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樂天免稅店公司2月13日說,由於業績欠佳,樂天免稅店決定從首爾仁川國際機場撤出部分櫃檯。這家企業認為,中國遊客數量銳減並且不再「爆買」是樂天免稅店經營慘澹的主要原因。曾幾何時,這家韓國零售業巨頭的免稅店之一,擠滿了錢多的中國買家,也刺激和帶動了韓國一系列的產業循環。然近兩年特別是2017年,銷售額陡然下跌。分析認為,一是中國遊客的銳減,二是消費更趨於理性,三是中國相關的產品更趨於品質化。路透社去年曾指出,韓國商品正在被強勢崛起的中國製造蠶食鯨吞。
受經營慘澹、銷售額驟然下降的影響,樂天仁川機場店目前基本無力經營,而它過去活躍了17年。值得注意的是,樂天免稅店曾試圖通過降低經營成本的方式來挽回生意上的損失,比如該公司不斷抱怨機場租金過高,要求打折。但仁川機場對此無動於衷,依然堅持收取樂天剩餘至2020年應支付4萬億韓元(約合235億元人民幣)75%的租金。
屋漏偏縫連夜雨!事實上,樂天免稅店在韓國本土突然撤櫃或只是韓國樂天集團受到重創的一個小縮影,在海外市場,特別是中國市場的經營,目前已可以用「揮淚」來形容。春節前夕,BWC中文網觀察團隊考察了北京的一家樂天瑪特超市,看到的景象是,除了貨架上的些許積壓的商品外,幾乎沒有消費者。
近兩年以來,韓國樂天因在中國的銷售額屢創新低,一直苦苦尋找買家,希望將在中國的門店對衝給其他企業。然而不走運的是,樂天計劃出售的門店尚無人接盤,據彭博社2月13日報導,據樂天集團的一位高管稱,公司出售門店資產的努力已經陷入停滯。「樂天百貨因為此事每季度蒙受500億韓元(4,600萬美元)的虧損,」三星證券駐首爾分析師Oj Nam說。「最糟糕的情況是這個出售過程拖延很長時間。如果找不到買家,它就不得不關掉一些商店,那會給它帶來損失。」2017年正是因為無人接盤,樂天集團不得不向中國市場注資兩次,以維持慘澹的「現狀」。
2017年3月,樂天集團向中國市場注資3600億韓元(約合人民幣21.6億元);8月31日,天集團向樂天瑪特發起第二輪緊急注資,金額為3億美元,並於12月公布稱,其中2.1億美元用來償還當地金融機構的債務,其餘9千萬美元用於運營支出,包括但不限於店鋪租金、人員工資等。
分析認為,此刻韓國樂天集團已陷入「賣不出去,又賺不回來」的經營困境,無法自拔!如果再不對在中國的一些店面進行重新注資,樂天在中國的店面事業或沒有最慘,只有更慘!然而,樂天瑪特2017年前3個季度的營業赤字已高達2800億韓元(約17億人民幣),樂天集團此前還做出了對員工不加薪的決定,這是自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後,樂天首次不進行年度例行漲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