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茲別克斯坦面積僅佔中亞的11%,為何卻是中亞人口最多的國家?

2020-12-10 環球情報員

烏茲別克斯坦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雙重內陸國之一(另一個為歐洲的列支敦斯登),不但自己為內陸國,其鄰國也都為內陸國。

▲雙重內陸國(紫色),其鄰國也都是內陸國

雖然雙重內陸國的性質限制了其發展,但烏茲別克斯坦的人口數量卻是中亞五國中最多的(約3300萬人),約佔中亞人口的45%,將近一半。但是,烏茲別克斯坦的國土面積卻只佔有中亞的11%(45萬平方千米)。

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不但是中亞人口最多的城市(約250萬),而且塔什幹所在的費爾幹納盆地,也是整個中亞人口最為稠密的地區。

▲中亞各國的面積、人口和人口密度情況

哈薩克斯坦的面積雖然佔中亞的68%之多(272萬平方千米),但人口卻只有1800萬,大大落後於烏茲別克斯坦。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烏茲別克斯坦能用那麼少的土地養育中亞最多的人口呢?

▲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的天際線

一、天選之地

烏茲別克斯坦大約有80%左右的領土為平原。這些平原主要是一望無垠的荒蕪沙漠,難以定居。國民主要居住在東部群山環繞的山谷-費爾幹納盆地之中。

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國交界處的費爾幹納盆地,是一個長約300公裡、寬約70公裡,夾在群山之間的三角形谷地。

▲費爾幹納盆地地形圖

該處周圍是常年積雪的群山,盆地裡遍布由積雪融化而成的河流,中亞第一長河-錫爾河也在此匯聚而成。不僅為農業灌溉提供了基本條件,也為人口增長提供了必要的水源。費爾幹納盆地主體部分正好為烏茲別克斯坦所佔有。

烏茲別克斯坦西部,靠近土庫曼斯坦的邊境還分布著另一條重要河流-阿姆河,是中亞水量最為豐富的河流,阿姆河下遊形成一片三角洲,最終流入鹹海。

中亞地區深居內陸,最大的氣候特點就是乾旱,因此在有充足水源的地方,往往也就有發展農業文明的基本條件。

▲費爾幹納盆地

農耕定居式文明的出現,使得烏茲別克人能夠獲得大量且穩定的食物供給,而這往往是促進人口增長的重要條件。

從中亞的地貌上來看,阿姆河和錫爾河流域(河中地區)以及費爾幹納盆地是中亞自然條件最好的地域。與其相比,中亞其他地區則充斥著沙漠、山地和乾燥草原,並不利於人口大規模定居。

▲河中地區與費爾幹納盆地位置

河中地區和費爾幹納盆地發展農業的歷史也相當悠久。當地灌溉農業與中亞其他地區相比,一直處於一個較為發達的水平。

不過,烏茲別克人並不是在這裡最早生活的民族。由於中亞民族遷徙頻繁、戰亂此起彼伏,中亞南部更是多個族群的激烈碰撞之地,鮮有單一民族能在當地長時間佔據統治地位。

從公元前五六世紀起,中亞淪為多個異族之手,最終伊斯蘭化的突厥人融合了其他民族,逐漸佔據主導地位,且在其基礎上形成了四個突厥人的「斯坦」國家(除塔吉克斯坦外)。

二、從遊牧走向農耕

蒙古人在13世紀崛起後,自然條件甚好的中亞南部迅速淪為他們的牧場。經過長時間共處,當地操波斯語、突厥語的族群逐漸和蒙古人融合,形成了烏茲別克、哈薩克等族群的雛形。15世紀起,烏茲別克民族逐漸形成。

在進入中亞南部之前,烏茲別克人還是一個非常典型的遊牧民族。進入費爾幹納盆地後,他們的社會經濟形態也發生了重大的改變。費爾幹納盆地和河中地區自古以來便是綠洲薈萃之地,灌溉農業極為發達。

