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494位皇帝中,除了秦始皇,還有哪些能算「千古一帝」?

2020-12-25 騰訊網

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的秦王政認為自己「德兼三皇、功蓋五帝」,首創「皇帝」這一稱謂作為華夏最高統治者的稱號,並自稱「始皇帝」,後人稱之為「秦始皇」。從歷史影響力來說,秦始皇首次實現了統一華夏,並且「車同軌,書同文」,為華夏民族播下了大一統思想的種子。在秦始皇的影響下,後世帝王也紛紛以統一天下為最高要求,這也使得後來的中國長期保持著大一統的局面。也正是憑藉著這一份影響後世兩千年的功績,秦始皇成了公認的「千古一帝」。

但是在漫長的歷史中,「千古一帝」也不再是秦始皇的專屬,越來越多擁有文治武功且對後世影響力巨大的帝王,也會被冠以「千古一帝」的美譽。從公元前221年秦始皇首次使用「皇帝」稱號,到公元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退位,2133年裡大一統政權和割據政權中使用過「皇帝」尊號的一共有494人。那麼在這494位大大小小的皇帝中,除了秦始皇之外,還有哪些可以算「千古一帝」呢?我們不妨先用評判標準來縮小篩選範圍,「千古一帝」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所統治的王朝是大一統政權,本人要有較大的文治武功,對後世要有較大的影響力。

經過篩選,能夠從494位帝王中脫穎而出的,也就只剩下了漢武帝劉徹、隋文帝楊堅、唐太宗李世民、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清聖祖玄燁等6位。那麼這7位皇帝中,又有幾位算得上「千古一帝」呢?

首先來看看漢武帝劉徹

劉徹的在位54年,是除秦始皇之外最沒有爭議的「千古一帝」,後人稱之為「漢武大帝」。在《沁園春 雪》中,劉徹和秦始皇並列,合稱「秦皇漢武」。劉徹在位期間,漢王朝一改「文景之治」時對匈奴的求和政策,並且主動出擊從匈奴手中奪得了河套平原。帝國將星霍去病更是打通了河西走廊,讓大漢的版圖擴張到了西域。

對內劉徹施行了眾多改革,不僅「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奠定了後世基本的思想格局,還對制度框架進行了優化,「內外朝」的制度一直為後世所沿用。此外,劉徹還首創了年號紀年法,一直貫穿後世,周邊的日本等國家也爭相效仿。所以無論從哪個緯度上來說,漢武帝劉徹都當得起「千古一帝」的名號。當然,人無完人,劉徹晚年也有過許多的過失,但畢竟瑕不掩瑜。

其次是隋文帝楊堅

楊堅在位23年,期間結束了自西晉「五胡亂華」以來數百年的分裂局面,再次實現了對全國的統一。在文治上,楊堅提倡節儉,一手開創了「開皇之治」。楊堅多次減稅,減輕農民負擔。此外,他首創的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也被後世所沿用。在西方評選的的的「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中國人只有8位上榜,楊堅是其中之一。而和他一起以皇帝身份上榜的,只有秦始皇,由此也可以看出楊堅對中國以外的影響力。

但是隋朝是一個短命王朝,再加上楊堅「禪位」的開國方式並不那麼光彩,所以後世很少會有人把「千古一帝」和這位影響力巨大且有文治武功的開國皇帝聯繫到一起。

第三位是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在位23年,開創了古代盛世中最為著名的「貞觀之治」。李世民在隋末亂世中打下了大唐的半壁江山,武功也可見一斑。李世民對外用兵,為自己贏得了「天可汗」的尊號,是當時名副其實的「萬王之王」。但是和這些光鮮亮麗的功績一起被後世銘記的,還有他充滿血腥的上位之路。在「玄武門之變」中李世民射殺自己的親兄弟、逼迫父親李淵退位,後來又以皇帝的身份強行幹預史官的工作,所以李世民的「千古一帝」是爭議比較大的。

