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雙循環產業鏈和高鐵經濟帶

2020-12-24 廣西新聞網

2020年11月18日 07:26 來源: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 作者:廣西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 楊 鵬 編輯:黎鑫

廣西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 楊 鵬

未來五年是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緊抓重大戰略機遇的「窗口期」,應以打造雙循環產業鏈和織密高鐵網、拓展經濟帶為抓手,引流聚能,夯實根基,提升效能,全力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節點樞紐。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廣西(北部灣)-東協雙循環產業鏈。按照高端切入、智能融合、精品引領的方向,承接粵港澳大灣區電子信息、汽車、醫藥、食品、家電家居、新材料等產業轉移,加快推動鋼鐵、有色金屬、新材料、果蔬加工和板材加工等產業深度融入大灣區市場。利用東協原料加快發展高端新材料、糧油加工、家具家居等產業,推動汽車、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家用電器、建材等產業加快拓展東協市場,精準提升產業供給體系對雙循環市場消費需求的適配性,構建起面向大灣區、輻射東協的雙向循環產業鏈。

織密高鐵網、拓展經濟帶,提升融入雙循環效能。「十四五」期間,要充分發揮高速鐵路通道優勢,加強高速鐵路網絡與高速公路網絡更加緊密的適配融合。通過織密高鐵網、拓展經濟帶,推動沿線市縣與周邊地區在互聯互通、產業發展、全域旅遊、新型城鎮化等領域實現更加緊密的協同發展,提高要素流動效率,增強要素配置效能。進一步深化粵桂滇黔高鐵經濟帶合作,積極探索桂黔成渝高鐵經濟帶合作,更好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加快把南寧打造成為雙循環交通節點樞紐。

 

