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市鄂託克前旗:築牢內蒙古生態「南大門」

2020-12-18 中國天氣

新華網呼和浩特8月28日電(石毅周望)近年來,在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力助推下,鄂託克前旗這個偏遠的欠發達旗縣結合區位實際,積極探索建立可持續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走上了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道路。

制度保障

盛夏七月,行走在內蒙古鄂託克前旗境內無定河畔的大溝灣村時,但見沿途碧草青青,古木巍巍,鳥語花香,人畜安詳的和諧景象……

鄂託克前旗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最南端,具有內蒙古的南大門之稱。其土地總面積為1827萬畝,其中草原面積1661.88萬畝,是一個傳統畜牧業大旗,屬於典型的荒漠化草原類型。

曾幾何時,由於「十年九旱」的氣候特徵,加之超載放牧和不合理墾殖,鄂託克前旗境內的草原生態變得「傷痕累累」。

1980年,鄂託克前旗從鄂託克旗分設出來,1.2萬平方公裡的土地80%以上的面積為沙化和半沙化……

2014年,衛星遙感監測,全旗植被覆蓋度和森林覆蓋率分別達到81%和15.4%。

造林綠化、禁牧休牧、劃區輪牧、以草定畜……為了守護好生態環境,早在十年前,鄂託克前旗就開始實施嚴格的生態新政。把全旗劃分為優化開發區、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通過禁牧、休牧和劃區輪牧政策的實施,使草牧場得以休養生息,生態植被逐步恢復。

「我們祖祖輩輩放羊的牧場憑什麼就不讓放了?不讓放羊我們幹什麼?」牧民巴格那當初怎麼也想不通。禁牧之初,農牧民牴觸情緒大的很。但旗政府並沒有使用強制性的行政命令,而是通過廣泛的調研之後制定出臺了草牧場補貼、住房保障、技能培訓、就業安置等配套政策作為保障,引導農牧民自願轉移。

「農牧民們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判斷來選擇他們的生活方式的,只要我們通過有效的政策引導,改善他們的生活質量,老百姓自然會做出正確的選擇。」鄂託克前旗林業局局長呼格吉樂圖介紹說。

根據轉移農牧民的意願,制訂不同類型的安居住房建設和補貼方案,分類推進。轉移農牧民凡是自願拆除原居住房屋並放棄農村牧區宅基地使用權的,為每戶農牧民無償提供一套70平方米的住房,3人以上的農牧戶每多1人增加25平方米。

40多歲的牧民巴格那,祖輩一直獨居草原。如今在政策的引導幫助下,自己只花了12萬多元,便住上了使用面積150平方米的別墅。

「房子住得再好,沒有事情可幹,對於農牧民來說,那簡直是活受罪。」旗農牧業局的一位領導說。除安置住房外,還要幫助每一位轉移的農牧民找到一份工作,落實一份社保,發放一份補貼,徹底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鄂託克前旗上海廟鎮牧場轉移農牧民張自成,三年前參加了旗就業服務局舉辦的創業培訓班,並拿到了2萬元貼息貸款,在上海廟鎮開了飯店。過去在家務農1年收入最多也就5到6萬,現在的飯店月收入就有5萬多元,是過去的10多倍。

——旗裡制定了進城農牧民與城鎮居民享受同等待遇的就業政策,鼓勵和支持轉移農牧民進城創辦實體,多渠道就業。農牧民進城創辦經濟實體,只要有關部門出具證明,不僅可以享受與城鎮下崗職工同等的稅費減免、社保補貼和小額擔保貸款等政策,還能得到創業就業獎勵。

——在保證農牧戶草場承包經營權不變的前提下,鄂託克前旗出臺了《鄂託克前旗轉移農牧民生活補貼和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辦法》,對整體退出草牧場的農牧民按照退牧還草禁牧項目補助標準給予補貼。保證農牧民移得出、穩得住、生活有保障。

——為了全面調動了廣大農牧民參與生態建設與保護的積極性鄂託克前旗政府每年拿出100多萬元設立生態獎勵基金,對全旗生態建設和保護的典型戶及先進村嘎查進行了表彰獎勵。

這些政策的出臺徹底改變了過去「政府拿錢、農牧民搞建設」的被動局面,實現了農牧民由「要我搞生態建設」向「我要搞生態建設」的轉變,全面調動了廣大農牧民參與生態建設與保護的積極性。

