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的荒唐裝甲兵,騎在坦克炮管上指揮戰鬥的日本裝甲兵

2020-12-19 歷史皇太后

如果談起二戰中的裝甲兵,估計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德國裝甲兵,畢竟德國裝甲兵個個都點了精英升級,總是能以一敵十,在坦克戰中橫掃敵人。可以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單兵素質最佳的裝甲兵就在德國,也是軸心國的地面戰擔當。那麼有最好的,就一定會有最差的了。那麼二戰中最差的裝甲兵,是哪一個國家的裝甲兵呢?

答案就是日本裝甲兵,他們的素質堪稱二戰最差。倒不是說日本裝甲兵不夠勇猛,畢竟當年在諾門罕也是開著九七式中戰車和蘇聯的T-26輕型坦克、BT系列快速坦克打個旗鼓相當的存在。當然了,這也就是早期日本坦克性能沒和各國脫節,現在是不行了,日本坦克已經誰也打不過了。不過,這日本裝甲兵的素質,理應不會下降太厲害才對,為何日本裝甲兵的素質反而一落千丈呢?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日本有經驗的裝甲兵已經都死得差不多了,比如說在硫磺島戰役裡,日本第二十六戰車聯隊的聯隊長,奧運會馬術、陸軍中佐冠軍西竹一就是個例子,作為日本還算出色的裝甲指揮官,西竹一被送到了硫磺島上送死。這一去自然是有去無回,硫磺島在美軍的優勢兵力和絕對火力下被攻陷,西竹一和他率領的第二十六戰車聯隊全體官兵都完了蛋。

諸如此類的例子可謂是數不勝數,日本早年攢下的優秀裝甲兵,也都在這樣絕望的戰鬥中死傷殆盡。而優秀的裝甲兵都完了蛋,那日本裝甲部隊素質自然也是一落千丈,不能指望他們還保留有什麼像樣的戰鬥力了。日本裝甲部隊的素質到底下降得多厲害呢?這一點蘇聯絕對是有發言權的,因為在攻打佔守島的戰役裡,蘇聯官兵看到了一位腦子似乎不太好使的日本裝甲指揮官,這位'猛男'竟然沒有坐在坦克裡指揮,而是坐在炮管上舉著刀指揮部隊的。

當時是1945年8月16日,日本佔守島的官兵在還沒吃過早飯的時候,就迎來了一批'不速之客'。當時日本首相鈴木貫太郎還指望未曾對日宣戰的蘇聯能夠幫日本和盟國談判,並聲稱:"史達林長得很像西鄉隆盛,都是重情義的好人啊,一定會幫助日本的。"史達林聽後很是感動,急忙派來軍隊'幫助'日本早日實現和平——在日本被蘇軍毆打一頓並宣布投降之後。

而佔守島上的日本守軍自然也不是什麼泥捏的軟柿子,區區一個佔守島可謂是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各種永備工事數不勝數之外,還有諸如炮兵聯隊、防空聯隊和步兵旅團、獨立步兵大隊等,總兵力不下萬餘人,所有適合蘇軍登陸的灘頭上都被構築了嚴密的防禦陣地。這些都可謂是日本'很有精神'的官兵,開戰前個個賭咒發誓要和登陸的蘇軍浴血拼殺至最後一人,可等到蘇軍來的時候,這些日軍個個都腿軟了。

好在此時,日本第十一戰車聯隊的聯隊長,陸軍大佐池田末男站了出來,表示他將帶頭衝鋒,給蘇軍一個厲害瞧瞧。池田末男曾經是日本陸軍戰車兵學校的校長(日語坦克稱之為戰車),素以身先士卒、勇猛過人著稱,這一次也是不例外,他親自率領自己麾下的六十餘輛坦克對著灘頭上的蘇軍發動了反衝擊。於是灘頭上的蘇軍官兵見到了讓他們終生難忘的一幕——

只見遠處滾滾煙塵,似乎有數十輛坦克開來,蘇軍官兵定睛一看,對面打頭的一輛坦克上,有一位赤裸上身,頭戴白布,右手揮舞戰刀,左手高舉日本軍旗,整個人都騎在坦克炮管上的'猛男'。蘇軍官兵看到此人後感覺三觀受到了巨大的衝擊,畢竟打了這麼多年仗,什麼風格的裝甲指揮官都見過了,可這個形象的實在是不多見。難道此人武功蓋世?能夠手持武士刀,刀劈坦克不成?

