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進出口總額超30萬億元 對美貿易順差再創歷史新高

2020-12-24 觀察者網

1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介紹2018年全年進出口情況。

李魁文表示,2018年,中國進出口總值高達4.62萬億美元,以人民幣計超過30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其中,進口額首次突破2萬億美元,出口額接近2.5萬億美元。中新社稱,在保護主義抬頭、經貿摩擦持續情況下,這一成績遠超市場預期。

據海關統計,2018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0.51萬億元人民幣,比2017年(下同)增長9.7%。

其中,出口16.42萬億元,增長7.1%;進口14.09萬億元,增長12.9%;貿易順差2.33萬億元,收窄18.3%;按美元計價,2018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4.62萬億美元,增長12.6%。其中,出口2.48萬億美元,增長9.9%;進口2.14萬億美元,增長15.8%;貿易順差3517.6億美元,收窄16.2%。

在中美貿易方面,2018年,中國對美貿易順差擴大,連續第二年刷新2006年有統計以來的最高記錄。按人民幣計算,中國對美貿易順差2.14萬億元,擴大14.7%。李魁文說:「這是中美雙邊經濟互補性的一種體現。」

單月來看,中國12月對美國貿易順差298.7億美元,11月為順差355.4億美元。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

以下為文字實錄:

李魁文:女士們、先生們,各位記者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首先歡迎各位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很高興又和大家見面,我先通報一下2018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的情況,之後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

2018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積極貫徹落實一系列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政策措施,有效應對外部環境深刻變化,對外貿易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有望繼續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據海關統計,2018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0.51萬億元人民幣,比2017年增長9.7%。其中,出口16.42萬億元,增長7.1%;進口14.09萬億元,增長12.9%;貿易順差2.33萬億元,收窄18.3%。按美元計價,2018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4.62萬億美元,增長12.6%;其中,出口2.48萬億美元,增長9.9%;進口2.14萬億美元,增長15.8%;貿易順差3517.6億美元,收窄16.2%。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一是年度進出口總值再上新臺階。2005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首次超過10萬億元人民幣;2010年,超過20萬億元;2018年,再創新高,超過30萬億元,比2017年的歷史高位多2.7萬億元。

二是一般貿易進出口快速增長,比重上升。2018年,我國一般貿易進出口17.64萬億元,增長12.5%,佔我國進出口總值的57.8%,比2017年提升1.4個百分點,貿易方式結構有所優化。

三是對主要貿易夥伴進出口全面增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勢良好。2018年,我國對前三大貿易夥伴歐盟、美國和東協進出口分別增長7.9%、5.7%和11.2%,三者合計佔我國進出口總值的41.2%。同期,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8.37萬億元,增長13.3%,高出全國整體增速3.6個百分點,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合作潛力正在持續釋放,成為拉動我國外貿發展的新動力。其中,對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和希臘進出口分別增長24%、23.2%和33%。

四是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比重提升。2018年,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12.1萬億元,增長12.9%,佔我國進出口總值的39.7%,比2017年提升1.1個百分點。其中,出口7.87萬億元,增長10.4%,佔出口總值的48%,比重提升1.4個百分點,繼續保持第一大出口主體地位;進口4.23萬億元,增長18.1%。2018年,我國民營企業對外貿進出口增長的貢獻度超過50%,成為我國外貿發展的一大亮點。同期,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12.99萬億元,增長4.3%,佔42.6%;國有企業進出口5.3萬億元,增長16.8%,佔17.4%。

五是中西部和東北地區進出口增速高於全國整體增速,區域發展更趨協調。2018年,西部12省市外貿增速為16.1%,超過全國增速6.4個百分點;中部6省市外貿增速為11.4%,超過全國增速1.7個百分點;東北三省外貿增速為14.8%,超過全國增速5.1個百分點;東部10省市外貿增速為8.8%。

六是機電產品出口佔比提升,出口商品結構持續優化。2018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9.65萬億元,增長7.9%,佔我國出口總值的58.8%,比2017年提升0.4個百分點。其中,汽車出口增長8.3%,手機出口增長9.8%。同期,服裝、玩具等7大類勞動密集型產品合計出口3.12萬億元,增長1.2%,佔出口總值的19%。

