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天價「長壽藥」:60粒賣2.2萬元 連保健品都不是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

  60粒售價2.2萬元其實連保健品都算不上

  揭開天價「長壽藥」的真面目

  年終「雙11」「雙12」電商大促銷中,號稱抗衰逆齡的「長壽藥」又被熱炒,不僅進入叮噹快藥等醫藥電商平臺銷售,還在今日頭條等平臺大舉投放廣告。「哈佛教授研發」「李嘉誠天天吃」「突破生命極限」等極具誘惑力的宣傳語讓不少人深信不疑。

  但記者調查獲悉,所謂「長壽藥」的功效完全沒有臨床數據支撐,目前只能算是一種膳食補充劑。「與多吃蔬菜水果效果相當,老年朋友千萬別輕信。」多位專業人士提醒。

  ▶現象 60粒「長壽藥」能賣2.2萬元

  保健品行業概念每年換,熱點隨時炒。新晉成為網紅的「長壽藥」,以β-煙醯胺單核苷酸(簡稱NMN)為主要成分,自稱是能夠延緩並抗衰老的「長壽基因藥」。

  在京東上,規格為150毫克*60粒,標註著日本進口新興和品牌的β-煙醯胺單核苷酸一瓶要賣到22588元,相當於吃一粒要花近400元;而在天貓上,美國PipingRock品牌的類似產品也賣到了14994元。

  記者注意到,目前在實體商超基本難覓「長壽藥」蹤影,網上電商平臺成了其最主要的銷售渠道。此外,這類產品也登陸了叮噹快藥等醫藥電商平臺,其廣告也進入了今日頭條等平臺。

  令人咋舌的是,各種營銷攻勢下,「長壽藥」頗受追捧,相關單品的月銷售額動輒達到數百萬元。

  以天貓平臺為例,其顯示奈力士食品旗艦店銷售的「雙12」活動價 2980元的一款NMN產品月成交1751筆,月銷售額已突破520萬元;活動價4009元的艾沐茵品牌NMN產品這一產品月成交531筆,相當於月銷售超過200萬元;新興和品牌售價22588元的NMN產品月成交量也有81筆,其月銷售額已高於180萬元。

  ▶調查 高價藥低成本「宰人」沒商量

  一粒要花近400元,如此金貴的β-煙醯胺單核苷酸產品,是否真的成本高昂呢?

  記者在1688採購批發網等批發類平臺發現,搜索β-煙醯胺單核苷酸,其中不乏95元100克/袋,或者560元500克/袋的廠家直銷價。相比電商平臺上動輒幾千塊上萬元一瓶的天價,這些真可謂是地板價。一家生物醫藥科技公司的銷售經理告訴記者,該公司β-煙醯胺單核苷酸目前的批發價是800元1公斤。

  低成本高利潤,動輒月銷數百萬元之巨的「長壽藥」,顯然成了商家眼中的「唐僧肉」。

  ▶質疑「長壽藥」真實身份疑點多

  到底是藥品還是保健品?「長壽藥」的真實身份至今存疑。

  一家國家級藥物研究所研究員文女士向記者介紹,對於藥物來說,必須有確切的臨床試驗數據,去證明它具有某些實際的臨床功效。然而從現階段來看,尚未發現有國內外各界公認的相關人體臨床實驗數據。

  記者從一名藥監部門工作人員證實,無論國產藥還是進口藥,在國家藥監局網站均可查到。然而記者搜索發現找不到任何關於β-煙醯胺單核苷酸、NMN或長壽藥的相關藥品。顯然,「長壽藥」並不是我國承認的藥品。

  中國保健協會秘書長徐華鋒向記者介紹,NMN在國內尚不在食品原料或添加劑名錄中,把它用於生產保健食品,從最嚴格意義來說並不完全合規。他表示,目前NMN類產品在國內聲稱自己是藥或保健品其實都不完全合規。即使在美國、日本,它也只是被歸類為國外的一種膳食補充劑。

  值得注意的是,膳食補充劑這一說法也是個舶來品。美國食藥監局公布了《膳食補充劑健康與教育法》,對膳食補充劑作出規定,它可能含有一種或多種膳食成分,是一種用以增加每日總攝入量來補充膳食的食物成分。換言之,其更接近於食物。而我國在此方面規定尚不足夠明確。

