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三百首》僅有的兩首僧人詞,其中一首被贊為兩宋最佳

2020-12-10 讀書狗子

#每天一首古詩詞#

僧人一直是詩壇詞壇上的活躍分子,上次狗子曾說到唐代眾多詩僧,有名有姓有作品的就有一百多人。其中皎然、寒山、王梵志、靈澈、齊己、貫休,還有出家還俗的賈島等俱都是唐詩名家。也介紹了貫休的名句「一劍霜寒十四州」,真箇猛銳之氣鋒芒畢露。

今天咱們說說兩宋的詩僧,確切說是「詞僧」。不過宋代的詞僧不論人數還是作品數量都遠不如詩僧,兩宋有名有姓有作品的詞僧僅有16人,存詞120首。詞僧作品的知名度也是大不如詩僧,詩僧中有志南和尚「沾衣欲溼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聞名千古,而詞僧中卻不聞名篇名句。

為何兩宋詞體繁盛,卻少有僧人填詞呢?原因大概可能要歸咎於「詞為豔科」上!歷來詩言志,詩是正統文學,而在北宋詞被歸為小道,為歌宴娛樂所享。因而戒律嚴格的僧人就很少填詞,即便有,也大多是「有蔬筍氣」的佛理詞。而吟風弄月、具備藝術美感的「無蔬筍氣」僧人詞卻是更加少見了。

今天狗子向大家介紹的就是一首極富藝術美感,且無絲毫「蔬筍氣」的僧人詞——北宋僧人仲殊的《訴衷情》:

訴衷情·寒食

北宋·仲殊/僧惲

湧金門外小瀛州,寒食更風流。紅船滿湖歌吹,花外有高樓。

晴日暖,淡煙浮,恣嬉遊。三千粉黛,十二闌幹,一片雲頭。

《詞史》中對宋代僧人詞有這樣一段話:「方外亦能詞,北宋方外詞,以仲殊《寶月集》為一無蔬筍氣」。仲殊可以說是兩宋詞僧中的翹楚,而這首《訴衷情》則是其《寶月集》中的佳作,被選入《宋詞三百首》之中,成為《宋詞三百首》僅有的兩首僧人詞之一(《宋詞三百首》僅有的兩首僧人詞均為仲殊所作)。

詞題「寒食」,所寫的便是寒食時節西湖的遊人盛況。開頭兩句「湧金門外小瀛州,寒食更風流」點明時令為「寒食」時,地點在西湖「湧金門外」,並且稱西湖為「小瀛洲」,已有仙境盛況的伏筆。

三四句「紅船滿湖歌吹,花外有高樓」則具體描繪著「小瀛洲」的「更風流」盛況:滿湖近似紅船遊蕩,伴奏著簫管歌吹之音樂;湖外山色則是滿山花開,山外高樓聳立。湖光、山色、紅船、畫樓,還有花開之豔、歌舞之色,此時的西湖真箇是繁華!

下闋過片「晴日暖,淡煙浮,恣嬉遊」再為這繁華的籠上一層燦爛的陽光、淡淡的煙霧,真正是「暖風燻得遊人醉」了。「恣嬉遊」三字足見遊人之醉!緊接著詞人宕開一筆:「三千粉黛,十二闌幹,一片雲頭」,以畫龍點睛的手法分寫三個場景,三千遊西湖的美人,湖上山外的高樓亭閣之闌幹,窺斑見豹,風流盛況如在眼前。

而結尾冷不丁一句「一片雲頭」,寫足繁華熱鬧之後卻著一冷語,頓添深意。景象漸由湖面移向天外,形象由繁多而漸次渾一,意境也逐漸高遠,頗有人間繁華如過眼浮雲之意,大有餘味。

《詞品》對這首詞有為稱讚:宋人僧徒小詞,仲殊之作類花間。意思是仲殊的詞作與花間詞很像。南宋詞論家黃昇也贊道:仲殊之詞多矣,佳者固不少,而小令為最,《訴衷情》一調又其最;奇麗清婉,高處不減唐人風致也

這首《訴衷情》若不提作者,讀罷全然想不到是僧人所作,反而更像是大小晏、歐陽修等人的風格。在詞為豔科的時代,詞多吟風弄月,而能以僧人之身填詞,不說佛理禪意,獨以清麗之語詠人間風華、富貴煙雲, 仲殊可謂世間無二了!

