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山東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該省2018年外貿進出口相關情況。 沙見龍 攝
中新網濟南1月16日電 (沙見龍)山東省政府16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該省2018年外貿進出口總值1.9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7.7%,創歷史新高。其中,出、進口分別為1.06萬億元、8732.9億元,同比增長6.1%、9.7%。
資料圖:濟南海關關員在企業進行調研。 海關供圖 攝
2018年以來,山東一般貿易進出口保持較快增長,進出口額達1.3萬億元,增長11.8%,佔該省進出口總值的67.4%;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4339.3億元,佔22.5%;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1779.4億元,增長28.8%。
資料圖:濟南海關關員在企業進行調研。 海關供圖 攝
數據顯示,2018年,山東民營企業是進出口「主力軍」,進出口額達1.19億元,佔比超六成,增長12.3%;國有企業進出口1731.3億元,增長7.2%。美國、歐盟、東協、韓國和日本仍居山東前5大貿易市場地位,進出口總值超萬億元。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5195.9億元,增長7.3%,其中,對俄羅斯和印度進出口分別增長24%和15.8%。
資料圖:海關關員對進出口貨物實施監管查驗。 海關供圖 攝
全球製造業穩健復甦帶動國際市場需求回暖,為山東省出口增長創造良好外部條件。海關方面稱,下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增強了出口產品價格競爭力,使山東農產品、機械設備、汽車零配件、鋼材等優勢產業出口快速增長。此外,原油進口拉動山東進口增長9.7個百分點。
據濟南海關方面透露,2018年山東農產品進出口2134.1億元,增長1.2%,規模繼續居中國第一位。其中,出口1150.3億元,進口983.8億元,實現貿易順差166.4億元,收窄0.2%。
山東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副院長、教授王庭東認為,山東是中國經濟大省,工業、農業發達,已形成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協同發展的區域性集群,進出口貿易態勢穩中有進,與該省宏觀經濟調控能力、新舊動能轉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等密切相關。「展望2019年,若國家層面的中日韓自貿區、RCEP成功籤署,山東自貿區(青島)落地,該省將迎來新的歷史性機遇,對外貿易與經濟增長必將大幅躍升。」
在山東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系主任張巖看來,中國鼓勵擴大進口措施落地,降低消費品進口關稅的力度不斷加大,對推動消費品進口快速增長作用突出。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優化,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對高質量進口消費品需求增強,也是山東進口穩定增長的重要因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