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29,2018年1月25日 星期四
騎行裡程:57.35km,騎行時間:3:20:43,陰天
Paeroa(R.V. Centre)-Matamata(Firth Tower Museum Carpark)
昨晚入夜前來了一對德國情侶,他們是騎雙人車環球旅行的。今早才有機會與他們打招呼,一個巨大的一房一廳隧道帳就是他們移動的家,使我想起當年與太太騎行澳大利亞時用的豪華大帳篷(Hilleberg的Saitaris)。他們已經遊歷了13、14個國家,踏足紐西蘭剛2周時間(比我晚抵達)。由於他們騎的是雙人車,所以只能跑鋪裝公路上。雖然出發時間不同,但之後我還是看到過他們幾次(TA的野路有時與公路平行、交錯),總之是人生何處不相逢,相逢何必一起騎!
👆豪華大型隧道帳篷,一房一廳,舒適寬敞,只是太重型了,哈哈
👆德國🇩🇪情侶,雙人協力車+拖車
今天在單車徑內遇到了另一個德國車友,背一個大的登山包,單車後面拖一個行李拖車。原來單車和拖車都是在奧克蘭租的,由於假期不長只能騎到惠靈頓(紐西蘭首都,還在北島)就得打道回府了。看來這樣的異地還車的租賃服務已經很完善了,跟咱海南環島一樣方便!不過對於我個人來說,租來的車未必合適,裝備還是用自己的更放心。
👆去紐西蘭騎行,租車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背大包就免了
中午途經一個叫Te Aroha小鎮,紐西蘭這邊的地名都十分拗口,可能是因為毛利語發音的緣故。這裡有個老火車站,感覺有點像2014年與太太騎到雲南蒙自時無意中看到的「碧色寨」法式老火車站。當時騎到蒙自,還是招待所的老闆娘提醒我們要不要去看看碧色寨,離開蒙自大概十幾公裡,於是我們在太陽西斜之前趕到,看到了它原汁原味的樣子。後來因為某部文藝片在那取景而名聲大噪,再之後大家應該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子……網紅打卡點了。言歸正傳,這個小火車站一個遊人都沒有,成了我私人的午餐休息點。它除了有正常寬度的鐵軌之外,還有一條20釐米左右的特窄小軌,不知道是怎樣的車在上面跑和運什麼的?
👆Te Aroha老火車站
👆空無一人的Te Aroha老火車站站臺
👆20釐米寬的超窄鐵軌
👆超窄鐵軌經過帶頂棚的站臺,微型小火車應該也很低矮吧,😁
因為昨天騎了近百公裡,今天就不再發癲了,下午4點多就到了Matamata鎮外的一個廉價宿營地,一共騎了60多公裡輕鬆收工!這個營地其實只能算是個停車場,人家開房車的來了可以用有電營位,要價$12/人,而我這樣的單車友就給$6/人,找塊平整的草地搭帳篷。這裡便宜是有道理的,因為只有一個公共廁所,沒有浴室、廚房。雖然是陰天,但騎車還是會出點汗,非洗洗不能睡,我的辦法就是在廁所裡面的洗手盆接水擦洗身體,是趁四下無人時脫光「淋浴」,當然只有涼水幸虧下午的氣溫還高。這個營地的辦公時間很短,下班後就靠投宿者自覺投錢到門上的信箱口內。還記得香港黑社會的口號嗎?「出來行靠咩啊?靠個信字囉!」
👆下班後無人管理,只能靠自覺投幣
Day 30,2018年1月26日 星期五
騎行裡程:58.37,騎行時間:4:30:20,晴天
Matamata(Firth Tower Muesum Carpark)-Waotu(Jim Barnett Reserve)
雨點敲打粗苯面料的帳篷,咚咚、咚咚,很像鼓聲。躺在帳篷裡聽著有節奏的鼓點其實很快就睡著,這一夜我躺在Jim Barnett保護區的林間草地上。心滿意足的一天,因為終於進入野地,真正體驗bikepacking騎行的野趣。今天的野路是沿著一條河流前行,它叫Waikato River Trails的林道徒步徑,它分了3段,有著不同的長度和難度。今天騎了前兩段:第一段從Pokaiwhenua Bridge到Arapuni Village,難度屬於中級;第二段從Arapuni Village到Waipapa Dam,難度屬於高級。這條林道都是跟徒步者共用的,所以騎行時要特別留意行人,幸運的是當時除了在入口處遇到幾個徒步者之外就沒再遇到人或車友。
👆Waikato河步道第一段的指示牌,難度屬於中級,路段長度11.5km
👆Waikato河步道第二段的指示牌,難度屬於高級,路段長度36km
在紐西蘭這樣的發達國家,所有的單車徑、步道都是經人為修葺過的,既有明確的指示牌(幾乎不可能迷路)又有一定的安全措施(如護欄、評級、警告),所以可以放心前往,盡享野趣。話雖如此,但騎行中還是得按照自己的水平小心行事。例如,林道狹窄、彎多而急(陡峭的髮夾彎),不確定能控制好的話還是下車推行為妙。我就在一處很陡很急的髮夾彎處摔車了,幸虧速度慢,人一下就跳離單車(車倒地了)站住了,沒摔出去,只是磕到脛骨,當時還是很痛的!還有一段路塌方了,我仗著自己的是單車,硬推了過去,回想還是有點危險,起碼粘得滿腳泥。