七是原油、天然氣和銅等大宗商品進口量價齊升,鐵礦砂和大豆進口量有所減少。2018年,我國進口原油4.62億噸,增加10.1%;天然氣9039萬噸,增加31.9%;成品油3348萬噸,增加13%;銅530萬噸,增加12.9%。此外,進口鐵礦砂10.64億噸,減少1%;大豆8803萬噸,減少7.9%。初步測算,全年我國進口價格總體上漲6.1%。其中,原油上漲30%,成品油上漲20%,天然氣上漲22.9%,銅上漲3.2%。

2019年,海關總署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圍繞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紮實推進海關各項改革,著力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推動外貿穩中提質,更好地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下面,我願意回答大家關注的問題。

中央電視臺記者提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新聞中心記者:李司長,您對2018年我國外貿的總體表現有何評價?您覺得,在過去一年中,我國外貿發展有什麼新的特點和新的亮點?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謝謝。

李魁文:謝謝您的提問。2018年,我國外貿實現了穩定增長,並帶動了進出口規模達到新的歷史高點,質量效益進一步提高。

我認為,去年我國外貿發展能夠取得如此成績,來之不易,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營商環境「好」。去年,我國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貿易便利化水平顯著提升。據2018年10月世界銀行發布的《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我國營商環境整體提升了32位,其中跨境貿易排名由97位躍升為65位,也提升了32位。此外,年內我國兩次提高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有效促進了出口增長,並且主動降低了藥品、汽車及其零部件、日用消費品等進口關稅,也有效促進了進口的增長。

二是外貿企業「多」。2018年我國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為對外貿易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據我們統計,有進出口實績的企業,由2017年43.6萬家提升到47萬家,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提升。

三是貿易夥伴「廣」。2018年我國外貿市場多元化取得了積極進展,在與傳統貿易夥伴保持良好增長速度的同時,也積極拓展與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貿往來,其中2018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洲、拉丁美洲進出口增速分別高出了整體3.6、6.7和6個百分點。

四是增長動力「強」。從量、價因素來看,去年我國進出口增長數量拉動因素更強。據海關初步測算,我國進口數量指數為106.4,出口數量指數為103.6,數量對進口、出口的貢獻程度均超過了5成,外貿進出口增長動力更為紮實。

五是質量效益「優」。主要體現在進出口更加均衡、區域發展更加協調、產品結構更加優化等方面。從產品來看,部分高附加值機電產品和裝備製造產品出口保持良好增勢,如金屬加工工具機增長19.2%,手機增長9.8%,汽車增長8.3%;部分重要設備和關鍵零部件優質消費品進口也保持了較快增長。如集成電路增長16.9%,消費品增長10.9%,其中水海產品增長了39.9%。進出口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

以上,是我們對2018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的看法。謝謝。

經濟日報社記者:我們注意到,四季度外貿進口增速略有放緩,請問李司長,主要原因是什麼?另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看到當前經濟形勢穩中有憂,這個憂慮在當前外貿中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對2019年外貿總體趨勢又有什麼新的展望?謝謝。

李魁文:謝謝,你提了三個問題,我先回答第一個問題,關於第四季度進出口的評價。

2018年第四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同比增長8.8%,較三季度同比增速有所回落。對此,我的看法是:

一是季度進出口規模「逐季提升」。2018年1-4季度,我國進出口規模分別為6.76萬億、7.36萬億、8.18萬億和8.21萬億元,逐季提升。其中第三、第四季度的進出口規模均超過了8萬億元,處於較高的水平。

二是季度進出口增速處於合理區間。去年基數抬高的客觀因素也是造成四季度同比增速回落的最主要原因。相比三季度、2018年四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同比基數抬高了5%。從環比來看,四季度環比三季度增長了0.3%。

至於您提到的「四季度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速有所放緩」的情況。我們認為,進出口增速出現波動是常見的,主要與國內外經濟形勢、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水平以及外貿企業進出口節奏等多種因素有關。如果從更長的周期角度來觀察,我們認為這種波動程度將會有所減弱。

關於您提到的第二個問題,外貿當中的隱憂體現在哪些方面?我們認為,2019年我國外貿發展最大的隱憂還是:外部環境複雜嚴峻,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依然較多,一些國家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世界經濟增長可能有所放緩,跨國貿易和投資可能受到拖累。目前,主要國際組織已經紛紛下調了全球經濟和貿易的增速,比如近期世界銀行下調了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從3%下調至2.9%,這反映出對國際經貿走勢的擔憂。

