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世紀前,在西藏遇見「龐貝末日」

2020-12-12 騰訊網

這是來自喜馬拉雅的

第 1121 份禮物

●●●

新冠疫情,是人類擁抱全球化以來面對的最大危機。世界如此劇烈變化,末日感如影隨形,但總有光,在前方。今天,醍醐君分享藝術家裴莊欣的回憶。身處動蕩的美國加州,他想起半個世紀前,與名作《龐貝末日》在西藏的奇妙邂逅——生活中,或許正是這些至暗時刻的光,引領我們超越每一刻的困境。

布留洛夫,龐貝末日

465.5 x 651cm,布面油畫,約1833年

藏於聖彼得堡俄羅斯博物館

至暗時刻的光

47年前在西藏昌都與「龐貝未日」的奇遇

復活節,所有商店都關門,舊金山灣區仍在封城。

在疲憊中睡去,幾小時後,又在疲憊中醒來。加州是美國疫情的重災區,而復活節的寂靜,又為疫情下的城市,增添了一層迷幻般的末日濾鏡

似夢非醒中,記憶穿越到了半個世紀前。

1973年,我從昌都汽車修理場被調到昌都地委宣傳部,擔任美工,主要的工作,是繪製一批大型宣傳畫,放置到昌都當時唯一一條水泥路兩邊——這條路,從地委大門,穿過銀行與百貨商場,直抵瀾滄江大橋橋頭。

自然不會有像樣的工作室,我的創作,全部在機關食堂的一塊空地上進行。不久,又臨時被借調到文化局,為地區文工團繪製「紅色娘子軍」中的椰林舞臺布景。

在江山一片紅的氣氛下,與「龐貝末日」的相遇,顯得尤為奇特。

1972年,從昌都地區車隊修理場臨時借到當地交通廳,繪製表彰大會宣傳海報。

畫家照例是要參與集體學習的,有一天,學習結束後,地區文化局的何淑湘女士找到我,帶來一個意外的消息:地委書記李本信想見見我這個小畫家。

我心裡充滿疑惑,但無論如何,還是隨同她一起去了地委大院。

我們走進有人站崗的書記樓,由工作人員領著上到二樓客廳,李書記正坐在客廳中央巨大的棕色真皮沙發裡。

或許是一天下來累了,書記的臉色有些蒼白。他的北方口音聽起來文質彬彬,問起我之前的工作情況,街頭那些大宣傳畫是油彩還是水彩?下雨雪時,會不會掉色?

我用四川話回答說,除個別是油畫顏料加油漆外,大部分是用塑膠袋裝的水粉顏料畫的,畫完後,再塗上一層清漆防水。

1975年,背景是昌都地區集會活動的廣場主席臺,圖右側為地區運動會繪製的大型宣傳畫之一。

房間很寬敞,茶几上堆著很多文件,立式取暖電爐上鑄著外文字母,在冬日裡一陣陣傳來燥熱。我心裡琢磨著,李書記大概懂一點藝術吧。

從藏式大落地窗中望出去,正好能看到地委大院後邊,用土牆圍起來的地委機關菜地,種著昌都當地少見的蘋果樹。

就在一年前,我還是汽修場學徒工,盛夏夜間,多次翻進這片園子,偷摘澀酸未熟的青蘋果。摘回來了才發現難以下咽,最終大都切成片,放在窗口曬乾了吃。

幾次三番,也難免有險些失手的時候,我和夥伴甚至用旁邊的蓮花白葉子把腦殼蓋起來,才躲過一劫——那個每月10塊錢工資、一切憑票供應的年代呵!

1973年,裴莊欣在獨立工作室。工作室面積2米乘3米,背後牆上有兩張水粉顏料臨摹,左邊是提香名作《基督與猶大》,右邊是俄羅斯畫家阿爾希波夫《洗衣婦》,上方則是四川畫家李煥民所作藏族題材套色版畫《初踏黃金路》。

短暫的交談,氣氛友好,其間被電話打斷了一會,李書記一邊接聽,一邊順手從書架遞過來一疊印刷極為精美的中文版蘇聯畫報,竟還是那一年的新刊物!

