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12日訊 據知識經濟雜誌報導,2016年6月2日,對於金訶藏藥的經銷商來說,這是一個心願得償的日子。
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信息系統公示金訶藏藥股份有限公司獲得直銷經營許可。不過,這並沒有給他們帶來更多意外驚喜,因為早在半年前,金訶藏藥獲牌的消息早已在坊間傳開,而且直銷牌照的圖片,也在經銷商的微信朋友裡頻頻出現。商務部公示出的批准日期——2015年12月23日,驗證了經銷商手中「牌照」的真實性。
牌照,是直銷的敲門磚。從涉水直銷到如今,金訶藏藥已經在直銷圈混跡五年多,直銷事業也兜兜轉轉,幾經波折。現在,金訶藏藥獲得直銷批准已經有大半年,卻又遭遇兩變直銷職業經理人。金訶藏藥能否順利地敲開直銷的大門?
藏藥與金訶
金訶藏藥是目前青海省唯一一家直銷企業,也是中國唯一一家涉及藏藥的直銷企業。
金訶藏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艾措千,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藏族人,出生於青海省樂都縣,1974年畢業於青海醫學院系統臨床醫學,畢業後被分配到青海牧區工作。後來,艾措千升任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人民醫院院長、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人民醫院普外科主任兼黨委書記、任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衛生局局長、青海省藏醫院院長等職務。
1992年,在青海藏醫院的藏藥生產依然停留在醫院製劑的層次時,時任藏醫院院長的艾措千帶領一批年輕人,在青海省藏醫院製劑中心的基礎上,投資建立了青藏地區首家生產藏藥產品的青海省藏藥製藥廠,推出了「金訶」商標,把藏藥產品市場化。
1999年6月29日,青海省藏藥製藥廠改制為青海金訶藏藥藥業有限公司。
成立之初,金訶藏藥藥業公司採取了醫療、生產、科研、教學相結合的模式。經過數年發展,金訶藏藥構建了東北、華北、華中、華南、華東、西南、西北七個市場營銷平臺。
2000年,金訶藏藥藥業有限公司由戰略投資機構共同發起,設立股份有限公司,建立資本市場運行機制,當時註冊資本為4380萬元。
從青藏高原走出來,金訶藏藥並不容易,在股份化十年之後,2010年5月,金訶藏藥於上海建立營銷中心,將市場放眼於經濟更為發達的中東部地區。而這一步,也為後來金訶藏藥進軍直銷,埋下了伏筆。
金訶藏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艾措千
增資擴股
金訶藏藥在上海建立營銷中心半年後,2011年1月11日在河南鄭州會展中心召開市場啟動大會,宣布試運營直銷業務。彼時,金訶藏藥邀請到的職業經理人,是在雅芳、哈藥等直銷企業任過高管職務的張海波,由他出任運營總裁。
啟動市場同時,金訶藏藥著手申牌。
很快,在同年9月,金訶藏藥就得到了青海省商務廳關於直銷申請的書面肯定與支持。然而,由於金訶藏藥在高層管理以及獎金發放、產品所有權甚至營銷理念等方面出現了較大分歧,包括張海波在內的參與金訶藏藥直銷開盤的元老們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紛紛撤離,金訶藏藥的直銷業務鎩羽而歸。
不過,這並不代表著金訶藏藥放棄了直銷,相反,它一直在積極準備。2012年10月28日,金訶藏藥將註冊資金增至8000萬元,達到了申請直銷牌照的標準。2014年 6月,金訶藏藥再次增資擴股,註冊資金更為8800萬元,實繳8800萬元。這一舉動,標誌著金訶藏藥準備真槍實彈地開始進軍直銷。
