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鄂手記 | 戰地玫瑰,淬鍊成鋼

2021-01-09 澎湃新聞

「我年輕,讓我來。」

「組織需要我去哪兒,我就去哪兒。」

「疫情面前,黨員就應該衝鋒在一線,

戰鬥在前沿。」

「有點想念兩個孩子了,但在這裡,

我更明白肩上的使命和責任。」

「只不過是換了身衣服,換了個地方,

盡了自己的職責,僅此而已。」

……

疫情面前,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緊緊相連。

在歲月靜好的日子裡,她們是母親、妻子,是女兒,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她們是警察,是戰士,衝鋒在前,馳援疫情最嚴重的武漢。

援鄂30天,她們的表現得到司法部通報表揚,被授予「福建青年五四獎章集體」和「最美逆行者」稱號。她們,就是福建省女子監獄援鄂工作隊。

在這個平均年齡34歲的隊伍裡,有「中考媽媽」,有「斷奶媽媽」,有推遲婚期的準新娘,有雙警家庭的妻子,還有95後的獨生女。在戰疫一線,無論是應對變幻莫測的天氣考驗,還是轉運沉重的保障物資;無論是面對疫病風險,還是堅守監管崗位,她們用實際行動履行著奉獻擔當。

30天裡,她們協同湖北監獄民警圓滿完成了任務,為疫情防控和監管安全穩定做出積極貢獻。

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忙碌之餘

她們用文字記錄下珍貴的」一線手記」

▼▼▼

援鄂手記(一)

14個小時,900多公裡。

晚上11點,兩輛從福州直奔武漢的大巴抵達了目的地,我們來了。

說來挺逗的,我們好多人第一次到武漢,住的地方背枕龜山卻不識這是龜山,也不敢想像能漫步街頭品品美食,更別提武大櫻花的趣致……這場說走就走的「旅行」註定了無關風月,只為職責。

我無牽無掛,可隊裡的姐姐們大都是媽媽,是妻子,是上有四老的女兒,有些還是警嫂,夫妻倆雙雙都往一線扎。反而我時常顯得焦慮,常問些傻問題:「來了之後你後悔嗎?不想家裡的孩子嗎?你想回去嗎?」「想呀,等你有了孩子,等孩子長大了,有一天他也許看到照片問媽媽這是在幹嗎,你能和他吹一輩子的牛,哈哈哈!」這話聽了心裡頓時戰鬥力滿滿的。

援鄂手記(二)

深夜的十一點多,縱橫四方的立交橋上只有偶爾呼閃而過的救護車,夜幕中這座城市安靜又緊張,不由得讓人心疼。

第二天一早,就到方艙隔離點熟悉情況。第一班是當天晚上7點到凌晨一點,斐彬主動申請第一輪帶隊上崗,她是隊裡的大齡隊員之一。換了崗,她的臉被勒出今年最「流行」的「印痕妝」,全身被汗水浸透,眼睛腫得老大,照著鏡子還打趣說:「這是我最美的樣子。」她說,自己是高度近視,護目鏡蒙著厚厚的霧氣,霧水容易進入眼中,為了讓視野清晰,六個小時裡只好瞪著眼睛,要給我們做個榜樣。

值班初期作息紊亂,被雙層口罩拽得生疼的耳朵,橡膠手套壓迫得冰涼的雙手,護目鏡裡模糊的世界,摘下口罩後的滿面壓痕,尷尬又必須的紙尿褲,想要大口呼吸卻喘不過氣的窒息感,連續七八個小時的不吃不喝,正午烈日下防護服內不斷滴落的汗珠。我不由地問自己:我真的能勝任這次的任務嗎?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

援鄂手記(三)

掐指算了算,到武漢支援已一個星期。早已適應了在方艙執勤的上班模式,恍惚間,竟有一種在這裡上了很久班的錯覺。

昨晚聽說可能要轉移陣地,要儘快收拾好行李。我們連夜打包好行李,隨時待命。早上,我們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所有行李,將物資裝上了車。吃過午飯,下午一點,大家出發去方艙準備站最後一班崗。

