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徐俊明
圖片 - 張焦
前言:
最近一段,成好幾期,把我曾帶過的一個印象深刻的團中一位徐叔叔寫的旅歐隨團遊記配上圖片發了出來。其實我帶的時候根本沒有講出那麼多那麼細緻的數據及年代,徐叔叔是一個認真的人,引經據典,把我講的很多簡單的東西做了更好地補充。
徐叔叔和老伴兒
旅遊是什麼?
旅遊是人的天性,旅途是天才的搖籃。只有在旅途中,人類的天才智慧才能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這就是旅遊人生的特殊意義。
當今社會,現代化和城市化正在扼殺人類的天性,割斷了自然的紐帶,囚禁了人類的靈魂,精神錯亂,性情浮躁,智慧泯滅,感覺麻木,於是,返璞歸真,嚮往自然,這就成為人類的本能需求。
在旅遊過程中,置身於天地之間,融會在大自然的懷抱,感受宇宙之間波瀾壯闊的旋律,在氣勢磅礴的生態流中獲得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只有在廣闊的生態旅遊中才能實現人類靈魂的自由。
在旅途中,有新奇的感受,有神奇的發現,心曠神怡,離塵絕俗,生活的改觀,人生的超越,進入一種新的境界,創造一種新的狀態,在平凡中升華,塑造偉大的人生品格,這就是旅遊的人生價值。
我從1989年乘坐9天9夜的火車到維也納留學,至今在歐洲也快30年了。歐洲各地幾乎已經走遍了。可是一直還是特別喜歡在歐洲境內各地旅遊,而對美加澳新日韓之地一直興趣缺缺。
這其中,歐洲最吸引我的就是文化和宗教背景!人文與自然的完美結合!
歐洲旅遊業的優勢:
首先,歐洲旅遊業發展較早,如今已形成產業化模式,服務、交通、市場等方面都具有優勢。
其次,歐洲國家大多工業發達,又注重環境保護,人口密度適中,所以自然環境較好,人口素養高,比其他的旅遊目的地更有優勢。
再次,歐洲具有獨特的自然風光,其又在良好的開發下,使遊客得到最佳的享受。
再次,如今的歐盟,遊客拿著一國籤證即可旅遊數過,為遊客提供了方便。歐洲的城市大多開發合理,市場質素健全,遊客可以自由消費。
這個團算是我歐洲導遊生涯尾聲的團了,之後就進途牛上班了,出來的少了。我之所以印象深刻就是這個團的成員都很活躍,互相幫助,心情也一直保持的很好的狀態。
現在回歸正題,回到這個歐洲旅遊團得最後一集:
由於今天是歐洲觀光遊的最後一天,故旅行社特意安排了在遊船上吃「最後一餐晚宴」!法國首都巴黎是深具歷史意義、浪漫迷人的藝術、文化、美麗之都。塞納河流經巴黎,是法國第二大河,源自法國東部向西流,流域地勢平坦、水流緩慢,利於航行。
巴黎市中心的河道以人工石砌河堤,有許多宏偉的建築建在塞納河兩岸,也將兩岸劃分成不同的特色風格及景觀。法國人依河水的流向將塞納河北岸稱作右岸,南岸稱為左岸;右岸的發展形成巴黎的主要商區與政治中心,左岸有著名的咖啡店及拉丁區,充滿文藝氣息。
從塞納河上看巴黎,所得到的印象與任何時候都不同。任憑河水自由流淌,去看看所過之處的風景吧。傍晚時分,在白天與黑夜的交替中最能引人遐思!解開纜繩,揚帆起航,跟隨遊船遊覽巴黎的真正搖籃——塞納河。
要洞悉一座城市的靈魂,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在欣賞城中河流景致的同時踏上一場非比尋常的時光之旅。