第四位是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在位31年,和秦始皇一樣,他也是結束了亂世開創大一統的皇帝,並且他的起點還是所有開國皇帝中最低微的。正因如此,大明也是後人公認的「得國最正」的王朝。武功上不必多說,朱元璋在文治上關心百姓疾苦,整個洪武年間都在建設水利等基礎設施。但是朱元璋被後人詬病的地方比李世民更多,他對功臣的誅殺遠超歷代開國皇帝,「洪武四大案」也是明初繞不開的歷史。在對後世的影響上,朱元璋廣設藩王埋下了「靖難之役」的種子。

一般來說,朱元璋是公認的雄主,但他殺伐太過,如果能學習趙匡胤「杯酒釋兵權」,或許也能算得上是「千古一帝」。

第五位明成祖朱棣

朱棣在位22年,是以藩王之身武力奪取皇位的帝王。朱棣在位期間五次親徵北元,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打過斡難河的帝王。與此同時他派鄭和下西洋,構建了一套區別於歷代王朝「內藩」制度的「外藩」制度。他下令編修的《永樂大典》,也是古代文治之壯舉。在朱棣統治期間,明朝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四夷賓服,史稱「永樂盛世」,而他本人也被後世譽為「永樂大帝」。如果除去皇位合法性不談,朱棣這位守成之君的功績堪比朱元璋的創業之功。和漢武大帝劉徹一樣,永樂大帝朱棣也可以算得上「千古一帝」。

最後一位清聖祖玄燁

玄燁在位61年,是古代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後人一般以其年號「康熙」來代稱。康熙帝年少登基,一生擒鰲拜、平三藩、收臺灣、三徵噶爾丹、大敗沙俄……對大清帝國而言,這位守成之君實有開創之功,所以得了一個「聖祖」的廟號。但是清朝作為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近代以來開啟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屈辱,這也使得清朝成了一個爭議很多的王朝,連同對清朝居功至偉的康熙帝也飽受質疑。康熙帝是清朝唯一一個也是史上最後一個有望被稱為「千古一帝」的帝王,但是他的爭議甚至比李世民還要大。

在我國古代494位皇帝中,除了秦始皇之外還能夠被稱為和可能被稱為「千古一帝」的,有且只有以上6位。然而其中最沒有爭議的也僅僅只有漢武帝劉徹一人,其餘5位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爭議。大家支持以上的哪位或者哪幾位皇帝呢?不妨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見解!

