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重陽日 還來就菊花——孟浩然:把雞餵肥

2020-12-09 寸心流水知

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立春都好多天了,加上昨天一場含水量很足的春雪,這座大西北小城的每一寸土地似乎都冒著春的氣息。要不是受疫情影響,此時的農家樂,生意也應該逐漸火爆。去不了農家樂,就湊合找首跟農家樂多少沾點關係唐詩打發閒暇吧。

這首《過故人莊》是作者隱居鹿門山時,對被朋友邀請去田舍(農家樂)做客一事的描寫,沒有絲毫做作與誇張,沒有絲毫煩惱,作者心曠神怡,除了對田園風光的讚嘆,還有對純粹友誼的讚美。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老朋友夠哥們兒,燉了柴禾雞,專程叫我去他家吃飯。以前吃飯喝酒,常常在自家或是在朋友家。隨便炒幾個菜,色香味似乎並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幾家子人聚在一起,有吃有喝有說有笑,還經濟實惠。女人們拉著家常,說說公婆的不是,扯扯新買衣服的價格,曬曬新發現的購物優惠渠道;男人們碰幾杯酒,劃幾圈拳,發幾輪撲克牌,紅著臉吹吹牛、聊聊人生,回憶一下往昔。也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也不知是不是怕麻煩,這種聚會竟然越來越少,反倒是被去外面吃吃喝喝唱唱給取代。幸運的是,從現在往前推一些日子,臘八前不多幾天,我們在朋友民兒家有過一次聚會。那次的民兒跟孟浩然這位朋友一樣,宰了一隻雞,叫我們去他家聚聚。不同的是,孟浩然在朋友家吃得是黃燜雞米飯,我們吃的是大盤雞。可是細細推敲一下,跟我說的「吃大盤雞」一樣,不止吃雞,還有拍黃瓜、拌三絲,完了不得下個皮帶面?「雞黍」也不是說柴禾雞或黃燜雞和米飯,應該是飯菜的泛稱,那種葷素搭配,味道很好的農家菜。

吃什麼,怎麼吃,吃完是否存得住,真的不重要了。我想見你們了,想跟你們聚一聚了,我就準備準備給你們挨個打電話,吃頓家常便飯,再一起喝幾杯。你看,古人是不是跟我們一樣,除了我們聯繫方式、出行方式便利些外,我們是不是沒比古人先進多少?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跟民兒家一樣,孟浩然這位朋友也在郊區農村。只不過我們是冬天去的,村子外圍的樹和城外的山都不是綠的。老孟與故人在一片翠綠中聚餐喝酒聊天,完了之後寫下這對仗工整高大上的詩句;我們在朋友民兒家吃飯喝酒吹牛,完了之後回城繼續開喝。無論怎樣,老友相聚,自然分外親切,忘了環境吧,有這份親切,足夠。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打開窗戶放眼望去,打麥場和菜地就在眼前,夾著桌上的才,呷著杯中的酒,聊著莊稼的收成。這場景,讓人心生嚮往。

「有空一起坐坐」「來了打電話,我們一起坐坐」這樣的話既是習慣性的寒暄,也是開啟一場聚會的理由。只不過,有些朋友,因為時間關係逐漸生疏,坐一桌除了喝酒還是喝酒,無法打開一場毫不尷尬的對話,說白了就是不親切。孟浩然在朋友家就不一樣,跟朋友有吃有喝有說,說的都是莊稼長勢收成之類農事。兩人打開窗戶,看著打麥場,看著菜園,朋友說著今年種了幾畝洋芋、幾畝小麥、多少亞麻、菜地裡還有多少白菜沒有噴藥……孟浩然則幫朋友預測著今年的收成,很是親切。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氣氛很好,也不知說了多久,可能有點醉意了吧。孟浩然說,等重陽節的時候,我還要過來跟你一起賞菊。也許,這是朋友對孟浩然的邀請,可不管怎樣,能這樣「強勢約」的人真不多。只要你閒著,一個電話「限你半小時內過來!」這不是真強勢,這是朋友見的親切、不見外。

詩中沒寫的一點,我替孟浩然說了——把雞餵肥!

