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地域的方言,隨著人們生活、居住的歷史越來越久遠,所產生的地方方言也會越來越豐富多彩,從自然環境到動植物,從生產到生活,都有方言的流傳,這次我們所說的「人來瘋」,則反映了一個人的性格特徵。
我們村張家阿婆的大媳婦,人生來蠻齊整,就是性格奇怪,經常要與她男人吵架,吵起架來真是不得了,你如果好心去勸她,她喉嚨越響,樣樣都罵得出來,真有點喜怒無常,越勸越是「人來瘋」勁十足。
平湖方言「人來瘋」,原指小孩子見有客人來到家,便做出一些忘乎所以的舉動,比如在家人面前撒嬌淘氣等。後喻指喜怒無常、越勸告越來勸者。
「人來瘋」方言,在一些書刊裡也早有記載,胡考《上海灘》:「如若老太爺屋裡有人……他就來一點『人來瘋』。」王安憶《流逝》:「發什麼人來瘋?沒有規矩。」謝德輝《錢·瘋狂的困獸》:「他才三歲的侄子很有點『人來瘋』。」1987年3月29日出版的《生活周刊》:「姑娘們在談費翔,小夥子們在談費翔,有點『人來瘋』的上海人,一下子都迷起費翔來了。」1989年9月7日的《解放日報》:「上海人『人來瘋』,一聽到貨物越是漲價越是搶,越是跌價越是冷門!」1990年10月12日的《青年報》:「當然,說『人來瘋』有點太粗,用心理學語言來描述,應該是一種從眾心理。」
「人來瘋」是個貶義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時有發生,如有些人看到別人爭吵,真心相勸想使他們和好,但也有些人喜歡「湊熱鬧」,平湖方言俗稱為「火燒望興」。也有一些人平時工作馬馬虎虎,一看到今朝領導到來,便表現得特別殷勤,這種行為表現就是「人來瘋」。
當然,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人們的文化及心理素質在不斷提高,以真誠、開朗的心理狀態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人來瘋」這種貶義心理行為也會慢慢消失。
原載(嘉興日報·平湖版)2008年10月1日
平湖的方言,大都是在人們日常的生產生活中產生的,不管在哪個生活環境,或是在一年四季的傳統季節裡,都會有含義類似的方言流傳。
有一日,我正在銀行交電費,聽到身旁的老沈和二阿伯在相互交流,二阿伯問老沈:「老沈,你家這個月電費多少啊?」老沈回答道:「這個月我家電費不多!因為今年的『秋老虎』來勢不兇,不像去年,『秋老虎』那麼厲害。」二阿伯接著講:「是呀!原來我想我家有三臺空調,孫子孫囡暑假又在家,總想開空調,可是,今年這個『秋老虎』期間,天氣比較涼爽,空調開得不多,電費也省下了不少。」
平湖方言「秋老虎」指的是「立秋」過後仍然十分炎熱或者悶熱的天氣。舊時,農村沒有電扇,房子又低矮,夏季裡感覺特別熱。在夏天,一到晚上,人們可在場上露天或者廊屋下,鋪著門板乘涼睡覺。但「立秋」過後已是秋天,因為「秋露水」有害身體,不能這樣避暑。同時,「立秋」過後天氣仍然特別炎熱,人們更覺得難受,熱得像秋天裡的老虎,跳出跳進裡外不是,故稱「秋老虎」。
在一些古書或評彈唱本裡也有記載:清·顧祿《清嘉錄·朝立秋》:「[立秋]以後,或有時仍酷熱不可耐者,謂之秋老虎。」評彈《西廂記·回》:「今朝是啥格天氣?是七月裡,秋老虎,木樨燒。」秋天的天氣,又稱「拗氣、嘔氣」。《海上花列傳》第三十五回:「二寶身子一摔,秋氣道:『放啥嘎!』」。
「立秋」一般在每年的8月8日左右,這時太陽黃經為135度。天高氣爽,月明風清,氣溫逐漸從氣候特點看,「立秋」時期由於秋陽肆虐,特別是在「立秋」前後仍處於炎熱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一句方言的產生,也說明了平湖方言豐富,涉及面廣的特點。
原載(嘉興日報·平湖版)2008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