▲烏茲別克斯坦佔有費爾幹納盆地的主體部分

隨著遷入當地的烏茲別克人越來越多,放牧的草場越來越少,森林也被大量破壞。受此影響,一些善於改變的烏茲別克部落開始學習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方式,逐步從遊牧走向定居。到17世紀末,大部分烏茲別克人都已選擇農耕作為謀生手段。

▲重建烏茲別克人國家的昔班尼

除了農耕外,河中地區位於歐亞大陸交通要衝,自古以來當地便有經商的傳統,對外開拓進取,從事貿易活動。

烏茲別克人進入河中地區後,也隨之養成了經商的風俗。當時,他們遍布中亞及其周邊各地。清代時,已有為數不少的烏茲別克人前往新疆經商,並與當地居民通婚定居下來。

16-19世紀期間,烏茲別克人在中亞南部確立統治地位後,進一步同化了當地原有居民,逐步從遊牧轉向農耕定居的民族,並先後建立起以烏茲別克人為主體的希瓦、布哈拉、浩罕三大汗國。

在這三大汗國存續期間,烏茲別克的社會十分繁榮,給人口增長創造了十分有利的基礎。

▲19世紀末期的烏茲別克人

三、白金之國

19世紀沙皇俄國的大舉南侵,迅速兼併了中亞。俄國人在當地推進的工業化,使得中亞地區逐步從一個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大多數農村勞動力也因此開始向城市和工礦地區集中。

俄國在烏茲別克人居住地確立統治後,積極推行土地國有化。一方面俄國強力剝奪烏茲別克人的農場和牧場,另一方面還實行鼓勵移民到中亞的政策。

▲反映沙俄對中亞徵服的畫作

1861年,俄國廢除農奴制後,大批獲得人身自由的農民選擇來到中亞定居。1871到1917年間,從東歐遷往中亞北部的俄羅斯農民就高達163萬餘人。

大量外來人口的遷入,不但帶動了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同時也迅速充實了當地人口。20世紀20年代,蘇聯在當地進行了土地改革和水資源改革,使得貧困農民的生活條件有了明顯好轉,降低了人口死亡率。

▲棉花的廣為種植,使得烏茲別克斯坦獲得了「白金之國」的美譽

中亞地區氣候乾燥、晝夜溫差大、灌溉發達、土壤肥沃,適合棉花的生長。當棉花於1884年在烏茲別克斯坦順利引種後,使得棉花種植業在中亞迅速普及開來。

烏茲別克斯坦不但是蘇聯境內的主要棉花生產基地,也是重要的農業基地,當地生產的水果、蔬菜也能提供莫斯科等大城市。

▲蘇聯時期中亞對阿姆河、錫爾河的大規模利用,導致了鹹海的乾枯

在蘇聯時期,烏茲別克斯坦的發展資金有三分之二都由蘇聯中央提供。二戰中,大量工業企業和技術工人遷往中亞大後方,烏茲別克斯坦從中獲益頗豐。到蘇聯解體前,烏茲別克斯坦已經有了較為健全的經濟體系,冶金、石油天然氣、機器製造業等門類得到了迅猛的發展。

在中亞五國中,除了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兩國油氣資源分布較少外,其他三國都有著豐富的油氣資源。相比農業而言,油氣帶來的經濟利益要更高,油氣工業區附近也往往集中著大量的人口。

伊斯蘭教主張多生多育的傳統和蘇聯推行的「母親英雄」「光榮母親」鼓勵生育的政策,也對中亞人口增長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1939年時,蘇聯國內烏茲別克人總共408萬人,到1989年,烏茲別克人已增長至1414萬人。

▲烏茲別克斯坦1950年-2008年的人口增長(單位:百萬)

四、人口數量超越哈薩克斯坦

其他中亞四國與烏茲別克斯坦相比,則有著十分顯著的發展劣勢。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兩國群山環抱,鮮有能大規模開發利用的平原。

▲中亞的地形圖

土庫曼斯坦的國土80%以上為沙漠,除了人工開鑿的卡拉庫姆運河和阿姆河兩岸外,其他地區難以定居。哈薩克斯坦位於中亞偏北,氣候寒冷,宜居的土地較為有限。這些因素都制約了其他四國的人口上限。

