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知道我們這期的專題之後笑了,「你這個選題簡直瘋了啊hhhhh……」
之所以有這番話語,是因為在《騎行家》雜誌所在的江浙滬地區,幾乎沒有可用的Bikapacking資源,不管是自然資源還是玩家資源。
面對這個困難開局,我們也只能堅持一貫的做法:莽上去再說,順便做一點從前沒做過的事情。
於是就有了這一期將遊記和產品評測糅合在一起的雜誌。從過程和結果來看,我們都不後悔開始了這段旅程。你初看可能會覺得不習慣,不僅是你,對於我們來說,這次騎行、這期雜誌、這些文章,都包含了無數第一次挑戰,我們不確定這一切全新的嘗試互相碰撞能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當然,作為讀者的你們,也是這種化學反應的一部分。
希望翻開這本雜誌的你能喜歡我們的工作。
「希望自行車上高鐵這一天的到來,也希望更加人性化的改變才能讓第46號支持體育產業發展的政策變得豐滿起來。」
這是這個時代不易保留的故我「天真」:每一次都將某種知覺運用到極致,直到能夠體驗所有的存在方式。
「你上一次感覺放鬆和愜意是什麼時候?」
「我們也曾有疑惑,這到底是一臺多功能的全地形公路車呢,還是一臺『四不像』,什麼都能做一點,但又什麼都不能做到極致?」
「臺灣在一群熱愛戶外騎乘前輩的經驗傳承之下,逐漸從以往的溯溪、林道團,以傳統單車旅行的方式,逐漸轉變為以輕量化優先的Bikepacking騎乘文化。」
「一般情況下,哪種包適合裝哪類行李,都有一定的原則。」
「從來沒想過出發這麼簡單。」
「多年以後,我可能還會懷念起這次非常刺激的騎行活動,無論是為了全地形公路車騎行也好,還是Bikepacking也好。」
「沒想到,還沒有出上海市區,我們就吃了很多苦頭。」
「去嘗試一些自己曾抗拒的事情,也許你會發現不一樣的味道。」
「所以,當我們決定用7天時間來探索一條全新的路線時,我心中的惴惴不安簡直難以形容。」
直達連結
責任編輯:袁瓏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