下午四點,廣播裡開始通知服刑人員打包好各自的物品,我一遍遍地交待她們要做好記號。

七點,準備轉移了,對講機開始熱鬧起來。

八點,等著上車。所管區域的一名服刑人員給了我一張紙條,打開一看,是一封對我們援鄂民警的感謝信。信上說,雖然她們看不見我們的臉,卻記住了我們所代表的城市,還要我們保護好自己。那一刻,很慶幸自己做了援鄂這個決定,很慶幸自己身著這身藏藍!沒有口袋,小心翼翼地把紙條攥在手心裡,這是此行最好的禮物。

終於出發了,路上聽到對講機裡說我們有同事暈車吐了,可是執行任務期間是不可能停下來的,心裡只能默默為她加油,祈禱趕緊到達目的地。

長時間滴水未進,防護服及密閉空間的雙重壓力,讓我有點體力不支,感覺呼吸都有些困難,於是不斷告訴自己,堅持,再堅持。十一點半,終於到達新的隔離點。待把服刑人員有序安頓妥當,我們終於可以脫掉這身笨重的裝備了。摘掉護目鏡那一刻,感覺一下子重見光明了,而脫下防護服那一瞬間,感覺自己身輕如燕,體力也一下子恢復了!

將近十二個小時,扛過來了!人的耐受力真的是無限的!

待春暖花開,給彼此一個擁抱!

援鄂手記(四)

上完夜班只想補覺,但今天想為陳曉凌寫點東西:這幾天她斷奶了,連她自己也沒想到,自己竟然是這樣斷奶的。

陳曉凌是一位二胎媽媽。雙警家庭,丈夫在泉州上班,兩個年幼的孩子留在廈門家中,由年邁的公婆照顧,一家六口分處三地。每到周末,她將儲存下的奶從福州背回廈門,一背就是三個月。

被醫療隊的事跡感動落淚,一聽說支援武漢,她毅然報名,並準備了回奶茶、蒲公英、土豆等「斷奶神器」,開始斷奶。斷奶期間會漲奶,在方艙執勤期間,幾次她都強忍著沒吭聲。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崗位,一個蘿蔔一個坑,不能額外給別人製造麻煩。如果自己連這點困難都克服不了,也就不配來這裡了!」陳曉凌說,堅持十天斷奶成功,她終於鬆了一口氣。「之前一直擔心斷奶會引起發燒,還好平安度過,總算沒給組織添亂!」

援鄂手記(五)

到武漢已經半月有餘,卻依舊不知武漢的樣貌,不知它哪裡的咖啡最香醇,也不知它哪裡的景色最怡人,但我們卻擁有它的獨家記憶:凌晨一點去往方艙路上的清冷月亮,凌晨兩點耳邊傳來的罪犯的呼嚕聲,凌晨三點穿著雨衣也抵擋不住的撲面春雨,凌晨四點行走時防護服摩擦發出的「簌簌」聲……甚至天邊一點一點亮起的魚肚白,傍晚穿過樹林傾灑在警服上的落日餘暉,暮色中的一朵雲,夜空裡的一顆星,全都鑲嵌在我的腦海裡。

嚴實的防護服隔離了病毒,卻滋生了滿滿的感動。罪犯親手疊的千紙鶴,三八節收到的慰問信,飯盒上的暖心紙條,幫忙裝卸行李滿頭大汗的宜昌監獄男民警,朝我們拼命鼓掌說感謝的漢口監獄女民警,押解車上給我們讓座自己卻站了一路又匆忙趕往下一趟任務的襄陽監獄民警,這些都讓我為當初毫不猶豫報名支援武漢而慶幸。

經此一役,人生中再遇到困境應該會更加泰然處之了吧。從手忙腳亂地穿脫防護服到對著陽光下噴灑的酒精喊「彩虹」,從心裡預設的一米五安全距離到面對面的個別談話,從水土不服到胃口大開,對夜班習以為常,也能對安徽女同事那句「若即若離的尿意」會心一笑。詩和遠方就在當下,所有的這些都將成為我人生的寶貴財富,拓展著我的人生寬度。

我們身處疫區又肩負著監管壓力,我們條件艱苦卻不忘教育改造,我們來自五湖四海因為同一個目標而眾志成城,共克時艱。

風中搖曳的油菜花會記得,武漢的夜空會記得,胸前的黨徽會記得,我們曾經來過。

援鄂手記(六)