▲中亞的人口密度圖,人口主要集中在費爾幹納盆地和河中地區,均位於烏茲別克斯坦境內

烏茲別克斯坦儘管擁有更好的自然條件,但哈薩克斯坦土地面積更廣,再加上由於地理位置與俄羅斯接近,因此有大量的俄羅斯族遷入該地,哈薩克斯坦的人口數量在1976年之前,一直是中亞五國中最多的。

▲俄羅斯族一度成為哈薩克斯坦人口最多的民族

不過,哈薩克斯坦在蘇聯時期卻也遇到了不少問題,導致其人口優勢在1976年被烏茲別克斯坦反超。

20世紀初時,哈薩克人大多還處在遊牧社會,因此蘇聯強制推行的「居民定居化」的政策,導致了大量牧民和牲畜非正常死亡。據學者研究,當時哈薩克斯坦可能因此損失了上百萬人口。

相比之下,烏茲別克人在此前就已基本完成農耕定居化,因此影響幅度較小。二戰後,受到蘇聯政府的號召,為了鞏固對中亞的統治,大量俄羅斯移民前往哈薩克斯坦墾荒定居。蘇聯的人口遷移政策給中亞帶來了大量知識分子群體,促進了當地國民素質的提高,也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

大量的俄羅斯族移民也一度改變了當地民族結構,俄羅斯族一度成為哈薩克斯坦境內的第一大民族,佔總人口的42%之多。哈薩克斯坦也從一個落後的遊牧區逐漸成長為蘇聯內部重要的糧倉和工業基地。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族為避免迫害也大量出逃,哈薩克斯坦人口增長率在20世紀末不斷下降,人口數量甚至在20世紀的最後十年出現負增長。

▲俄羅斯族在1959年佔哈薩克斯坦的42%,下降到2014年的21%

1990年,哈薩克斯坦人口約為1645萬,然而隨著人口的流失,2002年人口數量下降到1488萬。到2018年,其人口總數僅恢復到了1828萬。

而烏茲別克斯坦的人口在1976年超越哈薩克斯坦後,人口增長率一直保持在高水平,到2018年已經擁有3300萬人口,拉大了與哈薩克斯坦的人口差距。坐實了「中亞人口最多國家」的寶座。

