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2020-12-09 瀟湘晨報

河馬夜讀

讀經典 品閱人生

朗讀者:方一

重陽佳節,登高遊玩,吃塊菊花糕,喝杯菊花酒,再摘朵菊花插於發間,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總覺得古人比我們活得率真、純粹,這些流傳至今的菊花詩文,如今讀來,依然滿是秋的滋味。

菊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源自我國,栽培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時期。《禮記·月令》云:「季秋之月,鞠有黃華」,就是說,菊花盛開於金秋,花呈黃色。

而屈原的名篇《離騷》中也有提到「夕餐秋菊之落英」,即採摘新鮮的秋菊花瓣放到嘴裡咀嚼。那古人為何食菊呢?

這是因為據《神農本草經》中寫道:「菊花味苦平,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除了鮮食與泡茶,古人也有用菊花釀酒和入藥的傳統。

早在漢代,宮廷與民間就流行採菊花莖葉和黍米釀製「菊花酒」,又稱「長壽酒」,當作滋補聖品,相互饋贈。而三國時期的蜀人也有直接將菊花入藥的習俗。可見在晉代以前,古人藥食菊花已是普遍現象。

如果沒有遇見「知已」陶淵明,菊花或許會一直默默無聞下去,可有時候命運的轉折就在一瞬間。只因一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菊花的軌跡由此徹底改變。

這位曾誓言「不為五鬥米折腰」的隱逸詩人,在棄官歸隱之後,農忙勞作,閒時喝酒,賞花吟詩,而花中偏愛菊,覺得菊花像極自己,不爭春色,獨自盛開於寒秋,隱逸、清高。並為此寫下了「秋菊有佳色,裹露掇其英」「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傑」等諸多頌菊的佳句。就這樣,在陶淵明詩詞的影響下,原本只做藥食的菊花忽然擁有了自己的品格,或者說是陶淵明的品格。

超然物外、堅貞高雅、恬淡悠閒。

世人皆仰慕陶公人品、才華,而陶淵明獨愛菊,故而看到菊花自然而然就會想起他。菊花本高潔,菊品即人品。

久而久之,菊花成了陶淵明的標籤,陶淵明也成了菊花的「代言人」。

菊花,其花「色豔群英」,其香「芳燻百草」,其品「清寒傲雪」,深得歷代文人雅士的喜愛,為此寫下了大量感懷之作。

比如宋末愛國詩人鄭思肖《寒菊》中的「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表達了作者「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凜然正氣;

再如大詩人杜牧的《九日齊山登高》裡所言:「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雖寥寥數語,卻傳達出其活在當下、豁達通透的境界;

而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婉約派詞人李清照寫的「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也借用菊花做比,道盡了一個少婦獨守閨房,孤獨寂寞,嘗盡相思之苦的種種情愫。

而南朝詩人範泰的一首《九月九日》,「籬菊熙寒叢」,偶然間將菊花與重陽節聯繫在一起,不想竟開了「重陽菊花詩」的先河,由此延至唐宋。

此類題材的詩詞,形成詩歌史上蔚為壯觀的文化意象。如初唐詩人崔國輔的一首《九月九日》,「江邊楓落菊花黃,少長登高一望鄉。九日陶家雖載酒,三年楚客已沾裳。」

借著陶菊、重陽,思鄉念友的同時也抒發了曠達的人生態度;隨後盛唐詩人反覆吟唱著「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菊花的地位愈發鞏固,甚至於有詩人將重陽節稱作「菊花節」。

「從來菊花節,早已醉東籬。」而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九月八日酬皇甫十見贈》一詩中寫道:「霜逢舊鬢三分白,露菊新花一半黃。惆悵東籬不同醉,陶家明日是重陽。」

藉助露菊、東籬、陶家等意象,表達了對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處世態度的認可。至唐末宋初,「無菊非重陽」遂成風氣, 菊花成為重陽節的代名詞。

