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產城融合繪就民生畫卷

2021-01-09 湘湘帶你看社會

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於改善民生。「十三五」期間,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積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改善城市面貌、拓展城區功能、增強城市發展承載力,打造宜居宜業活力經開區為目標,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十三五」期間,該區累計投資260億元,實施了210項重點城建工程,新增道路通車裡程110公裡,新建公園綠地14處、道路綠廊60餘條。

人才公園位於日照經開區大連路以南、安康路以東,是我市第一個以人才為主題的公園,園內設置展廳、咖啡吧、書吧、辦公洽談區、廁所等區域,方便群眾散步遊玩,為不同年齡、層次的市民提供有趣、舒適、豐富的活動場地。

目前,城區「七縱八橫」的主路網框架基本形成,園區路網日益完善,安置區道路逐漸配齊。

領跑全市道路綠化水準,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重點將重慶路、天津路、秦皇島路、上海路、大連路5條城市主幹道分別打造成「工業大道」「紅楓大道」「銀杏大道」「空港大道」「桐蔭大道」;大連路公園、銀川路公園、聚奎園等11處集園林景觀、休閒廣場、體育運動為一體的公園綠地,為周邊居民提供休閒運動的場所。

打造成「銀杏大道」的秦皇島路美如畫。

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還從百姓最關心、最迫切的事出發,大力實施民生工程,從醫療到康養,從教育到文化,全力以赴補短板、強弱項,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先後投資3億餘元,新建6所中小學、幼兒園,新增學位6510個,有效解決了「大班額」「入園難」問題。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提升街道綜合文化站、社區基層綜合性文化中心(文化大院),高標準完成2處城市書房建設,建成大連花園社區健身館和1處移動健身館。

今年,日照經開區投資298萬元,在獻唐學校、寧波路學校建成了人工智慧實驗室,目前已投入使用。

市民在城市書房大連花園館樂享讀書時光。

道路寬了,街景靚了,市民的業餘文化生活也更加豐富多彩。

經過前段時間的緊張建設,日照奎山體育中心主體育場目前已經雛形初現。作為第25屆省運會主會場的奎山體育中心,不僅承擔著舉辦重要賽事的功能,而且還為市民提供全民健身的場所。項目規劃建設日照之光體育場、運動員培訓訓練基地、日照市體育運動學校及全民健身體育公園等。

投入使用的日照獻唐學校。

(日照報業全媒體記者 李青 通訊員 田磊)

