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牆根下的故事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平遙縣內,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 山西平遙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
平遙古城是中國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代縣城,是中國漢民族城市在明清時期的傑出範例,在中國歷史的發展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及宗教發展的完整畫卷。
平遙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禦外族南擾,始建城牆,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並全麵包磚。
平遙城牆總周長6163米,牆高約12米,把面積約2.25平方公裡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城牆以內街道、鋪面、市樓保留明清形制;城牆以外稱新城。
這裡的景色顏值非常的高,是一座古代與現代建築各成一體、交相輝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當然也是攝影家們創作的絕佳之地,更是攝影家們的攝影作品展示之地,這裡已經舉辦了19屆國際國際攝影大展,俄羅斯、泰國等眾多的國內外攝影家的攝影作品在這裡展出。
平遙城內的重點民居,始建於公元1840~1911年之間。民居建築布局嚴謹,軸線明確,左右對稱、主次分明、輪廓起伏,外觀封閉,大院深深,是迄今漢民族地區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
平遙,一座小小的圍城,表面破落,內涵豐富,那高大厚重的牆壁,有一種古文化傳承的歷史魅力。在這裡,不管你是用小光圈、還是超廣角鏡頭拍攝,無需後期製作都能夠體現出你自己的想法。
在古城漫步,仿佛正在接近一個做了千年的夢。泛泛而遊,可以體會古意盎然的外觀帶來的時空倒流的感覺;但只有細細品味,在點滴的細節中才可領略其特有的風採。
這裡的青磚殘瓦,留給人們的是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
這裡的淳樸民風,留給人們的是一種酣暢濃鬱的文化。
這裡的人們很友善,見面都要打過招呼,寒喧幾句。只要有遊人詢問行走線路,他們會很熱情地指引。
整個古有大小街道81條,所以人們出行都喜歡騎自行車或者電動自行車。每家每戶都有幾輛自行車或者電動自行車,就放在自家的門口也是安全的,不會被人偷的。
一大早就有人在街頭賣蔬菜,形成了一個天然的蔬菜市場,當然到了九點多就散了。街上的早餐店很多,大多以麵食為主。
這裡的大餅種類很多,價格也不貴,小商們很會做生意,為了招引食客,還彈著吉他賣大餅。
生意不忙了,老闆也要忙裡偷閒抽支煙休息一會,可能是太累了,竟然睡著了。
只要一有太陽,老人們總喜歡坐在自己的家門口,一邊吃飯一邊享受陽光沐。
這裡的各種活動很多,人們也適應了這樣的生活,只要一有活動,都要走出家門湊湊熱鬧,累了就席地而坐。杵著拐棍也要看看平遙第十九屆國際攝影大展,累了就幾個老哥們老姐們坐著聊聊天。
清潔工人一天要工作十個小時,所以街道很乾淨,居民也很自覺,曬東西也不會影響清潔的。
在這裡漫步而行,品味那些古樸與現實,猶如品陳年甘釀,享歷久彌香。
平遙古城,背負著太多的往事,城牆根下的他們,一代一代的在這裡繁衍生息,在這裡講述說著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
這就是平遙古城的魅力。
2020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