相關焦點

  • 待到重陽日,來肇慶市懷集縣尋源谷登高懷遠賞滿山菊花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花期將延續到重陽節,重陽可以來尋源谷賞菊花與露營。沿著山間小徑來到尋源谷花海,可以看到滿山滿谷都植有菊花,而金雞菊率先盛放了,波斯菊也陸續綻放。那叢叢簇簇的菊花迎風招展,黃色的花芯擠在一起,密密麻麻,色彩斑斕,姿態各異,嬌媚的花瓣借著陽光閃耀著美麗的光彩,像一群群亭亭玉立的仙女翩翩起舞。
  • 待到重陽日 還來就菊花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2020年秋菊展開展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葉濤)10月25日上午10時許,武漢生物工程學院2020年秋菊展在園林客廳拉開帷幕。時值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10餘位曾在校工作過的退休老同志受邀回到學校,在現場百餘名師生代表的陪伴下賞菊敘舊,共度傳統佳節。該校黨委書記江珩出席活動,副校長邱建洲主持開幕式。
  • 讀孟浩然的《過故人莊》,看他待到重陽日還要與朋友就菊花
    赴朋友約在朋友家一起吃頓飯是再普通不過的事情了,不過在孟浩然的筆下,這件事就變得尤其浪漫了。孟浩然23歲那年隱居鹿門山時,去對上姓田的朋家做客看到令人心曠神怡美麗的田園風光,不禁創作了一首詩《過故人莊》。
  • 夜讀|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河馬夜讀讀經典 品閱人生朗讀者:方一重陽佳節,登高遊玩,吃塊菊花糕,喝杯菊花酒,再摘朵菊花插於發間,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總覺得古人比我們活得率真、純粹,這些流傳至今的菊花詩文,如今讀來,依然滿是秋的滋味。菊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源自我國,栽培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時期。
  • 讀孟浩然《過故人莊》,在清新自然中過一把盛唐「莊園」癮
    孟浩然去世那年是開元二十八年。他的詩歌表現的正是盛唐時代生活風貌。今天就讓我們跟著孟浩然的《過故人莊》去過一把「盛唐莊園」癮。上次見面時,老朋友便誠懇地向我發出邀請,希望我路過他的莊園時一定要到莊上去住下,我們一起好好聊聊山水田園之樂。並跟我開玩笑說到時候一定會用最肥美的雞鴨、最鮮香的黍米飯和最甘甜的美酒招待我。
  • 麻江丨菊花朵朵開,喜笑迎客來
    菊花在重陽節賞菊和飲菊花酒也是一件愜意的事情唐詩人孟浩然有「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雖然,重陽已過
  • 滿城風雨重陽近 搖蕩歸心對菊花
    「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於天子。」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屈原有:「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的詩句。詩中的「重陽」並非指的節日。除了佩茱萸,北方女性還有插菊花的習俗,也就是把菊花插在頭上。後來隨著時間的流轉,插菊花這種習俗在不同的地區有了一些變化,如在北方的一些地方在重陽時節把菊花枝葉貼在門窗上,「解除兇穢,以招吉祥」這也是頭上簪菊的一種變俗。重陽節又稱登高節,在重陽日還有一個活動就是登高祈福。為什麼要登高祈福?
  • 重陽前後,賞菊正當時!世界上最美的50種菊花,太美了!
    今天,送您最美菊花, 為您帶來安康如意, 願您的生活美得像花。 菊花,在植物分類學中是菊科、菊屬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 唐詩欣賞:孟浩然經典詩詞《過故人莊》,展現了淳樸的農村風貌
    《過故人莊》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創作的一首五律,寫的是詩人應邀到一位農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經過。在淳樸自然的田園風光之中,主客舉杯飲酒,閒談家常,充滿了樂趣,抒發了詩人和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注釋】1、具:準備。雞黍:指農家待客的豐盛菜餚。2、合:環抱。
  • 九九重陽日,最美夕陽紅|說說重陽那些事兒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農曆九月初九,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重陽節」,也是我國傳統的敬老節日。明天就是九九重陽了,今天讓我們來說說重陽那些事兒!重陽節有三大傳統活動:登高、曬秋、賞菊。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 重陽有菊秋意濃