  「一些企業想將NMN用於膳食補充劑或保健食品,就會將NMN原料出口,在國外製造為成品後,再通過跨境電商渠道,回流國內市場。」徐華鋒說。

  記者也注意到,近期上市公司廈門金達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回復深交所關注函的公告中披露,其美國子公司DRB上架銷售了β-煙醯胺單核苷酸產品,但DRB並未對該產品實際效用進行明確承諾,且已明確提示該產品不用於診斷、治療、治癒或預防任何疾病。

  北京工商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教授李健向記者表示,β-煙醯胺單核苷酸只是一種具有潛在價值可以延緩衰老的物質,相關藥品、保健品未正式得到我國監管部門的批准,消費者選擇時務必多加注意。

  ▶揭露 「諾獎成果」是營銷手段

  榮獲諾貝爾獎的約翰·伯特蘭·格登、漢斯·馮奧伊勒、奧託沃伯格……在各種「長壽藥」鋪天蓋地的廣告中,這些諾獎得主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曾因針對β-煙醯胺單核苷酸或NAD等相關研究獲獎,而他們竟然也都成了「長壽藥」的「代言人」。

  然而記者也發現,漢斯·馮奧伊勒獲得的是1929年諾貝爾生物學,奧託沃伯格則是在1931年獲得的諾貝爾獎,與現在的長壽藥顯然沒有直接聯繫。而相對年輕的約翰·伯特蘭·格登,記者並未查到其與某些具體長壽藥品牌籤約代言或授權使用相關研究成果的記錄。

  一家名為基因港的NMN生產商自稱,公司生產的該產品已被哈佛實驗室選用為研究原料,其與哈佛大學教授辛克萊也展開合作,並採用了哈佛大學的相關技術。

  記者就此向該公司客服求證,工作人員回應,具體涉及哈佛哪個實驗室以及與哈佛方面和辛克萊教授的具體籤約內容都屬於該公司隱私,不能予以提供。

  而在哈佛大學官網,雖然有辛克萊教授的詳細介紹,但資料中提及的他參與投資的企業,並無基因港這家香港公司。

  基因港官網上還自稱,在最近的京東營養保健品「雙12」銷售中,其NMN產品銷量排名第一。

  不過京東方面回應稱,這一排名只是保健品店鋪整體銷量排名,其中包括各類相關產品。京東從未就NMN產品銷量做過單獨統計,所謂其再奪NMN行業第一的說法有蹭「雙12」熱點之嫌。

  ▶整治 部分「長壽藥」已經從電商下架

  「無論國外是否已批准了NMN的相關產品,其在國內銷售和發布廣告時,必須遵守我國的法律。」中國政法大學法商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孫選中向記者說,「NMN相關產品在國內銷售時採用『長壽基因藥』等帶有藥物含義的說法,或藉此進行誘導性宣傳,無疑是不合規的做法。」

  記者隨後致電天貓與京東方面相關負責人,兩家電商平臺對此問題非常重視,並立即進行了整改。

  天貓方面有關負責人也向記者表示,接到相關反饋後,該平臺第一時間進行排查,發現確有個別商家涉嫌違規。目前,該平臺已根據相關規則對其予以處罰。對於此類違規行為,該平臺今後將發現一例處理一例絕不容情。同時,天貓也鼓勵消費者在發現這類違規商品時,積極向該平臺進行舉報。

  京東方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平臺第一時間進行了全面排查,發現確有個別商家涉嫌違規。目前,京東已依據相關規則對商家進行了嚴重警告,同時屏蔽了相關涉嫌誇大宣傳的搜索詞。後續該平臺將針對此類情況繼續加大監管力度,堅決杜絕虛假或誇大宣傳現象發生。一旦發現,都將一律按照該平臺相關規則進行嚴厲處罰。

  目前,在天貓與京東上搜索「長壽藥」這一關鍵詞,已無法搜索出任何NMN相關產品。在通過具體某些品牌名稱搜索到的NMN相關產品,其基本也都去掉了涉及「藥」字的相關描述。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在與一家「長壽藥」經銷商「聚歐品海外旗艦店」客服對話時,對於長壽藥是否經過我國相關政府部門審批的問題,其表示暫時只經過了報關審核。

