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消息(肖開豐 顧朝輝 梁潼)五年光陰,彈指一揮間;五年跨越,巨變譜華章。2020年12月31日,縣委十三屆九次全會召開,進一步總結了「十三五」時期中江的驕人業績和可喜變化,繪就了「十四五」時期中江經濟社會發展的嶄新藍圖。
加快轉型升級,大力發展工業經濟。圖為凱達門業生產車間1月1日,全會召開第二天,元旦假期第一天,凱達門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片繁忙景象,工人們正加班加點生產,為陝西經銷商趕貨。「縣委全會的召開,讓我們再次感受到了中江對發展工業經濟的強烈號召,對此,我們將積極作為、創優爭先,為中江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凱達力量!」公司負責人鄧洪說道。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二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的通告,凱達門業成功入選。近年來,該公司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發展戰略,堅持長期主義的品牌戰略,致力打造圈內及全國的知名品牌,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信賴,2020年,該公司實現銷售收入4.18億元,納稅1200餘萬元。
中江的發展成績是由無數個像凱達這樣的發展成效凝聚而來,成績背後,是中江社會各界在「十三五」發展浪潮中勇立潮頭、踏浪前行、精益求精、突破自我結出的累累碩果。
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民生福祉。圖為中江縣南渡公園
回顧「十三五」 拼搏奮進有底氣
過去的五年,中江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抓改革促發展、保穩定促和諧、解難題促攻堅,經受住了系列考驗和挑戰,實現了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
五年來,中江專注發展,經濟實力逐年增強。地區生產總值突破300億元,2019年達到379.2億元,向400億元大關邁進,年均增速8.65%。2019年我縣GDP在全省位列第35位,比2015年上升16位,並榮獲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先進縣」稱號,入選「2019年中國西部百強縣」。
堅持轉型,產業結構不斷優化。開闢凱州新城、中江高新區兩個工業主戰場,聚集規上工業企業127家,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393.4億元。第三產業蓬勃發展,全面完成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項目,建成網貨產品雲倉儲服務中心,石林谷、中國掛麵村、四川盆底等文旅項目初顯成效。
加強統籌,城鄉建設提質增效。全縣交通區位優勢不斷提高,G350、德中快通、德遂高速等高速路網項目有序推進,縣鄉公路提檔升級,全縣城鎮化率由2015年的37%提高到42.4%。深入推進垃圾革命、汙水革命、廁所革命、彩鋼棚革命,紮實整治農村人居環境。生態環境治理成效顯著,全縣森林覆蓋率達40.71%,集鳳鎮成功創建省級「森林小鎮」,龍臺鎮普賢村等三個村成功創建國家級「森林鄉村」。
改善民生,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全面完成了省市縣民生工程、民生實事,保證每年失業率低於4%,城鎮新增就業27413人,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分別為8.25%、9.25%。提高城鎮職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參保居民住院醫療費用政策範圍內保險比例達75.68%。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8.89%,職業教育、特殊教育進一步提升。廣泛開展全民健身和文化下鄉等活動,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不斷豐富。
因地制宜,大力推進農旅融合。圖為中江縣集鳳鎮雪景超常規工作,脫貧攻堅卓有成效。直面脫貧攻堅在全省滯後2—2.5年的客觀現狀,舉全縣之力脫貧攻堅,喊響「群眾要脫貧、幹部要脫皮」,全縣上下「5+1」「白加黑」超常工作,補齊了歷史欠帳,打出脫貧攻堅翻身仗,獲評全省脫貧攻堅先進縣,經受住了省檢和國考的重大考驗。39619戶96226人實現脫貧,一大批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得到解決,農村面貌全面刷新。