👆有毛利圖騰特色的雕塑
👆Waikato河,挺平靜的小河,後悔沒帶草船,否則肯定下去劃會兒
👆保護溼地的木質棧道,既保障了通行性,又保護了溼地
👆林間小木橋
👆狹窄的林道僅容一輛單車通過,旁邊就是長滿樹的懸崖
👆陡峭彎多的小山坡,地面滿是松針,導致輪胎抓不住地面,不敢放坡
👆超窄的挖山峭壁小徑,我710mm的H把僅僅能通過,但不時會碰到山壁或護欄
👆被我無視的道路封閉警示牌
👆推下這段塌方路還是費了我九牛二虎之力
為了避免摩託車進入這麼好的野路越野,在林道的入口都設置了特殊的閘門。怎麼個特殊法?有圖有真相。雖然林道更適合山地車、bikepacking單車騎行,但也不能把傳統長途旅行車友(貨架+馱包的重裝旅行者)拒於門外,所以這個特殊的閘門也能讓重裝車友直接推進去,不需要把馱包都拆下來,真的很貼心!👇
傍晚的時候進入Jim Barnett保護區,此處林深蔽日,腐葉遍地,探險意味油然而生。我怕天黑難覓營地,所以格外留意哪有平地和水源。幸虧沒騎多久就發現一塊林間平地,應該是專門開闢出來的免費營地,因為那裡還有水龍頭。嗯,今晚就住這了。搭起帳篷,在水龍頭邊上洗了個冷水澡,準備晚餐時就下起了小雨,一直到吃完雨都沒停,趕緊冒雨洗碗、刷牙,然後早早躲進帳篷躺下……
👆Jim Barnett保護區地圖,我就在地圖中間的林間空地營地露營的
👆準備進入陰森森的魔幻森林
👆林深蔽日,滿地腐葉,在這樣的林道裡騎行真有尋幽探秘的感覺
👆林間這片空地就是保護區內其中一處營地,當晚只有我一個人聽雨而眠
👆這地面的水是我開水龍頭洗澡流出來的,我的金字塔位於高地就算下雨也不會淹到
Day 31,2018年1月27日 星期六
騎行裡程:45.14km,騎行時間:4:21:38,晴天
Waotu(Jim Barnett Reserve)-Mangakino(Maraetai Lakefront freedom camping site)
離開營地再度進入密林小徑,陽光穿透參天的大樹、古老的蕨類植物,使原始森林內充滿了勃勃生機。我也停下來享受這美妙的時光,完全不用擔心密林中忽然會竄出什麼毒蟲猛獸,因為這裡是紐西蘭!
👆山間吊橋
👆每次最多同時走在橋上20人,單車可以騎著過去
今天還是在Waikato River Trails的裡面騎行,屬於第三段,從Waipapa Dam(壩)到Mangakino Lakefront(湖畔),難度級別屬於高級。由於連續兩天在野外騎行,所帶的乾糧幾乎耗盡。雖然裡程看上去不太長,但山徑起伏不定,騎起來還是蠻費勁的,換言之燃燒的熱量也比平常的多(就是餓得快嘛!)中午時分騎到一處有樓梯的路段,遇到一對父子,他們是推著車往山上走,我是下樓梯往山下走的。難得見到人,相互say hello。爸爸問前面(我之前經過的地方)還有沒有像現在這樣的樓梯要推車的難走路段?我說沒有,他謝過之後就鼓勵兒子再堅持一下把餘下的路騎完再回家。估計父子倆是利用周末假期一起出來騎行的,兒子應該是新手。我待他們上了樓梯後才戰戰兢兢推車下來的,由於樓梯很陡(其實是山坡很陡無法修出步道,因而搭了這段樓梯),如果把車扛下來怕碰到後輪反而滾落山去,唯有身體後座、雙手捏住剎車,一點一點地順著樓梯邊上的木板斜坡挪下去。
👆Waikato河步道第三段的指示牌,難度屬於高級,路段長度19km
👆陡峭的樓梯其實非常難下,扛車怕絆倒摔下山,只能小心地順著推下來
在臨近Waipapa水壩之前,剛才遇到的那對父子又折返了回來,原來兒子吃不消了,不願意繼續往前騎了,所以折返到步道/單車徑的分段處停車場,結束騎行驅車回家。看來父親喜歡的運動,兒子未必享受(可能在家打遊戲更好玩)。我順道問了一下爸爸離這裡最近的城鎮、超市還有多遠,爸爸說還有十幾二十公裡。爸爸問我是否沒有吃的?我尷尬地點點頭,於是爸爸從背囊了掏出一罐可樂和一包曲奇餅遞了過來,「你拿去吃吧,反正我跟兒子都不騎了!」接受別人的好意幫助最好的方法是卻之不恭!
👆紐西蘭的父子車友,林道中騎行既累還要扛樓梯,小朋友不願繼續騎了
👆爸爸贈我的可樂和曲奇🍪
傍晚騎到Mangakino鎮,第一時間就跑去超市補充食品,為了犒勞一下兩天在野徑上奔馳的雙腿,點了外賣(炸魚+薯條+奶昔)。打著飽嗝兒來到Maraetai湖畔的免費營地(就在鎮上),噢!幾乎已經住滿了。免費就這個不好,閒雜人多且無人管理,一幫毛利人通宵在高談闊論、喝酒,我這些天早就習慣了安靜的環境入睡,所以一夜都未曾合眼!
👆豐盛的晚餐:炸魚、薯條、冰凍奶昔
👆Maraetai湖畔的免費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