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將列裝8艘北風之神核潛艇 攜核武震懾日本

2020-12-15 環球軍事

解讀俄羅斯加快海軍建設的系列舉措

日前,俄羅斯第四代戰略核潛艇「北風之神」級首艇「尤裡·多爾戈魯基」號舉行了升旗儀式,正式入役俄太平洋艦隊。到2020年之前俄羅斯將總共建造8艘「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屆時「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將構成21世紀俄羅斯海基戰略核力量的核心。除此之外,2013年伊始,俄羅斯在海軍建設上還強勢推進了一連串大動作,令人目不暇給。請看科技日報特約專稿——北極熊大洋再發威

「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列裝以更新海基戰略核力量是俄羅斯海軍軍事變革中重要內容,俄羅斯領導人對此高度重視。對於地跨歐亞兩大洲,面臨三大洋的俄羅斯來說,海軍在其軍事力量構成中佔有重要地位。特別是蘇聯時期,其強大的潛艇編隊更是對抗美國龐大的航母編隊,構成軍事平衡的核心力量。然而,蘇聯解體後,繼承其衣缽的俄羅斯不僅國際地位一落千丈,海軍力量建設囿於國內政治動蕩、經濟衰退等原因,更是停滯不前。

近年來,隨著國內政治局勢逐漸平穩、經濟狀況不斷好轉,俄羅斯實現大國復興的欲望更加迫切,加之美國重返亞太戰略的實施,對俄羅斯遠東戰略利益產生重大影響,重振俄羅斯海軍威勢更有其迫切現實需求。

海軍力量建設步伐加快

在俄羅斯新軍事變革的大框架下,海軍力量建設加快了步伐。具體有以下幾點:

首先,加快海軍裝備更新,提升現代化建設進程 除了要在2020年以前列裝8艘「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完成海基戰略核力量更新換代之外,俄羅斯海軍還將在2016年前接裝18艘水面艦艇、6艘潛水艇和30艘特殊用途快艇,並且更多新的技術和現代化解決方案將被引入艦船的批量生產中,此舉無疑對加快俄羅斯海軍武器裝備更新換代以及推動新裝備儘快形成作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此外,為配合俄羅斯的北極戰略,專用於在北極執行任務的艦船也將在2020年前開始設計和建造。

其次,推進海軍基地升級,強化綜合保障能力 自海軍誕生起,如何確保對其綜合補給,一直就是海軍力量建設發展的核心命題之一。現代海軍力量的提升與維持,更加有賴於完善的海軍基地所提供的綜合保障。對此,俄羅斯海軍總司令維克託·奇爾科夫表示,「俄海軍基地設施需要現代化,俄計劃在2020年前將建成海軍基地統一後勤保障系統。」屆時,俄海軍基地後勤保障系統不僅能提供自動加油以及彈藥和物資補給,俄海軍核潛艇、直升機登陸艦和其他大型艦艇都能在這些基地停靠,更可以完成對航空母艦和航母集群的綜合後勤保障任務。四大艦隊中,俄黑海艦隊基地將首先完成上述系統建設,俄太平洋艦隊、北方艦隊、波羅的海艦隊和裏海分艦隊基地也將陸續更新,為俄羅斯新一代潛艇和艦船創造全新的後勤保障條件。與之相呼應,在裝備建設的源頭,海軍裝備試驗基地建設上,俄羅斯也不吝投入。2016年前,俄羅斯將在俄南部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的黑海海濱城市格連吉克附近建成新的全年運轉的多用途深水基地,用於對海軍新武器裝備進行試驗。該基地的建成,可填補俄羅斯境內海軍武器裝備試驗基地建設的空白,對檢驗和保障海軍新武器裝備的技術性能至關重要,並將成為向國內外採購商展示俄海軍武器裝備性能的良好平臺。

