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時能不能做到「分餐制」?

2020-07-30 中國旅遊報

「每個位置都有公筷,這樣更放心,點讚點讚!」近日,在浙江衢州柯城,從城區到餘東村遊玩的夏女士在聯君農家樂用餐時發現每個餐位都配備了印有「南孔畫鄉·有禮公筷」字樣的公筷。

疫情防控期間,旅遊行業通過多種方式宣傳推廣「分餐制」「公筷制」,健康文明旅遊新風尚日漸深入人心。與此同時,「分餐制」仍存在運營成本、技術操作、遊客認知等方面的制約因素,在旅遊領域推廣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制定標準 做好引導

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日前發布的《關於推進旅遊企業擴大復工復業有關事項的通知》中提出,鼓勵和支持旅遊企業創新服務模式,推廣「分餐制」「公筷制」等健康旅遊新方式。

相關部門推動出臺有關標準,促進分餐服務規範化、標準化。6月21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餐飲分餐制服務指南》。根據這一國家標準,分餐方法和形式一般分為分餐位上菜、提供分餐公勺、分餐自取。

疫情防控期間,各地也相繼出臺了「分餐制」「公勺公筷」等地方標準或服務規範。如4月10日,河北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文明辦聯合制定印發《河北省餐飲業分餐制、公勺公筷服務規範》;5月13日,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發布《位上菜製作規範》,從原料使用、烹飪加工等環節對「位上菜」製作標準作出規定。

與此同時,各地積極行動,做好宣傳引導,發揮標杆引領作用,促進分餐制更好推行。

7月17日,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山東省精品旅遊促進會聯合主辦的全省首批分餐制示範單位公布暨分餐制國標宣貫會議在濟南召開。會議為首批示範單位頒牌,宣讀了《踐行分餐制國家和地方標準、提升餐桌安全與文明水平的倡議書》,並通過了《山東省首批「分餐制」示範單位公約》。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二級巡視員郭大雷表示,「分餐制」是餐飲文明的體現,對於維護群眾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將有效推動餐飲行業升級,提振市場消費信心。

浙江嘉興平湖市近期啟動了「公筷公勺」行動文明守衛戰,目前該行動正在持續推進。「我們力爭到8月底在全市所有星級酒店、10桌以上餐館飯店及機關企事業單位食堂、文明單位食堂、農家樂、民宿、農村家宴中心實現公筷公勺宣傳率100%、配備率100%。」平湖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

細化服務 深入推廣

疫情防控期間,各地景區、酒店、農家樂等經營主體結合分餐制標準推出相應的服務,在旅遊接待中推行文明、健康餐飲方式。

「近期我們接待客人最多的一天有100多人。使用公筷公勺可以拉開客人就餐距離、避免交叉感染,讓客人吃得更舒心。」李小平是平湖市鍾埭街道鍾埭村一家農家樂的經營者,他積極響應「推行公筷公勺」「文明用餐」號召,加購了四五百套餐具作為公筷公勺主動提供給客人使用。

「江湖盛宴」是江蘇常州東方鹽湖城景區打造的以武俠為主題的餐秀,遊客可化身武林高手體驗江湖美食趣味挑戰、武林爭霸等特色活動。3月初恢復營業以來,「江湖盛宴」推出了分餐制用餐模式,如每桌6位客人,每道菜品便會分成6例上桌。景區餐飲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分餐方式可讓遊客吃得放心,還減少了浪費,較為精緻的菜品也成為吸引遊客的一大因素。

內蒙古飯店總經理朱亞南介紹,目前飯店通過三種分餐方式為客人提供多元化服務。一是圍餐分餐制,即為用餐客人配備相應分餐勺、分餐夾等公用餐具,服務人員現場提供分餐服務;二是商務分餐制,即菜品在廚房完成按量按位的分配後直接提供給客人;三是品位菜品分餐制,為零點客人提供品種、口味多樣化的品位菜單。

在山西皇城相府景區,相府莊園酒店在旅遊團隊和會議接待中實行自助就餐方式。「這樣就餐感覺挺放心的,還可根據自己的飯量取餐,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浪費。」近日到皇城相府遊玩的太原遊客楊女士說。此外,針對有桌餐需求的遊客,酒店會提供公筷公勺,並提醒遊客文明用餐。

