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馮唐說:我姐不能和我老媽同處一個guo家,我哥不能和我老媽同處一個城市,我也做不到和我老媽同處一個屋簷下。
這說的還是親人相處的界限,親生的尚且如此,對於繼婆婆和繼兒媳婦更是如此。
要知道,老年人再婚之所以難,一方面是經濟方面的原因,怕彼此算計對方的財產。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雙方的兒子兒媳婦,女兒女婿在其中幹擾。最終好好的一段再婚夫妻,愣是搞出了一地雞毛。
用末那大叔的話說:「當代成年人,談戀愛和結婚的成本很高的。如果一段感情,帶給不了自己實際的好處;反而每分每秒,都有去無回地消耗著你的人生。那麼你真的要警惕『性價比』太低的戀愛,早晚會毀了你。」
我今天要寫的故事,是我娘家一個小姑的經歷,希望給更多的老人一些啟發。遇到不合理的請求,該拒絕就拒絕,該翻臉就翻臉,千萬不要委屈求全。要知道,退一步不但不會海闊天空,還有可能乳腺增生,卵巢囊腫。
02
我小姑今天63歲,之前的婚姻其實還是挺幸福的。雖然說我小姑做了一輩子家庭主婦,但我小姑父是做包工頭的,能掙錢,關鍵是對我小姑很好,家裡的錢都交給我小姑打理。
再說,我小姑在家也沒閒著,把兩個表姐培養成了大學生,畢業後工作,婚姻都很順利,我小姑也算是很圓滿的完成了教養孩子的任務了。
只可惜,我小姑父在我小姑58歲的時候因病去世了,為此我小姑痛不欲生,休整了很長時間才恢復過來。
這幾年,我兩個表姐想把小姑接到北京生活,可我小姑不願意去那麼遠,再說女兒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多多少少會有一些不方面。
後來,別人給小姑介紹了一個退休老教師。憑心而論,這個老教師對我小姑挺好的,懂得包容小姑,給小姑花錢也捨得,最主要的是,小姑對有文化的人一直尊重,兩個人在一起很有共同話題,時間長了,也就產生了感情。
後來小姑跟老教師結婚,她的兩個女兒都很支持,而且小姑的女兒還承諾,每個月會給小姑4000元的生活費。也就是說,小姑雖然沒有工作,沒有正式的工資收入,但絕對不存在佔老教師便宜的嫌疑。而且小姑在縣城也有一套120的房子,經濟上完全不成問題。
當時,小姑和老教師結婚,老教師的兒子兒媳婦也是支持的,都覺得小姑能夠陪著他們父親,能讓老人不孤獨,兩個人相互扶持過日子就很好了。
03
可等到小姑正式領證,搬進老教師家裡之後,老教師倒是對小姑挺好的,生活上很依賴小姑,也很包容小姑。但老教師的兩個兒媳婦,卻覺得心裡不平衡了,覺得別人家裡都有婆婆帶孩子,憑什麼小姑這個後婆婆不幫忙帶孩子。
這之後,小姑的兩個兒媳婦,先是指桑罵槐的說家裡人多,太擠,逼得小姑和那個老教師搬出去住了。接著她們又隔三差五的把孩子送到小姑的房子裡,求著小姑去帶,每次話說得漂亮,事情卻做得不漂亮。
比如,兩個兒媳婦把孩子送給小姑的時候,本來說好讓小姑看一會的。結果兩個兒媳婦,自己出去逛街打牌了,卻把孩子扔給小姑,一直到晚上9點多才接回家。
為此,小姑雖然腰不好,還是忍著腰痛幫忙帶孫子。其實,小姑本身是不反對帶孩子的,畢竟她自己的外孫都在外地,老人嘛,還是喜歡帶著孫子的,熱鬧。但兩個兒媳婦,把小姑當保姆一樣的使喚,把自願帶孫子變成了義務,這就讓小姑很不爽了。
後來,小姑有一次因為生病去住了幾天院。對此,老教師倒是忙前忙後的伺候小姑,而老教師的兒子兒媳婦,卻自始至終沒露過面,甚至連個安慰電話都沒給小姑打。
這之後,小姑的兒媳婦再把孩子送過來,小姑直接怒懟:「我是嫁給你們爸爸過日子的,不是給你們當免費保姆的。你們爸爸雖然有退休金,但我也有錢,不需要靠著他的錢生活。所以,你們以後有事找你爸爸,不要找我。
慶幸的是,小姑發了那次火之後,老教師也批評了自己的兒子兒媳婦,堅定的站在了小姑這邊。現在小姑和兩個兒子兒媳婦,關係雖然算不上多好,但彼此互不幹涉,也算是過得去。
清水結語:都說滿堂兒女不及半路夫妻,老年人再婚,本應得到兒女的支持,畢竟老人有個伴,兒女們也安心一些。可總有一點兒子兒媳婦,女兒女婿,生怕便宜了老人,恨不得好好利用老人一番,此舉實在是不明智。
在此也提醒老人們,不要委屈求全,也不要犧牲自己,成全別人。尊重是相互的,忍讓也是相互的,沒有誰天生就該被人利用。
就像電影《教父》中有這樣一句經典臺詞說的:「沒有邊界的心軟,只會讓對方得寸進尺;毫無原則的仁慈,只會讓對方為所欲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