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區一品牌 下城明年實現社區文化家園建設全覆蓋

2020-12-18 杭州新聞

  浙江在線-杭州頻道4月15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王逸群 通訊員 葛穎穎 柳景春)「烈日驕陽汗如雨,虯枝凍雪寒抱香。凝神聚思計毫釐,業勉工勤轂軸忙……」走進杭州市下城區東新街道富春園社區,一首《杭鍋賦》映入眼帘。這首居民自創的《杭鍋賦》,已然成為富春園社區文化家園的精神堡壘。

  去年底,富春園社區文化家園正式開園。這個以「杭鍋記憶、匠心傳承」為主題的社區文化家園,在小空間裡打造了以「五個一」為框架的文化陣地,即一個文化中心、一個文化廣場、一個文化驛站、一個工作室、一個水塔,既為居民提供一個休閒之地,也承載了一代杭鍋人的成長記憶。

  這樣的社區文化家園,將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下城人的生活中。

  記者從4月13日下城區召開的區文明委全體(擴大)會議中了解到,2020年,下城區繼續加大推進力度,將再建20個社區文化家園,列入政府民生實事項目,至2021年,實現社區文化家園建設全覆蓋。

  自2017年以來,下城區以「文化驛站、共享空間」為指向,全力推進社區文化家園建設,形成了「一社區一品牌」「一社區一特色」。

  以燈芯巷社區「燈」文化、華聯社區「三美」文化、新顏苑社區「民族」文化、沁苑社區「河」文化、稻香園社區「鄰裡」文化、富春園社區「工匠」文化等為代表的37個特色文化家園,不定期開展各種活動,讓文化家園真正做到文化惠民。

  天水街道燈芯巷社區文化底蘊深厚。在「燈」文化之下,燈芯巷社區將龍興寺廣場和社區文化健身公園有機融合,並整合社區文化、教育、衛生、科普、體育、養老等各類資源,精心打造包含樂齡手工藝社、一道公益超市、社區衛生服務站在內的「服務一條街」。

  這裡優化了集圖書閱覽室、展示展覽室、多功能活動室設施,拓展了「鮑大媽聊天室」「筆墨緣書畫社」「吳定璋攝影工作室」等系列公益文化服務空間。

  彩燈傳承人、非遺傳人葛建明還為「燈芯長廊」製作了十盞宮燈,生動再現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工藝流程和歷史典故。

  煙火氣十足的武林街道環西社區,既有武林門遺址、古新河等古蹟,又有萬向公園、桃花港橋等景點,桃花河橫穿社區而過,「綠景+河景+房景」相映成趣。

  去年,武林街道對面積350平方米的環西社區文化中心進行了提升改造,設置社會組織互動區、圖書閱覽室、市民文化講堂、黨建活動室等,影音設備一應俱全。同時,文化家園內還開闢了百米文化長廊,繪製家風家訓,設置文化櫥窗宣傳最美人物,將人流量最密集的萬向公園打造成廉政文化園,樹立武林廉韻宣傳小品。

  這37個各具特色的文化家園中,14個被評為杭州市星級社區文化家園,24個被評為下城區星級社區文化家園。

  會上,下城區舉行授牌頒獎儀式,表彰2019年度下城區10家星級社區文化家園,同時也表彰下城區「最美辦事窗口」「社區孝心車位建設工作先進社區」「牆景美化比賽優勝單位」等先進集體和個人。

  文明之風滿下城。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陣地。會上提出,今年下城還將建設1個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

