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的中華情結-搜狐新聞中心

2020-12-12 搜狐網
■ 老一輩:冀維民族精神於不墮

  連橫作《臺灣通史》時,臺灣已經淪為日本的殖民地,他寫這部著作的最直接目的是「冀維民族精神於不墮」,維護中華民族的傳統於一線。
  他說,「夫史者民族之精神,而人群之龜鑑也」,「古人有言,國可滅,而史不可滅」,在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下,臺灣人卻不知自己的歷史,「豈非臺人之痛歟?」因此,「橫不敏,昭告神明,發誓述作,兢兢業業,莫敢自遑。」[全文][評論]

■ 50年抗戰史(1895—1945)

  臺灣同胞的抗日鬥爭比起祖國大陸來,時間更長。從1895年到1945年的50年中,臺灣同胞一直沒有停止反抗日本侵略者的鬥爭。在日本佔領臺灣期間,臺灣同胞較大規模地反抗日本侵略的武裝鬥爭有20多起。[全文][更多][評論]

  霧社事件
  在20世紀的反日鬥爭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高山族人發起的霧社大起義。[全文][評論]

抗日英雄丘逢甲

■ 60年骨肉分離 難抹鄉愁

《鄉愁》—余光中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望故鄉》—於佑任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陸
  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
  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
  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望
  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
  在萬忠墓,鬱慕明一行手持鮮花,輕輕地繞墓一周,靜靜地將鮮花擺放在墓前。面對死難同胞,訪問團一行神情肅穆。默哀中,海峽兩岸同胞的心緊緊地連接在一起。新黨主席鬱慕明代表訪問團全體成員向殉難同胞敬獻花圈時,他掩面而泣,把臉久久地伏在花圈上……多少年來,海峽兩岸同胞割捨不斷的民族情結在這瞬間得到奔湧。[全文]
  鬱慕明:中華兩岸青年共生共榮,共謀臺海和平,民族振興。第一句「千古中華情,中華千古魂」,我們從民族的演繹下來,我們有「千古情」。但是我們民族裡面有「千古魂」,是多少人的血、多少人的淚所凝聚出來的。[全文]
  連戰:中山先生是我們兩岸大家共同尊崇的國族前輩,讓我們大家一起追隨革命先行者的腳步,共同的來努力,奮發圖強,能夠在二十一世紀的時候真正地做一個揚眉吐氣的中華民族…[全文][歸根情結][評論]
■ 我們一起努力 讓中國人活得了不起

  宋楚瑜:中山先生臨終的時候不僅講和平奮鬥救中國,他心裡想的就是中國要富強、民生要富裕,更重要是自己對世界的責任。中山先生精神不死,舍我輩其誰分擔?我剛剛在題詞當中特別寫了幾句話「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像這樣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基本的精神,不就是所有華夏子孫所期盼的?[全文][評論]

  許文龍稱,2000年臺灣「大選」,他支持民進黨、支持陳水扁,但並不是支持「臺獨」,緣於他對國民黨黑金政治的不滿。他認為,臺灣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大陸,搞「臺獨」只會把臺灣引向戰爭,把人民拖向災難。[全文][評論]
   陳文茜:我就覺得,如果我對政治有理想,我想做什麼,其實我一直想要把自己跟歷史有關的人,所以我就想做民族大事,民族大事是什麼,就是兩岸,所以我就一心一意的就覺得說,我要接辜先生的位置,我跟辜先生說過很多次,說我來當海基會的副董事長,當然辜先生對我很疼愛,這是我的一個想法,我想在兩岸談判裡扮演一個角色,希望能夠把橋梁建立起來,把成見拋在旁邊,如果它的定義叫做政治,它是一個歷史性的政治,而對我而言是有意義的政治,如果政治為的是個人利益,權利的政治,那我覺得我的犧牲太大,我不幹,可是如果是歷史性的政治,我覺得我對它充滿了幻想,對它充滿了熱情,我們用英文講,就是你願意獻身的願望,那個時候你覺得犧牲自己是一個小事。[全文][評論]
■ 只有兩岸民眾都幸福了,才是中國人的幸福

  許文龍:我是一生意人,出生在臺灣,祖籍在福建海澄,1991年我到大陸福建尋根,我認為臺灣、大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人民都是同胞姐妹……奇美在大陸投資,一是看中大陸改革開放的商機,二是想通過兩岸經濟交往縮小兩岸的經濟差距,讓兩岸同胞都儘快的富裕起來。我常想,只有兩岸民眾都富裕了,才是中國人的富裕,只有兩岸民眾都幸福了,才是中國人的幸福。[全文][評論]