夜幕降臨,沒有絢麗的舞臺,沒有豐盛的美食,幾張高矮不一樣的凳子,一張桌子,一個音箱,兩個話筒,一場特殊的生日party悄悄展開。

當我們所有人揮舞著手中的手電筒歡迎毫不知情的賴教到來時,我看到她臉上寫滿了驚訝與感動。她說:「這麼多天了,終於不是穿著防護服跟大家見面。感謝你們不遠千裡來支援我們的工作,謝謝你們付出的一切。」我知道,這是她的肺腑之言,但此刻的我,更想說的是,疫情之下,不分你我,天下警察,本是一家。此刻的我們,只有一個共同的身份,監獄人民警察,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只為了對得起頭上的警徽!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戰友如斯,勝利在望!

這場戰「疫」,何其有幸,能參與其中,與戰友並肩作戰!

這次生日會,幾多幸運,能親身經歷,同大家見證感動!

願山河無恙,人間皆安,感動常在!待來日,一起相約櫻花樹下!

生日快樂,賴教!

援鄂手記(七)

3月29日,要把服刑人員安全送回關押點。

這幾天,武漢突然大幅降溫,雷電交加,狂風四起,暴雨肆虐。

在武漢的後半段時間裡,最大的挑戰就是天氣了。白天電風扇、短袖,晚上電熱毯,誇張到十個的暖寶寶,兩床厚棉被,不時還有雷公、電母、雨神輪流或者一起出動做怪,還得擔心著鐵皮房會不會滲水,會不會被吹走。祈禱晚上不要黑摸摸中組團長途跋涉上廁所,更是擔心那個「田園風光」的簡易衛生間和洗衣池旁是否有蛇出沒……

最冷的三個晚班,都是饒程婷值班,她是我心中最美的守夜人。大風大雨時她撐著傘,打著手電,穿梭於風雨中查看一排排隔離房。她玩笑說,作為福建人颱風見多了,這點風雨算什麼。

這次的押解任務,饒程婷沒有參加,因為她要站好最後一班崗。後來她說,我們走的時候,看著一輛輛押解車遠去,她感慨萬千,想起談話時服刑人員深深鞠躬對她說:「真心感謝福建的警官,不遠千裡,遠離家鄉和親人來守護我們!」

陽光透過雲層,天空開始放晴,風雨過後,終有晴空萬裡。

還記得

第一次穿防護服那種被包裹的厚重的壓迫感

第一次進方艙時那種恐懼與責任感的心理搏鬥

第一次脫防護服的迫不及待

而又不得不小心翼翼按步驟來脫

第一次將酒精如澆花般從頭頂澆至腳底

那種透心涼的感覺

第一次穿紙尿褲的尷尬

第一次不吃不喝穿防護服連續作戰12小時

第一次在雷電交加的寒夜裡露天執勤

第一次住簡易板房,

體驗「一人走路十人顫,

半夜呼機如飛機」的集體生活……

無數的第一次,

每一次都是一場身體與意志的博弈

還好,我都贏了!

(女子監獄)