最後,密集進行演訓活動,增強海軍實戰能力 跨入2013年,俄軍各項演訓活動更加頻繁。據報導,2013年西部軍區各部隊將舉行50餘場大規模軍事演習,而其中自2010年編入西部軍區的北方艦隊和波羅的海艦隊將在2013年參加超過15場不同的海上演習。更為值得關注的是,1月20日,俄羅斯四大艦隊艦艇編隊首次齊聚地中海與黑海水域,舉行了自俄羅斯獨立以來規模最大的海軍演習。此外,俄羅斯北方艦隊2013年將與巴倫支海、挪威海和大西洋水域國家聯合舉行系列大型國際演習,著力提升俄軍海上搜救保障能力。一系列的海軍演訓活動不僅有助於切實提高俄羅斯海軍艦隊遠洋聯合作戰、保障能力,而且為解決在俄羅斯境外創建多兵種集團軍,統一與海軍其他集團軍實施聯合行動的問題有著重要意義。

對海軍情有獨鍾源於復興夢

俄羅斯海軍近一段時間以來的一系列規劃,無不體現著普京重新執政以來,大力推進海軍現代化建設的軍事發展思路。作為俄羅斯最高國家領導人,普京對海軍建設之於俄羅斯的重要意義有著深刻認識。早在2004年,面對當時的財政困難,普京就曾表示:「即使把克裡姆林宮賣了,也要造出新一代潛艇,因為這關係到俄羅斯的未來。」

那麼,俄軍政當局為何對海軍如此情有獨鍾?筆者認為,一方面是歷史上自俄羅斯民族涉足海洋以來,國家不斷強盛,國際地位不斷提升所帶來的對於海軍力量的認可;另一方面,俄羅斯不斷加快海軍建設步伐,有著其客觀的國際政治現實需求推動。

作為傳統意義上的陸地強國,俄羅斯對於海洋的偏執最早可以追溯到沙皇時期的彼得一世,為獲得通向波羅的海的入海口,沙俄不惜對瑞典作戰長達21年,最終如願以償。為奪取黑海的通行權而兩次遠徵亞速失敗後,沙俄奮發圖強,不斷積蓄國力,整頓軍備,終於在女沙皇葉卡捷琳娜一世時期完成了對亞速地區的控制,從而獲得了由黑海通向大洋的控制權。而對於沙俄來說,在追求通向海洋之路的過程中,也完成了從地區性陸地強國到海陸兼併的全球性帝國的轉變。憑藉著強大的水下潛艇編隊,蘇聯不僅在海上得以同美國分庭抗禮,維持著其作為世界一極地位的根基,更在1964年古巴飛彈危機中給美國以下馬威。歷史上海軍力量強大帶給俄羅斯心理上的安全感和榮譽感深深印刻在其民族靈魂深處。然而,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地位的衰落與海軍力量發展的滯後所產生的反差,更加加深了這一感受。因此,加快推進海軍力量建設,重振海洋大國威勢的渴望愈加迫切。

加快海軍建設的戰略考量

現實中,面對近期紛繁複雜的國際風雲變幻,俄羅斯加快海軍建設步伐則有以下戰略考量。

第一,「向西看」,遏制北約東擴,拓展戰略生存空間 如普京所說,「蘇聯解體是20世紀全球最大的地緣政治災難。」對獨立之後的俄羅斯來說,更是如此。儘管俄羅斯採取建立獨立國家國協等一系列措施試圖保持其在其周邊毗鄰區域的影響力與控制力,然而,經濟實力與軍事實力大不如前的俄羅斯無力長期通過經濟、軍事輸出來維持其周邊區域的向心力。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勢力趁此通過北約東擴,充分利用自身強大的經濟實力及政治影響力,擴展自身勢力範圍,擠壓俄羅斯戰略生存空間。此外,美國還試圖在北約框架下擴展其全球反導系統部署範圍,企圖將俄羅斯束縛在其天然地理範圍之內。政治、經濟上影響力的弱化,使俄羅斯急需通過發展海軍力量,提升其黑海艦隊、波羅的海艦隊的軍事威懾能力。

第二,「向東看」,平衡美日韓軍事調整,保護遠東地區戰略利益 作為俄羅斯的老對手,美國重返亞太戰略不僅指向迅速壯大的中國,更對俄羅斯在遠東地區的戰略利益產生重大衝擊。一向作為俄羅斯戰略大後方的遠東地區,軍事力量建設長期滯後,急需新鮮血液的補充以平衡美日韓軍事同盟在亞太地區新一輪的軍事部署強化。而作為俄羅斯下一代戰略核力量的核心殺手鐧武器,首艘「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被優先部署在俄軍太平洋艦隊,不僅僅是配合俄羅斯在遠東地區的新軍事變革,更是向美國秀出俄羅斯海軍最健壯的一塊「肌肉」,有力地表達了俄羅斯捍衛其在遠東戰略利益的決心。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下半年愈演愈烈的中日釣魚島問題,無疑給俄羅斯以警示。南千葉群島(北方四島)問題的懸而未決,和近期日本的一意孤行,配合一貫以強硬著稱的安倍政府,令俄不得不擔心南千葉群島爭端存在進一步升級的可能。因此,此次「尤裡·多爾戈魯基」號戰略核潛艇入役太平洋艦隊可謂一舉多得。