第三個問題,關於對2019年我國進出口走勢的看法。總的看,當前我國國內經濟長期穩中向好的發展勢頭沒有改變,中央圍繞穩外資穩外貿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效果正在逐步顯現,為今年外貿發展打下了堅實的政策基礎。與此同時,外部環境還是複雜嚴峻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依然較多,加上基數抬高等客觀因素,外貿增長速度可能有所放緩

我們相信,隨著我國進一步擴大開放,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預計今年我國外貿發展有望穩中提質,質量和效益將進一步提高。謝謝。

俄通塔斯社記者:按照商務部統計,截至2018年12月,中俄貿易額已經超過了一千億美元,請問海關總署對雙方在2019年的經貿合作有什麼樣的期待?

李魁文:謝謝俄羅斯記者的提問。2018年,在中俄兩國高層頻繁互訪、全方位合作加強的背景下,中俄經貿關係繼續升溫,中俄經貿合作發展勢頭良好。據海關統計,2018年我國對俄羅斯進出口7075.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佔同期我國進出口總值的2.3%。其中,對俄出口3166.5億元,增長9.1%,自俄進口3909億元,增長39.4%。如果以美元計價,2018年中俄雙邊貿易額達到1070.6億美元,首次超過10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增幅達到27.1%,增速在我國前十大貿易夥伴中位列第一位。主要進出口商品,對俄出口以機電產品為主,自俄進口主要集中在原油、煤、鋸材等能源資源類產品。

今年是中俄建交七十周年,中俄雙方將攜手努力,進一步加強戰略合作,推進各領域、全方位合作,推動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取得更多豐碩成果,更好地造福兩國人民。預計今年中俄經貿關係也會有新的發展。謝謝。

路透社記者:請問對美國的進出口貿易,2018年和2017年相比有何變化?您對2019年的中美貿易有何期待?

李魁文:謝謝你的提問。中美貿易數據大家比較關心,我首先通報一下相關數據。據海關統計,2018年我國對美國進出口4.1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7%。其中,對美出口3.16萬億元,增長8.6%;自美進口1.02萬億元,下降2.3%;貿易順差2.14萬億元,擴大14.7%。以美元計價,2018年中美雙邊貿易進出口總值為6335.2億美元,同比增長8.5%。其中,出口4784.2億美元,增長11.3%;進口1551億美元,增長0.7%;貿易順差3233.2億美元,同比擴大17.2%。2018年,中美貿易順差有所擴大,我們認為,這是中美處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是雙邊經濟互補性的一種體現。

路透社記者提問

鳳凰衛視記者:我們關注到,今年進出口情況還是比較好的,但是之前我們也關注到,海關包括統計局也說過,這一部分因素在於搶出口,有這部分的因素。您認為這樣的成績是否也透支了2019年的需求。在這樣的情況下,2019年外需走弱的壓力會不會更大?謝謝。

李魁文:剛才我已經介紹過整體外貿的發展走勢。我們認為,今年外貿整體走勢,在去年的基礎上將保持穩中提質的態勢。雖然剛才講到對外貿易發展的隱憂,是外部一些不確定的因素,但是我們相信,今年外貿有望實現穩中提質,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升。剛才央視記者提了相關的問題,我已經具體答覆過了。謝謝。

中新社記者:我們注意到,2018年中國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佔比提升,請發言人介紹一下去年中國民營企業進出口具體有哪些亮點?海關是如何支持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的?謝謝。

李魁文:剛才我已經向各位通報了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的總體情況,民營企業進出口呈現出增速較快、比重提升等諸多亮點。進一步分析,還有以下幾個亮點跟大家分享。

一是民營企業進出口活力提升。2018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37.2萬家,比2017年增加了10.7%,有更多的民營企業參與到進出口活動當中。從規模上看,民營企業對當年我國外貿增長的貢獻度超過了50%,對外貿發展的拉動作用更加突出。

二是民營企業區域分布實現了梯次發展。2018年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的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速分別達到了20.3%、18.9%和16.7%,高於東部的12.1%,呈現了梯次發展的態勢,並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