蘇軍官兵這邊面面相覷,頓時有些不知所措,那邊的日本'猛男',也就是池田末男還自我感覺良好呢,認為他自己是戰神下凡,此戰必能得勝。然而池田末男還沒能多擺幾個姿勢呢,那邊蘇軍官兵已經萬槍齊鳴了。雖然說蘇軍這次沒戴反坦克炮,可手頭的大口徑機槍和反坦克步槍也是不少,其餘衝鋒鎗、輕機槍、步槍和反坦克手雷更是數不勝數。一時間,日本第十一戰車聯隊就被蘇軍的火力徹底籠罩,好端端一次裝甲進攻,竟是被蘇軍的步兵給擊潰了。

而那個'勇猛過人'(腦子不好使)的池田末男呢?很不幸,據說他在蘇軍第一輪開火裡就被擊斃了。日本戰史是表示池田末男被蘇軍用反坦克步槍擊斃,直接打成兩截了。蘇聯戰史則表示是一名叫做舒託夫的軍官在近距離用衝鋒鎗掃射,池田末男當場就被衝鋒鎗打成了篩子。不管怎麼樣,反正池田末男是被擊斃了。就這還是當過日本陸軍戰車兵學校校長呢,可想而知,日本裝甲兵的素質到底有多差勁了