搶抓機遇,對外開放持續深化。舉全縣之力推動凱州新城與成都的空港新城、簡州新城、淮州新城同軸同城同標規劃發展,與金堂縣籤訂深化區域合作協議,與綿陽三臺縣籤訂協同發展戰略協議,與涼山州西昌市締結友好城市。作為全國唯一一個縣級城市代表參加第二屆進博會「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地方政府雙向合作推介會。
展望「十四五」 目標明確有信心
中江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市委全會精神,切實響應群眾期盼,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德陽市域副中心戰略地位等政策機遇,結合全縣區位交通、勞動力、自然資源等方面優勢,緊扣發展實際,制定和規劃出了「十四五」時期全縣的發展目標、發展布局、總體要求和精神源泉。
以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中江「十四五」時期主要目標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吹響了奮進衝鋒號。經濟實力再上新臺階、城鄉面貌展現新容顏、開放合作增添新動能、基礎設施取得新突破、民生福祉獲得新改善,特別提出了地區生產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升幅度高於全市平均水平,爭創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強縣,50平方公裡50萬人口中等城市骨架初步搭建,「蜀中交通強縣」逐步成為現實,千億國家級高新區初具規模,凱州新城成都東部新區產業協作區成勢見效,建成德陽市域副中心。
異地搬遷成效顯著,貧困戶住進新房。圖為中江縣回龍鎮沿河村紅豆灣聚居點隨著凱州新城成立和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完成,中江適時調整制定「一主一副三區多點」的新發展布局,推動形成多點共興的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其中,「一主」即縣城;「一副」即縣域副中心倉山;「三區」即以凱州新城為核心的成都東部新區產業協作區,以中江高新區為核心的產城融合樣板區,以繼光湖為核心的生態康養旅遊區;「多點」即廣福、集鳳、永太等中心鎮。
總體發展要求充分結合中、省、市規劃建議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融入中江縣情實際,進行了高度概括。提出堅持「工業強縣、三產活縣、開放興縣、農業固縣」不動搖,首次將「三產」發展擺在突出位置,同時把全縣「六項重點工作」升格完善為「六大實踐路徑」,即堅持以城市建設為重點狠抓新型城鎮化,以凱州新城為重點狠抓新型工業化,以鄉村振興為重點狠抓農業農村現代化,以基建提升為重點狠抓民生改善,以禁毒平安為重點狠抓社會治理,以全面從嚴治黨為重點狠抓全民素質提升,確保一以貫之抓好落實。
中江在回顧近三年的超常工作時,明確了要將其以精神財富流傳下去、助力全縣黨員幹部接續奮鬥。縣委充分吸納各方意見,將超常攻堅精神凝鍊為「自力更生、超常拼搏,眾志成城、無私奉獻」十六字,作為全縣人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以此推動全縣各項工作幹出實效。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目標和實踐路徑已經明確,把藍圖變為現實,關鍵在落實,核心在幹部。連日來,中江各級各部門迅速掀起學習貫徹會議精神熱潮。
交通區位優勢不斷提高。圖為成都「三繞」中江段縣交通運輸局局長權林表示:「我們將聚焦『蜀中交通強縣』定位,立足縣情、立足民生、立足發展,以務實的工作作風、敢於擔當的精神,圍繞縣委中心工作,切實把交通運輸各項工作抓緊、抓實、抓到位,用實際行動為中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作貢獻。」
「我們將致力於選優人才建強隊伍,搭建回龍夜談、青年大講堂等幹部培養平臺,提升機關幹部綜合素質,並以村『兩委』換屆為契機,選優配強村級幹部隊伍,夯實回龍發展的人才基礎;找準定位全力發展,結合『十四五』規劃,全力打造『凱江明珠,秀美回龍』。」 回龍鎮組宣統委員任良山說道。
「中江的『十四五』規劃,讓我們看到了中江的發展機遇,我們作為中江的本土企業,能夠參與其中,倍感振奮。」中江縣年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長嚴說道,「接下來,我們將轉變發展思路,聚力打造本土特色,讓中江品牌走出去。我們也相信中江藍圖可期,我們必大有可為!」
據悉,1月起至3月底,中江將在全縣範圍內陸續開展「怎麼看、怎麼辦、怎麼幹」全會精神大討論、「整裝再出發,奮進新徵程」主題演講、「輝煌的成就,我們的徵程」主題徵文、「學全會精神,做時代先鋒」主題知識競賽等活動,確保中、省、市、縣全會精神落地落實、入腦入心,推動中江在加快建設德陽市域副中心、全省丘區經濟文化強縣的徵程中再創佳績、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