  柏楊:月是故鄉明,還是看一看,不知道這輩子還能不能看,我希望上帝再給我個幾年活頭,我要看一看,我85歲了,如果閻王說你想活多少歲,我就說沒有臉應對。我說我要活到中國的和平統一,這個話講的,但是我的盼望就是這樣的。我們談不但衣錦還鄉啊,我們只談得到是平安還鄉,能回到家鄉看一看,我們就心滿意足了,我們還要什麼?
■ 臺灣回望之「十人十面」

  連戰 不能忘祖:我的家庭是來自於一個民族意識非常強烈的一個家庭
  宋楚瑜 不能忘本:我說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陳文茜 人生最怕格局小:其實人生最怕,人生最怕你格局很小
  王永慶 要捐一萬所希望小學:教育是學校的基礎要做好
  蔣孝嚴 身世悲情:我們跪在地上哭也來不及了
  高金素梅 找回「歷史」:那個時候我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我是誰
  侯孝賢 用十年拍武俠片:華人能不能拍出好萊塢沒有辦法取代的電影?
  余光中 要做李白杜甫的傳人:一場接力賽,這個棒是從屈原交下來
  柏楊 月是故鄉明:能回到家鄉看一看,我們就心滿意足了
  證嚴 永遠感恩:只要觀念一轉,世間是那樣的平靜,可愛……[全文][評論]