相關焦點

  • 古代一共出了494位皇帝,誰能評得上千古一帝?僅這4人名副其實
    據考古學家統計,從秦始皇開創封建時代開始,到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結束。我國2132年的封建時代,一共誕生了494位皇帝。 而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則是清朝的康熙和乾隆,一個是61年,另個一個則是60年,最短的是金末時期的皇帝,從登基到駕崩,只用了半天不到。 這些數據勾勒出了我國古代封建王朝的皇帝群像,不過,相信各位讀者最感興趣的還是那些皇帝能真正稱得上是千古一帝。而歷史學界公認的千古一帝一共是4個,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一一介紹,並分析他們為何能有如此高的聲譽。
  • 中國歷史上494位皇帝,能稱上千古一帝的有幾位?唯有這四位!
    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自公元前221年以來建立了統一的國家,產生了我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到公元後1912年,清朝末位皇帝溥儀退位,我國封建時代就此結束,一共經歷了2132年,在這期間一共產生了494位皇帝。那麼在這494位皇帝中,有誰能稱上千古一帝呢?
  • 康熙算不算千古一帝,用這四位皇帝作對比,答案瞬間水落石出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時期,總共出現了500多位皇帝,其中有文治武功卓絕的帝王,也有些窮兵黷武的暴君,還有些貪圖安逸享樂的皇帝。儘管歷史上的數百位皇帝各皆不同,但後人為了彰顯帝王們的功績,還是進行了一個排名,歷史上有四大千古一帝,是後人根據他們的貢獻排出來的。在所有千古一帝中,有一位備受爭議,他就是清朝的康熙皇帝,康熙皇帝是清朝第四位皇帝,是入關之後第二位皇帝,其實康熙的一生,功績也不容小覷。
  • 我國歷史上共出了494位皇帝,但稱得上「千古一帝」的,只有這3人
    提到漢朝有名的皇帝,很多人都會想到漢武帝劉徹。如果要問中國歷史上到底有多少位皇帝,其實沒有辦法給出一個實際的數據。因為中國官方認可的皇帝有494位,但是加上一些沒有被史官記錄在冊,但是卻有皇帝之實的皇帝又超過了500位。而在這麼龐大的數字裡面,中國能夠單獨被拎出來,稱之為是千古一帝的三位皇帝,大家會想到誰呢?可能這三位必須得榜上有名。
  • 中國共有494位皇帝,只有這4位被公認為「千古一帝」,你贊成嗎?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源遠流長,自公元前221年嬴政自稱「皇帝」開始,到1912年溥儀宣布退位,2132年的封建王朝裡,出了494位正統皇帝(農民起義的「皇帝」此處不表)。其中既有名垂青史的明君,也有遺臭萬年的昏君,然而能被稱為「千古一帝」的人,是少之又少。
  • 中國422位皇帝,這4位稱得上千古一帝!你認為誰是第一?
    中國422位皇帝,這4位稱得上千古一帝!你認為誰是第一從秦始皇掃滅六國建立大秦帝國開始,一直到大清王朝滅亡,中國歷史上一共誕生了494位皇帝,論功績和影響,只有這四位有資格被稱為千古一帝。這千古一帝可是對帝王的最高評價了,一千年才能出這麼一個傑出的帝王,這個稱呼最早是明代官員李贄用來形容秦始皇的。下面就來介紹一下普遍看好的千古一帝人選吧。隋煬帝楊廣。
  • 中國歷史上曾湧現過400多位皇帝,堪稱千古一帝的,卻只有這4位!
    縱觀我國歷史上,曾經湧現了400多位皇帝。雖然自秦朝以來到清朝結束,中國僅僅只歷經了兩千多年的時間,但皇帝之多,在位時間之短暫。不得不讓人感嘆一句,當皇帝還真是一份高危的工作,不少皇帝才剛剛登基,還沒有機會施展宏圖抱負,就被自己的兄弟甚至是叔父及外臣搶奪走了皇位。
  • 中國歷史上共有422位皇帝,只有這幾位稱得上千古一帝
    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稱始皇帝以後,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在這漫長的2132時光裡,中國共出現了422位皇帝。這些皇帝有的雄才偉略、氣吞山河『有的中興之治、開疆拓土,當然更多的是守成之君,碌碌無為。那麼在這422位皇帝中,哪些能被稱為千古一帝呢?
  • 中國歷史上共產生了559位皇帝,真正能稱得上千古一帝的,只有4人
    眾所周知,我國有著很悠久歷史文化,我們對歷史都充滿了好奇和興趣,於是近年來各種古裝劇都開始搬上螢屏,尤其是關於古代帝王的題材的很多。我國經歷了很多朝代,也出現了很多皇帝,在這些皇帝當中,有很多皇帝很有作為,國家在他們的領導下變得十分強大。
  • 除了千古一帝,你一定不知道秦始皇還有另一個身份
    眾所周知,秦始皇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他建立了首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以及他創建中央集權制度,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秦始皇陵以其宏大的規模、豐富的陪葬物居歷代帝王陵之首,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帝陵。迄今為止,萬裡長城和兵馬俑是依舊是國內門票收入最高的兩大旅遊景區。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甚至許多外國首腦政要來中國,都會去長城和兵馬俑參觀。