相關焦點

  • 裝甲兵戰鬥射擊考核,開始!
    【來源:南部強軍號】作者 | 孟軍、榮令民根據年度學兵培訓計劃安排3月下旬南部戰區陸軍某綜合訓練基地學兵訓練隊組織2020年度坦克(突擊車)和步戰車炮手專業學兵進行戰鬥射擊考核近百名學兵在野外訓練場進行了為期三天的實彈考核檢驗優良率達到96.08%▲提前一周啟封炮管,檢修裝備
  • 《機動戰士敢達OL》周末戰役—進擊的裝甲兵
    戰火紛飛的戰場上機動坦克也是一支不容小覷的力量,此次以「進擊的裝甲兵」為主題的周末戰役選中的機體正是機動坦克家族中的代表—鬥狼與陸戰型強襲鋼坦克,二者孰強孰弱讓我們拭目以待。陸戰型強襲鋼坦克出自《機動戰士敢達MS IGLOO》中。
  • 他是開國少將,但享受中將待遇,47歲任裝甲兵副司令員,他是誰?
    弟弟賀吉祥此人就是賀晉年少將,他1957年任裝甲兵副司令員,主持了我國第一代主戰坦克裝甲車輛的研製工作,為建設人民裝甲兵做出了重要貢獻。而賀晉年是唯一的副兵團少將,賀晉年險些連少將都沒當上,紅軍時期賀晉年已經是紅27軍軍長,是軍級幹部,抗戰時期,賀晉年是三邊軍分區司令, 解放戰爭時,賀晉年都是縱隊司令併兼任第十五兵團的副司令。新中國成立後,賀晉年是東北軍區副司令兼任參謀長。1932年賀晉年任紅軍陝甘3支隊騎兵大隊副大隊長。
  • 坦克翻山,裝甲兵作戰的典範,對越自衛反擊戰之東溪穿插戰
    東溪穿插戰,是對越自衛反擊戰期間一次裝甲兵經典戰例,後來還被很多國家當作教案去研究。這場戰鬥是高平戰役的一部分,高平是越南北方軍事重鎮,戰略意義十分重大,駐守高平的是越南346師,師長是黃扁山,346師由一些軍齡很長,作戰經驗十分豐富的老兵構成戰鬥骨幹。
  • 小國家的大野心:二戰中的保加利亞第一坦克旅
    作為軸心國的一份子,保加利亞幾乎和泰國一樣缺乏存在感,但實際上,保加利亞也一度擁有一支實力不差的裝甲兵部隊,並在戰鬥中擁有突出表現。  對保加利亞而言,坦克並不是什麼太時髦的東西,因為早在1917年,保加利亞就已經在戰場上見識到過坦克了。
  • 解放軍裝甲兵部隊衝擊越軍防線,激戰靠松山歷經艱苦磨難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時候,解放軍廣州軍區第42軍126師、124師奉命配屬裝甲兵部隊200餘輛坦克、裝甲車,在3個炮兵團火力支援下,從布局關邊境向重鎮高平發起穿插突擊。這一仗,成為高平戰役能否取勝的關鍵。
  • 曾經戰無不勝的二戰德軍裝甲部隊,為何最後屢屢戰敗?輸在了哪?
    如果非要比,也只能對比紙面上的性能參數與產量,這個對比放在實際戰爭中並沒有太大的意義。成天把二戰時期的坦克或者輕武器搞排行榜的,那基本就是軍盲了。至於第二個問題:除了數量和補給方面,德軍裝甲部隊到底輸在哪了?我覺得這個問題,倒是值得討論。您能提出這個問題,那一定是一位資深軍迷了!至少您知道二戰時期從坦克數量上講,德軍遠遠少於蘇軍。
  • 最特別的裝甲部隊編制,細數二戰米字旗下的裝甲力量
    二戰中,「螢火蟲」主要裝備於英軍與大英國協國家軍隊,包括英國、加拿大、紐西蘭和南非軍隊。慘遭德軍侵佔的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在英國建立了流亡政府,他們組建的裝甲部隊也裝備過「螢火蟲」。在很多關於「螢火蟲」的資料中,提及「英軍與大英國協軍隊裝甲部隊」時,其概念包括了波蘭和捷克裝甲部隊。大英國協軍隊、波蘭軍隊和捷克軍隊裝備的「謝爾曼」和「螢火蟲」都由英軍提供,來自於英軍儲備,並未專門為其生產過「螢火蟲」。美軍也裝備過少量「螢火蟲」,但從未有過參戰記錄。英軍與大英國協軍隊的陸軍編制,可謂世界上最特別的軍隊編制。
  • 二戰時,納粹德軍地面部隊最精銳的三個兵種,為什麼擲彈兵最強悍
    作為納粹德軍重要的組成部分,納粹德軍的地面部隊是一支絕對實力超讚的作戰力量,而這其中有三個兵種是地面部隊中最強悍和最精銳的作戰力量,分別是裝甲兵、擲彈兵和摩步兵,那麼,這三個精銳兵種中,為什麼擲彈兵是最強悍的呢?
  • 二戰邱吉爾NA75坦克,安裝回收M4謝爾曼的主炮,效果還不錯
    邱吉爾步兵坦克作為二戰英國的主力坦克型號,它從1941年服役開始就一直堅持到二戰結束,它各系列型號加在一起總產量超過5600輛,不過在這些坦克中,大約有120輛與其他型號不同,它們並非原廠生產,而是在前線接受了改裝的坦克,它們就是邱吉爾Mk IV NA 75。
  • 陸軍裝甲兵學院蚌埠校區軍械彈藥庫安防系統升級改造建設項目中標...