相關焦點

  • 邢自強:「十四五」雙循環的雙支柱——人民幣國際化和產業鏈升級
    2020年,邢自強研究的兩條主線是中國產業鏈優勢和人民幣資產國際化。過去數年的貿易摩擦,疊加今年的全球疫情衝擊,導致這兩個問題堪稱本年最受關注的話題,而他率先在一眾觀點中發出不一樣的聲音,貢獻了一份又一份論據紮實、邏輯縝密的研究報告。
  • 吉安市城投審時度勢 打造京九高鐵主軸經濟帶吉安樣板
    吉安市城投公司審時度勢、奮勇擔當,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打造高鐵經濟帶的要求,踐行吉安市委、市政府關於全面建設高鐵新區的重要決策部署,通過電子信息首位產業帶動、重點板塊和重大項目建設,謀求產業升級發展,最大限度放大高鐵經濟引領、集聚、輻射等效應,一座「開放前衛、現代新穎、高端一流」的高鐵新城蓬勃興起,力爭將吉安打造成為京九高鐵主軸經濟帶上一顆耀眼的明珠。
  • 圓桌觀點:「雙循環」格局下如何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
    論壇上,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參加主題為「聚焦『雙循環』格局下的產業鏈安全」的圓桌討論,共同圍繞「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國內外產業鏈、供應鏈形勢的變化、挑戰、機遇與應對策略進行深入而廣泛的討論。    圖為圓桌討論現場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表示,構建好「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必須強調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 中國鐵路「走出去」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
    海外網北京1月7日電 (記者嚴冰)今天從國鐵集團獲悉,在全球面臨疫情考驗、國際環境變化錯綜複雜的背景下,中央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是著眼我國長遠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一年來,中國鐵路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中歐班列為經濟復甦注入「強心劑」,為全球抗擊疫情提供運輸保障。
  • 橋橋橋……長江經濟帶這五年
    「詩和遠方」5年來長江經濟帶的電子信息、裝備製造等產業規模佔全國比重均超過50%2019年長江經濟帶地區生產總值457805億元同比增長6.9%佔全國經濟總量的46.2%湖北|長江經濟帶湖北,轉型推動發展51個省級重點園區完成循環化改造加快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經濟發展「含新量」「含綠量」「含金量」不斷攀升總書記說南京這次座談會上
  • 共商江海聯動發展大計|2020年長江經濟帶江海聯動發展論壇在南通啟動
    處在歷史機遇期、發展「風口」上的南通,按照省委賦予的打造江蘇發展新增長極的使命,加快全方位融入蘇南、全方位對接上海、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滬蘇通核心三角強支點城市加速崛起。作為長三角最具發展潛力的城市,南通迎來萬眾矚目的「高光時刻」,倍受各方投資者關注和青睞。
  • 2020長江經濟帶江海聯動發展論壇在南通舉行 江海聯運發展潛力指數...
    圍繞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強化產業分工合作、協同創新,聯合共建產業鏈完善、輻射帶動力強的世界級製造業集群。他還建議各兄弟城市要攜手成為城市互動交流的最好夥伴。健全常態化對接、多領域合作機制,全面加強交通、產業、文化、旅遊等深度合作,促進生態修復保護、城市開發建設等領域交流互鑑,推動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便捷交互,打造長江上中下遊協同聯動發展的示範樣板。
  • 長江經濟帶高等級航道將達到1萬公裡
    近年來,我國加快推進長江經濟帶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有力支撐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預計到2020年底,長江經濟帶高等級航道裡程將達到約1萬公裡。  近年來,我國建成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中遊荊江航道生態環保示範工程等重大項目,支線高等級航道建設全面推進。
  • 龍灣: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以實際行動彰顯新擔當新作為!
    要在戰略上抓融入,發揮龍灣在科技創新、民營經濟發達、區位優勢好的特點,積極對接長江經濟帶重點城市,著力探索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銜接的契合點,積極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在長江經濟帶重大產業布局中找準定位、借力發展。
  • 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
    他強調,要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譜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篇章,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構築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塑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優勢,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使長江經濟帶成為我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主戰場、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主動脈、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主力軍。
  •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江西省高鐵經濟帶發展規劃(2019-2025年...
    強化滬昆高鐵、廈渝高鐵在萍鄉的外聯內引作用,持續完善萍鄉高鐵綜合客運樞紐場站及一體化配套銜接設施,加速對接長株潭城市群,加快湘贛邊區域合作示範區建設,把萍鄉打造成為贛湘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兩軸:強化京九高鐵經濟帶和滬昆高鐵經濟帶的大「十」字生產力布局,加強沿線城市功能互補、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協同發展、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形成特色鮮明、分工有序、互動發展的經濟發展驅動軸。
  • 構築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長江經濟帶的新使命
    面對更加複雜的國際經濟、政治和貿易環境,在新發展階段,需要促進開放型經濟更加全面、平衡、協調發展,大力提升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等核心競爭力;加強重要產品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力度,補齊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短板;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充分發揮和利用國內大規模市場優勢,將中國需求與世界優質供給對接,主動擴大進口,實現互利共贏,為經濟全球化注入了正能量;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 合安高鐵「跑起來」,為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再添一抹色彩
    在區域路網結構的日益優化完善中,合安高鐵的開通將大幅度增加安徽省內二線城市人流、引進新型技術和資源,既給當地百姓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選擇,又給當地的工業、農業、旅遊業、商業都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 江西發布《江西省高鐵經濟帶發展規劃(2019-2025年)》
    本網訊 見習記者朱立軒報導 為積極搶抓進入高鐵時代的歷史機遇,近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印發了《江西省高鐵經濟帶發展規劃(2019-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加快建設高鐵經濟帶,支撐大南昌都市圈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引領帶動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區、贛東北開放合作發展區、贛西轉型升級發展區協同發展,強化江西「十字形
  • 2019中國高鐵經濟帶旅遊博覽會5月3日隆重開幕
    4月1日上午,2019中國高鐵經濟帶旅遊博覽會暨第三屆佛山(禪城)旅遊文化周舉行新聞發布會,會上透露2019中國高鐵經濟帶旅遊博覽會將於
  • 浙江國有企業立足「雙循環」謀劃更大發展空間
    浙江國企因勢利導、順勢而為,主動出擊打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疫情發生以來,多家省屬企業全力做好各類物資供應和基礎保障,暢通經濟的體內循環。   不斷提升對外開放能級,在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開放上取得新優勢,是推動「雙循環」的重要抓手。浙江正從基建、物流、產業鏈、數字領域交流合作等角度出發,全面深入打造「一帶一路」重要樞紐。
  • 李明:湖南融入長江經濟帶的重點產業布局研究
    加快推進長沙嶽陽產業協同發展,規劃建設長嶽經濟帶,是新形勢下我省深入實施洞庭湖生態經濟區戰略、策應長江經濟帶和長江中遊城市群建設、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戰略舉措。京廣、滬昆、張吉懷和長益常高鐵經濟帶。在築牢一湖三山四水生態屏障的同時,以京廣高鐵沿線重要節點城市為節點,建設高廣高鐵經濟帶;以婁-邵為支點,以湘中經濟走廊為腹地,建設滬昆高鐵經濟帶;以打造張家界國際旅遊目的地為重點,建設張吉懷精品生態文化旅遊經濟帶;以貫通絲綢之路為目的建設長益常高鐵經濟帶。
  • 長江經濟帶、長三角港口發展論壇在太倉舉行
    昨天(12月22日),由太倉港口管委會、太倉市政府主辦的長江經濟帶、長三角港口發展論壇在太倉舉行。副市長楊知評出席論壇活動。  論壇上,太倉港口管委會、上港集團、浙江省海港集團、江蘇省港口集團共同發出「共促一體化、服務雙循環,助力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倡議書,得到與會者一致響應。
  • 廣東沿海經濟帶成經濟發展主戰場 打造魅力黃金海岸
    隨著廣東產業的轉型升級和結構調整,沿海經濟帶尤其是粵東粵西沿海的作用日益突出。會議強調,要把建設沿海經濟帶作為廣東省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充分發揮海洋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強陸海統籌,整體規劃推進新型城鎮化、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和現代產業發展,全面提升沿海經濟發展水平。廣東沿海經濟帶將包括東中西三大城市群,東起潮汕,西到湛江。目前,經濟發展相對滯後粵東西北地區中,粵北山區由於自然地理條件和生態保護的限制,產業的發展空間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