第三,「向身邊看」,凝聚友好國家向心力,保護傳統勢力範圍 2011年3月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問題上的決策失誤使得俄羅斯戰略損失慘重。一方面,傳統勢力範圍利比亞被西方勢力傾覆,俄羅斯在北非經營多年的前沿陣地灰飛煙滅;另一方面,俄羅斯在處理敘利亞問題時曾表現出來的首鼠兩端、猶豫不決,也令相當一部分跟隨國家寒心,對俄態度動搖。因此,在近期不斷升溫的敘利亞問題上,俄羅斯吸取教訓,不僅多次強硬表態,更付諸實際行動來捍衛自身傳統勢力範圍,給敘利亞巴沙爾政府以強力支持。四大艦隊自成立以來第一次齊聚聯合演習,其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而演習地域選定在黑海和地中海海域,無疑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更有著強烈的現實指向性。通過演習鍛鍊了艦隊聯合作戰、遠洋作戰能力,更給敘利亞巴沙爾政府以強烈的支持信號。更重要的是恰好在利比亞危機過去兩年的時間選擇進行此次大規模演習,同彼時行為舉止的差別之大,不禁令人「刮目相看」。同時,此舉也在俄友好國家的印象中加分不少,真可謂是「一石二鳥」。

俄海軍在2013年的一系列動作,處處體現出普京重新執政以來,俄羅斯愈加堅定地以重建海軍強國威勢來推動俄羅斯國家復興的決心。這不僅順應了俄羅斯民眾對於實現國家復興的熱切期盼,而且在戰略上多方面獲益,可謂驚豔!(馬建光 梁 衛)