  隨後記者也從多個相關部門獲悉,目前針對「長壽藥」有關產品,國內尚未展開專項檢查。不僅如此,國外的膳食補充劑進入國內市場後,暫時也並沒有納入到我國保健品的監管範圍。顯然,面對熱度不斷提升的「長壽藥」產品,相關監管力度仍有待提升。

  本報記者 趙鵬

相關焦點

  • 【財經下午茶】天價「長壽藥」60粒賣2.2萬 連保健品都不是
    揭秘天價「長壽藥」:60粒賣2.2萬 連保健品都不是 年終「雙11」「雙12」電商大促銷中,號稱抗衰逆齡的「長壽藥」又被熱炒,不僅進入叮噹快藥等醫藥電商平臺銷售,還在今日頭條等平臺大舉投放廣告。調查獲悉,所謂「長壽藥」的功效完全沒有臨床數據支撐,目前只能算是一種膳食補充劑。多位專業人士提醒,與多吃蔬菜水果效果相當。
  • 瘋狂「長壽藥」背後:原料私自灌裝 國外鍍金天價賣
    瘋狂「長壽藥」背後:原料私自灌裝貼牌國外鍍金天價出售  60粒,9.6克,售價卻從2000元直至過萬不等。似乎一夜之間,在小圈層躥紅已久的「長壽藥」,以一種轟動的方式進入大眾視野。  「長壽藥」吸引的不只是想要長壽的人:該領域代表上市公司金達威11天創下8個漲停,正在印證著資本的癲狂。
  • 瘋狂「長壽藥」調查:國外鍍金後賣天價,有消費者直接買原料吃
    60粒,9.6克,售價卻從2000元直至過萬不等。似乎一夜之間,在小圈層躥紅已久的「長壽藥」,以一種轟動的方式進入大眾視野。「長壽藥」吸引的不只是想要長壽的人:該領域代表上市公司金達威11天創下8個漲停,正在印證著資本的癲狂。
  • 保健品不是神藥只是食品 專家表示,聲稱能治病的保健品肯定是騙人的
    保健品不是神藥只是食品。 視覺中國 圖日前,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束某某等1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此次的「權健事件」引發巨大的輿論海嘯,讓國人的目光再次轉向保健食品行業。儘管此前有報導揭露過保健食品中存在的虛假宣傳,但用全部家當購買天價保健食品導致家破人亡的故事並沒有劃上句點。且不論引起人神共憤的權健騙局,就說那些我們日常所見的保健食品真的有宣傳所言的神奇功效嗎?葡萄籽可以抗癌、抗氧化?近幾年,平時吃葡萄被我們吐掉的葡萄籽,因商家宣稱其提取物能抗癌、抗氧化、延緩衰老,而被製成各種葡萄籽保健品賣得火熱。
  • 科技日報:保健品不是神藥只是食品,說能治病的肯定是騙人的
    保健品不是神藥只是食品。 視覺中國 圖日前,權健自然醫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束某某等18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此次的「權健事件」引發巨大的輿論海嘯,讓國人的目光再次轉向保健食品行業。近幾年,平時吃葡萄被我們吐掉的葡萄籽,因商家宣稱其提取物能抗癌、抗氧化、延緩衰老,而被製成各種葡萄籽保健品賣得火熱。小小葡萄籽真有這麼多功效嗎?先說抗癌,葡萄籽提取物抑制癌細胞的實驗數據不少,但結論前提都寫得很明確——「體外實驗能夠抑制癌細胞」。浙江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系教授李鐸解釋說,「體外實驗能抑制」和「體內能抑制」完全是兩回事。
  • 受100噸國產「長壽藥」衝擊,李嘉誠2億投資美國「不老丹」巨虧?
    2017年9月一款ChromaDex的抗衰老產品出現在香港100多家屈臣氏貨架上,而5個月前李嘉誠服用該產品後,「感覺就像回到了20歲」,隨即通過旗下的維港投資2000多萬美金(約2億港元)投資這家研發出「長生不老藥」的美國公司。李嘉誠的加持2年後,ChromaDex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呢?