  • 古代歷史上沒汙點的3位皇帝,網友:沒法黑,各方面都堪稱完美
    聲明:本文素材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在歷史悠久的中國古代,共有494位封建王朝皇帝,從開創大一統的秦始皇到末代皇帝溥儀,每一位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在歷史上發揮著不同的光輝,有些人被稱為千古一帝,有些人則遺臭萬年,每個皇帝身上都有一個缺點,畢竟人無完人,在歷史上,又有哪些皇帝一生中幾乎是沒有汙點的
  • 歷史上共出過494位皇帝,但只有這四位,才有資格被稱為千古一帝
    歷史上總共有494位皇帝,但只有這四位皇帝有資格被稱為所有時代的皇帝! 秦始皇。秦始皇可以被稱為歷代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不僅統一了天下,而且統一了貨幣和制度,還開闢了疆域,使秦朝的疆域越來越大。在第一個皇帝統一全國後,他自稱皇帝,並宣布他的話作為皇帝的命令,以服從他的臣民。
  • 盤點中國古代最偉大的五位皇帝,快來看看排名是否和你想的一樣?
    文/老林講歷史在中國古代的封建時期一共有2132年,出現過494位皇帝,這其中有令人唾罵的無道昏君,也有政績卓著的千古一帝,今天老林給大家揭曉其中最偉大的五位帝王,快來看看排名是否和你想的一樣?無論在氣度、文略、武功上都在帝王中是頂級的,先說氣度方面:我們熟知的魏徵天天噴李世民,唾沫都飛濺到他臉上,唐太宗也沒有發怒,武功上他擊敗突厥和回鶻,被各民族尊稱為天可汗。
  • 歷史上的四大千古一帝,個個名垂青史,隋文帝上榜,第一千古無二
    歷史上的四大千古一帝,個個名垂青史,隋文帝上榜,第一千古無二自秦始皇以來,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過408個大大小小的皇帝,其中無所作為的不勝枚舉,但也有一些皇帝雄才大略,建立了不朽的功勳,為中華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被譽為「千古一帝」。
  • 中國古代堪稱千古一帝的四大明君:一贏二劉三李四趙
    中國古代堪稱千古一帝的四大明君:一贏二劉三李四趙我國是一個歷史非常悠久的國家,有著5000年的歷史,其中封建王朝有2000多年歷史,而我國古代也有好幾百位皇帝,但我們往往只記得幾個開國皇帝,像秦始皇,劉邦,李世民,趙匡胤,朱元璋,像漢武帝我們往往只知道他的稱號
  • 真正意義上名副其實的千古一帝——秦始皇
    靈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運河之一,是一條最古老的水閘式運河,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屹今保存最完整的人工運河之一,它與都江堰、鄭國渠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歷經兩千多年,靈渠至今仍發揮著灌溉、排洪、灕江補水、旅遊等作用,功能價值還在延續。靈渠被專家們稱為「活態的遺產」,至今仍灌溉著兩岸6萬多畝農田,每年通過南渠流入灕江的水量超過1億立方米,有「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
  • 秦始皇為什麼被稱為千古一帝?和他所做的這四大貢獻密不可分!
    我國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歷經無數朝代,也出現過許多君王,其中一些君王名留青史,有些君王卻遺臭萬年,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秦始皇功不可沒。這裡所說的大一統並不單單指地域上的統一,其中還包括政治、經濟、文化上的統一,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因為在春秋戰國之前,還有夏商周三個王朝也都實現了地域上的統一,但是國家制度卻依然處在分裂狀態,不能算大一統。
  •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親生父親到底是誰?專家:現代醫學為你揭開真相
    秦始皇作為中國歷史上第1位皇帝,一直備受人們的爭議,有人說他是千古一帝,有人說它是昏君。其實一個皇帝在位期間,總難免功過不平衡。
  • 作為中國史上第一位皇帝,為何秦始皇沒有廟號和諡號?看完秒懂
    作為掃清六合,席捲八荒,結束戰國分裂的秦始皇,為什麼沒有廟號和諡號?在歷史上,對於古代皇帝的稱號,主要歸類有以下幾種,分別是廟號,諡號,年號,直呼姓名,比如漢武帝劉徹就是諡號,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廟號,萬曆皇帝就是年號,朱元璋就是尊姓大名。廟號起源於商朝,初始只有四種分別是「太」「高」「世」「中」,具體化就是太祖,高宗,太宗,世宗,中宗。
  • 我國歷史上有559位皇帝!為何只有三位被稱為「千古一帝」呢?
    在我國歷史上經常會出現皇帝因莫須有罪名屠殺大臣的悲劇,追究其原因主要是皇帝把國家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企圖帶帶相傳。如明朝的朱元璋屠殺功臣人數之多,歷史上實屬罕見。僅胡惟庸一案就屠殺人數高達30000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