相關焦點

  • 硬核回應:俄2艘北風之神駛入美國近海,攜32枚核彈發動模擬打擊
    (北風之神級戰略飛彈核潛艇)俄羅斯在美國發射"民兵3"的第二天,就把自家潛艇開到了美國的家門口進行模擬核打擊,直接表明了此舉是對美國近期軍事活動和對俄制裁的不滿。本次執行任務的 "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和"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號,是"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的2號艇和3號艇,隸屬於俄羅斯海軍太平洋艦隊。
  • 俄海上最強威懾,「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亮相,實力不容小覷!
    (俄公布北風之神戰略核潛艇照片)戰略核潛艇一直是各個國家的海上重要核威懾力量,作為國土面積第一的俄羅斯,為守護國土與海洋的遼闊,同時為了對其它國家的海軍構成核威懾力量,俄羅斯政府不惜餘力的在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上下功夫,空中核打擊力量的圖
  • 再窮不能窮核武!俄羅斯新時代重拳,深海潛龍「北風之神」級核潛艇
    俄羅斯海軍繼承了蘇聯時期"潛艇優先"的作風,至今保留著全世界規模與水平僅次於美國的核潛艇力量,特別是新一代"北風之神"戰略核潛艇的服役,標誌著俄羅斯戰略核反擊能力達到了全新高度。"北風之神"在俄羅斯海軍內部正式代號為955型,作為威風凜凜的"颱風"級後續發展型號,早在上世紀80年代就完成了設計規劃。
  • 俄軍核潛艇「飛彈拳頭」部署太平洋地區
    近期,俄造船廠將向太平洋艦隊移交955A型北風之神級彈道飛彈核潛艇「奧列格大公」號。新潛艇計劃駐紮在堪察加。起初,俄海軍想把它編入北方艦隊,但俄國防部改變了計劃。報導認為,第4代北風之神和北風之神-A級系列飛彈核潛艇旨在成為俄羅斯海上戰略核力量的主力。根據俄羅斯國家軍備計劃,打算為俄海軍建造10艘這樣的潛艇。
  • 俄核潛艇齊射4枚圓錘飛彈,對美國彰顯全球超強核打擊
    俄羅斯上次採用北風之神級核潛艇連續發射4枚「布拉瓦」潛射彈道飛彈,則則追溯到2018年採用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尤裡·多爾戈魯基」號採用深潛模式發射,在短短20秒內發射4枚「布拉瓦」潛射彈道飛彈。
  • 十年奮鬥,100艘袖珍戰艦和巨型核潛艇,俄海軍已脫胎換骨!
    至於新訂單,將於下一個十年初立即完成。 俄海軍潛艇部隊接收了955A型「北風之神」戰略飛彈潛艇「弗拉基米爾公爵」號。該艦實屬命運多舛,於2012年開工建造,2017年11月下水測試。它是同批8艘「北方之神」中的第四艘,也是完工的「北方之神-A」中的第一個代表。此外還有2014年開工的「奧列格公爵」號。
  • 俄核潛艇連射4枚「布拉瓦」洲際飛彈,美媒酸評:文明的終結
    此前,俄羅斯國防部在12日發布消息稱,當天俄羅斯「北風之神」級核潛艇「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號從鄂霍次克海水域向位於俄羅斯西北部阿爾漢格爾斯克州的奇扎訓練場接連發射了4枚「布拉瓦」洲際彈道飛彈,飛彈準確擊中目標,飛行距離超過了5500公裡。
  • 俄羅斯「北風之神」與美國「俄亥俄」,誰是「核潛艇之王」?
    文|鐵血君8月28日,阿拉斯加附近,美國的領海之外,一艘俄羅斯核潛艇浮出水面。美國衛星發現後迅速識別出,該潛艇為949型巡航飛彈核潛艇"鄂木斯克"號。隨後,俄羅斯太平洋艦隊發布消息稱,"鄂木斯克"號核潛艇當時正在白令海參加「海洋之盾」軍事演習。
  • 美軍新一代核潛艇,戰力遠超俄「北風之神」,「俄亥俄」級將退役
    與此同時,可以一次性攜帶16枚潛射洲際核飛彈的「俄亥俄」級核潛艇在戰力性能上也將全面超越俄羅斯海軍的「北風之神」,僅單艘核潛艇就有具備了滅國之力。目前,單艦造價達124億美元的「哥倫比亞」級首艦已經正式開工,預計在2031年服役。與此同時,美國海軍計劃建造12艘「哥倫比亞」級戰略飛彈核潛艇。屆時,這款新型核潛艇將超越「俄亥俄」級成為美國海軍最可怕的水下大殺器。
  • 五款核彈投射能力最強的核潛艇!俄獨佔3席比美國多,中國卻落榜
    目前美軍現役18艘「俄亥俄」級核潛艇,其中4艘由於服役時間過長,不適合深海部署,因此打算將其改造成為可搭載98~154枚戰斧巡航飛彈的攻擊型核潛艇。剩下的14艘依然保持攜帶24枚「三叉戟」潛射彈道飛彈的狀態。
  • 俄訓練潛水員救援失事潛艇 可下潛水深超400米