    (唐·韋莊《婺州水館重陽日作》)重陽,在唐代被人們稱做嘉節、佳節,是一個歡慶豐收與登高賞秋的日子,與老人、敬老還沒啥無關。「芙蓉金菊鬥馨香,天氣欲重陽。」花與季節,似乎有一種默契。每一個季節,甚至每一個時令,都會有一種花為它代言。比如中秋時節,便有丹桂飄香。至於重陽,菊花怒放,當仁不讓。
  • 飛花令,含有重陽的詩句,你知道多少?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唐·孟浩然《過故人莊》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宋·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唐·李白《九月十日即事》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宋·李清照《行香子·天與秋光》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 重陽送福利 | 30元泡溫泉!賞花海!品一泓皇菊過重陽
    重陽節10月25日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10月25日當重陽節遇上雲瀾灣會員日雲瀾灣泡溫泉僅需〓 雲瀾灣四季花海樂園萬千浪漫紫色花海+粉黛花海已全部盛開,就等你來打卡啦唐·孟浩然《過故人莊》「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 醉夢|​​孟浩然:​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過故人莊》孟浩然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過:拜訪。故人莊:老朋友的田莊。莊,田莊。具:準備,置辦。雞黍:指農家待客的豐盛飯食(字面指雞和黃米飯)。
  •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看菊展,看最全三國演義人物關係圖
    古人雅士尤愛菊,陶淵明寫「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蘇軾書「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孟浩然曰「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今又九月九重陽節,恰逢綿陽市富樂山一年一度的菊花盛宴——第33屆菊花展,梧桐今日帶大家看菊展、逛景區,感受三國蜀漢文化的魅力。
  • 孟浩然《過故人莊》,一首平淡的詩,平淡到看不見詩
    過故人莊孟浩然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有《孟浩然集》。【背景】這是一首描寫農家生活的詩,可以說是唐朝的農家樂了。孟浩然受陶淵明的影響比較大,他們都喜歡描寫鄉村田園生活,風格平淡恬靜。在這類詩中,也表達了詩人的生活追求。這裡我們經常忽略一個現象,那就是孟浩然在安史之亂之前就去世了,他的整個生命都在大唐盛世中度過的。
  • 民俗專家詳解重陽節習俗
    新華網上海10月25日電(記者張建松)一年一度的重陽節即將來臨。自古以來,每逢重陽,我國民間許多地方都有登高、賞菊、插茱萸的習俗。民俗專家認為,這些傳承千年的傳統文化習俗,雖然大多是古代農業社會的產物,帶有鮮明的農業文明特點,但習俗背後卻有深刻的科學內涵,有的習俗即使在今天也很適用。
  • 這些地方菊花開成海了,重陽節約起
    黃巢(唐代)待到秋來九月八餘株菊花。此外,10月25日重陽節,西安植物園將與漢服社合作,圍繞「重陽節賞菊插茱萸,發揚傳統文化」、不同顏色的菊花打造出特色的展示區域。本屆文化節為期36天,將持續舉辦至11月22日,除了各色菊花,文化節期間還將為大家帶來太極拳大賽、萌寵嘉年華、少兒書畫大賽、攝影比賽等多樣的文化活動,同時也為遊客準備了親子樂園與豐富的市集活動,給大家在賞花之餘帶來多重遊玩體驗。
  • 共飲菊花酒,詩詞話重陽
    新華社記者陳斌攝古人喜歡在重陽日佩茱萸以闢邪求吉人們把茱萸佩戴在手臂上或磨碎放在香袋裡還有插在頭上的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溼、逐風邪的作用又是過重陽,臺榭登臨處,茱萸香墜。——李煜《謝新恩》明年此會知誰健?醉把茱萸仔細看。
  • 九九重陽節詩詞句子與重陽有關的詩
    【2】過故人莊 唐代: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3】九日得新字 唐代:孟浩然 初九未成旬,重陽即此晨。 登高聞古事,載酒訪幽人。 落帽恣歡飲,授衣同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