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人間種,移從月裡來」,5首桂花古詩,簡約又仙氣十足

2020-12-09 綠波花影

秋分過後,意味著進入深秋,人間處處桂花飄香。古代的文人墨客無不愛賞花,也留下來許多桂花的詩詞。

花之顏色、意味,很多時候連文字都表達不盡。而絕句的短小精悍,雖不能將桂花形態細緻描述,但它們簡約的風格,往往更有餘味。

暗香浮動,恰好適合品味這其中若即若離的仙氣。

《巖桂》(宋)楊萬裡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裡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

楊萬裡的詩大多描寫自然景物,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並且自成一體,名曰「誠齋體」。

巖桂是很常見的桂花品種,種植又容易,香味濃烈,很多家庭和園林都選擇用它來裝點秋天。

沒有驚人的美貌,卻帶著沁人的馨香。讓人疑惑,這是月中移栽過來的。每當月宮的桂香飄起,也引得人間桂花開滿山頭。

《東城桂三首》之一(唐)白居易

遙知天上桂花孤,試問嫦娥更要無。月宮幸有閒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

傳說月宮裡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樹,吳剛每天伐樹不止,千萬年過去了,那棵神奇的桂樹依然如舊,生機勃勃,每臨中秋,馨香四溢。

只是這棵樹它太孤單了,既然月宮那麼廣,有那麼多空閒的地方,為何不多種幾株,這樣也算有個伴啊。

白居易這首詠桂花詩,可謂仙氣十足,浪漫唯美,又有點點悽涼之意。

《鳥鳴澗》(唐)王維

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這是王維的一首田園詩,寫的是春山夜晚幽靜的景象。安靜的晚上,甚至能聽到桂花落到地上的聲音。有一類桂花能夠四季飄香,所以如果你在春天聞到桂花香千萬不要感到驚訝。

月亮剛探出頭,一點點亮光就驚動山中的小鳥,引得它們在山澗時不時地鳴叫。

非常美妙的一幅動態山水畫,沒有任何情緒的渲染,我們可以閉上眼睛,盡情地在腦海中想像的這種畫面,享受大自然的純粹。

《月夕》(唐)李商隱

草下陰蟲葉上霜,朱欄迢遞壓湖光。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應斷腸。

似乎想到桂花,就會想到月宮,想到嫦娥,就會想到她奔月的故事。仙人固有不老之身,但也伴隨著無邊無際的孤獨。

人間有草,有草下陰蟲,有葉,有葉上的霜花。湖光映著欄杆,又一個秋夜,想必月宮還是像往常一樣清冷,一年一年生活在這樣的廣寒宮,是何等惆悵,嫦娥應該也會後悔當年偷吃仙藥成了仙吧。