三是民營企業進出口商品結構繼續優化。出口方面,2018年民營企業機電產品出口佔民營企業出口值的四成以上,其中集成電路、手機、液晶顯示板出口分別增長51%、16.8%和34.1%;進口方面,同樣以機電產品為主,所佔比重也在四成以上,其中集成電路進口增長35.3%,農產品、初級形狀的塑料進口分別增長11%和27.5%。

在支持民營企業方面,海關正在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措施,支持民營企業減負增效,我介紹三方面的情況:

第一,我們開展了關稅保證保險試點。拓展擔保方式,引入保險公司參與海關稅收擔保,為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減輕負擔。鼓勵中小企業創新,對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範平臺,進口有關科研和科技開發用品免徵進口稅收。

第二,推進「多報合一」改革。進出口企業可直接使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一次報送」企業年報,不再需要向海關多頭報送,其中超過六成為民營企業。海關年報事項由120餘項減少為40餘項,減少比例達到70%。

第三,服務民營企業「走出去」。目前,中國海關已與36個國家和地區實現了「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支持民營企業享受當地海關提供的各項便利措施,服務企業「走出去」。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財經記者:李司長,我們知道12月初跨境電商政策經過發布會進一步明確了,不僅擴大了稅目範圍,也擴大了個人交易限值的額度。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和出口的年度數據,特別是12月份的數據,有沒有明顯的或者較大幅度增長?謝謝。

李魁文:謝謝你的關注。跨境電商一直是海關監管的重要領域。《電子商務法》2019年1月1日正式實施,這為跨境電子商務海關監管、保護消費者權益和智慧財產權等方面提供了法律支持。其中,海關總署積極配合商務部研究制定了過渡期後跨境電商新的監管總體方案,配套制發《海關總署關於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出口商品有關監管事宜的公告》,明確了跨境電子商務監管的適用範圍、參與主體責任等要求,包括增加了一系列新的監管服務措施,進一步規範強化了跨境電子商務的監管。

有一條數據跟你分享。2018年通過海關跨境電子商務管理平臺零售進出口商品總額1347億元,增長50%,其中出口561.2億元,增長67%,進口785.8億元,增長39.8%。

下一步,海關總署將對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和出口的信息化系統進一步完善,實現對稅收管理、額度控制、申報管理等功能的優化升級,進一步滿足跨境電子商務海關監管業務需要,也更好服務於廣大網民。謝謝。

德國世界報記者:您能否向我們提供一些關於中國與歐洲、與德國以及與朝鮮的進出口數據?

李魁文:謝謝你的提問,先說一下我們對歐盟的相關數據。據海關統計,2018年我國對歐盟的進出口值是4.5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9%,其中對歐盟出口2.7萬億元,增長7%,自歐盟進口1.8萬億元,增長9.2%。歐盟繼續保持我國最大貿易夥伴和最大進口來源地的地位。中歐互為重要貿易夥伴,中德貿易的具體數據,我們會在海關門戶網站上公布,歡迎查詢。

關於中朝的數據,我也可以提供一些相關情況。據海關統計,2018年我國對朝鮮進出口總值160.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52.4%;其中出口146.7億元,下降33.3%,進口14.2億元,下降88%,貿易順差為132.6億元,擴大29.9%。在中朝貿易上,中國海關一貫全面、準確、認真、嚴格地執行安理會有關決議。謝謝。

第一財經記者:2018年進口表現有哪些特點?目前出臺的各項擴大內需、提振消費的政策,對於今年進口的表現有何影響?

李魁文:謝謝你的提問,我從進口、出口兩個方面來回答你的問題。進口方面,我國採取了一系列支持外貿穩定發展的措施,積極主動擴大進口。2018年全年進口增長12.9%,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勢。有這麼幾個特點:

一是數量對於進口值的拉動作用更強。2018年我國進口數量指數為106.4,表明進口數量同比擴大了6.4%,進口數量的擴張對同期我國進口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1.2%。同時,進口價格指數為106.1,表明進口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了6.1%。

二是部分降稅商品進口快速增長。2018年,我國進口化妝品657億元,增長了67.5%,進口水海產品794億元,增長了39.9%,均快於整體進口增速。

三是進口微觀主體活力增強。2018年我國有進口記錄的企業數量為21.1萬家,較2017年增加了6300家,其中新開展進口業務的企業5.7萬家,佔比達到26.8%。這些充分說明了主動擴大進口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激發了企業進口的活力。