    「弗拉基米爾大公」號由俄紅寶石設計局設計,是第4艘北風之神級潛艇,同時作為第一艘北風之神-A級(955A型)潛艇,它的外形與「尤裡·多爾戈魯基」號、「亞歷山大·涅夫斯基」號和「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號存在明顯差異。引人注目的第一點是其指揮臺圍殼背後沒有「龜背」——潛射彈道飛彈發射筒。指揮臺前方也沒有明顯的凸出部分(前3艘北風之神級可能在這裡安裝了聲吶系統)。
  • 俄羅斯鎮海利器北風之神,強於俄亥俄級?噸位未必佔據上風
    目前俄羅斯的北風之神級潛艇有一艘部署於其北方艦隊,有兩艘部署在遠東的太平洋艦隊。同時從第四艘開始,俄當局對北風之神進行了大量的改進,同時工程代號改為995A,採用泵噴式推進技術,並且增加了四枚潛射飛彈的容量,由16枚增加到了20枚。而美國因為戰略核潛艇的數量已經夠多,把前四艘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改為了巡航核潛艇。
  • 又一艘北風之神核潛艇移交太平洋...
    9月末,俄羅斯海軍第三艘戰略核潛艇955型(「北風之神」級)「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號抵達位於堪察加半島的維柳欽斯克潛艇基地,正式移交給太平洋艦隊。這是目前俄羅斯太平洋艦隊接受的第二艘北風之神核潛艇。快速移交亞太方向,說明俄羅斯正在西太方向與美國爭鋒,從之前的轟炸機編隊組建,到近日戰略核潛艇移交,可見,對於美國的多重、多種武器裝備系統的部署亞太,而且還想重啟越南金蘭灣軍事基地,俄羅斯用實際行動表達了自己的不爽。對於核潛艇,無獨有偶,作為五常的英國,終於在戰略武器上發聲了。英國宣布將建造四艘新一代戰略核潛艇「繼承者」級,並已經下線了其首塊鋼板。
  • 俄戰略核潛艇罕見四連射,俄軍事專家:是對美侵略性政策的有效回應
    【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柳玉鵬】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弗拉基米爾·莫諾馬赫」號戰略核潛艇12日罕見地接連發射4枚「布拉瓦」潛射洲際彈道飛彈。該飛彈從鄂霍次克海射向阿爾漢格爾斯克的奇扎訓練場,並準確擊中目標。俄羅斯軍事專家稱,這一試射意義重要,表明俄戰略核潛艇完全具備作戰能力,「這是對美國侵略性政策的有效回應」。
  • 35年來首次,5艘美英戰艦駛入俄北方後院,戰略核潛艇堡壘告急
    這一回,他們將魔爪伸向俄羅斯的北方後院——巴倫支海,5艘美英戰艦駛入這個被俄視作戰略核潛艇堡壘海域的敏感區域,這是35年的第一次,引發各界高度關注。 負責歐洲地區的美國海軍第六艦隊披露,一支由4艘美國海軍艦船和1艘英國海軍艦船組成的海軍打擊小組於5月4日進入巴倫支海,這是1980年代中期以來,美國海軍水面作戰艦艇首次進入巴倫支海。
  • 094型戰略核潛艇已服役6艘,可攜12枚巨浪-2飛彈
    我們都知道,海基核潛艇、陸基洲際飛彈、空中轟炸機是構成三位核一體戰略核打擊的關鍵,而核潛艇作為其中最重要的一環。一旦發生戰爭的話,戰略核潛艇可以在海洋中發射核飛彈,從而對敵方進行核打擊。目前世界上擁有戰略核潛艇的國家有六個,除了聯合國五位常任理事國之外,印度的核潛艇目前正在建造當中。
  • 2020年俄將擁有80艘潛艇,對於戰鬥民族來說,是件讓人自豪的成就
    新華社記者3月19日傳回消息稱:據俄羅斯國防部內部人士透露,2020年底之前,俄羅斯將擁有80艘潛艇。據了解,當前美國潛艇數量大約是70多艘。如果俄羅斯能在年底之前達成80艘潛艇的目標,便會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潛艇擁有數量最多的國家。這對於戰鬥民族來說,絕對是一件讓人無比自豪與興奮的成就。
  • 俄公布新年度軍備建設清單
    俄海軍將列裝1至2艘北風之神-A級戰略核潛艇,延長現有戰略核潛艇的使用壽命,組織北風之神新一代戰略核潛艇開展跨洋部署和戰略巡航。俄空天軍將派遣圖-95MS等3型戰略轟炸機在國際空域進行約15批次戰略巡航,接裝首批深度改進型圖-160和圖-95MS戰略轟炸機並推動量產,計劃未來7年將其數量增加50%。俄防長紹伊古表示,到2021年年底,俄戰略核力量裝備現代化水平將達88.3%。
  • "北風之神"核潛艇VS"寒冷反應"軍演 北極冰海誰主沉浮
    北極「秀肌肉」,俄美意欲何為
  • 深海巨獸颱風級核潛艇,為何遭俄羅斯放棄,新型北風之神級更強?
    在前段時間,俄羅斯北德文斯克造船廠下水了一艘新型北風之神級戰略飛彈核潛艇,使得目前俄羅斯海軍的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的數量達到了4艘的規模,剩下的6艘預計會在2030年之前全部建造完畢,正式交付俄羅斯海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