彼時的西藏,仍處在特殊階段,做夢也想不到,有親手拿到這種真正的「修正主義刊物」。

這激起了我莫大的興趣,抓緊翻閱還不算完,臨走時,我厚著臉皮請求借了其中有油畫作品的兩本,小心翼翼地抱回了由廚房改造而成的袖珍畫室。

其中正有《龐貝末日》這幅經典之作。

1827年,俄國畫家布留洛夫赴龐貝遺址考察,這是一座在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時被吞噬的羅馬古城。站在這自然的廢墟上,布留洛夫腦海中浮現出動蕩的祖國——

火山爆發的瞬間,天崩地裂,宏偉的建築即將潰崩,雕像將從屋頂傾落,喪魂落魄的人群忙於逃命……畫家表面上畫的是龐貝末日,實際上暗示著祖國的歷史變遷,左面亮區那位頭上頂著油畫箱的年輕人正是畫家自己。

《龐貝的末日》完成於1833年,1834年在義大利米蘭展出時轟動了整個社會,爾後赴巴黎震動畫壇,最後回到彼得堡,表明俄羅斯美術的凱旋。普希金說它是「俄羅斯畫壇的初日」,果戈裡莊嚴宣稱它是世界性的創作,創作的思想「屬於我們世紀的最完善的趣味」……

1976年,裴莊欣與身後的昌都縣全景。左上方山坡為經歷上世紀中葉滄桑後的強巴林寺。

這當然都是後來了解的了。半個世紀前,在西藏昌都,撫著雜誌那單薄而光潔的紙張,我只感到畫面中巨大的衝擊:龐貝城在狂暴自然力襲擊下即將毀滅的慘象,以及死亡威脅下的恐懼。

然而,驚慌失措中,人們尚未忘記扶老攜幼,仍然用身體來保護他人,相互關愛,這些崇高的道德依然流淌在我們血液中。正是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兩種創作手法有機的結合,才塑造出這極具視覺震撼力的不朽巨作 。

裴莊欣,殿堂

布面油畫,約完成於1988年

西藏美術館收藏

布留洛夫的這幅作品,沒有主角,所有人都是歷史的參與者,所有人都強烈地感覺到不可避免的變遷與震蕩

時至如今,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

半個世紀以來,我畫過無數次高原的生活——有普通民眾的平靜與歡樂,也有特定群體在特定歷史環境下的莊嚴與悲哀。但無論如何,理想和浪漫情懷,始終是我創作中一貫的核心元素。

在《殿堂》等描繪朝佛人群的大尺幅作品中,或許始終浸潤著《龐貝末日》的影響——那種宏大敘事與戲劇性構成中深含的,對信仰的敬意與悲憫情懷。

基督復活之日,傍晚冷風中,灣區飄起了小雨。我聆聽著波切利在空無一人的米蘭大教堂門前留下的歌聲,它安撫著亡靈,祈禱著現世平安。我遙想著,維蘇威火山下眾生早已抵達天堂,昌都地委大院的蘋果樹此刻也該是開花季,李書記、何女士如今又在何方?

更徘徊於心胸間的,是往昔邊疆那個精神、物質匱乏的年代,以及與《龐貝末日》的奇特緣分……我們崇敬著過去的大師們,也再次審視那個青年的自己。

●●●

Pei Zhuangxin

裴莊欣

裴莊欣,中國美術家協會、西藏自治區美術家、攝影家協會會員。1956年生於四川成都。1971年下鄉到西藏昌都。1978年考入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1982年獲學士學位畢業後重返西藏工作,足跡遍布雪域,對西藏的人文、地理、宗教和藝術都有較深入的研究與呈現。1989 —1991年,獲「美中文化教育交流基金會」全額獎學金,作為訪問學者,就讀於紐約州立大學藝術系。現居北京紐約兩地。上世紀80年代至今,其作品《草原上的鍋莊》、《朝佛》等廣受關注。所創作的油畫曾多次入選全國美展,作品大量發表,並獲機構與個人收藏。裴莊欣的作品橫跨多種藝術風格,充滿對西藏的眷戀與對自我的不斷超越,是西藏現當代藝術史中的標誌性人物。2001年,美國紐約曼哈頓亞洲文化中心曾為其舉行「裴莊欣西藏油畫作品個人展"。