相關焦點

  • 《宋詞三百首》中最長的一首詞,請背誦全文!
    《宋詞三百首》是一本流傳頗為廣泛的宋詞讀物,它是由清代詞人朱孝臧所編訂輯錄。其中收錄了兩宋八十多位詞人的三百首詞作。這些詞人有柳永、蘇東坡、李清照、辛棄疾等等一代詞宗,也有少有人知的宋徽宗、周密、林逋等詞人。而其中詞作有《如夢令》、《浣溪沙》等常見的詞牌,也有《花犯》、《六醜》等少見的詞牌。
  • 宋代一詞人僅有一首詞入選《宋詞三百首》,卻被譽為「詞之聖者」
    宋詞始於梁代,形成於唐代,而極盛於宋代,它標誌了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宋詞既有諸如李清照、蘇軾、辛棄疾等創作大家,自然也有一些默默無聞的小作者,比如本文的主角——万俟詠(「万俟」是複姓,讀作mò qí)。
  • 宋詞中最美的兩首《一剪梅》,一首李清照的,另一首是他的!
    《一剪梅》是宋詞中很常見的小令詞牌,因其格式頗為規整,歷代詞人大多都繪以此詞牌作詞,其中也不乏一些名句。譬如辛棄疾的「 杯且從容,歌且從容」,唐伯虎的「行也思君,坐也思君」等等。下面這兩首《一剪梅》大致可算是宋詞中最美最動人的《一剪梅》,其中第一首便是大家熟悉的李清照所作: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 步韻宋詞三百首(186—190)
    看嶺聳江中,舟橫灘上,怎堪為鏡。深省。幾多野史,血書還凝。算徵戰紛爭,亂離蕭瑟,千載山河未醒。馬踏連營,火燒聯舸,留下一番悽景。俱往矣,三國終成鼎立,片時清靜。徐 伸二郎神悶來彈雀,又攪破、一簾花影。謾試著春衫,還思縴手,薰徹金爐燼冷。動是愁多如何向,但怪得、新來多病。
  • 《宋詞三百首》Day35 臨江仙 (蘇軾)
    ③營營:為功名利祿奔波。唐張九齡《上封事》:「欲利之心,日夜營營。」④縠(hú)紋:指細微的水波。蘇軾《和張昌言喜雨》:「禁林夜直鳴江瀨,清洛朝回起縠紋。」  往期回顧《宋詞三百首》Day34 青玉案·和賀方回韻送伯固歸吳中故居 (蘇軾)《宋詞三百首》Day33 卜算子  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蘇軾)《宋詞三百首》Day32 永遇樂· 彭城夜宿燕子樓(蘇軾)《宋詞三百首》Day31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宋詞三百首》Day30
  • 宋詞三百首名篇:一首宋詞字字華美,讀來如同言情小說一般
    我們讀古典詩詞,很容易發現其中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這些詩人或者詞人以男性為群體,但是在他們的詩詞當中經常描寫女人。畢竟這個世界是由男人和女人共同組成的,在男人佔據主導主體位置的時代,他們對於女人難免充滿了好奇,也難免充滿了欣賞的眼光。
  • 絕美插畫版《宋詞三百首》爆火!帶你品味宋詞之美
    這2首宋詞,情一字縱使是傷,世人還是纏綿繾綣,難捨難棄。  全譯全注全彩珍藏版-《宋詞三百首》  新增179幅絕美插畫 已火爆銷售20000+冊    為指導子侄之輩掌握宋詞精髓,他耗費10多年心血,精心編成《宋詞三百首》,  最終成為了20世紀以來流傳頗廣的宋詞讀物,為後世樹立了宋詞審美範本。
  • 他是蘇軾的偶像,一首詞震鑠古今,入選《宋詞三百首》
    古代很多文人都曾為它賦詩撰文,李白有詩云「海神來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浙江八月何如此?南宋詞人趙鼎在他的《望海潮》中如是雲「霜凜劍戈,風聲陣馬,如聞萬鼓齊撾」,極寫潮水聲勢之浩大;還有清人查慎行的「隔舉越山渾不見,水比山高」,淋漓盡致地寫出了潮水之壯觀……而在這些詩詞中,最為經典的當屬北宋詞人潘閬的《酒泉子·長憶觀潮》,震鑠古今,入選《宋詞三百首
  • 蘇軾有14首宋詞入選宋詞三百首,每首詞都有你熟悉的句子
    尤其是他的宋詞,是豪放派宋詞的開闢者,婉約詞同樣也有很出色的成就。在蘇軾的作品當中,有多達14首詞作入選宋詞300首。而其中的每一首,都有我們所熟悉的句子。1、念奴嬌 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 《宋詞三百首》裡最美的10首宋詞,詩情畫意,人間絕美
    人們鍾愛宋詞,因它婉約的風致,深情無限,總是用精巧的語言,細膩的情感,敲擊著讀者的心靈。穿越千年時光,宋詞依然熠熠生輝,其情、其意、其思、其想,無不醉人心田。《宋詞三百首》中最美的10首宋詞,滿滿的詩情畫意,讀完口角噙香。
  • 《宋詞三百首》中最矛盾的一首詞,前後矛盾卻又渾然天成!
