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國內為數不多的副省級城市之一,其城市實力在四川高居第一,經濟實力佔到整個四川的三成。不過,和國內其他城市相比,成都的經濟規模,到2018年僅為國內第八位,排名江蘇地級市蘇州之後。
蘇州作為國內綜合實力最強的地級市,已經多年佔據著國內經濟強市前七的位置,是江蘇經濟規模第一大市,高於副省級省會城市南京。2018年,蘇州市經濟規模為18597億元,即將達到2萬億級別。
而同時期的成都,其經濟規模為15342億元,相比蘇州市的差距在3255億元左右。而2018年,蘇州代管的縣級市崑山市,其經濟規模為3875億元。從中可以看出,成都與蘇州之間,剛好距離著一個崑山。換句話說,成都時至今日也沒有一個像崑山這樣的轄區。這也是成都區縣雖多,但實力卻稍顯低下的主要原因。
蘇州市總面積為8488平方公裡,管轄5個區,代管4個縣級市;成都市總面積約14335平方公裡,管轄著20個區縣市。從轄區規模、轄區數量來看,成都相比蘇州具有著絕對的優勢。不過,由於蘇州位於國內最發達的長三角地帶,現代化、工業化相比成都都起步更早,各種產業相比成都都相對更集中更成熟,因此也誕生了崑山這樣的經濟強市(縣級市)。
成都能否培養一個自己的「崑山」?從成都目前的城市實力來看,成都下轄的區縣,更多的也只有在西部地區能夠嶄露頭角,與國內一流強縣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成都未來或許也有自己的「崑山」,但是按照成都的發展趨勢來看,至少也是十年,或許更久時間以後的事情了。
在成都的20個轄區中,未來最有機會布局更多產業的地區,同時也是最有發展潛力的地區,其實就是現在的東進區域。成都現在的主城區以及二圈層的所有轄區,包括成都北部、西部、南部的其他區域,由於轄區範圍以及環境承載力的限制,未來大規模發展連片工業的機會其實並不大,而工業,恰恰是一個地方經濟規模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的成都東進區域,包括簡陽市,以及金堂縣的東部區域,都有這樣的後發優勢和潛力。當然,簡陽市範圍更大,優勢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