原標題:《援鄂手記 | 戰地玫瑰,淬鍊成鋼》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夜以繼日戰鬥,只為奔向黎明—青島大學附屬醫院援鄂醫療隊紀實
    2月8日深夜接到援鄂集結令的第一時間,醫院召開緊急會議,制定援鄂人員名單,部署人員做好一切準備,上戰場,敵病魔。(領導定援鄂人員名單)一包包裝進的是他們忐忑不安的心情,一件件裝進去的更是他們戰無不勝的決心。
  • 臨沂市人民醫院援鄂醫療隊隊長張鳳偉:沂蒙赤子掛帥江城,情系荊楚...
    在我市援鄂工作中,他積極響應醫院黨委的號召,臨危受命,勇挑重擔,同時作為臨沂市第五批援鄂醫療隊和山東省第十二批援鄂醫療隊的隊長,帶隊出徵武漢。不僅要對40名臨醫戰士負責,還要肩負起山東省來自47家醫療機構170名醫護人員的冷暖安危。
  • 援鄂之路 | 14名警察丈夫隔空喊話:媳婦!我挺你!
    援鄂女警:呼蘭監獄組織宣傳科劉巍丈夫:伊春市交警支隊高速中隊曾飛To My Wife我一直想為你遮風擋雨,從未想到更危險的地方是你去了。援鄂女警:訥河監獄辦公室劉波丈夫:訥河監獄信息技術科果福明To My Wife不愧於心,不畏於險,咱家你最棒!媳婦,我等你平安回家。
  • 三個援鄂警醫家庭的「戰地交響」
    在這場以生命名義的戰「疫」中,這三個普普通通的援鄂警醫家庭,共同奏響了盪氣迴腸的「戰地交響曲」。「今天是個好日子,你保重!」結婚紀念日,吉同慶和薛冬娉攜手出擊,一起奔赴戰「疫」第一線。援鄂戰場:湖北武漢中心醫院。「這是我的請戰書,寫得怎麼樣?」薛冬娉轉過臉,問身後的丈夫。吉同慶探頭看了一下,「難怪有人誇你是才女護士,寫得挺好呀,要不你把去武漢的請求寫得再懇切些?」薛冬娉想了想,「我雖然不是醫生,只是一名護士,但是我要把自己化作一盞燈,一盞點亮新冠肺炎患者希望的燈……是不是太抒情了?」
  • 援鄂醫療隊的返鄉登機牌要成收藏品吧?會不會拍出高價?
    與此同時,在生死線上戰鬥了一個多月的全國援鄂醫療隊陸續開始撤離。這次「戰疫」,醫護人員成了新時代最可愛的人,尤其是援鄂醫療隊的醫護人員。他們冒著被感染的風險,逆行而上,每天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連喝口水都是奢侈的想法。他們奮戰在最前線,和死神搶人。沒有這些可愛的勇士,就沒有今天即將解封的武漢。可以說,給這些勇士任何榮譽都不為過。
  • 援鄂英雄 待到戰「疫」勝利時,重遊湖北來!
    客人期盼花開之日故地重遊 湖北更盼望能在戰「疫」結束之後 好好招待來自全國的同胞 2月20日,湖北已宣布 境內所有A級景區 5年內對援鄂醫療隊員免門票
  • 湖北省資訊|援武漢醫療隊員變身主播 傳遞「戰地好聲音」
    湖北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援武漢醫療隊員變身主播 傳遞「戰地好聲音」在江蘇省人民醫院援武漢醫療隊駐地的一個房間裡,現在每晚都會進行一場直播,大家親切地稱它為「戰地好聲音」。
  • 海安攝影志願者為援鄂「天使」造像
    近日,海安市援鄂11名「天使」,脫下防護服,摘下口罩,來到攝影志願者提供的臺北莎羅影樓,當地攝影志願者用手中的鏡頭為援鄂英雄和家人拍出精美的「全家福」為歷史存照,為英雄立傳。
  • 安徽:第一批援鄂醫療隊員返程
    ↑3月18日,在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從武漢返回的安徽援鄂醫療隊員走下飛機。當日,374名安徽省支援湖北抗疫的醫療隊員從武漢乘飛機返回合肥。據統計,疫情發生後,安徽省先後派出1362名醫療衛生人員馳援湖北。
  • 廣東第14批援鄂醫療隊返程
    ↑3月23日,廣東第14批援鄂醫療隊乘坐大巴前往機場。當日,廣東援助湖北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第14批醫療隊在順利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後從武漢返回廣東。廣東第14批醫療隊全隊322人,於2月13日抵達武漢,3月18日完成病區救治任務,3月23日返回廣東佛山。
  • 最美東營人|胡國鑫:援鄂「三味」有深情
    引子東營市援鄂勇士中,他是在危重症病房救治病人的醫生;脫機拔管、血濾置管、氣管插管、胸腔穿刺閉式引流、氣切套管更換……一次次高難度、超速度的治療手法,是他與病毒拼殺、與時間搶跑的「鐵手腕」;他不善言辭,鎮定剛強,50餘天的援鄂經歷,既有打勝搶贏的勝利時刻,也有痛失至親的至暗經歷,既感受了前方後方挽手前行的力量,也享受到在「戰地」成為預備黨員的榮耀。