▲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的人口數量對比,哈薩克斯坦的人口增速停滯不前

長期作者|德克薩斯紅狼

文史作家|近現代世界政治與歷史研究方向

責任編輯|Thomas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畢業生|環球情報員主編

—(全文完)—

相關焦點

  • 烏茲別克斯坦面積僅佔中亞的11%,人口卻佔中亞的一半?
    但是,烏茲別克斯坦的國土面積卻只佔有中亞的11%(45萬平方千米)。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不但是中亞人口最多的城市(約250萬),而且塔什幹所在的費爾幹納盆地,也是整個中亞人口最為稠密的地區。▲中亞各國的面積、人口和人口密度情況哈薩克斯坦的面積雖然佔中亞的68%之多(272萬平方千米),但人口卻只有1800萬,大大落後於烏茲別克斯坦。
  • 烏茲別克斯坦面積僅佔中亞的11%,為何人口卻佔中亞的一半?
    ,約佔中亞人口的45%,將近一半。但是,烏茲別克斯坦的國土面積卻只佔有中亞的11%(45萬平方千米)。 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幹不但是中亞人口最多的城市(約250萬),而且塔什幹所在的費爾幹納盆地,也是整個中亞人口最為稠密的地區。
  • 中亞國家與中國新疆同源跨國民族人口對比表
    中亞國家與中國新疆同源跨國民族人口對比表哈薩克族主要分布在哈薩克斯坦,中亞地區的哈薩克族人口900萬人,在中國新疆的哈薩克族人口約138萬人。新疆地圖烏茲別克族主要分布在烏茲別克斯坦,在中亞地區的烏茲別克族人口2150萬,在中國新疆境內的烏孜別克族人口1.42萬。主要居住在伊寧、喀什、烏魯木齊、塔城、莎車。
  • 中亞五國,為何把首都放在邊境線附近?
    中亞幾個國家首都在邊境線上,和他們的地理環境是有關係的。土庫曼斯坦面積49萬平方公裡,但80%的面積被沙漠覆蓋,在沙漠裡定都?土庫曼人肯定不願意。土庫曼斯坦的裏海沿岸地勢平坦,也沒有沙漠,但地理位置比較偏遠,首都只能放在中部。現在的首都阿什哈巴德,位於與伊朗交界的科佩特山脈以北,卡拉庫姆沙漠以南,卡拉庫姆運河從城中穿過,比較宜居。
  • 中亞歷險記(一):你知道烏茲別克斯坦嗎?
    從字面上看,很多人對烏茲別克斯坦這個國家可能非常的陌生,覺得它只是五個斯坦國中普通的一個成員。而事實上,烏茲別克現在的疆域,幾乎是五國之「母」,從漢唐的絲路時代,到清末的俄國染指鯨吞時代,中亞地區最悠久的文明與都城,如今都集中於烏茲別克斯坦境內。
  • 為什麼兩個中亞國家首先與德國實現了復航?
    彼此山水遠隔,為何與哈、烏兩國首批覆航國家名單裡,德國赫然在列?在疫情這個稜鏡的折射下,是否能發現一些以往習焉不察之處?中亞國家暴發新冠肺炎疫情後,採取了限制入境、中斷交通等方式嚴防輸入。進入8月,隨著疫情趨緩,中亞兩個地區國家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開始放開與外部的隔離。
  • 中亞免籤第一國:烏茲別克斯坦將對中國免籤
    據當地司法部新聞局消息,除中國外,從明年起,烏茲別克斯坦還將對多米尼加、墨西哥、哥斯大黎加等20個國家的遊客實行免籤制度,免籤對象國總數將達到近40個。烏茲別克斯坦是中亞地區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全國擁有7400處文化遺產,撒馬爾罕、希瓦、布哈拉三座古城聞名於世。
  • 哈薩克斯坦為何在中亞五國中領土最大?
    前蘇聯解體成15個國家,其中就包括中亞五國。從地圖上一目了然,中亞五國獨立後的差異非常大,最明顯的就是領土,哈薩克斯坦佔據了整個中亞地區的北部,是國土面積最大的斯坦,其他四國加起來還不到哈國的一半。要想探究這裡的原因,還要從一個陰謀說起。
  • 位於亞洲內陸地區的「中亞五國」,各有什麼國家特點?
    亞洲是世界上陸地面積最大的一個大洲,亞洲的總面積約為4458萬平方千米,由於亞洲面積巨大,根據方位可以劃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北亞和中亞。中亞地區,顧名思義就是位於亞洲的中部地區,由於地處內陸,距離海洋十分遙遠,海洋水汽難以進入,降水稀少,大部分地區都是屬於乾旱半乾旱地區,氣候類型屬於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自然植被以溫帶草原帶和溫帶荒漠帶為主。中亞地區總共有五個國家,分別是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
  • 在亞洲中亞地區的五個國家中,哪個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最高?