相關焦點

  • 杭州將打造「社區文化家園」品牌
    像上羊市街社區一樣,統籌建設場所設施,是建設「社區文化家園」的主要任務之一。《意見》中明確,要充分整合社區已有文化場所資源,同時挖掘可用空間資源,做到統一形象標識,立足社區實際,彰顯各自特色。其中,社區文化家園主要室內、室外場所設施總面積原則上在600平方米以上,並做到有一個Logo標識、有一個社區文化中心、有一個社區文化廣場。
  • 杭州打造「社區文化家園」品牌文化
    文化,是否真能成為社區居民的「黏合劑」?社區文化,能否重構起城市生活的新方式?為了將「盆景」變為「風景」,日前,我市專門制定《關於開展城市社區文化家園建設的實施意見(徵求意見稿)》,希望通過一系列建設工作,讓每個生活在城市裡的居民,都有屬於自己的「社區文化家園」。「社區文化家園」是什麼?
  • 打造「一社區一品牌」特色服務網絡
    如今,全區57家社區服務中心共有通過認證的特色服務項目114個,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隨著項目的持續高效運作,龍華新區「一社區一品牌」的特色服務網絡正在逐漸形成。 特色服務項目遍地開花 近年來,社會建設熱潮激蕩整個新區,社會組織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社區服務中心覆蓋全區37個社區,各類服務項目層出不窮,新區社會工作事業整體呈跨越式發展。
  • 一社區一品牌一特色 因地制宜做強文化振興「王哥莊模式」
    近年來,王哥莊街道按照市、區關於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的統一部署要求,結合轄區實際,圍繞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整合各方資源,創新方式方法,深挖特色文化,因地制宜重點打造了「一所十站」,推出了所(站)文化品牌及logo,形成了「一社區一特色一品牌」。
  • 北京海澱8項便民服務明年社區全覆蓋
    來源標題:海澱8項便民服務明年社區全覆蓋 早餐店、菜店、理髮店、洗染店……截至目前,海澱區全部584個社區中,已有72%實現8項基礎便民服務設施全覆蓋,到2021年,將實現100%全覆蓋。
  • 嶗山區王哥莊街道:一社區一品牌一景觀,文明實踐碩果纍纍
    近年來,青島市嶗山區王哥莊街道根據省、市、區的建設要求,大力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立足「特」字,因地制宜,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深挖鄉村文化,形成一社區一文化品牌一特色景觀,並創立了「1+1+5+X=N」的工作模式,打造了五個文明實踐品牌,成立了六支文明實踐隊伍,引領文明風尚,滿足基層群眾文化需求,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 量身定製特色點 下城今年要建16個社區文化家園
    ,也給社區居民創造一個休閒的空間……」5月17日是下城區人大「代表統一活動日」,在朝暉街道的稻香園社區,社區書記吳萍當起了「導遊」,為前來進行監督活動的人大代表們介紹起了社區文化家園項目的建設情況。記者了解到,推進社區文化家園建設是下城區今年的十大民生實事項目之一,今年下城區將建成16個社區文化家園。為了推行這一民生實事,下城區各部門聯動,「多管齊下」:下城區人大啟動民生實事項目工作進度督查,下城區文明辦制定了「下城區社區文化家園建設標準」,每個社區文化家園的建設方案要「三堂會審」,確保工程的質量和特色。
  • 文化館開「分店」 烹製社區文化大餐
    ●崔璨 金永勝 張英信 湯瑛實現區、街、社區三級全覆蓋構建「十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深圳以其發達的經濟、高聳的摩天大樓為世人知曉,但當提及其內涵,仍有一些人對深圳持有「文化沙漠」的刻板印象,素有「中國工業百強區」之稱的龍崗亦是如此。
  • 合肥力爭2020年社區教育創建全覆蓋 建設24小時自助圖書館
    5月3日,據合肥市教育局網站消息,市教育局等九部門下發關於進一步推薦社區教育的意見。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做到社區教育創建工作全覆蓋,建立學分銀行制度,推進24小時自助圖書館建設,開設四點半課堂等一大批工作。
  • 日月星辰社區營造文化氛圍 建設美好家園
    中國江蘇網訊 一段時間以來,清江浦區清浦街道日月星辰社區以黨建引領推動社區發展,發揮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的黨建核心作用,通過開展文藝演出、社區課堂、志願服務等多種活動,激發黨建新活力,營造有溫度、有溫情的社區文化氛圍,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的美好家園。黨建活動,有聲有色。
  • 今年底順德全區村(社區)將實現議事協商全覆蓋
