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太空建築?俄擬將3D印表機送上國際空間站

2020-12-26 中國環境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俄羅斯科技委員會負責人、前景研究基金會副總裁達維多夫表示,其基金會聯合俄羅斯航天集團公司開始開發太空3D印表機,並將在國際空間站對其進行測試,未來計劃用於列印太空的大型建築、月球和火星基地的元件。

  據報導,達維多夫表示:「我們已經開始製造3D印表機,以便在太空空間條件下工作,並為其確定任務。我們計劃先在國際空間站上測試印表機,而未來將這些設備用於列印軌道上太空設備的元件。」

  據他表示,從長遠來看,正在考慮使用3D印表機製作月球和火星基地建築的可能。

  2014年,美國「太空製造」公司(Made in Space)在國際空間站測試了自己的3D印表機。2018年,俄羅斯是世界上首個在軌道上進行了生物印表機測試,列印了人類和動物組織。

相關焦點

  • 俄羅斯首臺太空3D印表機將於2018年送入國際空間站
    俄羅斯研製成功首臺國產太空3D印表機,它能夠在失重條件下為太空人列印零部件。託木斯克理工大學、俄科院西伯利亞分院強度物理與材料學研究所、斯科爾科沃科技大學和俄「能源」火箭航天集團公司等4家單位參與該項目的聯合研製。    該裝置適用於未來長期太空探測,對未來航天項目十分重要。例如,火星探測大約需要飛行一年時間,但太空人能夠攜帶的各種裝置、設備和零部件數量非常有限。因此,此類技術是一種應用前景廣闊的太空設備。
  • 在太空也能3D列印?國際空間站將列印人類軟骨組織
    中新網7月26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26日報導,俄羅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RKK Energia)25日表示,用於列印人體組織的3D印表機將於今秋抵達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藉助該設備,太空人將嘗試列印人類軟骨組織和齧齒動物甲狀腺的樣本。
  • Techshot將在國際空間站上3D列印人體組織 或改變未來器官捐贈情況
    Techshot將在國際空間站上3D列印人體組織 或改變未來器官捐贈情況  Connor Feng • 2019-07-03
  • 國際空間站內「太空的士」將採用3D列印零件
    【環球智能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2月3日報導,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和科學知識進一步普及,對於廣大人民群眾而言,3D列印技術不再是一個陌生的字眼,此項高新技術正慢慢地運用於我們生活中的各個領域。
  • 太空人造肉來了!有著國際空間站和3D列印的加持,口感會更好?
    太空人造肉來了!有著國際空間站和3D列印的加持,口感會更好?人們已經能在太空中種菜,現在太空人造肉也是可能出現的了。10月7日,以色列生物科技初創公司Aleph Farms宣布,公司近日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了一項聯合實驗,運用3D生物印表機成功培育首塊太空人造肉。
  • 3D印表機上天了,那我把太空館搬進家了——3D列印生活系列
    在我們頭頂上的太空空間站總是有修修補補的地方,但修補的零件都是需要在地球生產所以,就把3D印表機帶上太空,在太空玩DIY了。既然3D印表機都能上太空了,那麼小編就想,能不能用DIY自己的太空館呢?為你寫詩,為你摘月,為你做3D列印的事什麼?月球燈,看多了?
  • 從太空、好萊塢到上海 尋找3D列印足跡
    下面跟筆者一起,從國際空間站到澳大利亞,再到美國好萊塢,最後回到中國上海,尋找3D列印的足跡。尋找3D列印足跡●第一站:國際空間站    我們先來到在近地軌道上運行的國際空間站(ISS)。9月裝載在「龍」飛船上,由獵鷹9號運載火箭發射並送入國際空間站。
  • 3D列印將走向太空 不再是科幻小說
    venturebeat網站4月17日報導,3D列印空間技術不再是科幻小說中的情節,因為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攜手其他太空公司正在使之成為現實。據科技資訊網(CNET)近期報導,美國艾姆斯研究中心(ARC)的工程師和研究員已經在研究如何使三D列印技術用於太空旅行和宇宙研究。三D列印在太空旅行方面潛力無限。
  • 第一家太空3D列印企業MadeInSpace被收購
    外媒消息,全球首個將3D印表機送上國際空間站的公司Made in Space(MIS)已被Redwire收購,具體的收購條款沒有透露。國際空間站的第一臺3D印表機 正是由MIS提供的Redwire是關鍵任務空間解決方案專家和空間組件生產商,由AE Industrial Partners(AEI)於2020年6月創立。專注於事航空航天、國防和政府服務以及特殊工業市場。
  • 國際空間站迎來新「房客」 3D列印、模擬星塵等實驗設備即將進入...
    11月中旬,諾斯洛普—格魯門—天鵝座再補給10號航班(CRS-10)將前往國際空間站。該飛船上搭載的貨物除了數噸太空人的補給外,還有不少科學實驗設備。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網近日報導,這些實驗的範圍囊括3D列印和回收、模擬從星塵中創造天體等,它們只是目前在國際空間站進行的數百項調查中的一小部分,儘管領域不同,但其終極目的都是為了人類的福祉。
  • Autodesk提供的太空3D印表機軟體有哪些過人之處
