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談起二戰中的裝甲兵,估計很多人想到的都是德國裝甲兵,畢竟德國裝甲兵個個都點了精英升級,總是能以一敵十,在坦克戰中橫掃敵人。可以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單兵素質最佳的裝甲兵就在德國,也是軸心國的地面戰擔當。那麼有最好的,就一定會有最差的了。那麼二戰中最差的裝甲兵,是哪一個國家的裝甲兵呢?
答案就是日本裝甲兵,他們的素質堪稱二戰最差。倒不是說日本裝甲兵不夠勇猛,畢竟當年在諾門罕也是開著九七式中戰車和蘇聯的T-26輕型坦克、BT系列快速坦克打個旗鼓相當的存在。當然了,這也就是早期日本坦克性能沒和各國脫節,現在是不行了,日本坦克已經誰也打不過了。不過,這日本裝甲兵的素質,理應不會下降太厲害才對,為何日本裝甲兵的素質反而一落千丈呢?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日本有經驗的裝甲兵已經都死得差不多了,比如說在硫磺島戰役裡,日本第二十六戰車聯隊的聯隊長,奧運會馬術、陸軍中佐冠軍西竹一就是個例子,作為日本還算出色的裝甲指揮官,西竹一被送到了硫磺島上送死。這一去自然是有去無回,硫磺島在美軍的優勢兵力和絕對火力下被攻陷,西竹一和他率領的第二十六戰車聯隊全體官兵都完了蛋。
諸如此類的例子可謂是數不勝數,日本早年攢下的優秀裝甲兵,也都在這樣絕望的戰鬥中死傷殆盡。而優秀的裝甲兵都完了蛋,那日本裝甲部隊素質自然也是一落千丈,不能指望他們還保留有什麼像樣的戰鬥力了。日本裝甲部隊的素質到底下降得多厲害呢?這一點蘇聯絕對是有發言權的,因為在攻打佔守島的戰役裡,蘇聯官兵看到了一位腦子似乎不太好使的日本裝甲指揮官,這位'猛男'竟然沒有坐在坦克裡指揮,而是坐在炮管上舉著刀指揮部隊的。
當時是1945年8月16日,日本佔守島的官兵在還沒吃過早飯的時候,就迎來了一批'不速之客'。當時日本首相鈴木貫太郎還指望未曾對日宣戰的蘇聯能夠幫日本和盟國談判,並聲稱:"史達林長得很像西鄉隆盛,都是重情義的好人啊,一定會幫助日本的。"史達林聽後很是感動,急忙派來軍隊'幫助'日本早日實現和平——在日本被蘇軍毆打一頓並宣布投降之後。
而佔守島上的日本守軍自然也不是什麼泥捏的軟柿子,區區一個佔守島可謂是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各種永備工事數不勝數之外,還有諸如炮兵聯隊、防空聯隊和步兵旅團、獨立步兵大隊等,總兵力不下萬餘人,所有適合蘇軍登陸的灘頭上都被構築了嚴密的防禦陣地。這些都可謂是日本'很有精神'的官兵,開戰前個個賭咒發誓要和登陸的蘇軍浴血拼殺至最後一人,可等到蘇軍來的時候,這些日軍個個都腿軟了。
好在此時,日本第十一戰車聯隊的聯隊長,陸軍大佐池田末男站了出來,表示他將帶頭衝鋒,給蘇軍一個厲害瞧瞧。池田末男曾經是日本陸軍戰車兵學校的校長(日語坦克稱之為戰車),素以身先士卒、勇猛過人著稱,這一次也是不例外,他親自率領自己麾下的六十餘輛坦克對著灘頭上的蘇軍發動了反衝擊。於是灘頭上的蘇軍官兵見到了讓他們終生難忘的一幕——
只見遠處滾滾煙塵,似乎有數十輛坦克開來,蘇軍官兵定睛一看,對面打頭的一輛坦克上,有一位赤裸上身,頭戴白布,右手揮舞戰刀,左手高舉日本軍旗,整個人都騎在坦克炮管上的'猛男'。蘇軍官兵看到此人後感覺三觀受到了巨大的衝擊,畢竟打了這麼多年仗,什麼風格的裝甲指揮官都見過了,可這個形象的實在是不多見。難道此人武功蓋世?能夠手持武士刀,刀劈坦克不成?
蘇軍官兵這邊面面相覷,頓時有些不知所措,那邊的日本'猛男',也就是池田末男還自我感覺良好呢,認為他自己是戰神下凡,此戰必能得勝。然而池田末男還沒能多擺幾個姿勢呢,那邊蘇軍官兵已經萬槍齊鳴了。雖然說蘇軍這次沒戴反坦克炮,可手頭的大口徑機槍和反坦克步槍也是不少,其餘衝鋒鎗、輕機槍、步槍和反坦克手雷更是數不勝數。一時間,日本第十一戰車聯隊就被蘇軍的火力徹底籠罩,好端端一次裝甲進攻,竟是被蘇軍的步兵給擊潰了。
而那個'勇猛過人'(腦子不好使)的池田末男呢?很不幸,據說他在蘇軍第一輪開火裡就被擊斃了。日本戰史是表示池田末男被蘇軍用反坦克步槍擊斃,直接打成兩截了。蘇聯戰史則表示是一名叫做舒託夫的軍官在近距離用衝鋒鎗掃射,池田末男當場就被衝鋒鎗打成了篩子。不管怎麼樣,反正池田末男是被擊斃了。就這還是當過日本陸軍戰車兵學校校長呢,可想而知,日本裝甲兵的素質到底有多差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