  • 5盒潤喉糖10萬元?九藥網「健利購」迷局 天價商品背後的玄機
    天價商品背後的玄機在九藥網健利購專區內,商品的價格讓人看不懂:在京東定價不足100元的「3M 隨棄式口罩9001V 25隻裝」被賣到了 2000元;「5個迷你電風扇外加1個普通削皮器的小商品組合」在淘寶上最高不會超過200元,卻被賣到了6萬元;價格最高的是5盒「慢嚴舒檸好爽糖」,這種在京東上僅售40元左右的潤喉糖,在這裡是
  • 日本天價「方形西瓜」,一個賣到2萬元,切開一看全都傻眼了
    日本天價「方形西瓜」,一個賣到2萬元,切開一看全都傻眼了現在氣溫越來越高,西瓜作為一種結束水果也越來越受歡迎,在炎熱的夏天能夠啃一口清涼的西瓜,的確是一種很好的享受。可是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個來自於日本的西瓜卻賣到了2.3萬元的價格,究竟是什麼西瓜能夠賣到這樣的高價呢?從外形來看,這種西瓜跟我們經常吃的西瓜確實有些不太一樣,因為它不是圓形的,而是方形。之所以能夠長成這種形狀,是因為西瓜生長到一定程度就會將它們放置在一個方形的盒子裡。
  • 3億收購「長壽藥」,飼料企業金達威能否掌握「逆齡」密碼?
    在此之前,豐原藥業能夠搭上「長壽藥」概念的便車,就是因為其持有誠信藥業。 如今豐原藥業售出股權,就此告別長壽概念。但金達威購買誠信藥業,在公告中目的卻是「擴大公司在醫藥原料和化妝品原料產業的布局,利用其現有的酶技術平臺,著力發展酶催化綠色技術」,公司董秘也表示本次收購併不是加碼NMN產品,主要是為了擴大自身原料產業布局。
  • 賣了1406瓶「長生藥」,市值漲了178億!公司自曝風險:不承諾效果
    NMN因此被認為是抗衰老的保健品,甚至被稱為「長生不老藥」。 一瓶有60粒,成人每天2粒,在產品詳情中,每份(2粒)320毫克煙醯胺單核苷酸,每瓶含有9600毫克。
  • 中國每年空心膠囊使用量2千億粒 保健品系大用戶
    「毒膠囊」啟示錄  清退小作坊只是行業治理第一步  陸琨倩  在中國,每年空心膠囊的使用量達2000億粒,人均使用量超過150粒/年,除了藥品,日常保健品也是膠囊的大用戶以市面上一盒7元的阿莫西林(24粒裝)為例,每一顆膠囊的成本約0.015元,可以佔到整個輔料成本的30%~40%。而藥用、食用以及工業三種不同類別的明膠,價格分別為5萬元/噸、2萬~3萬元/噸以及1萬元/噸,價格相差很大。  其實,「毒膠囊」至今還不時見諸報端,2014年,浙江寧海檢察院通報了一起非法生產「毒膠囊」的案件,短短5個月,對外出售高達9000萬粒。
  • 成都大學生兩年吃了6萬元增高藥 公司:賣的就是鈣片
    在第一次購買減肥藥後的兩年時間裡,他不斷購買各式各樣的保健品,品種多達十幾種,累計花費6萬元。  「這兩年我一直按時卡點吃藥,每天做伏地挺身,不抽菸不喝酒,不吃辣椒不吃香菜,完全按照發育指導老師的話來做。」小沈說,吃了兩年發現,他的身高沒有絲毫變化,1釐米都沒長高!
  • 老人瘋搶2萬元床上四件套:用過的都說好
    來源 | 都市現場綜合YNTV2都市條形碼轉載請註明來源12月24日,雲南昆明一公司售賣「不一般」的床上四件套,單人的價格1萬7,雙人的價格2萬多,面對這一高價仍有不少老人排隊購買。聽說心血管病、癌症都能醫好,很多老人花上萬元買了一套。一位阿姨說,上十萬都願意買,90多歲的人用了都說好。當詢問工作人員,為什麼四件套賣這麼貴時。工作人員只是回答,裡面的材質不一樣。而當繼續詢問具體哪裡不一樣時,工作人員含糊其辭,稱自己也不清楚。