《月桂》(明)李東陽

一月一花開,花開應時節。

未須誇雨露,慎與藏冰雪。

世間萬物,都有著特別的生長規律,花兒也不例外。它們應不同的環境氣候開花、結果,千萬年來周而復始。

在中國傳統的時節裡,每一個月都有一種代表性的花,這些花是應著時節而開的嗎?不,其實是人們根據萬物的自然規律,確立了時節,並根據時節來安排農作和生活。

比如二十四節氣是西漢開始的。西漢時,「二十四節氣」名稱首見於文獻《淮南子·天文訓》。漢武帝時期,將「二十四節氣」吸收入《太初曆》作為指導農事的曆法補充。

現在到了八月,正是桂花盛開的時節,經過雨露的滋養,月桂像冰雪一樣高雅潔淨。

小小的桂花,蘊含濃烈的馨香,古人用極簡的語言勾勒,用空靈的意境去烘託,才有了我們現在所讀到的這些仙氣十足的絕句。

相關焦點

  • 風動桂花香,6首唯美桂花詩詞與你香約九月
    然而,桂花卻具有清濃兩兼的特點,它清芬襲人,濃香遠逸,它那獨特的帶有一絲甜蜜的幽香,總能把人帶到美妙的世界。今天選取6首唯美桂花詩詞,與大家香約九月,共賞清秋!賞析:淡黃色的桂花,並不鮮豔,但體態輕盈。於幽靜之處,不惹人注意,只留給人香味。不需要具有名花的紅碧顏色。桂花色淡香濃,應屬最好的。(和桂花相比)梅花一定妒忌,菊花自當羞慚。桂花是秋天裡百花之首,天經地義。可憾屈原對桂花不太了解,太沒有情意了。不然,他在《離騷》中讚美那麼多花,為什麼沒有提到桂花呢?
  • 十首桂花詩詞:一年秋意濃,十裡桂花香
    詩人通過一問一答的方式來問桂花,獨具匠心。襯託出桂花超凡脫俗、剛勁凜然的美質。是他來處別。試看仙衣猶帶,金庭露、玉階月。這是一首詠桂花的詠物詞。作者借物寓懷,上片,寫桂花的形象與高潔的氣質。下片抒情。過片處「勝絕,君聽說」。承上片趣旨,極度讚美桂花的絕佳。
  • 賈島這首仙氣飄飄的古詩,僅有短短20字,卻寫出了飄然若仙的境界
    若是說起自帶仙氣的詩篇,千古以來的佳作的確數不勝數,如「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又如「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以及「長愁忽作鶴飛去,一片孤云何處尋」。雖然這些詩句,都可以稱之為舉世難尋的佳作,但其中的感情都太過明顯,那缺少了一絲渾然天成的韻味。
  • 這六首桂花詩詞,其中一首小學生都知道
    亭亭巖下桂,歲晚獨芬芳。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 宋朝詩人楊萬裡的《詠桂》,沒有像一般詩人那樣地去寫桂花的顏色和香氣,而是說這些桂花不是人間所有,而是從月宮裡移栽的,那就是仙桂了。 既然是仙桂,其色澤和香味自然就不一般。我們知道有個吳剛伐桂的神話,那棵桂花隨砍隨合,吳剛是永遠也砍伐不了的。這樣把它的小樹苗移栽到人間也可以理解。
  • 八月桂花逸清秋 十首妙辭人間留
    人間八月花仙客,江南清飄一桂香。清秋之美,在於桂香。尤其身在江南,微風輕拂,葉落滿城,清桂花香,馥鬱三秋。桂花,歷史追溯到2500年以前,自古就被譽為美好的象徵。《呂氏春秋》稱它:「物之美者,招搖之桂」。更成為千百年來,文人詩客筆下賦筆起興的抒懷之佳品。
  • 初秋好景色,人間八月桂花開,十裡街道盡飄香
    金秋八月是豐收的季節,更是桂花開的時候,正所謂「八月桂花開,十裡盡飄香」。金黃色的桂花很符合秋天的色彩,更給人以喜悅之情。桂花不僅可用來觀賞,還可以摘來曬乾泡茶用,也可以用來做糕點和其他一些美食。因為它既能用來裝點食物,又能帶來另一種獨特的風味。
  • 6首桂花詩詞奉上,只因寒露天涼,九月桂花仍馨香
    眼下已過重陽,正是深秋時節,而納蘭性德也同樣在這深秋時節與他的好友作別,並且約定在明年的桂花飄香的重陽時節再聚京都,同時希望好友能夠在回去的日子裡「加餐」,頗有點《古詩十九首》中殷切期盼那個人在外照顧好自己,「努力加餐飯」的深情厚誼在裡面。
  • 「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4首桂花古詩詞,暗香浮動
    不僅是我們對於桂花如此痴迷。古代的詩詞當中,對於桂花的讚譽也是從來沒有停止過。其中,唐代詩人王績的這首自問自答最為有趣。桂花應該是從月亮上掉下來的,那香氣就直接飄散到九天雲外了。《薌林五十詠·叢桂》宋代:楊萬裡不是人間種,移從月裡來。
  • 《桂花》詩箋有味,一枝醉月,十裡飄香
    【社長作品展示】採桑子-桂花作者:艾曉東蟾宮伐桂人間種,千裡飄香。桂酒瑤觴,解酒花茶盞溢芳。天涯共賞中秋月,遊子思鄉。天涯牧狼人推評 :這首詩寫得不錯,借用典故,桂花從天上落到了人間,還都是嫦娥親自種的。但是倘若能夠再深入一點,合句再多一點情感,就顯得更加好的。
  • 最是撩人桂花香,濟南這些賞桂勝地喊你來聞香!
    雖然長得不算顯眼,但每每中秋前後,「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的桂花便會散發遠溢千裡的幽幽香氣,暗搓搓地撩撥著你我的心緒,帶著些許閃光這不,濟南的桂花香都飄到這篇文章裡了!,聞著香味一定找得到我們的易安居士可曾是用整整一首《鷓鴣天·桂花》來通過為桂花鳴不平:
  • 又是一年桂花飄香時,十二首經典詠桂詩詞欣賞
    俗話說:「八月桂花遍地開,九月桂花香千裡」,中秋佳節將至,又是一年八月桂花飄香時。桂花清可絕塵,濃能遠溢,幽香而不露,秀麗而不嬌,堪稱一絕。桂花自古就深受中國人的喜愛,國人寓意桂花為「崇高」、「美好」、「吉祥」、「友好」、「高潔」。
  • 桂花香裡誦唐詩,冷露無聲說桂花
    桂花是在秋天開放,隨著中秋的月圓,桂花的香氣浮動在空中。這種香氣和其他的香味迥然不同。又傳說月中有高大的桂子樹,於是桂花遂有著天香的美譽。這美譽肯定不是浪得虛名。因為桂花細碎,不可能是在容貌上和牡丹媲美,聞香識花,就是桂花最傲人的地方。
  • 5首仙氣飄飄的古詩「願借老僧雙白鶴,碧雲深處共翱翔」無憂生活
    古代很多詩人都有羽化成仙的願望,所以,在他們的詩詞裡,仙界是另一個存在。希望自己能夠長出翅膀,飛到那沒有憂愁的地方。大家最熟悉的仙氣飄飄的古詩詞,應當是宋代詩人蘇軾的那首《水調歌頭》「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 沈月穿紗裙仙氣十足,眼角貼鑽石,不是一般的美!
    沈月參加《幻樂之城》,只見她穿白身裙,頭上戴著精緻的發卡,仙氣十足。新版《流星花園》中的F4也化身騎士等角色,更襯託了沈月的仙氣,讓她真有種童話裡的小公主感覺。從早先曝光的海報中,也能感受到她這一身造型有多麼仙氣十足。半透視的薄紗上點綴花朵裝飾,腰間裝飾水藍色的腰帶,連接了層層疊疊的薄紗裙擺。
  • 古語說「門前有三樹,家興富三世」,門前種什麼樹?老祖宗告訴你
    古語說「門前有三樹,家興富三世」,門前種什麼樹?老祖宗告訴你。 從字面意思上去理解,說的是有關種樹方面的事情,但如果分析其背後的寓意,則是一種對家庭興旺和財富的美好寄託。 王維曾作詩吟詠銀杏樹:「文杏栽為梁,香茅結為宇,不知棟裡雲,去作人間雨。」這足以證實銀杏樹在民間的地位和美好寓意。 第二、桂花樹:仙氣飄飄,富貴十足 曾隱居山中的王維曾作詩云:「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 蘇東坡在廬山寫下5首古詩,第4首毀人清譽,第5首千古留名
    關注我,一起看看蘇東坡在廬山寫下的5首古詩,第4首毀人清譽,第5首千古留名。根據《蘇東坡集》中的《記遊廬山》一文,我們可以看到蘇東坡第一次來到廬山,發現廬山風景優美,美景目不暇接,於是蘇東坡決定不寫詩,只欣賞美景。因為他怕寫詩費腦子而忽略了看美景啊!
  • 桂花芳香四溢,可有的農村老人說家裡不能種植桂花樹,為啥
    桂花樹葉片稱漢字圭的形狀,加之是木本喬木,就形成了桂,是我國特有的古老樹種,也是著名的十大名花,歷朝歷代都有許多文人墨客對於桂花的詠頌,各種各樣的詩詞對於桂花都是清一色的讚美之詞。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每年到中秋時節,桂花飄香,古人一直認為桂花是長在月亮上面的,直到今天還能夠看得見月亮上面的桂花樹,吳剛貌似伐桂幾千年,還沒有伐倒,認為這種香氣是從月亮上面落下來的,是人間不會有的香味,過去的庭院之中,都會種植上桂花樹,認為才會招的月亮上的香味,和擁有無憂無慮的天宮般的生活意境。正可謂是: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廣寒一點香,吹得滿山開。
  • 秋日賞桂,30句桂花詩,30幅桂花圖,香飄了整個秋天
    ——李白《詠桂》桂花樹常年綠葉垂陰,最適合種在庭院中,在桂花的樹陰下乘涼,涼爽又芳香,你何不把桂花種植在你的庭院?- 15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 17 -丹桂迎風蓓蕾開,摘來斜插竟相偎。清香不與群芳並,仙種原從月裡來。
  • 15首「牡丹」古詩,賞詩詞中的國色天香
    本文整編15首經典的牡丹古詩,欣賞詩詞中的國色天香。劉禹錫《賞牡丹》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此處的「京城」,有說是長安城,也有說是唐朝的「東都」洛陽城。】劉禹錫《思黯南墅賞牡丹》偶然相遇人間世,合在增城阿姥家。有此傾城好顏色,天教晚發賽諸花。
  • 5首描寫茶的古詩,文採飛揚,令人拍案叫絕
    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千百年來眾多好詩流傳在人間。而中國的茶文化歷史悠久,很多詩人都寫了有關茶的古詩,表達了對茶的喜愛和讚美。我是貓貓,今天我給大家講述5首描寫茶的古詩,文採飛揚,令人拍案叫絕。第1首,《茶聲》:砌蟲唧唧萬蟬催,忽有千車捆載來。聽得松風並澗水,急呼縹色綠瓷杯。這首詩的作者是南宋詩人李南金。這首詩描寫煮茶時候的茶的聲音,將之比喻成蟬的聲音,十分形象生動。而詩歌后兩句更是鍊字精妙,讓人感覺到詩人對茶的那種喜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