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八月桂花遍地開,九月桂花香千裡」,中秋佳節將至,又是一年八月桂花飄香時。
桂花清可絕塵,濃能遠溢,幽香而不露,秀麗而不嬌,堪稱一絕。桂花自古就深受中國人的喜愛,國人寓意桂花為「崇高」、「美好」、「吉祥」、「友好」、「高潔」。
【玉兔烹茶去,嫦娥洗盞來。桂花美酒一杯盡,月是故鄉白。】---- 古往今來,桂花與神話故事、美酒、圓月一起為中國傳統佳節【中秋節】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氣息,同時歷代文人墨客給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的詠桂佳作,特別是他們對事物的細微觀察和獨到見解,給人一種詩畫相映、美麗高潔的享受。
今天小編整理了十二首經典詠桂詩詞,與君共賞。
《詠桂》 -- 唐·李白
世人種桃李,皆在金張門。
攀折爭捷徑,及此春風暄。
一朝天霜下,榮耀難久存。
安知南山桂,綠葉垂芳根。
清陰亦可託,何惜樹君園。
《有木》 -- 唐·白居易
有木名丹桂,四時香馥馥。
花團夜雪明,葉翦春雲綠。
風影清似水,霜枝冷如玉。
獨佔小山幽,不容凡鳥宿。
匠人愛芳直,裁截為廈屋。
幹細力未成,用之君自速。
重任雖大過,直心終不曲。
縱非梁棟材,猶勝尋常木。
《東城桂三首》 -- 唐·白居易
子墮本從天竺寺,根盤今在闔閭城。
當時應逐南風落,落向人間取次生。
霜雪壓多雖不死,荊榛長疾欲相埋。
長憂落在樵人手,賣作蘇州一束柴。
遙知天上桂花孤,試問嫦娥更要無。
月宮幸有閒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
《鳥鳴澗》 -- 唐·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感遇》 -- 唐·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月夕》 -- 唐·李商隱
草下陰蟲葉上霜,朱欄迢遞壓湖光。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應斷腸。
《靈隱寺》 -- 唐·宋之問
鷲嶺鬱岧嶢,龍宮鎖寂寥。
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
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
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凋。
夙齡尚遐異,搜對滌煩囂。
待入天台路,看餘度石橋。
《憶江南》 -- 唐·白居易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
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
何日更重遊?
《清平樂·憶吳江賞木犀》 -- 宋·辛棄疾
少年痛飲,憶向吳江醒。
明樂團團高樹影,十裡水沉煙冷。
大都一點宮黃,人間直恁芬芳。
怕是秋天風露,染教世界都香。
《鷓鴣天》 -- 宋·李清照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詠桂》 -- 宋·楊萬裡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
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
《詠巖桂》 -- 宋·朱熹
亭亭巖下桂,歲晚獨芬芳。
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
天香生淨想,雲影護仙妝。
誰識王孫意,空吟招隱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