【來源:主流日照】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秦皇島開發區:產城融合發展打造宜居宜業示範區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吳宇珈)近年來,河北秦皇島開發區大力實施產城融合發展戰略,以產業資源激發區域活力,以區域發展促進產業升級,統籌協調推進產城融合,進一步提升全區環境面貌、城市管理水平,逐步建成生態宜居、低碳環保、亮麗智慧、宜居宜業的「產城同興」綜合性示範區。
  • 日照5個港產城融合大項目集中開工!
    1月15日上午,山東省港口集團與日照市人民政府港產城融合項目集中開工暨合作協議籤約儀式舉行。市委書記張惠,省港口集團董事長霍高原,市委副書記、代市長李在武、市委常委、副市長劉兆亮,市委常委、秘書長馬先俠參加活動。此次集中開工的5個項目涉及冷鏈物流、城市更新、汽車產業、高新科技裝備、樓宇經濟等領域,總投資達138億元。
  • 日照5個港產城融合項目集中開工
    1月15日,日照市港產城融合發展又添濃墨重彩一筆。當日上午,山東省港口集團5個總投資約138億元的港產城融合項目,在日照集中開工。據悉,當日開工的五個項目為:日照燈塔景區港口文化建設項目、日照海龍灣老港區改造基礎設施投資項目、日照汽車流通產業園項目、日照冷鏈物流產業園項目、日照高新科技裝備產業園項目,項目涉及冷鏈物流、城市更新、汽車產業、高新技術裝備、樓宇經濟等產業。
  • 以產促城 以城興產 上饒經開區高質量推進產城融合發展
    這是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力推進產業集群發展和產城融合戰略,構築活力之城的一個有力舉措。  近年來,上饒經開區把光伏、光學、汽車確立為主導產業,積極推進「世界光伏城、中國光學城、江西汽車城」三城同創,產業集聚效應顯著。今年1至9月,上饒經開區主營業務收入達593.12億元,同比增長14.79%。目前,上饒經開區共有工業企業325家,總人口11萬餘人。
  • 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城市之秋
    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披上絢爛的  一年四季中,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秋天
  • 打造產城融合示範 加快片區繁榮興旺 鹽城市河東片區建設按下...
    4月20日下午,鹽城市政府召開河東片區規劃建設新聞發布會,從發展思路、功能定位、行動策略等方面解讀河東片區規劃建設情況,積極回應社會各界關切,合力打造產城融合示範區,加快實現片區繁榮興旺,為「四新鹽城」建設增添新動能。鹽城市副市長李逸浩,全國建築設計大師時匡等出席新聞發布會。
  • 山東港口建設國際領先產城融合港
    □ 本報記者 吳榮欣 常青「港」是產業和城市發展的基石,「產」是港口和城市發展的支撐,而「城」則是港口和產業發展的依託。山東省港口集團成立一年多來,秉持「三個更加」「三個滿意」的理念,積極對接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將建設「國際領先的產城融合港」確立為港口發展方向之一,主動參與港產城建設,最大限度放大港口「磁吸效應」,為城市發展注能。
  • 總投資138億元 山東港口與日照市港產城融合項目集中開工
    1月15日,山東省港口集團與日照市人民政府港產城融合項目集中開工暨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在日照市燈塔景區港口文化建設項目現場舉行,涉及冷鏈物流、城市更新、汽車產業、高新科技裝備、樓宇經濟等產業總投資達138億
  • 鹽鹼地崛起未來之城!現代農業開發區開啟產城融合新階段
    現代農業開發區開啟產城融合新階段 2020-07-04 1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產城融合 為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北辰區先行先試探索生產生活...
    去年落戶北辰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綠地(天津)全球商品貿易港,將成為京津冀商貿產業直通進博會的重要交易服務平臺。2016年,「天津市北辰產城融合示範區」獲得國家發改委審批,成為我市唯一的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北辰區北部68.29平方公裡範圍納入示範區建設,其中包括北辰經濟技術開發區核心區、高端裝備產業園,以及大張莊鎮、雙街鎮兩個市級示範小城鎮。
  •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十三五」答卷
    展開「十三五」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時代畫卷,每個節點都讓人印象深刻,每處著墨都令人心潮澎湃。 回眸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5年奮進歷程,用汗水澆灌收穫,以實幹篤定前行,書寫下濃墨重彩的「產業建城」「科技強城」「服務立城」「文化興城」的產城融合新篇章,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貢獻亦莊力量。
  • 大龍開發區:業興人聚城鎮美 蝶變呈現新畫卷
    升格為省級經濟開發區的21年來,大龍開發區深耕循環經濟、工業扶貧、產業鏈打造和易地扶貧搬遷等一系列創新與實踐,走上了業興、人聚、城美的特色園區建設道路。  A  依託資源、交通、產業等區位優勢,吸引一批批企業落戶發展、投資興業,人才、資金等發展要素滾滾而來。早前只是武陵山偏遠小鎮、名不見經傳的大龍,一步步聲名遠揚。
  • 守護山水林田湖草 繪就美麗泰城新畫卷
    守護山水林田湖草 繪就美麗泰城新畫卷 2020-08-20 21: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產城融合 為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北辰區先行先試探索生產生活...
    去年落戶北辰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綠地(天津)全球商品貿易港,將成為京津冀商貿產業直通進博會的重要交易服務平臺。&nbsp&nbsp&nbsp&nbsp2016年,「天津市北辰產城融合示範區」獲得國家發改委審批,成為我市唯一的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
  • 我叫日照,今年30歲!這是我的最新簡歷!
    行政代碼:371100 面積:陸域面積5359平方公裡,海域面積6000平方公裡 人口:306.65萬 家庭成員:現轄東港區、嵐山區、莒縣、五蓮縣和日照經濟技術開發區
  • 嵐山區碑廓鎮鄭偉:發展經濟 繪社會主義新農村畫卷
    鄭偉接受記者採訪  大眾網日照1月18日訊 (記者 張鈺悅)近年來,碑廓鎮緊抓嵐山經濟開發區遷至碑廓的大好機遇,從民生、旅遊等方面著手,認真落實各項改革政策,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加大對農村的投入,帶動全鎮經濟穩定發展的同時惠及全鎮百姓。
  • 威海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加速邁向現代化產業新城
    ⑧萬畝高標準農田試點  打開威海全域城市化的發展版圖,威海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簡稱臨港區)正處在全域威海的中心節點。2005年以威海市工業園起步,2013年晉級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如今威海臨港區已成為威海發展最為活躍的經濟增長極和最新城市拓展區。  威海臨港區牢牢把握「產城互動、三生共融」的核心發展理念,保持定力、精準發力、持續用力,正加速由單一的工業園區向現代化產業新城的轉型跨越升級。
  • 推進港產城融合發展,山東港口「東煤南移」移出新舊兩重天
    ,對居民生活影響降到最低,同時為港口和客戶節約了成本;三是燈塔風景區、「海龍灣」實現貫通,為日照市和山東港口港產城融合板塊帶來了百億元級的新產業空間,培育了新的經濟增長極。增量擴張,帶出臨港產業帶如果石臼港區南區承接了日照港的存量轉移,那麼35公裡之外的嵐山港區,則將承擔日照港面向未來的增量擴張,成為日照港推進港產城融合和高質量發展的希望之地。
  • 陽泉經濟技術開發區 全力打造四個「新高地」
    陽泉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1993年2月,1996年1月被省政府批准成為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7年7月,開發區採取「一區多園」模式,以陽泉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主體,整合東區工業園、白泉工業園、郊區蔭營工業園進行擴區,規劃面積為80平方公裡。陽泉經濟技術開發區現有入區企業8318家,總人口約11萬。
  • 產城融合發展 開創固安轉型升級新路
    產城融合發展 開創固安轉型升級新路 >   中新網5月9日電 走進固安產業新城,在這裡,產業和人居得到完美的融合,你難以分辨這裡是一個工業園區,還是一個現代化的田園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