    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一個大洲,總面積約為4458萬平方千米,由於亞洲面積巨大,不同的區域之間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差異巨大,因此亞洲通常被劃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等六個地理區劃。中亞地區位於亞歐大陸中部,總面積約為400萬平方千米,主要包括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土庫曼斯坦等五個國家。中亞地區由於距海十分遙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多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半乾旱和乾旱地區,氣候較為乾旱,地表植被以草原和荒漠植被為主。
  • 足球地理學堂:國奧的對手烏茲別克斯坦,來自中亞的「白金之國」
    今天的足球地理學堂,我們就一起走進烏茲別克斯坦,了解這個國家一些秘密。烏茲別克斯坦:雙重內陸國烏茲別克斯坦位於中亞地區,該國的國土面積約44萬平方公裡,國土面積中亞五個斯坦中位於哈薩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之後,排名第三。
  • 中亞人口最多的國家,境內盛產混血美女,視兩位蒙古人為民族英雄
    烏茲別克斯坦是位於中亞的一個內陸國家,主要居民為烏茲別克人,人口大約有三千萬,是中亞人口最多的一個國家,除此之外,烏茲比克斯坦也是中亞歷史最悠久的一個國家,其境內的撒馬爾罕古城和布哈拉古城的城建歷史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前。
  • 視頻:吉爾吉斯斯坦——中亞最貧窮國家
    吉爾吉斯共和國位於中亞,北、西、南面分別同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接壤,東南部與中國新疆為鄰,首都為比什凱克。吉爾吉斯共和國的領土面積為19.85萬平方公裡,人口約530萬,全國共有80多個民族,其中吉爾吉斯族佔全國總人口的69.2%。
  • 中亞五國是指哪五個國家,你知道嗎?
    哈薩克斯坦位於亞洲中部,北鄰俄羅斯,南與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吉爾吉斯斯坦接壤,西瀕裏海,東接中國。其國土面積為272.49萬平方公裡,約佔地球陸地表面積的2%,領土橫跨亞歐兩洲,以烏拉爾河為洲界,總人口為1839.57萬人。哈薩克斯坦石油資源和礦產資源豐富,目前已經探明的石油儲量達48億噸,已經探明的礦藏有90多種。
  • 同屬中亞,烏茲別克斯坦與吉爾吉斯斯坦為什麼會苦大仇深?
    中亞五斯坦國家之中,每個斯坦國都有其主體民族存在,除了塔吉克斯坦以外,所有中亞國家基本上都是以突厥人為主。在外界看來,這些突厥人是團結的小夥伴,是一致對外的中亞五國,然而,在這些國家內部,烏茲別克斯坦與塔吉克族、吉爾吉斯斯坦確實異常緊張。
  • 感受現實版「一千零一夜」,中亞旅遊最安全國家——烏茲別克斯坦
    烏茲別克斯坦是中亞的一個內陸國家,人口約3200萬人。除了在蓋洛普(Gallup)的《全球法律與秩序》報告中被列為第五個最安全的訪問國家之外,由於其迷人的歷史,美麗的清真寺,現代化的基礎設施以及中亞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使得這裡是中亞地區旅行最方便的國家之一。
  • 富饒的費爾幹納盆地為何成中亞火藥桶?
    在這裡,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三個國家犬牙交錯、你中有我,這裡聚集生活著100多個民族、1100多萬人,地理、民族、經濟問題的複雜程度遠超一戰前的巴爾幹半島。當然,由於複雜的地緣格局,這裡也就成了中亞著名的火藥桶。那麼,本該是中亞綠洲的費爾幹納盆地,為何陷入如此複雜的地緣糾葛中?
  • 中亞五國首都高清3D地圖
    一般而言,「中亞」指的是中亞五國:哈薩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塔吉克、土庫曼這五個斯坦。阿拉木圖是中亞北部面積最大的國家-哈薩克斯坦的前首都,地處絲綢之路咽喉地帶,南部是天山山脈(昆格山脈屬天山支系),北部是號稱塞外江南的伊犁河谷地,是哈薩克斯坦最大,也是發展最快的城市。
  • 馮玉軍:中國與中亞國家關係:現狀與趨勢
    無論是在領土面積、人口數量、經濟規模、軍事實力等方面,中亞國家與中國都具有較大差別,基於長期的歷史記憶,它們一度曾擔心中國會像某些大國一樣對其頤指氣使、動輒施壓。但中國自始至終在政治上對中亞國家平等相待,在安全和經濟上充分理解中亞國家的合理關切,在文化和心理上切實體會中亞國家的感受和需要。正是基於此,中國在中亞國家贏得了廣泛的尊重。
  • 中亞國家都叫「斯坦」,究竟是何意,為何中國國名也有「斯坦」?
    全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有一些國家的國名比較特殊,國名中會帶「斯坦」兩個字,其中以中亞國家最為集中,比如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另外還有南亞的巴基斯坦和中東的巴勒斯坦,印度也曾有印度斯坦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