一代又一 代的情侶和詩人曾在塞納河兩岸漫步,這座遍布金黃色石頭的河岸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順著河流一路前行,這座城市以嶄新的面貌逐漸呈現在您的眼前。從獨特的角度欣賞歷史建築、著名博物館、浪漫氣息濃鬱的街區和華美壯麗的橋梁,令人讚嘆的美景將伴您度過一段難以忘懷的時光。
在船上舒適地就座之後,艾菲爾鐵塔、國民議會、羅浮宮、協和廣場、巴黎古監獄和雄偉壯麗的巴黎聖母院將依次印入您的眼帘。您能夠一邊欣賞塞納河的美景,一邊享用晚餐,近距離體驗巴黎的奢華和寧靜以及愉悅的感官享受。
塞納河的兩岸,都種植著梧桐樹。樹林的後面,就是莊嚴的建築群。河北岸的大小皇宮,河南岸的大學區,河西面的艾菲爾鐵塔,還有位於河東段城島上的巴黎聖母院,等等,都以富有鮮明個性的建築形態,展現出了它們所共有的華美風格。
在遊船的一個轉彎處,好似半島的地形上,還矗立著一座舉著火炬的自由女神像,造型與美國紐約的那座一模一樣,雖然紐約的那座是法國民眾送給美國民眾的禮物,可是巴黎的這座卻明顯地比紐約的那座矮小許多。
河的某處有水閘,水閘都是巨大的鐵門,至今開合仍用手工操作。伴您度過獨特而難忘的美妙時光。塞納河是巴黎的中軸線,許多有名的建築都聚集在河岸兩邊,還有河上的橋,也是或精美或雄壯,每個都有一段傳奇的故事。
塞納河上架著的橋,據說共有36座,每座橋的造型都有 特點,而其中最壯觀最金碧輝煌的是亞歷山大三世橋。
這座橋以其獨一無二的鋼結構橋拱,將香榭麗舍大街和榮軍院廣場連接起來。
建此橋為慶祝俄國與法國的結盟,當時是1900年左右,俄法兩國在百年前還是世仇,拿破崙曾揮師攻打俄國使莫斯科烈火屠城。
1892年8月17日,法、俄兩國在彼得堡籤訂軍事協定。共同對付德國、義大利和奧匈帝國。兩年後,1894年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三世因病去世,他的兒子26歲的尼古拉二世繼位。再過兩年,得知第9屆世界博覽會將於1900年在巴黎舉辦,沙皇尼古拉二世為了慶賀與法國結盟,為了討好法國人民,也為了展示沙皇俄國的實力,便於1896年10月7日宣布,要在塞納河上建造一座大橋,贈送給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歷史就是如此詭秘,遙想還是拿破崙時代的1805年,以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奧地利皇帝弗朗西斯二世為一方,法國皇帝拿破崙 波拿達為一方,在奧斯特裡茨村(位於今捷克境內)血戰一場,最終拿破崙以少勝多取得了巨大的勝利,在世界近代軍事史上留下了重彩一筆,那就是著名的奧斯特裡茨戰役,因參戰方有三位皇帝所以又稱 三皇之戰。那時法俄是敵人的關係。
此一時彼一時也,1890年代的法國卻和俄國成了朋友,因為當年來不及調兵趕去奧斯特裡茨支援俄國和奧地利的普魯士如今卻成了法俄的共同敵人,其時普魯士(德國)經威廉一世和鐵血宰相俾斯麥的悉心經營之下已經成為歐洲的軍事強國,此前1870年,普魯士戰勝法國,取得普法戰爭的勝利,而繼位的威廉二世志大才疏但卻野心勃勃,躍躍欲試要和法俄過不去---過了十幾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就在這樣的背景下爆發了。