「正是源於多年來的不斷探索與治理,近年來鄂託克前旗生態建設成果顯著,但是從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看,穩定、持續推動生態建設的體制機制還沒有形成」,鄂託克前旗旗委書記張佔霖說,我們結合鄂託克前旗實際,正在探索建立可持續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

就在今年6月份,鄂託克前旗被確定為生態文明建設試點。以此為契機,全旗在強力推進環保整治和生態建設,最大限度地增加生態資產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政府在政策、資金等方面的引導作用,努力構建政府引導、產業拉動、企業帶動、全民參與的生態文明建設機制。

在剛剛結束的火熱七月裡,內蒙古鄂託克前旗編制完成了西北地區首套旗縣級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

「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是實行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的前提和重要依據。」張佔霖坦言。

該表已編制完成,形成了一套符合鄂託克前旗生態系統實際,具有較強科學性、可操作性、系統性、創新性的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體系。

除了《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還組織相關部門草擬了《鄂託克前旗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鄂託克前旗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責任審計工作方案》及相關配套制度。

設立草原保護紅線,嚴禁開荒擴灌;嚴格落實禁牧、休牧和劃區輪牧政策和草畜平衡制度;明確露天煤礦對採區的復墾和恢復植被責任;實行環境保護綜合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在自治區率先開展主要汙染物排汙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率先啟動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一項項有力的政策措施,正讓生態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讓綠色在鄂託克前旗大地上不斷地變濃和延伸。

                                    鄂託克前旗巴音什邊草原

科技應用

鄂託克前旗是傳統的農牧業大旗。而傳統農牧業的分散性、粗放性對草原的過度利用,已經嚴重破壞了草原生態環境。

為了推動草原生態的良性循環,該旗摒棄傳統的粗放型養殖模式,融科技元素於農牧業,通過科技手段應用,達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

三元雜交技術就是其中的一種模式。它將適應性強的本地羊和具有多胎性、性早熟、四季發情等優勢的小尾寒羊雜交的後代作為母體,再與純種肉羊進行雜交後生產育肥羔羊。此品種改變了本地羊單胎、肉少、質差等缺點,具有一年三季配種、兩年三茬羔、一茬多胎等優良品質。實現了一年四季出欄,大大增加了農牧民的收入。

「以前我怎麼也想不到一隻羊一年能產3—4個羔子。用了三元雜交技術後,現在我家有基礎母畜肉羊150隻,每年產羔450隻,年純收入8萬多元。收入增加了3倍。而且按照生態養羊模式養殖,草場上草的數量增加了,草的品種也多了。」昂素鎮牧民示範戶達楞巴雅爾深有感觸地說。

目前,鄂託克前旗正在大力推廣融入科技元素的生態養殖模式,培育牧區現代草原畜牧業示範戶218戶,發展肉羊養殖園區13個,配套建設飼草料基地3.2萬畝,已建成10萬頭肉牛養殖基地、100萬隻肉羊羔羊育肥基地農牧業生產方式的轉變正在全面推進。

「與傳統養羊模式相比較,生態養羊模式日放牧時間縮短了8個小時,草場壓力減輕50%以上。」鄂託克前旗農牧業局長奇阿日並介紹說。

科技成果的應用推廣,推動了傳統農牧業向現代農牧業轉變,這既給農牧民帶來了實惠,也給草原生態的管護更加科學合理。

「真是服了,人不用來,對我家草場好賴,是不是超載放牧,都一清二楚」,鄂前旗城川鎮呼和陶勒蓋嘎查牧民金呼格勒圖說,「不是有這技術,我家的5213畝草場就快變成明沙灘了,更沒有現在一年30多萬的收入。」

原來呼格勒圖所說的是鄂託克前旗正在推行的一套對草原生態進行數位化管理的現代信息技術,是遙感技術(RS)、地理信息系統(GIS)和全球定位系統(GPS)的統稱。簡稱「3S」。用「3S」監測技術與實地監測相結合的方法,在每年牧草茂盛期,對全旗天然草原和人工草地的生產力進行科學監測。

「此舉是為了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草原,提高草原信息化管理水平。」數字草原信息中心主任王伊拉圖說。

