飛離地球,預計是在12月初返程地球。那麼,同樣是太空取樣,咱們中國的嫦娥5號和日本的隼鳥2號,哪個更難呢?首先,來看距離:隼鳥2號的目標是一個距離地球約3億公裡的小行星龍宮,而嫦娥5號的目標是距離地球40多萬公裡的月球。
  • 都是珍貴樣本,嫦娥五號和隼鳥2號有必要進行樣本交換研究嗎?
    ,不過如今日本「隼鳥2號」探測器所攜帶的樣本已經回歸到了地球,嫦娥五號的月球樣本正在準備回到地球,所以我們期待下吧,當然很多人在這個時候,就「腦洞大開」了。隼鳥2號攜帶珍貴樣本回到地球「隼鳥2號」的探測對象是龍宮小行星,該探測器在2014年12月發射升空,先後製造了隕石坑,兩度成功著陸。
  • 中國嫦娥五號絕殺日本探測器,2020全球航天第一!
    嫦娥五號任務簡介嫦娥五號是中國嫦娥計劃繞落回中的終極任務,採樣返回,目的地是38萬千米外的月球風暴洋北部呂姆克火山附近的月巖,包括月表土壤和月面2米深度下的月巖,嫦娥五號的前身三號和四號分別已經在虹灣和月球南極艾肯特盆地。
  • 中國航天VS日本航天:嫦娥5號和隼鳥2號將在本月返回地球
    近半個多世紀以來,隨著科學理論的發展和製造技術的進步,我們對太空展開了頻繁的探索。而在最近的航天探索領域,就有兩件舉世矚目的事件。第一是我國的嫦娥5號探測器將在本月執行完月球採樣任務後返回地球,而另一件就是日本的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也將會攜帶小行星樣本返回地球。
  • 「隼鳥2號」樣本艙回收展現日本宇航技術實力
    中青報·中青網駐日本記者 張建墅與中國「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將擇機返回地球幾乎同時,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樣本艙順利返回地球。日本科學家將對樣本艙帶回的小行星砂塵物質進行分析,探究太陽系成因與生命起源。
  • 日本「隼鳥2號」成功將小行星樣品帶回地球
    「隼鳥2號」情況簡介 「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是日本發射的「隼鳥」的後繼探測器,於2014年12月由H-2A運載火箭搭載從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其任務是探測小行星「龍宮」。 2018年6月,「隼鳥2號」抵達「龍宮」預定軌道。
  • 嫦娥五號探月期間,日本同時傳出好消息,太空飛行器滿載而歸搶先返航
    據國家航天局最新消息,當地時間12月6日中午12點35分,「嫦娥五號」上升器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器成功在太空分離,目前已經進入到環月軌道,等待最佳時機返回地球,這標誌著「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已經完成最難階段任務,距離圓滿成功只剩最後一步。
  • 月球土特產已攬件,日本也帶回太空樣品,與嫦娥五號差距在哪?
    然而,就在我國「嫦娥五號」上升器成功與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順利對接的時候,日本的太空採樣任務也有了新的進展。據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表示:他們發射的「隼鳥2號」於當地時間12月5號下午分離,並向地球釋放裝有樣品的密封艙。
  • 日本技術這麼強?隼鳥2號採回龍宮樣本超預期,至少5.4克以上
    作者:文/虞子期 這兩天,嫦娥五號可以說備受世界關注,新消息指出,重1731克的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正式交接,很多人看到這個數據之後,覺得少了不少,當然是不是全部的樣本交接不清楚,因為最初預計是約2千克月壤,後續可能會給出答案,也可能就是這麼多,其實大家不要想太多,帶回來就是好事情。
  • 攜帶40億年前塵埃的日本太空艙返回地球:兩項技術直追嫦娥五號
    從日本這次返回小行星樣本可以看出,日本有兩大技術直追嫦娥五號,第一個是第二宇宙速度返回能力,與嫦娥五號相當;第二個是樣本封裝技術,與嫦娥五號一樣,都需要在地外天體上進行採樣,確保密封完好。
  • 難度高於嫦娥五號!日本太空飛行器返航獲認可,俄:創造了新紀錄
    難度高於嫦娥五號!日本太空飛行器返航獲認可,俄:創造了新紀錄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中國在這段時間發射了嫦娥五號,並且現在已經進入到環月的軌道,等待最佳的時機回歸地球,這就完成了相應的任務。可見中國在航天航空方面已經有著非常大的發展,可以跟美國的航天技術所媲美。據悉,當日本方面看到中國的航天技術發展這麼好,於是也宣布了一個非常勁爆的消息,那就是日本「隼鳥2號」小行星已經成功降落到澳大利亞南部。這一次可謂是滿載而歸,得到了小行星的地下物質樣本。可以說,歷史上還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做到這一點,因此日本太空飛行器這一次可謂是創造了新紀錄。
  • 超越嫦娥五號?日本為了創造了航天技術的新紀錄,搶先返航!
    這個國家就是日本,雖然他們的國土面積並不是特別大,但是他們的科技不遜於任何一個大國。前端時間嫦娥五號的成功發射,引起了世界上很大的轟動,這對於人類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也得到了世界上很多國家的認可。並且,只要嫦娥五號能在規定的時間裡返回地球,那麼,我國的探月任務也就完美的畫上了句號。這對於整個航空領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奇蹟。
  • 比嫦娥五號更勝一籌?日本太空飛行器搶先返航,俄媒:創造人類新紀錄
    近日,航天領域傳來很多好消息,其中最令國人振奮的就是「嫦娥五號」太空飛行器成功登月並取得月球土壤目標一事,之後「嫦娥五號」也成功實現上升器與軌道器和返回器在太空分離,正式進入環月軌道,等待返航。這是自冷戰結束後,人類再度實現登月夢想,有著極為重大的科技探索意義,為人類探索太空甚至探索火星奠定了基礎。
  • 嫦娥五號剛宣布返程,日本探測器就搞出大動作,網友:認清差距
    嫦娥五號目前正帶著2公斤的月壤返回地球,此次嫦娥月球之旅到目前看來,可以說是一直都在按照計劃進行中,這次中國的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壤將會更加年輕富有生機,這也是為何美國擁有上百斤月壤,還想問中國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