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雞碗,也叫雞公碗,是廣東和福建閩南地區獨有特色的碗。又叫起家碗,有發達致富家中一定要有隻公雞碗才能起家的寓意。在廣東和閩南一帶,早期許多家庭的碗、碟、湯匙等陶瓷餐具,都有栩栩如生的公雞畫像。同時也是廣東地區鄉村宴席中常見的餐具,通常各家各戶的村民會在公雞碗的下端寫上自已的簡稱以便辨認。
這種以「黑尾公雞」、「芭蕉」和「花」為圖案的「公雞碗」其實是很有意涵的。公雞碗很淺,口大底小,外面很隨意地用紅、墨綠、黑等簡單的色彩描著一隻公雞,粗獷的工藝透著一種特殊的美感。 「為什麼畫的是公雞,而不是其他的東西?」 原來,在最初的農耕社會,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公雞作為司晨,是人們生活的警鐘。是它喚醒大家起身,開始一天的勞作。
在香港五、六十年前,路邊攤吃飯都是用這個公雞碗,更早以前皇帝用的碗上面畫的是龍,而平民百姓就以公雞早起是一天之始,象徵著精神與活力,當時這公雞碗用的十分普遍,不過年代已久如今存留下來的公雞碗並不多,大多都是以後再製成品。
有網友在微博上發出一組香港TVB劇照,這些劇照雖然來自不同劇集,但卻都有一個相同點,即劇中人物手中的公雞碗,涵蓋了15部劇集。在這些劇集中,演員手中所捧瓷碗上都畫著一隻紅色公雞。圖集最後附上吐槽文字――「這麼多年你們TVB就這一個碗麼」。不少網友在此微博下留言,有網友讚嘆「這個碗的質量太好了吧!」也有網友調侃這是「一碗永流傳」。這隻「公雞碗」還多次出現在周星馳的電影中,是星爺的「御用」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