為了讓「3S」技術好地物盡其用,該旗編制出臺了《牧業年度天然草原可食牧草監測報告》和《牧業年度天然草原以草定畜工作實施方案》,對不同類型天然草原單位面積適宜載畜量標準進行科學核定,將以草定畜工作任務分配到各鎮、各嘎查(村),將減畜任務具體落實到農牧戶。

「通過「3S」現代信息技術提供的數據,鄂前旗對退化、沙化、鹽鹼化特別嚴重的「三化」草牧場,採用短期禁牧、以草定畜、大型噴灌補水等措施,快速恢復植被。」鄂託克前旗林業局局長呼格吉樂圖介紹說。

現在,在鄂託克前旗的草原數字中心,只要工作人員啟動遙感技術、地理信息系統和全球定位系統「3S」現代信息技術,就可以對草原實行動態監測管理。

                                鄂託克前旗生態恢復區藏錦雞兒

以綠致富

黨的十八界三中全會進一步明確要求要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是經濟社會整體事業風景的底色,經濟社會發展中絕不能為了「金山銀山」丟掉「綠水青山」,要做到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

良好的生態環境,還成為鄂託克前旗發展農牧業、旅遊業的金字招牌。

在現代農業基地建設上,鄂託克前旗著力建設三段地現代農牧業示範基地,在全旗範圍內集中推廣耕作機械化、灌溉節水化、施肥配方化的現代種植模式,重點打造大溝灣、大場則規模型現代農業基地,現代農業規模效應進一步凸顯。集中推廣使用各類噴灌1361臺(套),建成現代農業規模經營基地13萬畝。

在設施農業基地建設上,注重「菜籃子」工程基地建設,通過引進龍頭企業和培育合作社的形式,建成設施農業基地3000畝,年供應蔬菜1000噸以上。目前建設的三段地農牧業科技示範園,科技貢獻率達到70%。被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命名為「自治區級農牧業科技示範園」。

「保護生態的最終落腳點還是惠民富民」,張佔霖說,要讓生態環境帶動老百姓發家致富,實現生產方式的徹底轉變。集約化、現代化的農牧業發展方式對草原生態進行保護恢復的同時也提高了經濟效益,農牧民的日子越來越好。

在城川鎮哈日色日嘎查,隨處可見成片的良田、漂亮的別墅、大型的噴灌設施、棚圈,近年來,許多農牧民依靠科技興農,統籌發展一、三產業,因地制宜,走上了發家致富的新路子。

呼畢斯哈拉圖就是其中一個,以前主要的收入來源是粗種十幾畝地、養幾十隻羊,一年下來沒多少收入,耗費體力不說,還把家裡的勞動力束縛在土地上,額外的創收也沒有。

旗裡的生態政策點燃了他創業的激情,先後多方籌措資金在100多畝水澆地上安裝了大型噴灌,購買了農機具,飼草料產量明細增加,為發展科學養殖提供了保障,2014年出欄羔羊100多隻。

收入增加了,呼畢斯哈拉圖致富的信心也越來越高了,借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他新建了別墅和兩個蒙古包,搞起餐飲業,一個天然大魚塘又引來不少釣魚愛好者前來垂釣,此外他還開了一家便民超市,為農牧民買東西提供了方便。目前,呼畢斯哈拉圖家形成了集養魚、垂釣、農業休閒觀光、牧家樂為一體的多種經營模式。今年,預計人均可支配收入達5萬多元。

一系列的生態政策和措施,鄂託克前旗農牧民轉變了生產方式、保護了生態環境,走出了一條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道路,農牧民收入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持續快速增長,全旗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連續6年位居全市第一。

2013年,鄂託克前旗旗榮獲「內蒙古自治區園林旗」稱號,2014年,該旗上海廟鎮、城川鎮、城川鎮大溝灣村成功入選「內蒙古首批自治區級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

截止2014年底,鄂前旗林地總面積598953公頃,其中:有林地16020公頃、疏林地1026公頃、灌木林地265638公頃、苗圃地116公頃、未成林地30858公頃、無立木林地51137公頃、宜林地233763。森林覆蓋率達到23.05%。較上年度增加0.45個百分點。

如今,行走在鄂託克前旗草原,橙牆紅瓦的各式別墅星散在綠野上煞是養眼。農牧民告別了過去的老房子,住進了新房子,水、電、暖,各種配套設施應有盡有。

「鄂託克前旗的生態環境從過去到現在實現了整體上的重大轉變,但我們必須清醒,繼續持之以恆地抓下去,讓鄂託克前旗的天更藍、水更清、草更綠、空氣更清新、農牧民更富裕。」張佔霖說。