    安徽安兆工程技術諮詢服務有限公司受陸軍裝甲兵學院蚌埠校區的委託,就「陸軍裝甲兵學院蚌埠校區軍械彈藥庫安防系統升級改造建設項目」項目(項目編號:AZ-2019-SC-Z-1103)組織採購,評標工作已經結束,中標結果如下: 一、項目信息項目編號:AZ-
  • 陸軍裝甲兵學院士官學校學校萬兆園區網二期升級改造項目公開招標...
    項目招標人為陸軍裝甲兵學院士官學校。項目資金來源為業主自籌。項目已具備招標條件,現對該項目進行公開招標,採用資格後審。2.項目概況與招標範圍2.1項目名稱:學校萬兆園區網二期升級改造項目。2.2 建設地點:陸軍裝甲兵學院士官學校。
  • 德軍的「犀牛」坦克殲擊車怎麼樣?專家:暴揍T-34完全沒問題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二戰那段烽煙四起的崢嶸歲月裡,「也漸漸被人們挖出了很多值得研究的戰役、戰術和軍事裝備。「而更令軍迷們迷戀的往往是那些進軍時摧枯拉朽、戰鬥時炮聲轟鳴的戰爭機器。比如德軍就有很多裝備因其製造精良和威力強大,至今都被人難以忘懷,如下圖中的犀牛反坦克炮,便是其中的明星之一。」
  • 大名鼎鼎的T72坦克拆解後裝甲厚度為100毫米,還不如30年前虎王?
    在數學幾何中, 法線指平面上垂直於曲線在某點的切線的一條線 。 裝甲的法向厚度, 就是沿著與前裝甲 垂直面的方向測量出來的裝甲厚度。現役的多數主戰坦克, 前主裝甲都是一塊厚度均勻的平板。 無論首上迎彈的蘇聯T系列坦克、德國豹2坦克,還是首下迎彈的美國M1系列坦克都是如此。 因此, 在裝甲任意一點測量的法向厚度都是一樣的。
  • 昔搶日寇遺棄坦克起家,今成鐵甲雄師
    裝甲兵是陸軍中重要的戰鬥兵種,是地面作戰重要突擊力量。1945年12月1日,我軍第一支坦克部隊——東北坦克大隊正式組建;1950年9月1日,裝甲兵領導機構在北京成立。
  • 謝爾曼坦克:對日軍作戰讓我找到了當虎式的感覺
    M4謝爾曼坦克是二戰期間美國裝甲兵的主力戰車,它在歐洲戰場與德軍坦克對陣時並沒有質量上的優勢,更多是依靠數量取勝,以至於贏得了「朗森打火機」、「薄皮大餡謝饅頭」等調侃式的外號
  • 二戰中意外身亡的將軍們是如何死在戰場上的?
    在二戰中意外身亡的將軍中,軍銜最高的應該是義大利空軍元帥伊塔諾·巴爾博,此人是義大利空軍的開創者,是義大利航空史乃至世界航空史上的傳奇人物。1896年6月5日出生於教育世家的巴爾博,從小接受了優秀的教育。大學畢業後,他選擇了自主創業,辦一份小小的報紙,算得上是年輕有為。
  • 中國59式到88式主戰坦克的技術發展
    其火力、機動力、防護力及使用性能較59式坦克都有明顯提高。與同時代的戰後第一代坦克如美國M48、日本61式、英國百人隊長等坦克比較,59式坦克在火力、機動、防護三大性能方面還是比較先進的。美國的M48在三大指標上比59式也不佔優。比如其最大公路速度為41.8公裡/小時,最大行程僅113公裡;主炮為1門90毫米坦克炮;裝甲最厚處為120毫米等。日本61式坦克是美國M47/M48坦克的仿製品,性能與美制M48相近,所以三大性能也弱於59式。但是,西方國家的火控系統要比59式先進些,而且火炮大都採用雙向(高低向和水平向),射擊精度要比59式高些。
  • 二戰德國動物園奠基者一號坦克,有些跑得飛快,有些特別抗揍
    一號坦克嚴格來說是德國二戰坦克的開端,至於一戰時期A7V「17兄弟鐵棺材」,無論是技術還是理論都沒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反倒是德國通過一號坦克積累了設計經驗,又通過訓練和國外實戰檢驗了相關理論。德軍將少量投入了西班牙戰爭,它們曝出引擎過熱、裝甲太薄、火力太弱的問題,西班牙軍隊將其中一些安裝25毫米反坦克炮使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火力。
  • 二戰中的德國四號中型坦克,如何從支援坦克變成了德國主力坦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開發了多款經典坦克,幾乎每一款都在二戰中立下了赫赫戰功。例如縱橫戰場的虎式重型坦克,至今都為人所津津樂道。但在當年的德軍裝甲部隊裡,長期擔任其裝甲部隊中堅力量的坦克,實際上是開發於戰前的四號中型坦克。可是四號中型坦克在開發之初並不是為了擔任裝甲部隊主力,而是為了以提供支援力量為主的支援坦克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