相關焦點

  • 在龐貝古城感受龐貝末日
    近2000年前,維蘇威火山噴發,火山灰、碎石和泥漿瘋狂施暴,只用18個小時就湮沒了龐貝,一座繁華喧鬧的城市頓時完全消失了。後來,許多人都不相信歷史上真有過龐貝。直到18世紀中期,這座深埋地下多年的古城才重見天日。
  • 龐貝末日之後 張廣智
    這天發生的恐怖的一幕,在古羅馬文學家小普林尼寫給歷史學家塔西佗的幾封信中被記錄下來了:「只聽見婦女在嚎哭,孩童在尖叫,男人在呼號,人們憑聲音,有的在尋找、識別自己的父母,有的在尋找、識別自己的孩子,有的在尋找、識別自己的妻子……哪兒也沒有神明了,世界最後的、永久的黑夜降臨了!」龐貝末日之後,後人為它都做了什麼?首先當數考古學家最為忙碌了。
  • 末日降臨過的城市—龐貝
    不知大家有沒有看過保羅.安德森執導的電影《龐貝末日》。影片中,富家小姐Aurelia愛上了奴隸角鬥士Milo,但無情的自然將兩人掩埋,直至十八世紀的某日,已經在火山灰下相吻了兩千餘年的二人才重見天日。這橋段也讓我的睡對床的那一一米九幾的哥們哭了個稀裡譁啦。
  • 一群「石頭人」背後的故事《龐貝末日》真實發生過的「末日」
    對於兩千年前的中國人來說,在他們第一次接觸到有關於羅馬的信息時,古人敏感的直覺就肯定它是一個偉大的文明,並給它取了一個中國化的名字——大秦。「其人民皆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大秦。」羅馬文明的鼎盛時期是共和國轉變為秦國以及帝國初期的三個王朝之際。
  • 俄羅斯名畫的故事:龐貝末日
    難怪有人說,龐貝的毀滅,是因為享樂過度,所以上帝才點燃了懲罰之火。     不過,懲罰之火的說法,無論如何難以成立。火山噴發時,龐貝的所有居民,無論尊貴卑賤,無論富貴貧窮,都遭到了懲罰,並沒有因為生前未曾享樂而倖免。
  • 《龐貝末日》:時間定格出重見天日的奢華
    公元79年8月24日下午1點左右,被譽為「歐洲最危險的火山」維蘇威火山大爆發,億萬噸溫度高達400攝氏度的火山灰瞬間傾瀉而下,歷經18個小時的時間,在遭遇火山爆發、4次熔巖流、3次灰塵爆襲擊和頻頻不斷的地震後,龐貝被徹底湮滅,造成了當時約1.6萬人的死亡,曾經輝煌的古羅馬文明從此落幕。
  • 【展覽】《龐貝末日》考古文化展
    《龐貝末日》考古文化展將於2016年7月9日至10月9日在上海月星環球港博物館4樓展出。本次展覽將展出近300件約2000年前古羅馬時期龐貝的文物真跡。展覽現場還將公開三維動畫技術製作的影片「龐貝的最後48小時」視頻,以此來再現末日來臨之際,從天而降的巨大火球、山崩地裂的劇烈地震、洶湧噴發的火熱巖漿侵襲整個龐貝古城的破壞瞬間,讓觀眾身臨其境這觸目精心的末日場景。
  • 《龐貝末日》展覽登陸上海
    《龐貝末日》展覽海報  時光網訊 2014年中國上映的電影《龐貝末日》曾為觀眾展現了火山爆發前夕繁榮的龐貝文明。今年《龐貝末日》展覽登陸上海,百餘件展品將帶領大家更加全面了解古羅馬龐貝世界,火山爆發焚城的毀滅瞬間也將重現在觀眾面前。本次展覽由上海市社會經濟文化交流協會主辦,於7月9日強勢登陸上海環球港,為期九十三天。時光網上海記者受邀提前參觀了展覽,並帶來第一手的現場資料。
  • 《龐貝末日》再現災難原貌 奴隸貴婦戀情唯美(圖)
    《龐貝末日》再現災難原貌 奴隸貴婦戀情唯美(圖) 2014-08-07 09:49:41  尖端視效還原千年古城原貌 3D實拍逼真展現精緻細節  歷史上,龐貝古城,位於維蘇威火山東南麓,西北離羅馬約240公裡,位於義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80年,強大的羅馬帝國將龐貝劃入自己的版圖,這裡開始成為一座繁華的城市,車水馬龍、商賈雲集、經濟發達,是古羅馬第二大城市。龐貝城公元79年毀於維蘇威火山大爆發。
  • 《龐貝末日》曝角鬥場片段 哈靈頓搏命廝殺
    搜狐娛樂訊 由《生化危機》系列導演保羅-安德森執導,基特-哈靈頓、艾米莉·布朗寧主演的3D史詩災難片《龐貝末日》將於8月15日登陸中國大銀幕。日前,片方曝光了一段表現古羅馬角鬥士「競技場殺戮」片段。
  • 龐貝末日最後一天的人們