相關焦點

  • 鄂託克前旗:馬蘭花是一朵什麼樣的花
    作為內蒙古自治區西南大門的鄂託克前旗草原將成為一片「紫色海洋」。在中國,由花而節向來以南方為盛,北方少有權威。有「馬蘭花故鄉」之稱的鄂託克前旗,計劃在這片「花卉經濟」中佔得重要一席。作為「馬蘭花節」的主辦地,鄂託克前旗正以行動向外界闡釋:馬蘭花是一朵什麼樣的花。
  • 內蒙古鄂爾多斯下轄的9個行政區域一覽
    康巴什區與東勝區、伊金霍洛旗的阿勒騰席熱鎮共同組成鄂爾多斯市城市核心區,是鄂爾多斯新的政治文化中心、金融中心、科研教育中心和裝備製造基地、轎車製造業基地。 2.東勝區東勝區為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的一個市轄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中部偏東,面積1788平方公裡。
  • 鄂託克前旗榜上有名!
    鄂託克前旗榜上有名!,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我部組織開展了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遴選工作。經審核,北京市門頭溝區等87個市縣達到考核要求,我部決定授予其第四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稱號,現予公告(名單附後)。生態環境部2020年10月9日
  • ...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2020內蒙古馬賽鄂託克前旗那達慕大會盛大開幕
    鄂託克前旗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暨2020內蒙古馬賽鄂託克前旗那達慕大會盛大開幕 2020-09-29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鄂託克前旗:蹄疾步穩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鄂託克前旗:蹄疾步穩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 2020-07-27 23: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內蒙古十一個富裕縣市,裡面有你的家鄉嗎?
    內蒙古有著「草原絲綢路」之稱橫跨東北、華北、西北地區,接鄰八個省區,北與蒙古國和俄羅斯聯邦接壤。各民族南來北往頻繁的地區。作為黃河流經的地區,這裡同樣有古老悠久的黃河文明。內蒙古的著名旅遊景點有:成吉思汗察罕蘇力德草原、福海蒙古城生態旅遊區、成吉思汗陵、康巴什、薩拉烏蘇旅遊區、響沙灣、哈素海旅遊區、呼倫貝爾大草原、康鎮、胡楊林等等。
  • ​草木凝霜花 內蒙古鄂託克前旗霧凇景觀美輪美奐
    11月26日,內蒙古鄂託克前旗出現美麗的霧凇景觀,草木一片銀裝素裹,如排排雪浪,美輪美奐。(圖/張瑞華)11月26日,內蒙古鄂託克前旗出現美麗的霧凇景觀,草木一片銀裝素裹,如排排雪浪,美輪美奐。(圖/張瑞華)11月26日,內蒙古鄂託克前旗出現美麗的霧凇景觀,草木一片銀裝素裹,如排排雪浪,美輪美奐。
  • 鄂託克前旗通用機場到鄂爾多斯機場!12月26日開始,一共...
    鄂託克前旗機場——鄂爾多斯機場單程或往返程航班,都能免費坐!活動時間:2019年12月26日——2020年1月10日。活動時間只接受提前2天預定2019年12月26日-2020年1月10日訂票方式:撥打0477-382599915147701793航班信息鄂爾多斯-鄂託克前旗09:00—09:50鄂託克前旗-鄂爾多斯16:30—17:20適用人群
  • 順豐大型物流無人機首次羊肉運輸啟動儀式在鄂託克前旗通用機場舉行
    於仁傑在座談中對順豐的入駐表示感謝,他說,此次順豐大型物流無人機項目在鄂爾多斯市啟動運營,對促進鄂爾多斯市電子商務與智慧物流協同發展,推進各旗區與大型電商平臺深度對接,暢通「工業品下行和農產品上行」渠道,推動形成「大流通」格局具有裡程碑意義。
  • 大型無人機牛羊肉帶貨試飛 鄂爾多斯市肉類生鮮運輸提速