    例如昨天所講到的先秦名句「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便是一首暗戀表白之歌。今天便再說一說相思詩,寫相思的詩詞佔據了愛情詩的一大部分,可謂是古詩詞中的一大類。下面這首宋詞同樣是寫相思題材的,其手法頗為特別,以矛盾之語來寫相思,將相思之人的微妙心理表達地淋漓盡致:採桑子宋·呂本中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
  • 宋詞知多少丨百首經典宋詞10
    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一顆巨鑽。她以奼紫嫣紅,千姿百態的丰神,跟唐詩爭奇,與元曲鬥妍,乃一代文學之巔峰。本期是"100首經典宋詞"的最後一期。包括本期在內,我跟朋友們分享了二十一期宋詞,主要介紹了一百位詞人的一百多首經典作品。
  • 最近《清平樂》熱播,你讀過宋詞中幾首經典的《清平樂》?
    最近《清平樂》熱播,小佛一直在好奇這部北宋宮廷劇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是不是和哪一首《清平樂》有著極大的關係,於是還專門將找了一部分《清平樂》找來讀一讀,不過小佛沒有讀完,有人曾經統計過《全宋詞》竟有數百首《清平樂》。
  • 宋詞三百首 | 念奴嬌·予客武陵
    【簡介】《念奴嬌·予客武陵》是宋代詞人姜夔的一首詞。這首詞寫蓮花。詞中所繪荷塘景色清絕、幽絕、麗絕,將人帶入美妙的夢一般的世界。作者以「水佩風裳」比喻荷葉荷花,又將荷 花比作略帶醉意、含情微笑的美女,神韻絕佳。作者不說自己因賞花引發詩興,卻化主動為被動,說荷花「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奇思妙想,令人讚嘆。下片把荷花形容成顧影自憐的多情少女,也極有情致。
  • 《宋詞三百首》中,晏殊用9個字,呈現給我們一個與眾不同的秋天
    第一句寫秋風,在古代詩詞中,秋風素來帶有負能量的標籤,比如杜甫的「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寫秋風之惡、曹丕的「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寫秋風之寒、孟郊的「颯颯秋風生,愁人怨離別。」寫秋風之悲。但晏殊卻用「細細」二字來形容秋風,一掃秋風的蕭颯、悽涼,重新賦予它一種如沐春雨的感覺。
  • 宋詞三百首③:這首詞開篇便是7組疊詞,在詩詞曲賦中絕無僅有
    相比唐詩,宋詞的音樂性顯然更強,畢竟在詞牌名的限制下,詞人們寫詞都被稱為填詞。但是即便如此,宋詞依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且在那些才華橫溢的詞人手中,宋詞的文學性大大提高,最終成為可以比肩唐詩的一種最具代表性的宋代文學體裁。
  • 姜夔把四首名詩改編成了一首宋詞,很高級,一般人只能看出兩首!
    唐詩、宋詞,兩襲盛世帷幕下的兩朵綺麗煙花,雖都能各自燃起一片夜空,但通常它們都被放在一起進行談論。如果想要找出一條詩與詞之間的分界線,是尤為不易的,它們仿若紅蓮白藕,自擅勝景,有人喜歡似火的蓮花,有人喜歡清致的白藕,然而卻很少有人兩者都愛,這是為什麼呢?
  • 他僅有兩首詩流傳於世,其中一首卻驚豔了古今,令人叫絕!
    像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等詩人都憑藉著大量優秀詩歌作品為後人所稱道,從而名垂千古。不過也有一些詩人,他們流傳至今的詩歌作品極少,甚至只有一兩首,但是就憑著這一兩首便能驚豔古今,讓他們名垂千古。譬如唐代詩人張若虛一生僅傳下兩首詩《代答歸夢還》和《春江花月夜 》,其中《春江花月夜 》被譽為「孤篇蓋全唐」,張若虛這個名字就此也被世人所熟知。
  • 蘇東坡這兩首寫元宵節的宋詞,極為冷門,你一定沒聽過
    因而唐詩宋詞中以「元夕」為題的詩詞著實不少。也流傳下很多傳唱千古的名句。寫元宵節的宋詞最出眾者莫過於歐陽修的《生查子》和辛棄疾的《青玉案》,這兩首詞成就極高,也有名句,最為人所熟知。但今天狗子向大家介紹的則是蘇東坡所作的兩首鮮為人知的元宵節宋詞。蘇東坡這兩首詞雖都是描寫元宵節景況,但一首歡快盡興,另一首卻清冷蕭索。
  • 唐詩三百首,篇篇為情愁,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
    《唐詩三百首》是一部流傳很廣的唐詩選集。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間,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雲蒸霞蔚,名家輩出,唐詩數量多達五萬餘首。當中最流行而家傳戶曉的,要算《唐詩三百首》。」《唐詩三百首》選詩範圍相當廣泛,收錄了77家詩,共311首,在數量上以杜甫詩最多,有38首、王維詩29首、李白詩27首、李商隱詩22首。它是中小學生接觸中國古典詩歌最好的入門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