相關焦點

  • 「小中華情結」作祟
    「小中華情結」作祟  新華網北京8月17日電 據新華社「新華國際」客戶端報導,中日關係近年來跌宕起伏,風波不斷。對於中國的發展,日本和中國其他鄰國相比,顯得惴惴不安。說起來,日本對中國有一股特有的不服輸勁頭,這可以說是日本自古就有的獨特的「小中華情結」的體現。
  • 日學者談「仇日情結」:臺灣人有很強包容心
    日學者談「仇日情結」:臺灣人有很強包容心 2013年04月26日 14:46 來源:環球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娛樂知乎丨臺灣人的「太平輪」情結緣何而來?
    而吳宇森的這部電影作品,劇本正是臺灣著名編劇王蕙玲(代表作《色戒》、《臥虎藏龍》、《飲食男女》等)根據臺灣著名作家張典婉的作品《太平輪1949》改編而成。事實上,在臺灣地區,以此為題材的文學作品、紀錄片也是層出不窮。現在,問題來了,臺灣人為何有如此重的「太平輪情節」呢?且看搜狐娛樂帶來的解讀。
  • 新聞背景:臺灣「中華航空」公司簡要介紹
    新聞背景:臺灣「中華航空」公司簡要介紹 2002年5月25日19:5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香港5月25日消息:臺北訊,臺灣「中華航空」一架航班號為CI611的波音747-200型飛機今天在澎湖外海墜海
  • 紀念臺灣光復60周年-搜狐新聞中心
    古代中國與其說是民族主義的,毋寧說是以文化為中心的普世主義的。 「皇民化教育」   臺灣人被塑造成天皇國家觀念下的「臣民」,思想意識轉向法西斯式的「皇國精神」。
  • 臺灣字典-搜狐新聞
    通過網絡電話,還在臺灣的「踩線」考察團隨行記者劉思敏,亢奮的聲音從海峽那邊飛過來。除了《中國旅遊報》經濟編輯部主任的身份外,劉思敏還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的特約研究員。這是他第一次來到臺灣。  重新發現臺灣  劉思敏說,在他的經歷中,這是最辛苦的一次考察活動。
  • 《中華情》歌曲徵集演唱新聞發布會
    2003年1月22日星期三播出  主持人 李峰:1月21日上午,首次《中華情》歌曲徵集演唱大型系列活動新聞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國文聯、文化部、國臺辦、廣電總局的負責人及文化界知名人士、新聞記者,百餘人參加了本次會議。  農曆臘月的北京仍然在寒冬之中,但在人民大會堂重慶廳裡,卻是春意盎然。
  • 臺灣:地名習俗留下痕跡 「日本情結」仍在作怪
    在臺灣日常用語中,也有不少日本的蛛絲馬跡。比如,臺灣人把衛生間稱為「化妝室」,幼兒園稱為「幼稚園」,在日語中都能找到相同的漢字稱呼。臺灣賣二手車的提法也很有趣,很舊的車叫「太古車」,稍新的叫「中古車」,這與日語很相似。此外,臺灣人還喜歡用「歐巴桑」或「多桑」稱呼老人。  再就是飲食。臺灣人喜歡的許多食品,都是日本風味。
  • 同性戀者呼籲包容-搜狐新聞中心
    對同性戀應寬容 搜狐網友[評論] 搜狐網友 發表時間:2005年10月25日12時17分
  • 手機新聞客戶端:騰訊、網易、頭條、搜狐新聞競品分析
    報告發現,93.5%的人平時通過手機獲取新聞信息( access news through their mobile phones),而在使用頻率上,77.4%的受訪者幾乎每天通過手機獲取新聞信息。另一方面,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6上半年,近四成的中國手機網民獲取新聞資訊的首選渠道為手機新聞客戶端。
  • 解讀臺灣電影必備元素:獨有的「機車」情結
    那個時候,騎機車的人經常在汽車夾縫中來回穿行,有時候索性就在人行道上招搖過市。還有一些人把機車當做運輸工具,野蠻搭人載貨,更有一些人在一些路段瘋狂「飆車」。臺北市政部門也曾經想限制機車,但最終,它並沒有被取締。當地人給出的解釋是:臺灣地小人多,難以容納很多的汽車,而機車佔地面積小,在市區的速度絕不低於汽車,很適合當地的現實條件。
  • 三月回顧-搜狐新聞
    南非上海工商聯誼總會、 南非華人警民合作中心的幫助,以及社會各方的關心。」 (摘自搜狐新聞:2006年3月4日,來源:新華網,文/馮亦珍 周海晏)     兩殘疾人巷道鬥扒手被毆 二三十人圍觀無人援手 見一名扒手偷了美女手機,兩位殘疾人上前與他展開搏鬥。
  • 腳踏車情結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腳踏車情結 2020-12-22 1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五月新聞回顧-搜狐新聞
    (摘自搜狐新聞:2006年5月1日,來源:中國新聞網,文/記者 王永志)         安徽36農民工討薪遭包工頭報復 多人手腳被砍斷
  • 搜狐焦點旅居薈嘉年華啟動 臺灣美食精彩節目齊亮相
    2013年1月27日,由三亞市河東區管委會和三亞市木球協會共同主辦,搜狐焦點網協辦的「時尚河東2013三亞社區文化節」在大東海廣場開幕,搜狐焦點旅居嘉年華激情上演,現場還有來自寶島臺灣的美食,以及精彩紛呈的節目表演。
  • 臺灣「中華易經學會」交流團到山東交流訪問
    山東省政府臺辦楊慶文主任(右三)、嵇建寶 副主任(左二)等與焦仁和先生(左三)合影    應山東大學校長展濤教授的邀請,8月14日至21日,以臺灣知名人士焦仁和教授為團長的「中華易經學會」交流團一行12人到山東參加「易學與儒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並進行交流訪問。
  • 在搜狐新聞中將狐幣兌換成現金的具體操作方法
    搜狐新聞吸引了很多用戶,不過一些用戶不太了解狐幣是如何換成現金的?在這裡,就為各位帶來了搜狐新聞中將狐幣兌換成現金的具體方法。搜狐新聞系列軟體最新版本下載搜狐新聞電腦客戶端軟體版本:6.0.7手遊電腦版立即查看搜狐新聞軟體版本:6.0.7Android軟體立即查看搜狐新聞 軟體版本:6.1.2iOS軟體立即查看1、用戶們要是想在搜狐新聞裡將狐幣兌換為現金,那就需要先選擇主頁左上角按鈕,登錄進入個人中心頁面開始操作。
  • 原來臺灣有這麼多大陸情結的地名!
    ——《臺灣地名溯源》冠故鄉地名 慰思鄉之情清代,部分閩粵人由於生活所迫遷徙臺灣,他們十分思念家鄉,其安土重遷之情,表現在其移民地所建的新聚落,不少冠以故鄉閩粵兩省各府所轄的地名,形成冠籍地名(地緣村),如泉州厝、漳州厝、龍巖厝、福州厝、潮州裡、饒平厝等。
  • -搜狐新聞中心
    還有人為這一觀點的準備了充足的材料,進行論證。必定要對周邊地區發揮重要的輻射作用…[評論]   ·鄭州成為直轄市的「論證資料」   鄭州現在擁有中國最大的陸路樞紐、亞洲最大的高速公路立交橋和中國最繁華的商圈之一「二七」商圈,而在將來鄭東新區的標誌性建築會展中心將成為中西部地區最大的會展中心
  • 九月新聞回顧-搜狐新聞
    10時50分,大連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接市局指揮中心指令: 要求支隊迅速出動警力 赴沙河口區春柳碧雲池洗浴中心處置持刀劫持人質案。 (摘自搜狐新聞:2006年9月1日,來源:中國新聞網,文/記者王辛莉)         西安17人特大搶劫盜竊團夥三名主犯被判處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