    12月8日,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託克前旗,內蒙古順豐舉行鄂託克前旗—寧夏鹽池大型無人機牛羊肉帶貨試飛,這是內蒙古全域首次大型無人機長距離帶貨飛行。自治區郵政管理局局長鍾奇志、鄂爾多斯市副市長於仁傑,市交通運輸局、商務局、郵政管理局主要負責人和鄂託克前旗旗委政府主要領導參加了試飛活動。
  • 新建鄂託克前旗至上海廟鐵路項目取得重大進展
    新建鄂託克前旗至上海廟鐵路項目取得重大進展 2020-12-02 1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蒙西-鄂託克
    鄂託克:蒙語,表示在一定地域內進行遊牧的結合體,每個蒙古人都必須屬於某個鄂託克。戰時,每個鄂託克都必須提供1000人上下的士兵。若干鄂託克聯合在一起,構成萬戶。我所在這個鄂託克旗是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七個旗之一(旗等同於縣)。
  • 鄂託克前旗非遺美食——炒米
    鄂爾多斯蒙古族人民製作炒米,先將生米在鍋裡煮沸,用笊籬撈出,再用大鐵鍋燒紅細沙子,把煮出來的糜子與燒紅的沙子一起攪拌,並炒熟烘乾。然後用蘿篩去沙子,最後碾去糠皮,用簸箕簸掉米糠後,炒米就製作完成了。
  • 內蒙古:馬蘭花綻放大草原
    原標題:內蒙古:馬蘭花綻放大草原新華社呼和浩特5月7日專電(記者葉珊 賈立君)初夏時節,沉寂了一個冬天的北方草原漸次返青,「馬蘭花之鄉」――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鄂託克前旗的草原上,大片藍紫色花海在風中搖曳生姿,引來許多遊人觀賞。5月7日,「中國·鄂託克前旗首屆馬蘭花節」開幕,上萬畝藍幽幽的馬蘭花為廣袤的草原增添了撩人的生機。
  • 鄂託克前旗馬場井村:全國美麗搬遷安置區
    鄂託克前旗馬場井村:全國美麗搬遷安置區 2020-12-15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內蒙古經濟新興城市,「河套人文化」發祥地,鄂爾多斯市
    鄂爾多斯市,是內蒙古自治區下轄的一個地級市,其名稱來自明朝時期的蒙古鄂爾多斯萬戶,政府所在地是康巴什新區黨政大樓。 城市形象標識為卡通形象大角牛,是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現已形成羊絨、煤炭、電力、冶金、化工五業並舉、協同發展的經營格局。
  • ...內蒙古馬賽系列—鄂託克前旗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那達慕大會...
    【直播回放】2020內蒙古馬賽系列—鄂託克前旗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暨那達慕大會開幕式 2020-09-29 09:16 9月29日 上午 10
  • 鄂託克前旗⇋鄂爾多斯機場飛機免費坐!12月26日開始→
    鄂託克前旗⇋鄂爾多斯機場飛機免費坐!——鄂爾多斯機場單程或往返程航班,都能免費坐!活動時間只接受提前2天預定2019年12月26日-2020年1月10日訂票方式:撥打0477-382599915147701793航班信息鄂爾多斯-鄂託克前旗
  • 鄂前旗生態文明建設繪就綠色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鄂爾多斯沙漠大峽谷歲歲年年講述著薩拉烏蘇河岸的風光,毛烏素沙地北部源頭的大沙頭見證著這座草原城鎮的崛起,水草豐美、景色宜人的巴彥希泊日草原,百花爭豔、綠水環繞的鄉土植物園,奏響了鄂託克前旗綠色發展的交響樂……當保護與發展相遇,生態文明就成為經濟建設最美的邂逅。
  • 鄂爾多斯市總工會30萬元消費券來了!
    鄂爾多斯市總工會30萬元消費券來了!3號雍貴自助餐東勝區迎賓路17號萬正商務大廈1-1-104皇室國際自助東勝區寶日陶亥西街南皇室國際酒店唯特邦自助烤肉東勝區億利濱河灣16號樓底商億客環球牛排自助餐廳東勝區星河悅麗城二期五樓中國石化(鄂爾多斯全轄)鄂爾多斯市各市區內中國石化加油站點鄉村牛仔東勝區新大地奧林花園底商澤成冰煮羊東勝區鐵西西雅苑南門底商,東勝區萬佳奧城底商洗車書店新華書店鄂爾多斯市各市區內新華書店東勝區翊達汽車美容中心東勝區世紀華庭商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