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去Bikepacking吧·2020《騎行家》第4期

2020-12-26 cycling上海

一位朋友知道我們這期的專題之後笑了,「你這個選題簡直瘋了啊hhhhh……」

之所以有這番話語,是因為在《騎行家》雜誌所在的江浙滬地區,幾乎沒有可用的Bikapacking資源,不管是自然資源還是玩家資源。

面對這個困難開局,我們也只能堅持一貫的做法:莽上去再說,順便做一點從前沒做過的事情。

於是就有了這一期將遊記和產品評測糅合在一起的雜誌。從過程和結果來看,我們都不後悔開始了這段旅程。你初看可能會覺得不習慣,不僅是你,對於我們來說,這次騎行、這期雜誌、這些文章,都包含了無數第一次挑戰,我們不確定這一切全新的嘗試互相碰撞能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當然,作為讀者的你們,也是這種化學反應的一部分。

希望翻開這本雜誌的你能喜歡我們的工作。

「希望自行車上高鐵這一天的到來,也希望更加人性化的改變才能讓第46號支持體育產業發展的政策變得豐滿起來。」

這是這個時代不易保留的故我「天真」:每一次都將某種知覺運用到極致,直到能夠體驗所有的存在方式。

「你上一次感覺放鬆和愜意是什麼時候?」

「我們也曾有疑惑,這到底是一臺多功能的全地形公路車呢,還是一臺『四不像』,什麼都能做一點,但又什麼都不能做到極致?」

「臺灣在一群熱愛戶外騎乘前輩的經驗傳承之下,逐漸從以往的溯溪、林道團,以傳統單車旅行的方式,逐漸轉變為以輕量化優先的Bikepacking騎乘文化。」

「一般情況下,哪種包適合裝哪類行李,都有一定的原則。」

「從來沒想過出發這麼簡單。」

「多年以後,我可能還會懷念起這次非常刺激的騎行活動,無論是為了全地形公路車騎行也好,還是Bikepacking也好。」

「沒想到,還沒有出上海市區,我們就吃了很多苦頭。」

「去嘗試一些自己曾抗拒的事情,也許你會發現不一樣的味道。」

「所以,當我們決定用7天時間來探索一條全新的路線時,我心中的惴惴不安簡直難以形容。」

直達連結

責任編輯:袁瓏浩

相關焦點

  • 全新的自行車旅行方式 | Bikepacking
    今天我們就是來聊聊重點聊聊這種新興的Bikepacking自行車旅行吧!從Backpacking到Bikepacking網絡時代的中文越來越有趣了,比如微信的表情包中不可缺少的「裡要控計裡計己」。而現在又開始比較touring和bikepacking了……」其實這兩種自行車旅行和上述一樣的情況一樣,根本不存在什麼孰優孰劣,而更重要的是哪種方式更適合你的計劃而已。對於動輒就來個洲際旅行的長途旅行車而言,Bikepacking更傾向於短途旅行,也不會像重裝旅行一樣帶那麼沉的裝備。
  • 「沒有人會去中國騎Gravel Bike旅行.」
    這是Matthew Crompton(馬修·克朗普頓)在出發去中國的兩周前,與一位有著豐富中國旅行經驗的澳大利亞攝影師的對話。當時他們一起坐在唐人街的餐館裡,吃著熱氣騰騰的麵條,Matthew(馬修)向他滔滔不絕地講述著用Bikepacking的方式穿越雲南、西藏,甚至中亞的宏偉計劃。
  • 騎行英德:輕度Bike-packing,尋找曾經車窗外的風景
    幾年過去,最近又想起來,愈發心心念念,就趁現在吧!當時還存了地圖定位的截圖,換了手機也找不到了,線索就是有鐵路和江河,打開地圖看了看,決定先跟著導航騎80KM到潭源鎮,之後沿著鐵路線和北江一路騎到英德市,全程150KM左右,怕熱,4點半起床,5點出發,12點之前到英德市。
  • 【Promotion】4th Dec Bike Riding+Hiking12.4號莫幹山破風騎行+徒步登山
    莫幹山周邊有很多觀光路線適合遊客騎遊,鴨蛋塢是洋家樂民宿聚集地,專題片「爸爸去哪兒」曾在此拍攝外景。裸心谷-鴨蛋塢設有專業自行車道路供遊客騎遊,道路兩旁是鬱鬱蔥蔥的竹林,潺潺流淌的小溪和小鳥的歡叫伴隨在你的身邊。
  • 紐西蘭TA騎行日記-17
    今早才有機會與他們打招呼,一個巨大的一房一廳隧道帳就是他們移動的家,使我想起當年與太太騎行澳大利亞時用的豪華大帳篷(Hilleberg的Saitaris)。他們已經遊歷了13、14個國家,踏足紐西蘭剛2周時間(比我晚抵達)。由於他們騎的是雙人車,所以只能跑鋪裝公路上。雖然出發時間不同,但之後我還是看到過他們幾次(TA的野路有時與公路平行、交錯),總之是人生何處不相逢,相逢何必一起騎!
  • Hellobike正式入駐清流