    龐貝末日想必大家都聽說過,龐貝古城位於羅馬240公裡處,它位於義大利的坎帕尼亞地區!當維蘇威火山爆發,龐貝末日來臨的那天人們都在幹什麼呢?聽小編為大家細細道來!這就是龐貝古城遺址!圖片來自網絡龐貝古城在古希臘語裡是處死的意思,所以龐貝古城自身就帶有一種死亡的徵兆。隨著維蘇威火山爆發,它也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當中!
  • 《龐貝末日》發"競技場"片段
    ↓點擊播放《龐貝末日》"競技場殺戮"片段↓力圖復原千年古城 3D技術搭配天降浩劫   導演安德森曾表示,《龐貝末日》「是一部真實反映當時人們生活的現實主義電影」。 角鬥士競技場喋血 為自由上演搏命廝殺   《龐貝末日》在創作中,主創們除了對場景和自然景觀的還原傾注心血,在對古龐貝角鬥士之間搏命廝殺的表現上,也進行了精心的設計。導演安德森表示,角鬥士的身份雖然是奴隸,但是他們有著身為角鬥士的極強的榮譽感。
  • 《龐貝末日》8.15公映 超前揭幕豪華災難史詩
    該片以公元前79年龐貝古城被火山吞沒的歷史大事件為背景,講述了一個關於自由與愛情的傳奇故事。作為今年暑期檔引進片中唯一的一部災難巨製,《龐貝末日》憑藉其雲集好萊塢一線演員陣容及製作團隊的強大班底、炫目3D技術下打造的宏大場面和搶眼視覺效果,贏得了影迷們的諸多期待。在影片上映之際,您不妨聽我們仔細解讀欣賞這樣一部恢宏巨製的十個最佳要點。
  • 《龐貝末日》曝製作特輯 揭秘龐貝城重建始末
    龐貝末日》將於8月15日登陸中國大銀幕。  六年艱苦調研 還原古羅馬「拉斯維加斯」  為了更好得展現《龐貝末日》的歷史質感,影片主創團隊就對龐貝城進行了長達六年的調研,對龐貝城的歷史進行了全方位的了解,在正式開拍前,主創團隊前往龐貝,花了近一周的時間拍攝斷壁殘垣、高山和周圍的環境,以便重現的雄偉古城風貌與真實的古城相匹配。
  • 《龐貝末日》3D特效獲贊 恢弘場景重現視聽震撼
    這部史詩級的災難片,第一次以3D的方式講述了公元前79年龐貝古城被火山吞沒的歷史大事件。片中,製作團隊精心打造的火山噴發、海嘯等特技畫面十分壯麗,奪人眼目的視覺效果令人點讚不止。而好萊塢一線班底誠意講述的動人故事,也獲得了影迷的認可,《龐貝末日》被譽為「年度最悽美災難愛情大片」。
  • 龐貝末日,被火山塵封的城市盛景
    一、盛世之景1、完善的城市設施,以及第三產業的發達,使龐貝古城繁花似錦。早在公元前8世紀,龐貝城就依託於地中海天然良港,逐漸發展成僅次於義大利古羅馬城的第二大城市。在公元前2世紀的龐貝就建有食品市場,在火山灰掩蓋的古城下面,依然可以看到當時的繁華盛景,龐貝城中有一個還在建築中的糧食市場,裡面堆放著許多大型陶罐、石碾等。龐貝城的居民在此安居樂業的景象如今還栩栩如生。
  • 《龐貝末日》曝終極海報 8月15日內地上映
    搜狐娛樂訊 由《生化危機》系列導演保羅-安德森執導,基特-哈靈頓、艾米莉-布朗寧主演的3D史詩災難片《龐貝末日》將於8月15日登陸中國大銀幕。影片講述了公元前79年,龐貝古城被維蘇威火山吞沒的全過程,以及發生在其間的動人愛情故事。
  • 《龐貝末日》曝終極海報 3D火山噴發再現天災(圖)
    影片講述了公元前79年,龐貝古城被維蘇威火山吞沒的全過程,以及發生在其間的動人愛情故事。近日,《龐貝末日》曝光了一款影片的終極海報,可以提前體會到影片氣勢磅礴的火山噴發的震撼場面。  3D火山噴發 真實再現古羅馬神秘天災  作為人類歷史上最為著名的自然災難之一,龐貝古城的覆滅過程長期以來引發了後人種種的聯想和想像。
  • 明日之後:這一次的「龐貝末日」,人類沒有讓歷史悲劇重演
    「末日」一直是人類津津樂道的題材之一,無論製作成書籍還是電影,都能收穫廣泛關注,而這也逐漸成為了生存手遊明日之後的一大特色。遊戲裡面的大事件,一次比一次驚險刺激,這次更是引入了地球最強天災——火山爆發,直襲倖存者最後的城市家園。
  • 《龐貝末日》將時間定格在1000年前的親密一瞬,天災無情人​有情
    在龐貝,主人公作為角鬥士必須與一個一直戰無不勝的非洲角鬥士一決高低,那位非洲角鬥士他相信著羅馬法律,相信再決鬥一次,他就可以獲得自由。在他們決鬥前的一夜,他和非洲角鬥士因為彼此的共同仇恨而握手言和。決鬥日,原來羅馬議員安排的是大屠殺,勇猛的米羅和非洲角鬥士戰勝了競技場上所有的羅馬人,當羅馬議員要殺死主人公時,卡西亞救了他,卻被關回公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