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瞬息萬變的世界裡,有些事情保持不變,至少美國一些最古老、最著名的大學是如此。
最新排名
今年《華爾街日報》/《泰晤士報》(WSJ/THE)高等教育大學排名的一個亮點是:哈佛大學連續第四年蟬聯榜首。緊隨其後的是它的近鄰:麻省理工學院,排名第二,耶魯大學排名第三。
事實上,傳統上被稱為「常春藤聯盟」的8所私立大學都在前15名學校之列。除了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外,常春藤大學佔據了主導地位,布朗大學並列第5,普林斯頓大學並列第7,康奈爾大學第9,達特茅斯學院排名第12,賓夕法尼亞大學排名第13,哥倫比亞大學並列第15。
前十名中超過一半的學校都在東北地區,例外的是史丹福大學(第4名)、杜克大學(並列第5名)、加州理工學院(並列第7名)和西北大學(第10名)。排名第一的公立學校密西根大學安娜堡校區排在第23位。
前十名的這些學校取得了最高的總分。
1 哈佛大學
2 麻省理工學院
3 耶魯大學
4 史丹福大學
5 布朗大學
6 杜克大學
7 加州理工學院
8 普林斯頓大學
9 康奈爾大學
10 西北大學
疫情期間的排名依據
高等教育專家表示,常青藤的持續成功與他們深厚的「錢袋」有很大關係。美國高校協會主席林恩-帕斯奎拉說,「圍繞學術資源、研究生債務、教師的多樣性和畢業生的工資所使用的指標肯定有利於擁有大量捐贈的機構。」
在《華爾街日報》/《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大學排名中,哈佛大學的捐贈基金遠遠超過其他任何學校。
這些都是排名中的關鍵指標,該排名基於四大類15個因素。每所學校總分的40%來自學生成績,包括畢業生的工資和債務;30%來自學術資源,包括學院在教學上的花費;20%來自學生參與度,包括學生是否覺得準備好在現實世界中使用他們的教育;10%來自學習環境,包括學生群體和學術人員的多樣性。
當然,今年的排名是在全球大流行期間到來的,春季學生早早回家,今年秋季的校園生活和教學也被徹底顛覆。美國教育委員會主席泰德-米切爾說,「我認為今年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困難的一年,很多事情都在發生,兩秒前發生的事情和兩秒後會發生的事情真的很難確定。」
排名依靠的是在面授高等教育幾乎完全關閉發生之前收集的數據,並沒有權衡越來越重要的應該考慮因素,如遠程學習的質量或面授的健康和安全實踐。不過,在大流行期間,像學費成本或學生主體多樣性這樣的基本面還是基本不變的。
其他一些大學排名關注的是大學新生的質量,考察標準化考試成績和學生在高中班級中的排名。有些還非常重視外界的意見,對大學管理者進行調查,了解他們是否認為競爭高校做得不錯。但《華爾街日報》/《泰晤士報》大學排名採取了不同的方法,強調學生畢業後看到的投資回報。在這份榜單上表現最好的學校,其畢業生一般都對自己的教育經歷感到滿意,並找到了相對高薪的工作,可以幫助他們償還學生貸款。
關注學生成果的排名子集由普林斯頓大學居首,杜克大學、哈佛大學和史丹福大學都並列第二。這四所學校都傾向於為畢業生提供高薪,而普林斯頓大學則讓參加聯邦財政資助項目的學生在榜單上擁有第三低的研究生債務。
由於《華爾街日報》/《泰晤士報》的排名部分是基於畢業後10年的薪水,它並沒有反映出最近畢業生的經歷,他們中的許多人正因為流行病而與創紀錄的失業水平搏鬥。
學生成績最好的學校,學校在畢業率、教學聲譽、畢業生薪資和學生債務方面的排名最高:
普林斯頓大學
杜克大學
哈佛大學
史丹福大學
麻省理工學院
耶魯大學
康奈爾大學
加州理工學院
達特茅斯學院
芝加哥大學
公校入學人數增加
該排名還通過將每所院校的總分除以其淨價來衡量前250所學校中的最佳價值。
按照這個標準,排名第一的學校是肯塔基州的私立文理學院Berea College,該學院不向學生收取學費。(榜單上唯一的服務學院美國海軍學院也不收學費,但由於學生畢業後有義務進入現役部隊服役,所以不考慮列入最佳價值排名)。
在最佳價值排名前十的學校中,只有兩所學校是私立學校,排名第二和第三的院校Bernard M. Baruch College和紐約城市學院都屬於紐約市的公立大學系統。
在全美範圍內,許多公立學校都報告了2020年秋季學期創紀錄的入學人數。印第安納州的普渡大學(成果排名第48位)迎來了創紀錄的新生班級,共有8977名學生,比去年同期增長11%。
喬治亞州立大學在成果排名中沒有進入前400名,其亞特蘭大校區也報告了創紀錄的數字,包括超過5200名新生,比去年增加了13%。
美國高校協會的有關人士說,「過去,學生想去最精英的私立院校,因為那會建立他們的社交網絡,但事實上,那些有能力去那些地方的人已經擁有龐大的社交網絡。他們不需要常春藤的名聲。所以現在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公立院校不僅達到了招生目標,而且還超過了目標。」
學生價值觀的變化
在經歷了一個圍繞種族平等的抗議和辯論的夏天后,許多準大學生也在尋找能夠吸引不同背景、生活方式和地域的學生的大學。