在出口方面,2018年我國兩次提高出口退稅稅率,對相關產品出口起到了明顯推動作用。比如9月15日,我國對第一批機電和文化等397項商品提高出口退稅率,2018年全年出口第一批上調退稅率商品7451億元,同比增長了8%,比出口整體增速快了0.9個百分點。11月1日,我國對第二批1172項商品提高出口退稅率,2018年全年出口第二批上調退稅率商品1.53萬億元,同比增長了7.5%,比出口整體增速快了0.4個百分點。尤其實施後的11、12月,這兩個月合計出口增速明顯加快,達到了13.3%,比前10個月快了7.1個百分點。以上數據供參考,謝謝。

香港經濟導報記者:接上剛才第一財經記者的問題,從海關視角來看,您認為今年我國在擴大進口方面將呈現哪些特點?謝謝。

李魁文:關於擴大進口,其實剛才有幾個問題都提到了。我是這麼認為的,總體來講,在國內擴大進口的大背景下,特別是去年我們舉辦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發出了進一步擴大進口的信號。總體來講,從貿易平衡、支持國內經濟發展,進口我們緊缺的一些關鍵零部件,以及消費品等方面來看,今年擴大進口方面應該會繼續邁出更大步伐,特別是今年推動全方位擴大開放,還要舉辦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海關總署將在支持擴大進出口,進一步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等方面,出臺更多的措施。謝謝。

