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次位面】:風林火山
在車臣戰爭之前,許多人認為,儘管蘇聯的解體削弱了俄羅斯軍隊的戰鬥力,但從整體上說,俄聯邦軍隊仍然是世界上實力最強大的軍隊之一,對付車臣武裝分子應該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但事實上,拿下格羅茲尼並不像這些人想像的那麼簡單。俄軍在車臣戰爭中共擊斃車臣匪徒1萬餘人,但自己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據俄軍方透露,在2004年8月至次年3月初的戰鬥中,俄軍共有1640餘名官兵陣亡、4660餘名官兵負傷。俄軍如此高的傷亡率並沒有使美國軍方產生一種由衷的優越感,更不敢狂妄地以為俄聯邦軍隊已經今非昔比,手無縛雞之力。即使憑藉世界頭號軍事強國的地位,美國也不敢拍著胸脯說:"拿下格羅茲尼,小菜一碟。在各種作戰類型中,城市作戰就意味著高傷亡率。
我們不妨先看看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幾次大規模的城市戰的傷亡代價。1942年8月至1943年2月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中,蘇聯軍隊有47.9萬人陣亡,65.1萬受傷;而德國軍隊有14.7萬人陣亡,另有9萬人被俘。在1945年4月至5月攻克柏林的戰鬥中,蘇聯軍隊陣亡10.2萬人,負傷19.5萬人;而德軍死亡了15萬至20萬人。在1968年1月至3月的越南順化戰鬥中,美軍陣亡147人,受傷857人;南越軍隊陣亡384人,受傷1800人;北越軍隊陣亡5113人。在1982年6月至8月的貝魯特戰鬥中,以色列陣亡271人,受傷1953人;阿拉伯國家死亡人數在1.7萬至1.9萬人之間,其中大部分為平民。
從車臣戰爭中,我們不難看出城市戰對進攻方的嚴重威脅。在複雜的城市環境中,俄軍的火炮和坦克等重型武器無用武之地,無法實施大規模集團作戰,所以也無法集中地消滅大量敵人。同時,匪徒混雜在平民中間,為了避免平民的傷亡,俄軍只能逐個肅清匪徒,但一些車臣人放下槍就是平民,拿起槍就是匪徒令俄軍防不勝防。此外,車臣匪徒對格羅茲尼地形可謂了如指掌,不僅熟知城市的下水道、地鐵和電車系統,而且了解偏僻的胡同、建築物和街道。而俄軍在這方面具有明顯的弱勢,他們常常迷路,甚至遭遇車臣匪徒的伏擊或友鄰部隊的誤傷。車臣匪徒還用塗改街道標牌的伎倆,把俄軍引入歧途。
對俄軍來說,城市戰中最大的威脅還是來自狙擊手。車臣匪徒利用熟悉的地形地物,經常出其不意地射殺俄軍官兵。甚至連俄軍高級指揮官馬洛費耶夫少將就是在格羅茲尼巷戰中被冷槍擊中而喪生的。車臣狙擊手給俄軍造成了巨大傷亡,更重要的是,狙擊手能夠造成巨大的恐懼和驚慌,使俄軍處於一種危險不安的驚恐之中。所以,與其說車臣狙擊手使俄軍士兵的肉體受到了傷害,不如說使俄軍士兵的心理受到了嚴重打擊。
從技術角度來說,城市戰中最重要的問題是建立和保持通信聯絡。但由於城市建築構成了立體屏障,高聳的大樓和塔樓群,妨礙了信號的傳輸。同時,輸電線路、通信線路和變電系統對通信系統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幹擾,再加上對城市地形不熟,致使格羅茲尼戰鬥中俄軍部隊之間幾乎無法協同作戰。而車臣匪徒慣用的戰術是"打援",在格羅茲尼戰鬥中,車臣狙擊手專門瞄準俄羅斯軍人的雙腿射擊,然後躲在隱蔽處耐心等待。如果俄羅斯解救小組前來救援,這就正中車臣匪徒下懷,他們會集中火力將解救小組與受傷的俄軍士兵一起消滅。如果俄軍的車隊進入車臣匪徒的伏擊圈,車臣匪徒就會先將前後兩頭的車輛推毀,致使俄軍整個部隊完全被困。
坦克無法降低炮管射擊地下室的敵人,也無法升高去射擊樓頂。所以,俄軍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車臣匪徒從低處和高處用火箭筒和手榴彈有條不紊地將整個車隊推毀。3月2日,車臣匪徒就是用這樣的戰術襲擊了由9輛卡車組成的俄軍特警車隊,造成37名俄特警死亡,12人受傷。而車臣匪徒由於預先在陣地和撤退的路上埋設了地雷,使俄援兵不敢貿然追擊,從而輕鬆逃脫。
俄羅斯的車臣戰爭無疑給美軍上了一堂實戰課,也給他們再次敲響了警鐘。因為提起城市作戰,美軍還是心有餘悸的。1993年,美軍在索馬利亞摩加迪沙郊外的街巷中與當地武裝分子發生激戰,結果造成18名美軍突擊隊員陣亡,78人受傷,傷亡率高達60%。事實上,二戰期間城市作戰的最高傷亡率也不過如此。
從最近20年來的實戰來看,面對高樓林立的巷戰,即使是裝備最先進的軍隊也無法做到百分之百取勝。對於解放軍來說,在未來可能到來的戰爭中,巷戰是必須重點研究的作戰樣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