    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商業太空探索科技公司一直在推動3D列印的發展——一種較為廉價和可持續的,根據需要在太空直接生產物品和零件的技術。
  • Made in Space為NASA開發可在太空混合3D列印系統
    【PConline 資訊】Made in Space已經在太空中製造中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績, 該公司負責有史以來第一臺發射到太空的3D印表機,以及隨後在國際空間站繼續3D列印的增材製造設施。Made In Space現在正在研製一款巨大的機器人3D印表機Vulcan,該印表機將能夠在外層空間的真空中構建自由形態的物體。近日,Made In Space贏得了NASA新的合同,繼續開發Vulcan混合製造系統。該系統可以使用各種材料(包括金屬)進行3D列印,這與目前ISS上的3D印表機不同,後者只能用聚合物列印。
  • 太空中第一個有意義的3D列印物品竟然是扣子
    如今第一臺3D印表機安裝在國際太空站上,而科學家會用它列印一個很有意義的東西:保證太空人健康的帶扣。扣住身體帶扣被設計用來扣住大塊的肌肉群,是安全帶收縮系統中的一部分,太空人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行調節,Cagle將其稱為固定肌肉的穿戴技術。明年的某個時候,它將被列印出來並安裝在空間站的三個獨立的列印區,每個大約4.5英寸大小。
  • 法媒:3D印表機在太空造出人造肉 或可供太空人食用
    參考消息網10月11日報導 法媒稱,在一項利用3D印表機在國際空間站製作肉類的試驗成功之後,太空人大吃烤肉的可能性略有增加。據法新社10月9日報導,參與試驗的一家俄羅斯醫療技術公司9日說,生物列印技術公司利用微重力環境下的磁場製造出了牛肉、兔子肉和魚肉的組織。
  • 歷史上第一次 國際空間站將迎來全女性太空行走
    新華社華盛頓3月6日電 美國航天局6日證實,兩名美國女太空人將於3月29日在國際空間站外進行太空行走,這將是國際空間站歷史上第一次全女性太空行走。這兩名女太空人分別是安妮·麥克萊恩和克裡斯蒂娜·科赫,加拿大航天局飛行控制員克裡斯滕·法西奧將從美國休斯敦詹森航天中心的地面控制臺為此次太空行走提供支持。首先曝出這一消息的正是法西奧。她於3月初在社交媒體推特上寫道,將在控制臺上為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提供支持,「無法抑制自己的興奮」。這一推文獲得大量轉發和點讚。
  • 使用3d印表機列印人像需要多少費用
    隨著3D列印技術發達,遍及到:醫療、航空航天、以及3d列印創客教育等各行各業中。當然3d列印技術也可以列印人像模型。像杜莎夫人、吳亦凡、anglebaby等明星也使用3d印表機列印人像。我們也可以列印人像送給親朋好友或者是自己的愛人,也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的!
  • 中國太空3D列印的樣件成品什麼樣?為什麼要跑到太空中做試驗呢?
    中國首次太空3D列印的兩個樣件 |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作者 | 楊懷超 張昊責編 | 高佩雯5月5日,長徵五號B火箭將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送上太空。在經歷了三天的太空遨遊後,5月8日,返回艙成功返回東風著陸場。除了搭載的一臺中國自主研製的「複合材料空間3D印表機」,還帶回了在軌列印的兩個樣件。這是全球首次實現連續碳纖維增強複合材料的太空3D列印,引起一大波關注。
  • 另類又炫酷的3D印表機 你知道的有哪些?
    【PConline 3D列印資訊】自打19世界末,美國想到了3D列印的思想後,便在20世紀80年代將3D印表機發展以及推廣,之後3D印表機慢慢被人們所接受和使用。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遷,3D列印已經走過了三十多個年頭,在現代中,有人使用過,也有人僅僅是聽說過,正所謂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3D印表機慢慢普及的時代,我們也應該多多少少了解一下。目前3D列印可以說已經開枝散葉到你無法想像的地步,可能不少人用慣了市場上的列印產品,而3D列印的世界,你可能不會懂,下面帶你了解一下人們普遍使用的3D印表機,看看用這些炫酷的3D印表機都能列印出什麼東西來。
  • 去太空開個「五金店」
    深圳晚報訊 據新華社報導,美國東部時間22日升空的「天鵝座」貨運飛船,正為國際空間站運送物資,其中一臺升級版3D印表機格外引人注目。國際空間站為何需要3D印表機? 為美國航天局提供3D印表機的「空間製造」公司首席技術官賈森·鄧恩認為,太空探索好比野外露營,一旦某些設備發生損壞往往需要「回家」才能處理,3D列印為空間站減少對地面維修的依賴提供了可能。
  • 俄航天集團稱將於明年2月徹底封堵國際空間站俄艙段裂縫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消息 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發布消息顯示,2021年2月,等下一艘「進步」號貨運飛船向國際空間站帶去專門的修理包後,將徹底封堵上「星辰」號服務艙中轉隔艙引起漏氣的裂縫。照片 : ROSCOSMOS/SERGEY KUD-SVERCHKOV俄航天集團發行的新一期《俄羅斯太空》雜誌寫道:「(國際空間站俄羅斯艙段)副飛行負責人尤裡·吉津科說,將於2021年2月對中轉隔艙進行最終的氣密密封,屆時『進步』號貨運飛船向國際空間站送去專門的修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