朗讀者

方一

李方一

唐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綜合部主任

畢業於浙江傳媒學院播音系

普通話水平一級甲等

全國十佳節目《新農村》、河北省十佳節目《直播50分》主持人

中央電視臺春耕行動之玉田站大型活動主持人

第九屆中國評劇藝術節晚會主持人

唐山世界園藝博覽會開幕式直播連線主持

第二十九屆金雞百花電影節配套活動主持

■編輯:董潔

■責編:王書軍

■監製:李建輝

■來源:河北工人報 作者 項偉

【來源:河北工人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夜讀|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河馬夜讀讀經典 品閱人生朗讀者:方一重陽佳節,登高遊玩,吃塊菊花糕,喝杯菊花酒,再摘朵菊花插於發間,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總覺得古人比我們活得率真、純粹,這些流傳至今的菊花詩文,如今讀來,依然滿是秋的滋味。菊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源自我國,栽培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時期。
  •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後來延伸為敬祖尊老、出遊賞秋、登高遠眺、觀賞菊花等活動。杜牧的名句:「塵世難逢開口笑,菊花須插滿頭歸。」生動描寫了重陽當日賞菊佩菊的場景。歷代諸多詩詞名篇都有歌詠:「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忽逢重九日,無奈菊花枝。」「重陽阻雨獨銜杯,移得山家菊未開。」此外,白居易在《重陽席上賦白菊》一詩中寫到:「滿園花菊鬱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唐代詩人徐鉉在《九日雨中》寫到:「唯有多情一枝菊,滿杯顏色自依依。」將重陽節菊花的形神姿態寫得細膩動人。
  • 待到重陽日,來就菊花瀑布
    中山公園的這個菊花展,花期從9月底到10月底,花期為一個月,是歷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有約500個品種的菊花,12萬株大小的菊花。此外公園內部還有精品的千花菊展區,有標本菊的展區。今年的菊展的一個特色,就是菊花瀑布(見圖2)。
  • 重陽|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重陽習俗 重陽這天,所有親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災」,插茱萸、賞菊花,吃重陽糕。自魏晉重陽氣氛日漸濃鬱,為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最多的幾個傳統節日之一。 賞菊花 人們認為菊花是長壽的象徵,重陽節期間很多地方都會舉行菊花大會、菊花展,全城的人都會出動賞菊。
  • 手工教程: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秋天開放的花朵非常多,其中菊花就是這些花朵當中不可不提的。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人們畫菊歌菊詠菊,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人們食菊飲菊品菊。「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在百花盡謝之時,唯有菊花能凌風霜而不凋獨立開放,平添了盎然的生機。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裡觀賞菊花成了節日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成為了吉祥、長壽的象徵。重陽賞菊,也就蘊含了敬老愛老的喻義,在這個時節讓我們來畫一畫菊花非常應景也非常有意義。
  •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菊花泡水喝,作用還不小呢!
    重陽節剛剛過,今天就來談談菊花!菊花屬於菊科植物,其味甘、苦,性平微寒,歸肝、肺經。《神農本草經》將菊花列為藥中上品,更有「藥中聖賢」的美譽。菊花品種繁多,可作為食用或藥用的主要分為三種:白菊、黃菊、野菊花。從顏色、味道、應用和功效方面都略有不同:白菊花:其味道甘甜,性平略寒,可滋養肝陰,平肝明目的效果更強一些,適用於眼睛乾澀、季節性咳嗽咽癢、免疫力低下等問題的緩解。
  •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的田園詩佳作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過,拜訪,故人莊,老朋友的村莊。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詩人,他的詩以田園山水詩為主,與另一位山水詩人王維合稱「王孟」。紀曉嵐這樣評價:王孟詩大段相近,而體格又自微別,王清而遠,孟清而切。學王不成,流為空腔;學孟不成,流為淺語。
  • 孟浩然詩「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一個「就」字,含義深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來到故人所住的小村莊,還沒進村,先觀賞一下村外的秀麗景色。但見近處是長得鬱鬱蔥蔥的的綠樹,好像一雙巨人的手臂,將村莊親切的環抱起來。舉目遠眺,遠處是隱隱的座座青山,深情的佇立在村口之外,好像是在默默地迎接著遠方客人的到來。綠樹青山色彩鮮明,顯示了蓬勃的生機。