    南方日報訊 (記者/歐陽少偉)「一開始是抱著參與的心態去了解,參與了行動之後,發現社區黨委、社工和樓長是真的在為小區居民服務。」11月19日,大良街道昇平社區高坎新村居民黃金平發自內心地為「築享家園·溫度昇平」社區營造項目點讚。「項目獲得了順德區社會建設眾創共善計劃資助,已持續開展一年半。」
  • 上海體育健身設施實現城鄉社區全覆蓋
    此外,上海市體育局會同上海市衛健委新建智慧健康驛站134個,基本實現了智慧健康驛站街鎮全覆蓋。在上海虹口區涼城新村街道錦一小區,10月底完成升級更新的市民益智健身苑已對市民開放。一位在此居住20年的老人對健身點變化深有體會:原先的健身點器材老舊、功能單一,一度令居民望而卻步。
  • 南頭街道高分通過學習型街道「大考」 率先實現「學習型社區」全覆蓋
    12個學習型社區率先全覆蓋,打造學習型城市特色品牌昨日,在自評報告會上,南頭街道黨工委書記潘學郭通過視頻及PPT形式,從創建規劃、組織管理、學習宣傳、條件保障、實施成效等五個方面,分主題、分層次,詳細介紹了南頭創建學習型街道工作開展情況及實施成效。
  • 河南中牟實現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全覆蓋 打造全民健康「保護網」
    中牟縣廣惠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於2020年11月20日正式揭牌開診,該中心是一所集醫療、預防、保健為一體的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有95張病床,開設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科室,並設置了醫養結合、中醫康復理療特色科室。
  • 日照村級體育總會明年全覆蓋
    環境一流的申家坡社區門球場2014年,日照市體育局在全省率先實現了鄉鎮(街道)體育總會全覆蓋,在全國也是首開先河;今年他們又啟動了村級體育總會的建設工作,明年即可實現全覆蓋說這話的是申家坡社區主任邵澤連,他同時也擔任著申家坡社區體育總會主席的職務。河山鎮在2014年掛牌成立了全省第一家鄉鎮體育總會,如今申家坡社區又成為了日照市第一批村級體總建設單位,這讓邵澤連感覺心裡美滋滋的,「大院裡不僅僅是多了一塊社區體育總會的牌子,實實在在地說,在區文體新局等上級部門的支持下,群眾身邊的體育設施、體育活動、健身指導服務眼看著豐富了起來。」
  • 精品社區+專業服務太保家園成都社區體驗館雲上揭幕
    同時,成都作為西部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市,氣候宜人,資源豐富,對西部其他地區老人異地養老一直有很強的吸引力。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大眾對健康、養生、養老需求也日益迫切,健康和養老產業的發展已直接關係到老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太保家園成都國際頤養社區作為中國太保在成渝都市圈的大型旗艦養老社區項目,各方面都投入了豐厚資源。
  • 南寧市新竹社區:讓社區成為和諧家園
    ,這裡道路乾淨,綠樹成蔭;老人們三三兩兩聚在樹蔭下談笑,孩子們在廣場上追逐嬉戲,讓人感受到社區和諧快樂的氣氛。近年來,社區堅持以提高居民素質為抓手,通過居民自治、友愛互助等做法,架起了人們之間溝通和互助的橋梁,使社區成為了居民的和諧家園,鑄造了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的新亮點。潘秀珍阿姨於1988年搬到新竹社區居住,一住就是20多年。她說:「當年這裡一片荒涼,生活很不方便。現在這裡儘管已成了『老』小區,但衣食住行樣樣方便,我都捨不得搬走了。」
  • 社區藍花楹藝術節 遇見最美紫藍花海
    「能在藍紫色的花雨下漫步,全成都估計只有我們武晉路了!」居民李自娟驕傲地說。位於武侯區晉陽街道晉吉社區的武晉路,長達1700米的道路上種著580餘株藍花楹樹,目前正是盛花期。
  • 南山8個街道公布精品特色社區 全覆蓋「路線圖」
    原標題:南山8個街道公布精品特色社區全覆蓋「路線圖」晶報2019年06月13日訊12日上午,在南山區2019年精品特色社區全覆蓋、再提升創建工作方案評審會現場,轄區8個街道公布了今年精品特色社區創建的施政方案。
  • 泉園街道陽光社區推進「三城聯創」建設美麗家園
    為進一步推進「三城聯創」工作,泉園街道陽光社區迅速行動,動員全體社區幹部、物業公司、居民群眾以堅定的信心、飽滿的熱情,積極投身到「三城聯創」活動中來,全面提升城市建設和管理水平,努力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和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國家健康城市,共同締造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