破解瓶頸 常態推進

採訪中,部分景區、民宿、酒店等旅遊企業表示,目前在推行分餐制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困難和瓶頸,如分餐流程帶來工作量和運營成本的增加、一些中餐菜品不易進行分餐、部分遊客對分餐認識不足等。業界人士就此給出了建議。

常州東方鹽湖城景區餐飲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分餐過程中,菜品預製、出品、裝盤等程序讓廚房、前廳的工作量陡增。相府莊園酒店負責人趙坤說,原來10位客人的桌餐一般需配備1名服務員,在實行分餐的情況下至少需要3名服務員。

針對人力成本增加這一問題,朱亞南建議,相關部門可通過政策扶持,降低企業在推行分餐制過程中的運營成本,使分餐制更有效推廣。

分餐制對服務人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此,江西旅遊飯店協會副秘書長姜軍表示,可通過開展擺臺比賽、培訓比賽,把公筷公勺、分餐用具等的擺放、使用加入比賽項目中,加強員工服務上的規範操作。

此外,不少中餐菜品面臨在實際操作中不易分餐的問題。甘肅隴菜協會會長、敦煌盛宴餐廳總經理趙長安建議,可在菜品上進行創新,如採取中餐西式吃法,按照每位客人的不同需求製作「位菜」。

遊客目前對分餐制的接受程度也成為影響分餐制進一步推行的因素。

在甘肅嘉峪關關城景區,一家名為「鱷魚的供銷社大院」的民宿推出的特色火鍋一直深受市民、遊客歡迎。「西北人性格豪爽,喜歡聚在一起用餐。我們這個特色火鍋一般都要提前預訂。」該民宿負責人介紹。疫情防控期間,該民宿嘗試按照就餐人數推出小鍋,但有些客人不太接受。

安徽安慶五千年文博園皖府國際大酒店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目前有部分客人認為使用公筷公勺等會顯得生分疏遠,不利於增進感情。對此,酒店將一如既往做好宣傳,讓客人在潛移默化中認識到使用公筷公勺的好處。

內蒙古旅遊學會會長秦兆祥表示,更好推行分餐制需要相關部門、景區、酒店和大眾通力配合。他還建議,相關部門可將分餐理念融入各項文旅活動中,通過長期宣傳倡導使分餐成為常態。