相關焦點

  • 創歷史新高!2020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介紹,2020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外貿進出口明顯好於預期,外貿規模再創歷史新高。據海關統計,2020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人民幣,比2019年增長1.9%。
  • 32萬億!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創歷史新高
    證券時報記者 江聃1月14日,海關總署公布了2020年全年進出口情況。2020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人民幣,比2019年增長1.9%。其中,出口17.93萬億元,增長4%;進口14.23萬億元,下降0.7%;貿易順差3.7萬億元,增加27.4%。
  • 2018年山東外貿進出口1.93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2018年山東外貿進出口1.93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2019-01-沙見龍 攝   中新網濟南1月16日電 (沙見龍)山東省政府16日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該省2018年外貿進出口總值1.9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7.7%,創歷史新高。其中,出、進口分別為1.06萬億元、8732.9億元,同比增長6.1%、9.7%。資料圖:濟南海關關員在企業進行調研。
  • 海關總署:2018年中國貿易順差2.33萬億 收窄18.3%
    國新辦就2018年全年進出口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據海關統計,2018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值30.51萬億元人民幣,比2017年增長9.7%。其中,出口16.42萬億元,增長7.1%;進口14.09萬億元,增長12.9%;貿易順差2.33萬億元,收窄18.3%;按美元計價,2018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4.62萬億美元,增長12.6%。其中,出口2.48萬億美元,增長9.9%;進口2.14萬億美元,增長15.8%;貿易順差3517.6億美元,收窄16.2%。
  • 2018年進出口總值超30萬億元 中國外貿再次領跑全球 _ 滾動新聞...
    1月14日,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李魁文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18年,中國對外貿易總體平穩,穩中有進,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超過30萬億元,有望繼續保持全球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2019年,預計我國外貿發展有望穩中提質,質量和效益將進一步提高。
  • 2018服務進出口總額超5萬億規模連續5年全球第二
    &nbsp&nbsp&nbsp&nbsp據新華社北京2月26日電 (記者 於佳欣) 2018年我國服務進出口總額超過5萬億元人民幣,規模再創歷史新高,連續5年保持全球第二位。
  • 越南貿易順差創歷史新高
    越南統計總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越南進出口總額約為489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3.5%,並實現貿易順差201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前11個月,越南出口商品2546億美元,同比增長5.3%。
  • 海關總署:2020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1.9% 規模創歷史新高
    其中,出口17.93萬億元,增長4%;進口14.23萬億元,下降0.7%;貿易順差3.7萬億元,增加27.4%。其中,我國外貿進出口從2020年6月份起連續7個月實現正增長,全年進出口、出口總值雙雙創歷史新高。李魁文表示,2020年我國外貿進出口情況主要呈現以下六方面特點:一是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
  • 今年進出口總額再創歷史新高 世貿組織測算顯示...
    每經記者 張懷水 每經編輯 陳 旭12月2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商務部獲悉,2020年,中國外貿進出口總額和國際市場份額雙創歷史新高,穩住了外貿主體、產業鏈供應鏈和國際市場份額,也穩住了外貿外資基本盤。
  • 11月中國貿易順差創歷史最高水平 成為歐盟第一大貿易夥伴
    本報記者 倪 浩 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 木11月中國進出口實現連續六個月正增長,出口勢頭尤其強勁。路透社12月7日分析稱,中國率先修復供應面,疊加傳統的海外節日需求高峰,推升中國11月出口攀至近三年高位,貿易順差擴至紀錄新高。
  • 2020年中國進出口總值破32萬億創新高 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進一步...
    央廣網北京1月14日消息(記者 馬文靜)2020年,面對複雜嚴峻的外部發展環境,我國外貿仍然實現了逆勢上揚。海關總署1月1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人民幣,較2019年增長1.9%,進出口、出口總值雙雙創歷史新高。
  • 海關總署:中國2018年進出口總值逾三十萬億
    少月攝(人民視覺)日前,中國海關總署發布信息稱,2018年中國進出口規模創歷史新高,首超30萬億元人民幣。中國商務部發言人表示,2019年中國外貿發展仍具有強有力的支撐,有信心推動今年對外貿易穩中提質。
  • 2018年中美雙邊貿易進出口總值為6335.2億美元 同比增長8.5%
    中新網1月14日電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李魁文14日介紹,以美元計價,2018年中美雙邊貿易進出口總值為6335.2億美元,同比增長8.5%。其中,出口4784.2億美元,增長11.3%;進口1551億美元,增長0.7%;貿易順差3233.2億美元,同比擴大17.2%。
  • 2018年中國gdp總量突破90萬億 2018中國取得的成績
    在過去的一年中,縱然外部環境變幻莫測,但中國在2018年還是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GDP成績單。  國際3大亮點:  一、GDP全球第二,貢獻率第一  2018年GDP(國內生產總值)超過90萬億元(13.6萬億美元),比上年增加了近8萬億元。
  • 「十一五」期間我國曆年進出口貿易總額一覽
    2006我國對外貿易總額17606.9億美元 增23.8%  據海關總署統計,2006年中國對外貿易規模高達17606.9億美元,比上年淨增3387.8億美元,增長23.8%,實現貿易順差1774.7億美元。
  • 2020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超32萬億,防疫物資和...
    「2020年全年我國進出口總值超過32萬億元,創歷史新高」、「進出口、出口、進口國際市場份額也創歷史新高」、「出口口罩2242億隻,相當於除中國外全球每人近40隻」、「『宅經濟』產品出口2.51萬億元」、「民營企業對我國前五大貿易夥伴出口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海南自由貿易港免稅品進口增長80.5%」……
  • 海關公布2019年貿易數據,中美貿易戰影響有多大?
    1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副署長鄒志武介紹2019年全年進出口情況,並答記者問。2019年貿易數據六大特點海關總署表示,2019年我國外貿發展呈現了總體平穩、穩中提質的態勢,全年進出口、出口、進口均創歷史新高。2019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1.54萬億元人民幣,比2018年增長3.4%。
  • ...2019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1.54萬億元,比2018年增長3.4%...
    【盤中回顧】1月14日亞市盤中要點回顧:1.海關總署1月14日發布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1.54萬億元,比2018年增長3.4%。2019年中國外貿進出口、出口、進口均創新高。
  • 前11個月山東省進出口增長7.3% 11月進出口值創歷史新高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梁雯 濟南報導據海關統計,2020年前11個月山東省貨物貿易進出口1.98萬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7.3%,增幅較前10個月進一步擴大1.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16萬億元,增長16%;進口8214.9億元,下降3%。貿易順差3419.7億元,擴大119.6%。11月當月,山東省進出口2218億元,同比增長21.3%,環比增長7.2%。其中出口1426.9億元,同比增長39.8%,環比增長11.1%;進口791.1億元,同比下降2%,環比增長0.9%。
  • 日媒:中國2017年貨物貿易總額超美國 重奪全球首位
    參考消息網4月13日報導日媒稱,據世界貿易組織(WTO)12日公布的2017年貿易統計顯示,僅限貨物的中國貿易總額(進出口合計)為4.105萬億美元,從上年排第一的美國手中奪回了首位。進口額較上年大幅增長了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