100年後兩國一笑泯恩仇,而且將橋通向拿破崙墓。大橋兩端四隻橋頭柱上鍍金的雕像,由長著翅膀的小愛神託著,其華麗造型和色彩在巴黎特別顯眼。
巴黎最古老的橋有三座:瑪力橋、王橋和新橋。這三座橋都是17世紀前建的,距今300多年了。
瑪力橋建於17世紀初路易十三時代,橋的名字來自建橋者———建築師瑪力。他將每個橋墩都塑了凹刻洞。橋南是聖路易島,島上的房子看去和橋一樣古老,建築物已經傾斜,著名雕塑家羅丹的女弟子卡彌兒·克羅黛工作室牆皮都脫落了,可隱約看見裂縫。
王橋建於路易十四時代,17世紀後期,路易十四自己掏錢建了這座橋,以後成為巴黎人舉辦慶典的地方。歷史上法國伊莉莎白公主和西班牙菲利普王子的結婚慶典以這座橋為中心,當時吸引了50萬人前往觀賞。它的南岸是思想家伏爾泰工作過的樓,他1778年5月30日在這個小樓辭世。旁邊還有作家阿那多爾法蘭西寫作 10年的地方。
新橋則是最有名的橋,它名叫新橋,實際最古老。1578年由亨利三世開始動工,工程因內戰中斷,到1606年建成已是亨利四世時代了。橋長238米,寬 20米,是巴黎塞納河上最長的橋。橋有12個拱,每個拱上塑了壯士的頭顱,有的怒目圓睜,有的閉目靜思。
新橋橫跨西岱島,橋下的島像尖刀似的伸向塞納河, 將河一劈為二。新橋建成後整整兩個世紀,一直是巴黎的商業中心,橋上熱熱鬧鬧,有書商、自編自演的藝術家、流動攤販,甚至拔牙者。直到今天,新橋仍激發著藝術家的創作熱情。從橋上走過,見橋兩邊的人行道還建有半圓形石椅,椅面凹凸不平,記載著歲月滄桑。這座巴黎最古老的橋卻叫新橋,已有近400年歷史了。
塞納河藝術橋:距新橋不遠處,是專為行人而建的金屬為主體的藝術橋。橋上種植著花木,橋欄杆上豎立著藝術家弗朗西斯·加佐的作品,有塞納河上花園之稱。站在藝術橋上,只見橋北是羅浮宮,橋南是法蘭西研究院,橋東是大法院,曾關押過路易十六王后,橋西就是王橋。橋上常有攝影師或畫家在橋上尋找靈感,也不乏藝術 家的作品在橋上展出。
2010年5月,法國巴黎市政府決定,為了保護橫跨塞納河的藝術大橋,將清理掉世界各地的遊客掛在橋上的各種掛鎖。法國巴黎被稱為浪漫之都,許多來過這裡的情侶們都把刻有雙方名字的掛鎖掛在藝術大橋上,表達對愛人的恆久之情。因此巴黎市政府的拆鎖決定也招來一些情侶們的不滿。
遊船上的人很多,集中了各國的遊客,船上放著悠揚的音樂,當兩艘遊船迎面而來,擦身而過的時候,總會有人和我們打招呼,我們也友好地還禮,一幅和諧的景象。
塞納河兩岸時而有鍛鍊的人跑過,不禁讓我感嘆巴黎人生活的愜意和健康,河邊慢跑屹然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生活習慣,真是讓人羨慕嫉妒恨啊。
我們在塞納河遊船上觀瞻了艾菲爾鐵塔,該鐵塔建於1889年是為當時的國際博覽會而建的,建好後遭到很多非議,說是一堆爛鐵破壞了巴黎的美。如今,這座曾經保持世界最高建築紀錄四十多年的鐵塔成為巴黎最重要的標誌。
張導熱情地介紹:浪漫的巴黎人給鐵塔取了一個美麗的名字--"雲中牧女"。艾菲爾鐵塔是為隆重紀念法國1789年資產階級革命100周年在轟動世界的國際博 覽會舉行之際而建的。以設計人法國著名建築工程師古斯塔夫·艾菲爾的名字命名,並在塔下為艾菲爾塑了一座半身銅像。