    Hellobike從2016年啟動共享單車項目以來,發展迅速,已經先後進入寧波、廈門、杭州、福州、泉州、武漢等19個城市,清流是第20座城市。        貼心服務:Hellobike在夜間(晚上23:00至第二天早上6點)提供騎行免費服務,為晚回家的人們奉獻一份愛心;在押金方面,也是行業內第一家實現押金秒退的企業,大家隨時可以退還押金
  • 秋天的第一趟騎行,應該這樣打開
    他們通常會選擇去近郊騎行此類自行車,最大的特徵是騎行著相對豎直的身體,以保證騎行的舒適性。非常適合每日的通勤。騎行時身體較為直立。雖然適合在公路上騎行,但是更適合近郊、土路、小徑上騎行,顛簸較小,身體豎直較多,舒適感強。
  • 2020,bike8從"新"開始!
    2020,bike8從"新"開始! 2020年01月10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年12月23日,bike8 2020全國代理商大會暨新品發布會在杭州的浙江大學隆重召開。
  • tokyobike以城市命名的單車
    tokyobike位於東京谷中的總店 - 圖片來自tokyobike JP tokyobike創立於2002年,在日本東京的谷中區,一直秉承著「tokyo slow」的理念來設計各種適合在都市間穿梭的舒適單車
  • 城市兇猛·2020《騎行家》第6期
    自行車可以帶你去很多很多地方,所以不要把路走窄了。希望翻開這本雜誌的你能喜歡我們的工作,也能喜歡上在城市中騎車穿行的更多可能。「既然享受著城市基建帶給我們的福利,那我們同樣就有責任去維護好這一片天地。」這期的車店故事,分享的是關於俱樂部組織車友騎行活動的一些經驗感悟。所有的一切,都關於城市,關於通勤,關於能在街頭拾獲的簡單快樂。
  • 野途視角|從歐展看中國:國內市場究竟離E-bike還有多遠?
    9月4日-9月7日,一年一度的歐洲自行車展如期在德國腓特烈港腓特烈斯哈芬展覽中心舉行,這是一次全球自行車人的盛會。一如往年,E-bike(電助力自行車)再次在總共12個展館裡隨處可見,這個產品,在歐洲自行車產業裡,可謂如日中天。
  • 騎行俱樂部:好文推薦榜2020第一期|獨自騎行的快樂
    2019年,我們結合自行車騎行運動和消費,不定期地為大家帶來了多篇值友自行車相關好文匯總帖。在2020年,我們會繼續為大家匯總相關好文。有值友可能會問為什麼搞穿搭的花小編要匯總自行車的內容?因為多位花小編中就有不少是天天騎車上班這種自行車愛好者。
  • 迷人的山地車·2020《騎行家》第9期
    有些藝人參加運動是作秀,有些則是來真的,「有點東西」的人非常好分辨,就像這期車店故事中的屈楚蕭,套用一句籃球圈的話,「Balls don't lie.」 關於山地車的雜誌,在開頭肯定要先走這個過場。「攝影師,你們要注意,把選手們那些最痛苦的表情給抓住。」
  • 樂騎海南 東西線10天4+2騎行團
    團期安排:10月:¥1788元/人第一期2020年10月01日(國慶)11月:¥1988元/人第一期2020年11月01日第二期2020年11月10日第三期2020年11月20日12月:¥1988元/人第一期2020年12月01日第二期2020年12月10日第三期2020年12月20日2021團期安排:
  • 「send sb packing」別理解成「送某人去打包」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send sb packing, 這個短語的含義不是指「送某人去打包」,其正確的含義是:send sb packing 攆走(某人);趕走(某人)There were some kids at
  • 紐西蘭TA騎行日記-21
    Day 36,2018年2月1日 星期四騎行裡程:71.45km,騎行時間:4:42:03,雨、泥濘砂石路Taumarunui
  • 精品遊記連載之:MJ大神大橫斷騎行日記 (3)
    因為一路風景實在太美了,除了出發時與昨晚營地旁邊牧民家的大叔聊了兩句,還遇到一家轉場中的牧民外,整條卡車溝都給我們包了!但好日子終有盡頭,下午3點過後,路不斷往上爬升,坡度也隨之陡峭,最終變成hike-a-bike,就是徒步再加上推車,有經驗的Bikepacker都明白艱苦時刻到來了!
  • 天路騎兵2020年臺灣環島 12天騎行組隊計劃
    就現在,和我們一起來一場臺灣環島騎行吧~單車環島騎行是深入感受臺灣的最佳方式人文是臺灣最靚麗的風景線用你雙腳踩出臺灣最美好的回憶收拾好你的行囊,帶著你小小的夢想和我們一起出發:2020年11月1日-11月12日臺灣環島騎行第三期:2020年12月1日-12月12日臺灣環島騎行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