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婆羅門」女孩遠嫁中國,1年後回國父母卻不敢認:這是我的女兒?
如今早已是婚姻自由,戀愛自由的時代。我們的婚戀不再拘泥於自己國家,也有很多人會在緣分來臨時選擇國外的伴侶作為一生的對象。雖然很多人會選擇歐美或澳洲的伴侶,但其實很多國家都會選擇到中國來發展,順便戀愛結婚。例如印度。
印度是個難以簡單描述的,風俗奇特的國家。這裡就有一個印度婆羅門家庭,將女兒嫁給中國人當媳婦。但當女孩兒嫁人一年後回到娘家,印度父母卻十分驚訝且表示不敢相認,「這真的是我的女兒嗎?」因為女兒變化太大,跟嫁過去之前各方面都差異明顯,這是怎麼回事呢?
印度也是個經濟發展中的國家,但和我們國家有個很大的不同,那就是這裡種姓制度的影響依舊深入人心。這在中國是完全沒有的。誠然我們也會有一些有權有錢的人士享有特權,但自己的努力才是最大的武器,只要肯努力,總有超越目前生活的能力。但在印度並非如此,按照種姓分類。除了上兩層種姓的人能夠享有特權金錢以外,下兩層的人都是平民和低賤的人。在千百年的制度存在中,這個觀念影響了很多代人。
這名女孩就屬於種姓制度的高種姓,是一名地地道道的貴族階層。在印度的家裡,她從小就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來不做家務活,因為從小到大都有僕人伺候。但嫁到中國來就不一樣了,僕人是壓根不存在的。即便可以請阿姨做飯,也不會包攬所有的事情。於是在中國的生活可謂「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名印度女孩點亮了做飯技能和家務技能。回到印度後也十分熟練的做飯,使得父母十分震驚,以為女兒遭受了什麼苦難。
苦難當然是不可能的,但確實比在印度要勤快不少。這名女孩在嫁人一年後成功愛上了做飯和中國美食,立志學會做自己吃過的所有中國食物。並且十分開心的在娘家大展身手。據她自己所說,相比印度的食物,中國食物更為豐富多樣,味道也更百變,讓人吃不膩。印度多以咖喱和糊狀食物為主,但在中國卻根本無法用一個詞語概括整體,中國食物實在太多了。
你有沒有去過印度呢?你對兩國的差異有什麼看法嗎?現在大部分時間我們都開放且自由,如果有機會也可以感受下別國的風土人情。