1889年適逢法國大 革命100周年紀念,法國政府決定隆重慶祝,在巴黎舉行一次規模空前的世界博覽會,以展示工業技術和文化方面的成就,並建造一座象徵法國大革命和巴黎的紀念碑。籌委會本來希望建造一所古典式的、有雕像、碑體、園林和廟堂的紀念性群體,但在700多件應徵方案裡,選中了橋梁工程師艾菲爾(1832-1923)的設計:一座象徵機器文明、在巴黎任何角落都能望見的巨塔。
艾菲爾鐵塔矗立在法國巴黎的戰神廣場,是世界著名建築之一,也是法國文化象徵之一,巴黎城市地標之一,也是巴黎最高建築物,高300米,天線高24米,總高324米,於1889年建成,法國首都巴黎是歐洲大陸上第二大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華的都市之一。
艾菲爾鐵塔從1887年起建,分為三樓,分別在離地面57.6米、115.7米和276.1米處,其中一、二樓設有餐廳,第三樓建有觀景臺,從塔座到塔頂共有1711級階梯,共用去鋼鐵7000噸,12000個金屬部件,259萬隻鉚釘,極為壯觀華麗。
屹立在巴黎市中心的塞納河畔,高320多米,相當於100層樓高。4個塔墩由水泥澆灌,塔身全部是鋼鐵鏤空結構,共有1萬多個金屬部件,用幾百萬個鉚釘連接 起來。艾菲爾鐵塔是世界上第一座鋼鐵結構的高塔,就建築高度來說,當時是獨一無二的。1884年,為了迎接世界博覽會在巴黎舉行和紀念法國大革命100周 年時,法國政府決定修建一座永久性紀念建築。經過反覆評選,古斯塔夫·艾菲爾設計的鐵塔被選中,建成後鐵塔就以艾菲爾的名字命名。艾菲爾的設計非常高明,在兩年多的施工過程中,從未發生過任何傷亡事故;在組裝部件時,鑽孔都很準確地和上,這在建築史上是很了不起的。鐵塔共有3層,每層有一個平臺,在鐵塔塔頂可以觀賞巴黎全城迷人的景色 。
1887年1月28日,艾菲爾鐵塔正式開工。250名工人冬季每天工作8小時,夏季每天工作13小時,終 於,1889年3月31日這座鋼鐵結構的高塔大功告成。艾菲爾鐵塔是由很多分散的鋼鐵構件組成的——看起來就像一堆模型的組件。鋼鐵構件有18038個, 重達10000噸,施工時共鑽孔700萬個,使用鉚釘250萬個。由於鐵塔上的每個部件事先都嚴格編號,所以裝配時沒出一點差錯。施工完全依照設計進行,中途沒有進行任何改動,可見設計之合理、計算之精確。據統計,僅鐵塔的設計草圖就有5300多張,其中包括1700張全圖。建成後的艾菲爾鐵塔高300 米,直到1930年它始終是全世界最高的建築。如今,鐵塔上增設了廣播和電視天線,它的總高已達320米。站在塔上,整個巴黎都在腳下。
往期精彩回顧
拉雪茲神父公墓-這不只是個墓地,而是心靈洗滌寄託的聖地
德意志軍魂已經破滅了嗎?其實普魯士並不等同於德意志
阿爾卑斯永恆的冬季旋律
七零後老司機眼裡的中法(上)
七零後老司機眼裡的中法(中)
相望,浪跡在託斯卡納
愛情自駕於德國的浪漫之路
歐洲跟團遊記(知識篇)-羅馬/梵蒂岡
歐洲跟團遊記 - 瑞士篇(知識篇)
歐洲跟團遊記-威尼斯篇
歐洲跟團遊記(知識篇)-第戎/巴黎(1)
希望大家閱讀後順便點讚,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請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公眾號並轉發給您的朋友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