  • 孟浩然詩「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一個「就」字,含義深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來到故人所住的小村莊,還沒進村,先觀賞一下村外的秀麗景色。但見近處是長得鬱鬱蔥蔥的的綠樹,好像一雙巨人的手臂,將村莊親切的環抱起來。舉目遠眺,遠處是隱隱的座座青山,深情的佇立在村口之外,好像是在默默地迎接著遠方客人的到來。綠樹青山色彩鮮明,顯示了蓬勃的生機。
  •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菊花泡水喝,作用還不小呢!
    重陽節剛剛過,今天就來談談菊花!菊花屬於菊科植物,其味甘、苦,性平微寒,歸肝、肺經。《神農本草經》將菊花列為藥中上品,更有「藥中聖賢」的美譽。菊花品種繁多,可作為食用或藥用的主要分為三種:白菊、黃菊、野菊花。從顏色、味道、應用和功效方面都略有不同:白菊花:其味道甘甜,性平略寒,可滋養肝陰,平肝明目的效果更強一些,適用於眼睛乾澀、季節性咳嗽咽癢、免疫力低下等問題的緩解。
  • 讀孟浩然的《過故人莊》,看他待到重陽日還要與朋友就菊花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這一開頭就像是日記本上的一則記事。開門見山,召之即來,簡單而隨便,不用客套,這正是至交之間才有的形式。而以「雞黍」相邀,多麼有田家特有風味,我們之間不講虛禮和排場的招待,彼此間心扉都為對方敞開。多好。「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看菊展,看最全三國演義人物關係圖
    古人雅士尤愛菊,陶淵明寫「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蘇軾書「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孟浩然曰「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今又九月九重陽節,恰逢綿陽市富樂山一年一度的菊花盛宴——第33屆菊花展,梧桐今日帶大家看菊展、逛景區,感受三國蜀漢文化的魅力。
  • 待到重陽日,來肇慶市懷集縣尋源谷登高懷遠賞滿山菊花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花期將延續到重陽節,重陽可以來尋源谷賞菊花與露營。沿著山間小徑來到尋源谷花海,可以看到滿山滿谷都植有菊花,而金雞菊率先盛放了,波斯菊也陸續綻放。那叢叢簇簇的菊花迎風招展,黃色的花芯擠在一起,密密麻麻,色彩斑斕,姿態各異,嬌媚的花瓣借著陽光閃耀著美麗的光彩,像一群群亭亭玉立的仙女翩翩起舞。
  • 讀孟浩然的《過故人莊》,看他待到重陽日還要與朋友就菊花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這一開頭就像是日記本上的一則記事。開門見山,召之即來,簡單而隨便,不用客套,這正是至交之間才有的形式。而以「雞黍」相邀,多麼有田家特有風味,我們之間不講虛禮和排場的招待,彼此間心扉都為對方敞開。多好。「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總有一首詩寫進你內心深處!
    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智慧的人,總是能利用身邊僅有的所得讓自己快樂。山中簡便,用松花釀酒喝,用河水煮茶,生活,知足常樂,即可。最好的心態莫過於此,管它呢,到哪裡就哪裡吧?順其自然亦是一種生活哲學。
  • 醉夢|​​孟浩然:​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過:拜訪。故人莊:老朋友的田莊。莊,田莊。具:準備,置辦。雞黍:指農家待客的豐盛飯食(字面指雞和黃米飯)。黍(shǔ):黃米,古代認為是上等的糧食。邀:邀請。至:到。合:環繞。郭:古代城牆有內外兩重,內為城,外為郭。這裡指村莊的外牆。
  •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舊書
    作者 | 羊城書叟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App動態平生愛書、愛花、愛酒、愛古董、愛美女、愛古錢幣、愛金銀首飾…還愛唱片。因為書,之所以來孔網賣書,是為了賣書;可最近,在孔網買了不下十本、八本的書了,只是賣出一本書,「出不敷入」。
  • 待到重陽日 快來賞菊花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又稱菊花節。農曆九月俗稱菊月,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此外,重陽節還有飲菊花酒的傳統。 在河北陶菊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的菊花種植園區內,200畝菊花正次第綻放,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
  • 待到重陽日 還來就菊花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全詩描繪了美麗的山村風光和平靜的田園生活。用語平淡,敘事自然流暢,沒有渲染,沒有雕琢,感情真摯,詩意醇厚,成為自唐代以來田園詩中的佳作。唐朝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 待到重陽日 還來就菊花——孟浩然:把雞餵肥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立春都好多天了,加上昨天一場含水量很足的春雪,這座大西北小城的每一寸土地似乎都冒著春的氣息。要不是受疫情影響,此時的農家樂,生意也應該逐漸火爆。去不了農家樂,就湊合找首跟農家樂多少沾點關係唐詩打發閒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