紐約17歲的高三學生凱蒂-戈扎洛夫說,在她決定申請即將到來的大一的地方時,多元化的學生群體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多元化的學生群體讓學生有機會與不同背景的同學交流,並教育自己,這是一些學生在家鄉可能沒有的機會,包括我自己。」
許多管理者也認為,學生的多樣性能提高教育質量。羅格斯大學-紐瓦克分校校長南希-坎託說:「當你把這麼多的生活經驗帶到課桌上時,想想課堂上的對話質量有多棒吧。」
該校學生中有28%是西班牙裔,21%是白人,18%是黑人,17%是亞裔。「學生們將在一個日益多元化的全球世界中生活和工作,這提供了一個機會,如果你願意的話,這是一次歷險。沒有什麼比從多樣性中獲益更好的事情了。」
《華爾街日報》/《泰晤士報》排名中關注大學環境的排名子集,特別是學生和教師的種族和民族多樣性,獲得基於需求的學生援助的本科生比例和國際學生的比例等。拉塞拉大學大學排名第一。這是一所位於加州河濱的小型基督復臨安息日會學校。拉塞拉大學約有一半的本科生獲得聯邦佩爾助學金,僅限於低收入學生;48%的本科生是西班牙裔,17%是亞裔,12%是白人,7%是黑人。
加州大學歐文分校和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在環境排名中並列第2。加利福尼亞州共有14所學校躋身該類學校的前20名。
疫情中的擇校規劃
選擇合適的大學一直是一個艱難的決定,但疫情讓它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困難。今年秋季申請大學的高中生表示,冠狀病毒已經成為他們決策過程中的一個主要因素。
北卡羅來納州羅利市米爾布魯克高中17歲的高三學生斯特拉娜-埃裡克森說,「我希望它能消失,但我不知道這是否很現實。所以我一直在尋找,看看大學在做什麼,他們是如何處理病毒的,他們是否轉為線上教育,以及學生是否仍然在宿舍這些因素。因為我不想明年去上學,還要擔心感染冠狀病毒,或者身邊的其他人感染。」
埃裡克森說,她致力於在明年秋天開始她的大學生涯,無論病毒是否仍然是一個問題。但其他學生正在考慮推遲他們的教育,直到有了疫苗,或者從在線或社區大學開始,打算以後轉學。
「我聽到很多人說,『嘿,我確實想去,我已經準備好了,要有這種大學經歷,但在一切恢復正常之前,我擔心這不值得花錢。』」
美國教育委員會的米切爾先生說,「我認為,理解你可以考慮不同的路徑與不同的成本結構真的很重要,也許是一種新的思考方式。大學不是一個一刀切的企業。」
另外,那些最終在校內就讀的學生可能會發現自己只能上線上課程,被擋在傳統學習活動之外。對於像埃裡克森這樣想主修戲劇並從事演員職業的學生來說,這是一個大問題。她說,「像數學和所有常規科目這樣的必修課,我想我可以在網上完成這些課程,但由於我想進入表演藝術專業,我覺得那會很艱難。我喜歡在現場,提出問題,和老師在一起。而在表演藝術類的課程中,這是必須的,因為這是你獲得表演知識的方式。」
美國大學改變的機會
儘管這場流行病給學生帶來了種種不確定性,但教育專家表示,這場危機是美國高校在服務學生的方式上做出積極改變的機會。
美國教育委員會的米切爾先生說,「過去十年來,高等教育一直在接受的是學生的人口結構發生了真正的變化,學生的年齡更大了,他們的流動性更強了,他們有多重責任、工作、家庭,我認為,高等教育機構將更加適應在線提供教學和學生支持,這將是一件好事,因為這將使他們能夠接觸到更多的學生。」
同時,他也擔心高等教育可能會失去有助於加強多元化和包容性民主的社區建設元素,「我們對網絡的了解之一是,它往往會加強社會孤島,而校園一直是一個打破這些孤島的地方。我擔心,如果沒有一個強大的校園環境,我們將失去一個真正重要的槓桿,在美國創造一個公民社會。」
眾議院高等教育和勞動力投資小組委員會主席蘇珊-戴維斯表示,大學需要聯邦政府提供更多的支持來應對冠狀病毒危機。她說,包括佩爾助學金在內的財政援助計劃的擴大,可能會幫助學生度過這場大流行,並在危機結束後向更多人開放高等教育。「在教育和醫療方面,很多很多問題已經被疫情暴露出來,特別是學生為了在學校裡取得成功而不得不努力解決的問題,所以我認為我們在這裡確實有一些機會改善現狀。」
教育工作者希望美國學生已經做好了應對挑戰的準備。杜蘭大學校長麥可-菲茨說,「這是美國社會的一個非凡時刻,我們都在努力解決我們如何繼續,而且堅持和發展的問題。上大學的這一代人真的處於一個迷人的位置,因為他們要去上學,然後出現在一個新的世界。而這一代人並沒有被過去束縛,他們習慣於改變,習慣於接受挑戰。我會把此時上大學看成是一次冒險,並努力在一個非常不同的世界中去贏得優勢。」
結語
冠狀病毒危機總有一天會過去,而作為大學生的經歷不太可能永遠改變。與此同時,大學排名仍然是有用的工具,學生和家庭可以利用它來幫助引導他們的教育決定。
但重要的是要注意,任何大學的相對排名都不應該是它是否適合每個申請人的最終決定。一些學生可能會從強大的體育項目中受益,而其他人可能會尋求繁榮的藝術場景或活躍的聯誼會和兄弟會。《華爾街日報》/《泰晤士報》的排名旨在為考慮選擇的家庭提供一個起點。沒有一所學校是最適合每個人的
無論在這些排名的頂部或是底部,所有這些大學都有能力培養出卓越的學生。在大學裡的成功,就像在生活和商業中一樣,是一個你如何利用機會的問題。
#2021全美最佳大學排名#,#華爾街日報#,#全球教育#
作者:帆子
責編: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