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遠山墨雨
鮮有數九寒天概念的春城昆明,這兩天也迎來了2021年的第一次強勁的寒潮,天氣預報今天的天氣是「多雲轉雨夾雪,0-12度」,人們一邊期盼著降雪能夠降臨昆明,一邊又被寒冷的天氣凍得瑟瑟發抖;習慣了四季如春的天氣,大部分昆明人既不耐熱、又不耐寒。
今天群裡的活動內容是走老寶象河,這是注入滇池的一條河流,大部分流域位於老昆明繁華的官渡街道、最後匯入滇池。伴隨著城市發展、城區擴大,猜想河流兩岸已發生了很大變化,領隊帶領我們去探尋一番,走河道、到滇池,看城市變化、賞新城美景,徒步、賞景總相宜。
早上出門時,氣溫只有3、4度,對我們來說是個不小的考驗,參加活動的友友卻不太少,將近70人在集合時間到達珥季路地鐵站參加活動。
在凌翼天翔帶領下,我們從珥季路出發,從西莊2組處走近老寶象河邊,順流而下,經過官渡、季官、中營、後所、龍馬、藝術家園、寶豐等社區,到達滇池邊,然後經環湖東路、海河、六甲,沿福保路返回城區。
領隊設定的終點是位於小街的康樂茶城,後段的線路都已是城區道路、公交線路眾多,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終點;我們在距離終點約2公裡的地方退出,手機軟體記錄行走距離為23公裡,活動區域屬官渡區。
今天的線路全程無海拔升降,沿著河邊小道、城市道路行走,雖然距離不短、卻無太大壓力。
今天行程軌跡示意圖。
2公裡處為老寶象河畔西莊社區;4公裡處為官渡古鎮;14公裡處為老寶象河入滇池口。
石拱橋、小村莊、廟宇樓閣,老寶象河上的別樣風景,藏著老昆明的些許故事。
寶象河是昆明眾多入滇河流中的一條,它的上遊位於大板橋的寶象河水庫,環走寶象河水庫、走寶象河,群裡組織過很多次關於寶象河的活動。
安流橋、官渡古鎮前寬闊的河流、入湖口處漂亮的現代拱形橋,是我們對寶象河記憶中印象最深的部分,卻一直沒弄清楚老寶象河與新寶象河的關係,今天的行走讓我們有了最直觀的概念,甚好。
比起通過資料、書本去學習了解,徒步行走的方式更為直觀、明了,我們用腳步畫出的軌跡讓我們對老寶象河有了更深的了解。
從河道邊的介紹牌和示意圖中,我們了解了老寶象河與新寶象河的關係。在羊甫分洪閘以前是不分新舊,都稱作寶象河的。
過了羊甫分洪閘,在維持原來河道的基礎上,新開一條與雲秀路平行的河道,稱為新寶象河。新的河道要寬很多,水流也豐富很多,經過官渡古鎮、省博物館等,在海東溼地一隅匯入滇池。
老寶象河經過小板橋,穿昆洛公路、彩雲北路,經官渡古鎮,穿廣福路,過第六汙水處理廠、龍馬村後在寶豐村入滇池。河長約11公裡,河寬4至21米。
除了被房地產開發工地阻隔的路段,我們今天走過了老寶象河的大部分路段,河道大都不是太寬,5、6米的樣子,石橋卻很多,永豐橋、龍匯橋、慶豐橋、永盛橋......老寶象河上有很多很多橋。
老寶象河道裡水量不多,只有少許流水沒過河底、緩緩流淌。河岸兩邊是密集的房屋、一間接著一間的小樓,是昆明鄉鎮村莊的模樣。有一段河岸成了農貿市場,買賣雙方都很熱鬧。
聽河邊的村民們說,每周三,上遊會向老寶象河開閘放水,水量為半河左右......原來如此,我們看到標示牌上註明:老寶象河的主要功能是灌溉輸水、片區分流洩洪的景觀河道。
老寶象河上,有很多石拱橋。
從珥季路出發,我們穿過一片房屋密集的村子,就走到了老寶象河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老的石拱橋,石板橋面已被歲月打磨得很是光亮,這裡是西莊2組,老鄉告訴我們這座石橋已有上百年歷史,引得眾人紛紛駐足觀看。
橋面上有不少石磨磨盤,領隊凌翼天翔告訴我們它的由來:傳說張果老用於推磨的毛驢特別喜歡石橋,遇上石橋總想上去轉轉,為了避免它損壞石橋,就在橋面鋪上不少石磨盤,毛驢見狀就不再上橋,因為它反射性地認定:上橋就要推磨......
這個有趣的故事吸引了我們關注,在接下來遇到古橋時,大家紛紛去尋找橋面上的石磨盤,並以此做為判定是否是古橋的依據之一。遺憾的是,很多橋面上已沒有了這樣的石磨盤特徵,畢竟,如今是快節奏的社會,人們似乎也不太關注這些傳奇的故事了。
凌雲閣、寶象閣、鎮海閣,行走老寶象河,我們經過了三個閣,它們都有著悠久的歷史,也蘊藏著不少故事。當然,目前我們看到的都是翻新重建的作品。
入湖口處的「老寶象河」石碑已倒放,不知何故。沿湖一帶區域延伸至福保村一帶都正在進行建設,村莊已經拆遷、建築垃圾遍地、一些沒有門窗的小樓孤零零地矗立其間。
有工程車在作業,有的湖岸已鋪設了大塊的石頭、像是建造人工沙灘的樣子;成片成片的水杉樹苗已變紅,整整齊齊地排列在工地一側......
據說,這裡正在建設溼地,作為滇池生態保護的重要措施之一。期待著,這裡變得越來越美。等到我們下次再來,這裡估計又會變了模樣了。
2021年第一次強勁的寒潮襲擊昆明,天氣很少見的變得很冷,仍然沒有阻擋我們行走的腳步;不懼嚴寒,我們樂走老寶象河,快速閃讀一些老昆明的故事,樂在其中。
(2021年1月10日,星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