  • 我在軍營這樣淬鍊成鋼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我在軍營這樣淬鍊成鋼 ■第82集團軍某旅作戰支援營信息保障隊列兵 王 晗 【授課背景】去年秋天,應徵入伍的南開學子王晗和其他去年9月23日,習主席給他們回信,勉勵他們把熱血揮灑在實現強軍夢的偉大實踐之中,在軍隊這個大舞臺上施展才華,在軍營這個大熔爐裡淬鍊成鋼,書寫絢爛、無悔的青春篇章。如今,走進第82集團軍某旅作戰支援營信息保障隊的王晗,已經完成新兵訓練,走上新「戰位」,成為一名列兵。為了使連隊的新戰士們順利度過下連後的「第二適應期」,隊長劉銀亮特意安排她用自己的「軍旅初體驗」為新戰友們上了生動一課。
  • 「援鄂前線·戰疫日記」蔣婭:我看見清晨的陽光,也看見了勝利的曙光
    日記撰寫人:貴州省第四批援鄂醫療隊隊員、貴陽市第三人民醫院神經外科護士 蔣婭  2020年3月11日  還記得上個月的今天我們整裝待發,來到這個抗疫戰場。  記者手記  2月11日,貴州省第四批援鄂醫療隊響應號召出發。踏著星辰,2月12日凌晨他們來到鄂州。337名隊員,是貴州九批援鄂醫療隊中人數最多的。
  • 粉蒸羊肉、乾鍋羊排、羊肉湯——「暖羊羊」溫暖援鄂英雄心
    新華社成都12月7日電(記者董小紅)粉蒸羊肉、乾鍋羊排、羊肉湯……7日中午,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食堂裡,用蒙古國捐贈的羊肉烹製的大餐端上了桌,在這個寒冷的冬季,這些美食讓援鄂醫療隊員們感受到濃濃的暖意。食堂的羊肉宴。
  • 援鄂菏醫人王喜剛:告別懷孕的妻子 他逆行援鄂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4月30日訊 (記者 王丹玉) 3月9日以來,中國山東網聯合菏澤醫學專科學校、山東喬子紅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起的「尋找援鄂戰『疫』菏醫人」活動發出後,全國各地馳援湖北的菏澤醫學專科學校的優秀畢業生們紛紛響應。
  • 南通援鄂醫療隊員戰「疫」一線過生日:雖然只有蛋黃派+方便麵,卻...
    2月3日,正月初十,看著丈夫闞亮發來的視頻,南通市中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蔣麗忍不住溼了眼眶。視頻裡,大捧玫瑰嬌翠欲滴,生日蛋糕燭光閃閃,她的丈夫、兒子以及好閨蜜陳文倩共同向她發來生日祝福。蔣麗報名支援湖北。大年三十,南通接到國家和省衛健委通知,要求組建馳援湖北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療隊。
  • ...援鄂醫療隊員孟慶陽:定會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願櫻花盛開時...
    為抗擊疫情,國家衛生健康委協調全國醫療資源,組建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截至2月12日,全國各地馳援武漢的醫務人員已達23103人。1月26日到2月7日,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已派出三批137名醫務人員挺進武漢,開展醫療救援工作。中國工程院院士、該院院長喬傑親自帶隊出徵,該院副院長、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沈寧等隨行。
  • @援鄂英雄:行李郵政送到家
    出班前,他仔細為每一件行李消毒、貼上「援鄂抗疫人員行李專送」字樣的標籤,反覆檢查,確定沒有問題後,跟同事們打了聲招呼:「給抗疫一線的英雄們送行李去喲!」     自1月26日起,重慶連續派遣18批醫療隊共1636名隊員奔赴湖北抗擊疫情。隨著疫情的有效控制,近日,各省援鄂醫護人員分批撤離。中國郵政隨即決定給予援鄂醫護人員個人物資免費寄遞。
  • 西泠印社慰問浙江省援鄂醫療隊
    西泠印社慰問浙江省援鄂醫療隊 4月14日 西泠印社社委會一行前往安吉 慰問正在那裡休整的
  • 援鄂醫療隊員今天回襄陽啦!
    今年2月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曾統一製作「靈秀湖北感恩卡」,援鄂醫療隊員憑卡可5年內不限次免門票遊覽省內A級旅遊景區。 這次,湖北特別邀請全國各地首批援鄂醫護人員代表重返故地,參加「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活動,免費暢遊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