在註冊資本變更之後,《知識經濟》記者發現,上海阿如拉藏醫藥集團有限公司2012年11月6日注資4444.3萬元,佔比70.85%,成為了金訶藏藥的最大股東,金訶藏藥總經理耿俊為該公司法人代表。北京華欣未來科技發展有限公司2011年6月30日注資1055.94萬元,佔比13.20%;而作為元老級的股東青海藏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注資898.97萬元,佔比11.24%,股份被稀釋。
曲折獲牌
擴資之際,沉寂了兩年的金訶直銷,捲土重來。
2014年年初,金訶藏藥依託其一款名為 「真好用」的廣譜殺菌劑以及白瑪達娃系列化妝品新品在遼寧、吉林、山東等地重新啟動直銷業務。
這一次,金訶藏藥專門成立了金訶(中國)健康事業部,由金訶藏藥執行總裁蔣治會親自掛帥,推動直銷事業發展。據一位金訶藏藥經銷商介紹,蔣治會出生於1979年,是一位年輕有為的總裁。
金訶藏藥一邊推出多款保健藥品、保健食品、保健護膚品等產品,刺激市場,一邊著手積極申請直銷牌照,可謂兩不耽誤。用一位金訶藏藥經銷商的話說就是,「上面的人在忙著申請牌照,下面的人忙於開拓市場,各忙各的。」
「2014年之前,我們的主要任務是固守前期開拓的河南、內蒙古、遼寧、山東等北方市場」。2012年加入金訶藏藥的經銷商王女士向記者表示,「2014年公司推出新品,經銷商為了快速發展隊伍、開拓市場,隨即開始大肆宣傳」。
然而,尚處於申牌過程中的金訶藏藥,因為經銷商的高調招商,最終引火上身了。
據知情人士透露,2014年年末,山東省以涉嫌非法傳銷為名,逮捕了大量金訶藏藥高級別系統領導人,蔣治會親赴山東,卻被警方扣留,山東警方隨即掌控了金訶藏藥所有系統領導人的個人身份信息,並在網上張貼通緝令,稱其為「傳銷頭目」。後來,金訶藏藥繳納了巨額罰款,蔣治會才得以被釋放,那份網上通緝令也隨即失去效用。
迫於輿論影響,回到金訶藏藥後的蔣治會,離開了金訶藏藥健康事業部直銷總裁的位置,被調任公司執行總裁,分管產品開發。劉俊宏接替蔣治會扛起直銷事業這面大旗,據介紹,在這之前,他是一位財務總監。
「蔣治會也好,劉俊宏也罷,說到底,他們都是直銷行業的門外漢。」一位2011年加入金訶藏藥的市場經理如是說,「但因為金訶藏藥是一家少數民族企業,曾有多位國家領導人前去考察,加之青海省尚無直銷企業,所以青海省、商務部對金訶藏藥的申牌工作給予了一定支持。」
不管怎樣,金訶藏藥在經歷了一系列波折之後,最終在2015年12月23日得到商務部的直銷批覆。
經理人之變
然而,金訶藏藥的直銷之路,並未因拿牌而變得更加平坦。
此前,在迎來牌照之際,金訶藏藥總經理耿俊通過獵頭公司聘請職業經理人,擁有多年外資直銷企業管理經驗的張宏帶領團隊走馬上任。
「張宏上任之後,幹勁十足,每天都很忙,圍繞業績,一大堆工作。」一位曾在金訶藏藥工作的員工說道。
2016年3月中旬,張宏在金訶藏藥上海營銷總部召開會議,商討直銷板塊的管理架構建設與市場促銷政策的制定。可是張宏還不知道,這是他在金訶藏藥主持的最後一場會議。
據可靠消息,當天中午,張宏再次來到金訶藏藥執行總裁蔣治會的辦公室,再一次向蔣治會提及直銷管理架構的改革,以及向總部爭取加大產品促銷力度的政策,但是這次談話不歡而散。最終,張宏離開了金訶藏藥。
《知識經濟》記者聯繫到張宏本人,電話中,張宏不願意談及此事,只是表示現在一切安好。言談間,語氣平靜。
對於張宏離職的原因,一位金訶藏藥市場經理向記者透露,「金訶藏藥老闆與高層均不懂直銷,加之老國企作風嚴重,管理固化,職業經理人很難有發揮餘地。」言辭間,對金訶藏藥高管層頗有微詞。
在張宏離開不到一個月,原天獅西北區域總經理朱曉輝出任金訶藏藥健康事業部中國區總裁,2016年4月6日到任。在這兩個月後,商務部公示金訶藏藥獲得直銷牌照。
取得合法身份的金訶藏藥,迎來新的發展契機,用很多經銷商的眼光來看,金訶藏藥優勢非常明顯,「大集團背景,硬體設施齊全,又有牌照,是一個很好的平臺。」
雖然在外界看來,金訶藏藥在直銷業務舉措上,目前並不明朗,但較之以往,獲得商務部公示之後的金訶藏藥在市場上的表現,明顯更加積極。
——2016年7月3日,蔣治會、朱曉輝帶領團隊,開始為期一周的臺灣商務考察活動;2016年7月26日,金訶藏藥重啟管理學院培訓業務,來自全國範圍內的60餘名優秀經銷商參加公司首屆市場講師培訓。
這樣的狀態,於企業,於經銷商,也許是一個不錯的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