作者:李晶媛 陶李 邰子君 董亮 王玉創 王文華 張隴堂 何志程 周晨 崔哲

原題:《旅遊新「食」尚 分餐更健康》

編輯:王新兵

相關焦點

  • 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 「分餐制」你能做到嗎?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分餐制」「公筷公勺」的倡議,成為影響每個人生活的熱門話題。隨著我國疫情形勢持續穩定向好,復工復產全面推進,公眾的消費熱情也在逐漸恢復。那麼,當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分餐制是否能融入你我的生活,成為大家日常的習慣呢?
  • 張文宏:分餐制是一定要做到的,不分餐在疾病面前就是裸奔
    逆行者」上海市職工抗疫疫情主題照片展時表示五一長假在我們採取了保護措施的情況下應該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但這期間社交距離不能忘近距離要戴口罩不要扎堆、密切交流昨天,分餐制「上海標準」出臺為什麼要提倡分餐制張文宏在參加「健康餐飲新時尚
  • 分餐制如何「分」 專家建議分餐制不宜強制推行
    一個涉及健康與衛生安全分餐的話題被人們不約而同地提出:5月20日,中國烹飪協會發布《分餐制經營服務規範》標準,提出餐飲業分餐制的定義、形式和規範要求;5月27日,中國飯店協會發布《餐飲業分餐制設施條件與服務規範》,並將該標準正式向國家質檢總局申報為「強制性國家標準」;6月1日,中國商業聯合會召開「分餐研討會」,認為分餐應大力提倡,但不宜制訂強制性國家標準。
  • 分餐制不能為分而分
    、更衛生,更能守護「舌尖上的安全」。實行分餐制非一日之功,觀念習慣的改變需要時間,不能急於求成。康健:我認為最大的挑戰不是文化,是投入產出比。分餐制運營成本帶來的價格提升,消費者能否承擔?餐飲行業,某些場景是天然分餐制,比如快餐、麵食,還有西餐、部分日料等高端餐飲。中餐以合餐為主,也有分餐制,比如一些宴席料理。
  • 「非典」時,「分餐制」成就了呷哺呷哺,如今還能改變火鍋格局嗎?
    海底撈推出公筷、公勺「分餐制」對火鍋行業的影響17年前,「分餐制」就曾改變了火鍋業的格局。非典病毒肆虐時期,由新聞媒體、衛生部門、餐飲行業舉起的分餐制大旗迎風飄揚。出於安全考慮,政府下達「分餐制」指令,以往多人共用一鍋的餐廳被快速冷落。
  • 推行分餐制 美食防疫兩不誤
    摘要:近日,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韓明在接受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疫情之下,隨著消費習慣和消費理念發生的改變,培養健康飲食習慣,阻斷餐桌上的疾病傳染,推廣實行「分餐制」勢在必行。
  • 對公筷,分餐制,你怎麼看?
    對公筷制、分餐制,你怎麼看?隨著餐飲行業恢復營業,經過疫情大考的人們開始認真審視如何「吃得安心」?關於推行「公筷制」或「分餐制」的倡議此起彼伏,舌尖上的戰「疫」開啟了飲食新風。王曦璟 記者:要想杜絕餐桌不衛生,分餐制與使用公筷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公筷和公勺怎麼用?分餐制該如何實施?市民對此有什麼看法呢?市民:支持 我們單位就是分餐,但是在家裡不會 ,畢竟是家人嗎 ,分了就生疏了。
  • 推行分餐制難在哪?專家建議循序漸進培養習慣
    事實上,倡導分餐制早已有之。早在2003年抗擊「非典」期間,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就呼籲使用公筷,後來也被很多餐廳採用,但隨著疫情好轉又銷聲匿跡。此次疫情發生後,鍾南山再次強調使用公筷及家庭衛生消毒的重要性。因為,很多感染者就是通過聚餐、合餐這類密切接觸途徑而感染的。「合餐」是很多疾病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 跟團就該推行「分餐制」
    在人民網上,有網友提出:「我們老年人出去旅遊只能跟團,就吃飯問題有個建議,希望管理部門要求各大旅遊公司實行分食制,因為現在出去旅遊已是和過去一樣,整桌一起吃飯的。」。這是個很好的建議,值得旅遊管理部門研究實施。如能藉此契機,將分餐製作為旅遊行業的標準固化下來,則不但功在當下,還利在長遠。
  • 推行分餐制是時候了
    在國網蒙城縣供電公司工作的甘業平一直堅持「分餐制」。在他看來,「分餐制」不僅能很好地預防疾病傳染,也能體現出一個人的禮貌和素養。「在家吃飯時,把自己要吃的飯菜用公筷夾進自己的碗裡,或者把做好的菜每人分一份,這樣不僅乾淨而且還能減少浪費。在外面吃飯的時候,在每道菜上放一雙公筷或公勺,會減少疾病的傳播。」
  • 分餐制文明風當「勁吹」