  • 廣東調查天價藥同名藥貴過央視曝光價
    記者還來到屬民營三甲的東莞康華醫院,同樣借胃炎請主診醫生開一瓶奧美拉唑,但醫生以院內不賣國產品牌藥物為由,堅持開了一瓶據稱是進口牌子的奧美膠囊(20mg,14粒),價格高達177.16元,是藥房購買同類藥品的1360%。
  • 保健品市場賣強力迷幻藥 外形模仿口香糖或咖啡
    借用網絡賣   「國家不讓賣的藥」   根據知情者提供的線索,記者扮作購藥者假稱自己「開酒吧需要」,與一家在網上販賣「迷魂藥」的公司客服QQ「搭上了線」。這家公司的銷售網站做得非常全面細緻,各種「藥品」名稱、產地,甚至服用之後產生的效果都標註得十分清晰。
  • 《我不是藥神》裡的「天價藥」 重慶低保病患可免費申領
    最近,《我不是藥神》或許是最熱門的話題。影片中提到一種治療慢粒白血病的藥品「格列寧」,也將該藥在現實生活中的原型「格列衛」帶到人們眼前,並引發全民熱議。張曦教授介紹,慢粒白血病,和人血液中的粒細胞有關,這是一種細胞質中包含顆粒體的白細胞,「正常狀態下,它會由補體調節蛋白調控,並由骨髓中的造血幹細胞分化而成。」人們患上慢粒白血病,是因為某些人體內的9號染色體和22號染色體發生了易位融合,導致人體骨髓中的主要粒細胞不受控制地增長,在血液中不斷地積累,最終導致了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的發生。
  • 越來越多城市人青睞保健品 流行吃「藥」
    兩三個月前,當她第一次發現,連超市的孕婦維生素貨架都空了,她感到非常鬱悶,「怎麼能連這個貨架都吃空呢?」  劉琳說,大概三四年前開始,澳大利亞銷量最高的保健品:蔓越莓精華、月見草油、西芹籽精華這些,基本就是很難一見,「大型連鎖藥店每周都會發廣告,刊出一些特價商品,然後基本這些銷量好的,就會瞬間消失在貨架上。」劉琳說,至少她做代購這麼久,從沒賣過這些,因為根本就買不到。
  • 天價柿子2個5萬元!日本水果為何成了奢侈品?
    天價柿子2個5萬元!日本水果為何成了 品?時間:2019-10-28 10:59   來源:昕薇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天價柿子2個5萬元!日本水果為何成了 品? 近日,天價柿子2個5萬元的消息引起了網上的熱議,表示,5萬元的柿子夠我吃一年的了。
  • 號稱「救命神藥」的小丸子 真有那麼神?
    都市快報見習記者 張煜鋅 通訊員 於偉 一粒60年代的安宮牛黃丸拍出11萬天價近日,「一粒安宮牛黃丸被拍出11萬元天價」的消息經央視報導後在網絡熱傳。報導說,在北京這場拍賣會上,一粒產自20世紀60年代的廣譽遠安宮牛黃丸以6000元起拍,最終以11萬元的天價成交,成交價格漲了近19倍。目前北京有門店高價回收牛黃丸,1993年產的「老安宮」回收價格為2000元一粒。在拍賣會上,該年份的安宮牛黃丸成交價格高達15750元一粒。 什麼是安宮牛黃丸?一顆小藥丸為何能拍出天價?幾十年前的藥到今天還能吃嗎?
  • ...批發成本 異常勃起 保健品 壯陽藥 市場零售價 性保健品 威哥王...
    店老闆說,「威哥王」在市場上有很多品牌,辨別「威哥王」療效的關鍵,應看外包裝上的劑量,從500毫克~1萬毫克,劑量越大效果越明顯,有些小劑量得多吃幾粒才行。  「哪種藥賣得好,一些廠家就會模仿哪種產品。我們這裡的產品都很正規,你看我們這一品牌的『威哥王』上印有『無效退款』的字樣。」臨河街與公園路交會處一保健品店老闆這樣解釋「威哥王」的泛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