    作者:宴陽近日,北京疾控發布餐廳防疫指引,提出顧客外出就餐,就餐時提倡使用公勺公筷,實行分餐制,言行舉止得體,遵守餐廳相關防疫措施等。(11月11日《北京日報》)中華民族飲食文化源遠流長,以飲食多元而得名「會吃」,且受「鴻門宴」「杯酒釋兵權」等的語境渲染,一頓飯也能吃成為人處世的「局」。從這裡面引申附會出的面子、交情、人際等附贅,已經和健康、文明、節儉等有關吃喝的核心考量拉開了距離。其實,在古代,「分餐制」這一飲食文化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而「共餐制」從宋朝之後才始流行,至今也不過1000多年歷史。
  • 古人從「分餐制」,演變成「合餐制」,其中經歷了什麼?
    說的就是在就餐時要按照飲食禮儀進行,並且在坐的位置也要按照「長幼」、「尊卑」的方式來嚴格的進行排列座位,按位就座。長者坐在哪個方位,幼者坐在哪個方位,主家和賓客又該如何安排,在許多文獻中都有記載的標準。「分餐制」既把古代飲食的禮儀體現得淋漓盡致,同時也是封建制度人與人之間尊卑分明,不平等的一個象徵。因為「分餐制」就是會按照「長幼尊卑」的禮儀分配食材,以及餐具。
  • 分餐制?合餐制?
    山東省發布了分餐制與無接觸供餐省級地方標準,提出 「分餐位上」「分餐公勺」「分餐自取」三種分餐模式,為推廣分餐制提供了很好的實踐。下一步,全國愛衛辦和各部門將繼續組織好愛國衛生月活動,指導各地落實環境整治、健康科普等各項任務,鞏固疫情防控成果,同時也會及時的總結推廣各地的好經驗,把一些好的做法,比如分餐制,形成制度推廣。
  • 黃金周北京旅遊團隊堅決實行分餐制
    黃金周北京旅遊團隊堅決實行分餐制     本報訊 市旅遊局要求旅行社在黃金周期間,為組、接旅遊團隊制定可操性強的接待衛生規範,堅決實行分餐制,同時注意約束司機疲勞駕駛,杜絕「甩團」,並禁止「零團費」、「負團費」等惡意競爭行為發生。
  • 中國古人的分餐制
    食禮體現在食物分配上,簡單來說就是每個人能吃幾個菜,都是固定的。《春秋公羊傳》中記載:「天子食九鼎,王食七鼎,諸侯食五鼎,大夫食三鼎。」作為「戰國四公子」之首、齊國的貴族孟嘗君就反其道而行之,贏得了禮賢下士的名聲。據《史記》記載,孟嘗君門下食客三千,他都是一視同仁,賓主之間並無貴賤之分。
  • 全省首批分餐制示範單位公布 暨分餐制國標宣貫會議在濟召開
    7月17日,由山東省文明辦、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山東省衛健委、山東省商務廳指導,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和山東省精品旅遊促進會聯合主辦的「全省首批分餐制示範單位公布暨分餐制國標宣貫會議」在濟南召開。
  • 分餐制為何堅持不下來?
    其實,早在2003年「非典」疫情之時,社會就曾興起分餐熱。伴隨著「非典」的退卻,分餐制便鮮有人提及。為何分餐制未能堅持下來?落實的難點究竟在哪?未來如何「走得更遠」?《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在多地進行了調查。
  • 分餐「筷」來行動 傳播「食」尚新風 武漢市全面推行「分餐制」
    今天(6月4日)下午2點30分,由武漢市愛國衛生辦、文明辦聯合教育、文化和旅遊等多個部門,以及武漢餐飲業協會一起,啟動了在武漢市範圍內推行「分餐制」的倡議活動。由武漢說唱團團長陸鳴領銜的相聲《實行分餐制好》,拉開了整個倡議活動的序幕,武漢市從倡導「分餐制」活動啟動之後,在全市開展文明餐桌光碟行動,全面推行「分餐制」,倡導節儉用餐、衛生用餐、健康用餐、文明用餐的新風尚。將在全市命名100家「衛生文明酒店」,宣傳表彰一批優秀的衛生文明單位,讓居民對分餐制的知識知曉率達到60%以上。
  • 山東發布全國首部餐飲業分餐制省級地方標準,分餐制還有多遠?
    3月16日,山東率先發布了全國第一部餐飲業分餐制省級地方標準,倡導全省餐飲行業實行分餐。什麼是分餐制?分餐制實行的效果怎麼樣?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展開了調查。其中,第二項寫明擺放餐桌數量不能超過平時的50%,餐桌間距不小於1米,顧客用餐距離不得小於1米,如果違反規定將對門店總經理處以1000元罰款。據介紹,3月17日,有一組15個人的客人來到舜和酒店集團濟南天禧店,要求坐一個包廂坐一桌,被門店負責人果斷拒絕,最後經反覆協調,客人最後分為兩桌。「我們每位客人的餐食都是提前分好端上來的,保證不會發生餐具交叉。」
  • 從古到今,分餐制為何讓位於合餐制?
    如,北京重提「分餐制」的倡議,以防止人與人之間因在餐飲中有「津液交流」而導致相互感染。其實,對大家來說,分餐制並不是陌生的詞彙。1988年A肝迅猛襲來之時,「公筷」、「分餐」就呼聲高漲。2003年,不期而遇的「非典」,讓大家再次重視起就餐時的衛生問題。於是,輿論又將分餐制擺到重要日程上來。但是,「非典」過後,分餐制又被拋之腦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